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马明霞】为了进一步加强武汉分院各单位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交流与合作,3月30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科院武汉分院 “校院合作”工作座谈会在武汉分院召开。中科院党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传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窦贤康及武汉分院院长叶朝辉院士,副院长袁志明等领导出席了座谈会。来自于各单位的主管研究生教育的所领导、武汉教育基地领导、综合办主任、研究生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武汉分院副院长袁志明主持。在介绍了出席座谈会的来宾后,武汉分院叶朝辉院长致欢迎词。他指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科院武汉分院长期以来就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进入三期创新以来,秉承“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此次座谈必将对于武汉分院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窦贤康在充分肯定了两单位良好合作前景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与武汉分院通过联合办学、人才共享的方式加强合作与交流的可能性。

    针对校院合作及武汉分院各所的三期创新设想,双方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与交流。武汉地区各单位的主管教育的所领导及研究生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在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领导表达了多年来给武汉各所输送了良好生源的同时,为加强双方在科研上的共建、人才上的交流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例如:如何进一步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如何进一步拓宽学术互访领域等。

    中科院党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传杰在认真听取了武汉各单位的发言后指出:鉴于两单位多年来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双方的不懈努力,一定会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更加喜人的进步。

    座谈会结束后,中科院党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传杰还在武汉教育基地领导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武汉教育基地研究生公寓,视察了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于武汉教育基地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力度,郭书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且希望“小洪山”这一教育品牌可以越做越大,不断提升社会影响。

     【新闻网讯 记者饶芳】2006年第1期“中直机关领导干部科技报告会”于3月16日下午在中国科技馆举行。报告会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社会学院肖显静副教授以学者的身份做题为“关于科学与环境问题”的科技报告,有来自中直机关38个部委的领导同志及各部委的司局级领导干部二百余人听取了报告。报告获得成功,反响热烈,领导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此类报告会应该多多举办。报告会由中国科协书记处宋南平书记主持,中直机关工委赵凯副书记、中国科协机关党委陈秀保副书记及中国科技馆馆领导出席了报告会。

    肖显静老师在报告中指出,科学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是有其内在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原因的。在本体论上,近现代科学坚持机械的自然观,这本身就不利于环境保护;在认识论上,科学对自然的认识只具有真理的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因此具有这种真理性特征的科学应用于改造自然时,造成环境破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方法论上,由于坚持机械自然观,在此基础上,运用了相应的简单性还原、还原性原则、分离性原则和具体的科学实验方法来对自然进行认识,对自然加以了简化、分离、还原和干涉,获得的是对自然的简单性方面的认识或对简化了的自然的认识,获得的是对自然的分门别类的、割裂了的认识,获得的是对人工自然规律的认识,所有这些都不能反映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将此应用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肯定会造成环境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应该进行新的科学革命以有利于保护环境,将科学从对自然的简单性方面的认识转向复杂性方面的认识;从对自然的局部认识转向对自然的系统整体性的认识;从对自然的实验室认识转为对外在自然的认识;从外在自然的认识走向对大自然系统的认识;把人工自然物的生产以及人工自然纳入到外在自然之中,使它们协调一致;对实验室科学应用所可能产生的环境破坏进行评价,确定其真理性,以决定是否应该应用。这种新的科学革命对于科学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意义重大。

    最后他指出,科学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科技解决环境问题是有限度的,单纯依靠科技是不能解决环境问题的。在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解决上的科技乐观论和生态乐观论是站不住脚的。

    “中直机关领导干部科技报告会”是2004年8月在中国科协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台同志和中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伍绍祖同志共同倡议下开展的,得到中直机关各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由中直机关工委、中国科协主办,中直机关工委宣传部、中国科技馆承办。报告会的宗旨是构筑一个良好平台,帮助领导干部了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掌握科技发展的前沿信息。这对于加强中直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增进党政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使领导干部们担负起推动全民族乃至社会整体进步的重任,为中国早日跻身世界科技强国之列贡献其成功的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报告会每季度举办一次,每次报告约为2小时。自2004年12月至今,已有包括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水利部部长汪恕诚、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等政府官员及著名院士作了报告,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如今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论述、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活动。 荣辱观告诉了人们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明确了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应该提倡的,什么是应该摒弃的。在社会变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以往的一些道德规范和标准正在受到强烈冲击。于是明确和强调社会主义荣辱观,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这次胡总书记的论述明确了应该引以为耻的种种行为,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好的警醒。 “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在论述上非常简洁,但是其中的每一条又都很具体,与现实生活很贴近,可以说是息息相关。 建设和谐社会,光有法制还不够,社会道德的因素也要有。两者缺一不可。“八荣八耻”中包含有传统美德,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应该多学习一些传统文化,建立正确的信仰。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如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所考虑不是收入,而是能否最大限度地把所学运用于社会实践,用知识来回报国家和社会。在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后,对自己认为应该去做的事情,就要勇敢地去做。在天津,科技大学的校学生会和理学院学生会就共同发起了“用爱心呵护生命之光”为理学院身患癌症的于霄同学募捐的活动。这种向困难同学伸出援手、献出爱心,正是胡总书记中所说的'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的具体体现。大学生们用自己的具体行动来贯彻方针,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提高了自身素质。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是否知荣辱,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行和人格,而且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兴衰。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形势下我们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提出了新要求。将对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八荣八耻”,让我们时刻牢记!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刻不容缓! (数学系 孙波)


  裴钢,
19531211日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院长。1981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获学士学位,1984年获硕士学位。1985年在比利时Ghent国立大学UNIDO/WHO学习班进修药物学。 1986年在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临床药理系进行访问研究。1991年获美国北卡大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杜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5年中科院上海细胞所在世界范围内公开招聘学术带头人,裴钢博士应聘担任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成立了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组,开展对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的调控以及与其它信号转导体系间相互作用(cross-talk)的研究。近年来,其研究组对阿片类药物毒品成瘾的分子、细胞及神经机制进行了广泛系统地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裴钢研究员现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和国际麻醉品研究会议(INRC)执委会委员,并担任国际学术杂志“Life Science”,“Journal of Receptor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和国内多种学术刊物编委。 


     “动机”(Motivation),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裴钢院士用这个词作为对研究生们的第一个建议,“你首先要有非常强烈的动机和动力,如果你喜欢科学,我建议你就努力去做,如果不喜欢,那就趁早挑选你喜欢的事去做。”在裴钢看来,研究生应具有的第二个素质是“矢志不移”(persistency),“你要永远不停地努力。一定要脚踏实地,基本功都要掌握好。”

    “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是裴钢院士对研究生的另外两个希望,他说:“科学研究是一项社会性活动,要和其他人合作来做。做科学本身就是追求真善美,没有必要的胸襟,不会与别人合作,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科学和艺术一样,永远要创新,总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to be different)。”

    2006年3月24日,在参加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二届第6次会议期间,裴钢院士接受了“研究生教育访谈录”的专题采访。访谈中,裴钢院士谈到了对国立研究机构科研与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观点、上海生科院研究生教育的具体做法,以及他本人从事科研和教育工作的体会、对研究生们的期望与建议。

    记者:您认为研究生教育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内在关系是什么?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中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如何?

    裴钢:国立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教育,实际上有两个方面的关键问题。一方面,国立研究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骨干力量,起着引领作用。在目前,研究生已成为国内科研的生力军。建设创新型国家,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必须充分发挥研究生科研生力军的作用,并源源不断地培养出高水平创新型人才,这是目前我们科研工作的特征。在西方发达国家,科研力量包括学术带头人、博士后、研究生以及科研辅助人员,这些不同群体之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系统。但我们比较缺少博士后和科研辅助人员这两个重要力量,而研究生能弥补以上不足。因此,如果没有研究生的话,我们的研究成果,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的科技前沿,都无从谈起的。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研究生教育本身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当今国际科技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竞争,人才从哪里来?就是要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来培养,就要通过高层次的教育。所以,就要有本科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生教育、博士后教育这样一个一环都不可缺少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

    研究生教育在上述两方面上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都不可缺少。我们要推进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就必须依靠创新型人才;依靠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强调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不能单独地讲吸引,还要讲怎么培养,怎么使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鼓励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支持研究生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这表明,国家在战略层面对研究生教育非常重视。这也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者:为适应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您认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中亟需改进的问题是什么?

    裴钢:现在有个说法,就是国内的本科生教育还可以,但研究生教育档次就下去了。我想也不尽然。从我所了解的中国科学院系统来讲,研究生教育本身承担着两个任务,一个是培养人才本身,另外一个是要为科研工作服务。研究生一方面是能够创造科研产出的主力军,另一方面他们本身还是学生—通过参与科学研究来寻求自身全面发展的学生。

    中科院研究生教育的基本问题就是要处理好教育和科研这一对基本关系。我个人认为,这两点都不能偏废,不能脱离了科研工作来搞研究生教育,但也不能单纯为出成果而出成果,从而忽视人才培养。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好、协调好这一基本关系。

    这个基本关系之中,还蕴含着其它两个内在关系。第一,出成果与出人才的关系。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研究生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来学习、发展、成长。但是,我们知道,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各自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这两个内在规律,很大部分是相同的,但也有不同的部分,甚至可能矛盾的地方。如何处理好这个矛盾,如何既出成果又出人才,是需要认真思考的。第二,质量和数量的关系。研究生培养重质量还是重数量?科研成果是重质量还是重数量?研究生毕业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培养的目标是什么?等等。在近年来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这一关系更加凸现出来了。

    记者: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是我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英国《自然》杂志认为,“上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您担任了多年的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院长职务,上海生科院在研究生教育实践中,是如何协调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矛盾的?

    裴钢:大家都知道,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有着自己的传统,这就是科研实践和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生教育,非常注重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两者之间的协调。上海生科院研究生工作的首位原则,是研究生教育要为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总体战略目标服务,研究生教育要符合这个战略目标,这是个不可动摇的原则。否则,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就失去了方向,也不会达到世界水平。

    同时,我们不能只为了出科研成果而忽视培养人才,因为如果这样做,也不会有好的科研成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两者统一起来。创建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这是我们的战略目标,研究生教育也要符合这样一个战略目标。

    如何创建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呢?就必须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我们正是在这两点上做到了有机的结合。我们不是脱离了整体的科研目标而进行研究生培养,不是单纯为了培养研究生而培养研究生,不只是为了多培养研究生而培养研究生。

    记者:您认为上海生科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对全院其他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育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裴钢:在过去的6-7年间,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改革,完善了从入学考试到毕业考核的一系列措施,比如硕博连读、统一面试录取、轮转制度、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引入外部教师讲课,开设国际水平的课程等等,不少改革措施是上海生科院先做起来的。

    为什么能率先做起来?就是在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的实践中,我们上海生科院有个“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判断所有工作是否有利于科研工作?是否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是否有利于国家建设?如果有利的话,我们就做,不管过去做没做,别人做不做;否则,我们就不做,过去做的就要改过来。我们清楚地理解,国立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和大学的人才培养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我们更注重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尽管现在我们的学生也很多,过去老师带弟子的那种方法不可能完全适用,但是我们又不放弃学生和老师这种相互交流、很密切的关系。我们坚持手把手、言传身教的作风,有种师徒的味道,避免完全的大班授课,不是带很多的研究生,而且是在科研第一线上,真正使学生得到锻炼。我觉得这是一个特点,这是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也是需要我们长期坚持的。

    我们这些做法,都是从上海生科院实践中得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做法可能对大家有用也可能没有用。我们目前仍在不断的探索,比如说,研发研究生是一个很好的创新。我们培养研究生不是光做基础研究做论文的,也要做研发为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服务等。

    此外,我们也十分注重借鉴大学的经验。大学在研究生的管理和指导,包括心理指导、生活指导方面的好方法,我们都积极学习。我们成立了研究生工作委员会,这是跟大学学的,我们有1500余名研究生,类似一个小型的大学了。研究生工作委员会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最高机构,党委直接领导,统领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学术、教育等各方面的工作。

    记者:您在美国北卡大学获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杜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您认为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哪些有益经验?

    裴钢:在研究生专业教育方面,西方是很有经验的。他们虽然很注重科研工作,但更注重人才专业素质的培养。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研究生教育,很好地处理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之间的矛盾。研究生培养制度比较严格,有一整套历史上形成的方法,像课程学习,选修课,资格考试,毕业答辩,学位和学制的弹性,毕业年限的弹性等,都是系统化、制度化的,有着深厚的传统。在这些国家,研究生的培养不一定看重量化的指标,而主要着眼于内在素质的培养。而且研究生人数比较少,一个老师带几个研究生。毕业标准也不完全看文章。他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固定的年限,七、八年的,五、六年的,两、三年的都有。

    对我们来说,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首先要改变理念:研究生不等于一般的科研人员,更重要的是,他们本身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他们本身是学生。

    记者:据了解,您长期从事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何梁何利”生命科学奖等奖项。能否谈谈您从事科研的体会,以及您对研究生们的建议?

    裴钢:科学有着无尽的前沿,我所做的只是沧海一粟。作为过来人,我愿意就个人体会与研究生们共勉。首先,做科研是一个爱好,如果没有爱好,做科研是比较难受的,这是最重要的一个体会。对研究生来说你首先要有非常强烈的Motivation(动机),如果你喜欢科学,我建议你就努力去做,如果不喜欢,就没有必要做,不然将来也是很浮躁的。做科研首先就要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国外,个人的价值追求是多元化的,每个人不必都过独木桥,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一直到研究生。在国内不同,很多学生因为家庭、社会的期望而走上了这条路。他本身可能并不一定爱好这个,弹琴的不一定就喜欢弹琴,练体育的不一定就喜欢体育,搞科学的不一定就喜欢搞科研。所以,一些研究生读到最后都没有了动力,自己喜欢做和被期望着做或被迫做毕竟是不一样的。

    第二,如果有了从事科研的爱好和动机,就是要永远不停的努力,就是要有persistency,要坚持不懈,要脚踏实地,要锻炼好基本功。我看到很多的学生,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就是做不出来好的工作,一个原因是没有对科学的强烈兴趣和追求,大事干不出来,小事不愿意干。另一个原因是尽管他爱好也愿意干,但是没有从小事情做起,没有掌握好基本功,眼高手低,事倍功半。所以一定要有脚踏实地的作风,要有过硬的基本功。

    第三,就是要有和别人合作的精神,科研是一项社会性活动,是团体活动,要和其他人合作来做这个事情,做科学本身就是追求真善美,没有必要的胸襟,不会与别人合作,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更不要说科研工作了。

    第四,科学和艺术一样,永远要创新,总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to be different。

    记者:您指导了多位研究生,您指导的博士后分别获得“中国优秀博士后”、“中科院优秀博士后”、德国洪堡Fellowship、世界卫生组织Fellowship等荣誉;您指导的研究生中有多人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谈家桢-九源生命科学奖学金、地奥奖学金、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上海-联合利华研究与发展基金奖学金等奖励。您本人也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能否谈谈您指导研究生的经验?

    裴钢:我也没有什么经验,我们中科院系统有很多的老科学家他们是非常优秀的研究生导师,我向这些老院士、老先生、老导师和同事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上海生科院研究生教育的点滴成果,得益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和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指导和帮助。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导师,即便他本人在专业领域做得很好,但如果他指导的学生不能做很好的工作,那么也是不合格的。

    作为研究生导师,首先态度和理念要端正。我们的学生是科研的生力军,如果没有学生的努力,那么实验室就得关门了,就不可能做出一流的工作。但同时学生不能完全单纯做实验,导师要对他进行培养。一方面要教他做好科研工作,一方面有要让他在学术上有长进,而且在做人、科学素养、道德文化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研究生培养也要讲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心、社会责任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其次,要在科研和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坚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样的思想,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个体化的培养方法。学生是各式各样的,作为一个导师,对每个学生要非常关心和细心,从学生的角度,多为学生考虑,要换位思考,要经常想:假如我是学生,他是导师怎么办?

    第三,要教研究生们既要树立远大的科学目标,同时又要具有脚踏实地的作风。这个问题说来容易做到难,有些学生虽然有远大理想,想法非常好,但就是实验做不来;有些学生实验做的好,但没有那么强的动机和动力。

    总体而言,每一个成功的老师的后面都有很多优秀的学生;而每个成功的学生都会源于其成功的老师培养,这是无疑的。

    记者:现在很多的硕士研究生都希望以后有机会出国读博士,您是怎么看待这一现象?您对硕士研究生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裴钢:这个事情对我们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影响很大,过去一直就是这样的。对同学没有任何指责之处,但对我们国家的人才培养、对研究生教育,不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当年我读完硕士到了美国以后,基本上还要从头开始读,所以国内三年再加上国外五年,是八年。相比之下,现在国内硕博连读,五年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而且国内的博士水平并不比国外的差,中科院很多研究所培养的博士质量要等于或者优于美国中等以上的学校。

    我曾看到很多的优秀研究生为出国而出国, 放弃国内的良好条件而就读国外非常一般甚至很差的学校或专业,真是可惜啊。这就回到了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如果你从事科研工作是为了你自己的前途生计,不加选择到国外读学位也是一个选择。但是如果你真想做科学,我觉得这样的一个做法并不是好办法,因为在国内的环境中,同样可以做出一流的成果。

    记者:中科院系统的毕业生主要是去一些研究所,高校去工作,还有一部分人出国。这其实代表了中科院一大批研究生的就业路径。对于现阶段的学生,应该侧重哪些方面能力的培养,才能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

    裴钢:我在实验室里经常告诉学生,现在着重培养的是他们的能力,而不单纯是他们做实验的技巧。我希望我们的研究生毕业以后从事科研也好,从事其他的工作也好,都应该做的很好,因为他们掌握了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最重要的。基本能力具备了,基本方法学会了,以后什么都不愁了。还有就是合作协作能力,智商高、情商低不能和别人合作显然不行。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本文采写:贾宝余 吴旗韬)  

  阅读“研究生教育访谈录”其他文章请进 》》》 》》》

     【新闻网讯】早春三月,万象更新。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资源与环境学院百余名学生党员和和入党积极分子结队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扫墓活动,以表达后辈对革命先烈的崇仰之情。

    一进大门,庄严肃穆的气氛迎面而来,与外边的喧嚣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学们排着长队,穿过参天古柏分列的小道,径直走到任弼时同志的墓前。整队完毕,扫墓活动开始了。

    先是敬献花圈和默哀三分钟。尽管没有名贵的鲜花、华丽的标语,尽管没有专业的音响、沉重的哀乐,但同学们发自心底的崇敬之情很快将自己带入深沉的哀思。假如没有先烈们,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幸福的生活;假如没有先烈们,我们就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更不会有今天的成长成才。正是一位位英勇无私的先烈前仆后继,才换来了今天祖国的繁荣富强,才换来了人民的幸福安康;正是一位位大义凛然的先烈前仆后继,才鼓舞我们继续成长奋斗,才可预见我们民族的复兴辉煌……

    接下来是对任弼时同志生平的介绍。任弼时同志的一生,是伟大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把生命交给党和人民的一生。16岁干革命,17岁入党,23岁进入政治局,46岁操劳病逝。身为党的最高层领导,他平易近人,事必躬亲,任劳任怨,毫无怨言。“无边瀚海人难度,端赖驼力代客船”。他是人民的骆驼,虽英年早逝,但名垂千古,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没有赶上为之奋斗终生的幸福生活,但在天之灵定能看到如今祖国的繁荣,欣慰然含笑酒泉。今天,我们有了为祖国奋斗的更好机遇,有了为民族腾飞的更强动力,我们必将以先烈们为榜样,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用汗水和才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然后是重温入党誓词。同学们紧攥双拳,有力地举到头顶,随着领念铿锵有力地颂出熟悉的誓词,意志是那么坚定,声音是那么洪亮。我们相信,每个同学今天都有新的体会,每位同志今天又都充满了奋进的动力!

    最后是自由参观瞻仰。一位位先烈,离我们是那么远又这样近;一名名伟人,都在我们脚下这方净土长眠。归去已是暮霭时分。穿过苍松古柏行至门口,望望外面的大千世界,还真不忍离开这一方圣土。回头看看,一缕红霞给山勾勒出一条美丽的轮廓;放眼望望,整个墓区笼罩着美丽斜阳的余晖。是呀,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自留英烈魂。黄鹤一去不复返,芳流千古沁我心。回首先烈皆敬意,放眼未来长精神。仰天一叹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