日本媒体6日报道,3月11日大地震导致日本东北部沿海地区许多地方发生地面下沉,没入水中,面积相当于大半个东京。 
  
    工厂码头沉入海中
  
    “日本可能变得更狭长,地面下降被水淹没,地图可能也要修改。”当天,《朝日新闻》以这样的标题,报道大地震引发的“领土损失”。报道称,在受灾严重的宫城县志津川港,此前繁华的工厂、码头已经完全不见踪影,惟有一片海水。当地政府称,地震和海啸后,志津川港的地面普遍下沉,最多下沉了75厘米。
  
    据日本国土地理院的调查,此次9级地震和大海啸,导致日本东北部由北向南、大约443平方公里的陆地被海水吞没,总面积超过东京的七成。尽管一些地区可以采取排水的办法“要回陆地”,但能否将所有的“沉没地”恢复原状,仍是未知数。“是让这些地方从此成为大海,还是重新填海造地,或重新开垦,恐怕还要等好几年才能下定论。”国土地理院一名负责人说。
  
    陆地发生变化,沿海城市变小,也涉及地图修改以及日本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等问题。但国土地理院称,眼下不会马上展开相关调查工作,因为这会让受灾的各地方城镇更难过。
  
    海底向东南移24米
  
    陆地下沉,海底也在移动。日本海上保安厅6日宣布,大地震引发宫城县海域海底发生创纪录的大变动,海底向东南方向移动了24米。
  
    日本媒体报道,海上保安厅上月28日至29日对设置在宫城、福岛海域的三个“海底基准点”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设置在宫城东南部120公里海底的“海底基准点”发生了最大幅度变化。3月11日发生在宫城海域的大地震,导致这里的海底向东南方向移动了24米,海底高度也增加了3米。保安厅方面称,这可能是日本有记录以来所观测到、由地震引发的最大规模地壳变动。
  
    而另两个“海底基准点”也发生了变动,设置在距离宫城70公里海底的基准点向东南移动了15米,设置在福岛海域海底的基准点距离震源地较远,移动了约5米。
  
    地震将日本向东推
  
    在海底移动的同时,日本列岛也被地震向东南方向“推动”。据上月19日日本国土地理院公布的调查结果,地震让岩手县山田町向东南移动了25厘米,千叶县銚子市则移动了17厘米。当时的观测结果还显示,宫城县牧鹿半岛向东南移动了5.3米,同时还下沉了1.2米。(百千)
  
    ■ 核电救急 之 防辐射
  
    水玻璃发威核电站停止“放毒”
  
    在注入硅酸钠等阻水材料后,第一核电站高辐射污水不再流入大海
  
    综合新华社电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6日宣布,在采取注入阻水材料等措施后,当天凌晨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的放射性污水已不再从电缆竖井的裂缝流入海中。
  
    5日,东电向2号机组水闸附近的电缆竖井下方的碎石层钻了8个孔,注入6000升俗称“水玻璃”的硅酸钠等各种阻水材料,当晚确认泄漏的放射性污水有所减少,6日凌晨确认已阻止污水继续流出。
  
    东电5日还宣布,对2日采自2号机组水闸附近的海水样本的分析发现,每毫升海水中放射性碘-131的活度为30万贝克勒尔,相当于法定限度的750万倍。而电缆竖井内积水和从裂缝流入海中的污水的放射性碘活度则相当于法定限度的约1.3亿倍。
  
    东电此前曾采取灌注混凝土、投入吸水后会膨胀的高分子材料等措施封堵裂缝,但都没有阻拦污水外流。
  
    东电6日还宣布,公司向海中排放了5号和6号机组附近水井中的放射性地下水,这些污水的放射性活度最高达到法定限度的500倍。此外,公司还准备继续向海中排放放射性较低的污水。
  
    ■ 核电救急 之 防爆炸
  
    反应堆可能爆炸氮气急“救驾”
  
    为保持反应堆低温须注水,但水太多产生氢和氧,也引发爆炸风险
  
    据新华社电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6日宣布,为防止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安全壳内的氢气发生爆炸,该公司最早将于当天傍晚开始向安全壳内注入氮气。
  
    该公司指出,由于反应堆燃料损坏,1号机组内的水蒸气与燃料棒套管中的锆发生反应产生了氢气,并很可能泄漏到了反应堆安全壳内,与氧气结合后,就有可能发生爆炸。
  
    1号机组在大地震后曾发生爆炸,据认为爆炸是由建筑内部积累的氢气燃烧所致。在1号机组反应堆内,一直有燃料棒部分露出水面,反应堆内的温度也一直很高。东电5日曾宣布,当天1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上部温度高达234℃,远未达到100℃以下的低温状态。虽然目前为1号机组反应堆注水降温的工作还在继续,但随着大量的水被注入,水分解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也正在积累,再加上来自外界的氧气,使反应堆安全壳面临发生爆炸的危险。东电这次准备向安全壳内注入约6000立方米的氮气。此外,该公司还考虑向2号和3号机组反应堆的安全壳内注入氮气。

 

 

 

 

新华网北京4月2日电(记者余晓洁、牟旭)“发展核电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特别是在源头研发、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灾害防御预警等方面,一定要尊重科学。以科学的态度更加严谨、严密地做好核电安全工作。”万钢说。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日举行的“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正在开展的第三代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研究,要按照世界公认的标准,加强安全度的研发和设计。
  
    “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是地震、海啸多重灾害叠加的结果。”万钢说,中国科学家可以从建设堆型、问题的产生和处理的过程中学习和汲取经验教训,并对我国核能发展提出更好的建议。
  
    万钢认为,从科技的角度来讲,首先要加强对日本核泄漏污染及影响的监测和检验。其次,要对我国现有运行的核电站进行更加周密的安全性分析。第三,要对我国正在实施的科技重大专项中关于先进核能,也就是第三代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的研究加大投入。按照世界公认的标准,加强安全度的研发和设计。
  
    “总之,发展核电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要把核安全贯穿于核电发展的各个方面。”万钢说。

 

 

 

 

锂离子嵌入碳纳米管束示意图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实验室宋波和方海平采用最新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锂离子嵌入碳纳米管束及其在碳纳米管束中扩散的动态行为。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4, 1379 (2011),IF=8.5)。

高充电-放电效率、高容量、高可循环性的能量储存装置是本世纪能源问题的一个核心挑战。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广受关注的能量储存装置,利用纳米材料修饰的锂电池电极被认为能够大大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揭示锂离子在纳米结构中的运动规律及其机理,可以有力地推进基于锂离子的能量储存方法和技术的发展。

宋波长期从事将量子力学应用于分子模拟的方法研究和相关源代码开发,该项工作是首次把最新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方法应用于纳米结构的模拟研究。应用新发展的模拟方法,研究人员首次观察到锂离子嵌入碳纳米管束过程及其在碳纳米管束中扩散行为。特别是,发现嵌在三个碳纳米管之间锂离子受到强大的吸引势后,很难离开该位置。因此,嵌入此类位置的锂离子,在冲电-放电过程中很可能是不可逆的,这将会降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储存能力。深入研究显示,碳纳米管之间的距离对锂离子的嵌入稳定性起关键作用。因此,该理论研究预言:合理的调控碳纳米管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地提高冲电-放电过程中可逆的部分,提高充电或者放电效率,实现基于纳米调控的高效能量储存装置。

这一研究成果对揭示锂离子嵌入碳纳米管束及其在碳纳米管束中扩散的物理机制有重要意义,并且对研制高充电-放电效率的锂离子电池有重要启示。另外,研究所用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方法具有普适性,还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其它纳米结构相关的研究领域。

该项研究工作由上海应用物理所、大连理工大学和四川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通过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的共同资助。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表示,一种可以骗过致命艾滋病毒的疫苗,可能会在明年进行人类临床试验。一个国际科研组设计的这种“镶嵌疫苗”能够适应不断变异的艾滋病毒。 
  
    艾滋病毒能够迅速变异,这使当前的药物对它毫无办法。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贝特·科伯是该科研组的一名成员,她已经在这个项目工作20多年。她说:“研究艾滋病毒就如同踏上了一条进化快车道。要是你只用一种药物,艾滋病毒能通过进化轻松避开它。这也是治疗这种疾病同时要用3或4种药物的原因。”
  
    艾滋病毒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它能引发艾滋病,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患者极易感染疾病和患上肿瘤。2009年,这种疾病导致全球180万人丧生。传统艾滋病毒疫苗通过刺激人体免疫系统,让它能够识别出艾滋病毒里的特殊氨基酸。而镶嵌疫苗由很多通过电脑排序的人造蛋白质组成。它们会暗示人体免疫系统,令其对多种艾滋病毒变种产生反应。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伯及其同事利用自己制作的一个巨大的数据库,把这些蛋白质拼接在一起,这个数据库包含几十万个艾滋病毒片段的信息。
  
    这种镶嵌疫苗将打破25年来的尴尬僵局,找到治疗艾滋病的办法。每天有7500人感染艾滋病,每年有200万人死于艾滋病。以前的所有艾滋病毒疫苗临床试验均以失败而告终。根据早期电脑模拟结果预测,镶嵌疫苗会比天然艾滋病毒基因表现更出色。去年这一说法部分得到证实,当时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研究成果显示,镶嵌疫苗促使老鼠和猴子产生很强的免疫响应。一个国际科研组现在希望2012年对镶嵌疫苗进行人类临床试验,该研究由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助。
  
    科伯博士已经有几位朋友死于艾滋病,她表示,她迫切希望这种新方法能取得成功。“我用毕生时间研发这种疫苗。此刻根据动物实验结果,我深信这是一种好方法,是有益的人类试验。”如果早期阶段的安全试验显示人类使用这种疫苗很安全,科学家将会进行第二阶段的试验,在更多人身上测试这种药物,评估它的效果。据估计,有7.3万名英国人是艾滋病毒携带者,其中2.1万人并不知道自己体内含有这种病毒。

 

 

 

 

锣鼓齐鸣、彩旗招展。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今天格外热闹。身着红白“外衣”的“雪龙”号科考船搭载着我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光荣凯旋。

上午10点,欢迎仪式正式开始。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代表国家海洋局向凯旋而归的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全体队员表示欢迎和祝贺。

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是承续“十一五”、开启“十二五”的一次重要科考行动。自2010年11月11日出发以来,历时142天,圆满完成了31项科考任务,25项后勤保障项目和1项国际合作项目。昆仑队再次登上冰盖最高点冰穹A,并将镌刻有胡锦涛总书记题写的“中国南极昆仑站”站名的昆仑玉碑运抵昆仑站;“雪龙”号安全航行2万余海里,考察队员们克服了各种困难与挑战,取得了丰硕的考察成果。

热烈的欢迎仪式和招待会后,科考队的成员就像放学的孩子一样,要么被家属“领”走,要么自己回家。“既喜悦也不舍。”来自黑龙江测绘局的朱李忠说,“回来了当然喜悦,不舍是因为不知以后能否再聚,会有丝许惆怅。但这段时间经历的种种是不能忘怀的。”大洋队队长张永山前几天就在内部雪龙网上留言:“就要靠港了,风雪南极我们一起奋战过,此情一生珍惜,再见了,亲密的队友们。”

临下船前,每位队员领到了一本纪念画册,南极之巅昆仑玉碑的高大雄伟、巍峨冰山旁“雪龙”的昂扬神采、极地星空下绚烂极光的婀娜身姿、莫愁湖边勇士们的忙碌身影……队员们通过相机镜头,将风雪南极的工作、生活和所见所感,化作一个个永恒的瞬间,定格为一幕幕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