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彭彦供稿】3月23日下午,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简称DFG)研究培训项目负责人Ruth Narmann 和中德科学中心项目负责人Stephanie Christmann两位女士访问了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 杜澄副院长会见了来宾。双方就进一步推动DFG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展开了会谈,总结了以往成功的经验并就扩大该项目的力度和深度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和磋商。杜澄副院长说,通过DFG项目,综合利用双方的人力、物力,发挥各自的科技优势,为促进两国高等教育和学术交流的发展做出贡献。Ruth Narmann女士说,非常高兴看到双方在这个项目的极大兴趣和已经达成的一致意见,希望能按照这种合作模式在更多的科研项目上实现中德科学技术交流和共同发展。 DFG成立于1920年,现有89个成员单位。DFG经费由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联合提供,其中约70% 用于资助科学家的科研活动,30%用于资助设备和旅费,主要资助高等学校的科研。DFG和中国科学院、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建立了合作关系。

     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讲话中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为荣辱观体现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荣辱观念,因时代和民族而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胡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眼于当代中国发展的全局,面向中华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

    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首先,我们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比吃比穿,杜绝那些挥霍奢华的行为。近年来兴起了一股铺张浪费、华而不实之风,而且呈蔓延态势。一桌年夜饭要吃掉近20万元,一盒月饼能卖几万元,这种浪费现象屡见不鲜。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资源是有限的,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没有浪费的理由,绝对不提倡铺张浪费的行为,这对我们这个并不十分富裕的国家来说非常重要。我们的政府鼓励合理适度的消费,但这绝不是骄奢淫逸。那些能一掷千金的人,与其把钱挥霍掉还不如拿出来做点慈善事业,救助一名失学儿童,帮助那些弱势群体,“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样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当今,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18万亿元的GDP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GDP相比还相距甚远。过去的十几年我们经常是要花巨额资金买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现在我们提倡自主创新,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升,所以要坚定科技强国之路。作为年轻一代,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思考,刻苦钻研,争取能在所从事的领域有些创新,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科学是在同愚昧无知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倡导科学,就肯定要反对愚昧无知;科学盛则愚昧消,反之也一样。我国公众科学素养不太高与过去重经济建设、物质建设,轻精神文明、科学文化建设有关。要崇尚科学,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最近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所有公民持续不懈地努力。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正是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只有诚信守法,才能实现相互的交流和理解,从而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相互依赖的良好社会关系。我们应该认识到诚信是市场主体的一种重要社会资本,无论任何个人和部门、企业,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市场信誉。现代社会要求信用成为一种制度是一个必然趋势,信用是一种宝贵的品质,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我们在学习阶段,要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使这一美德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坚决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抄袭或者伪造数据。

    良好的公共道德是一个民族的宝贵资源。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文明习惯、公共道德是人们所呼唤、所赞扬的,但种种现象却显示出不少人的言行不一。道德在养,但也在建。全社会都要认识到,秩序失范不仅会害别人,也会殃及自己。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吧,不闯红灯,公共场所不随便插队,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现代社会总体上是开放和宽容的,但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线和准则。现代社会生活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不论怎样选择,都不能离开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以耻为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我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必须树立的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人生观。它应当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共识,也应当成为每个人做人的准则。

    社会要全面发展,应当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社会风气的好坏,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当前形势下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提出了新要求,将在推进我国公民的道德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地学院604班学生党支部 ,2006年3月23日星期四)

【新闻网讯】2006年3月16日下午,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图书馆大厅里忽然人头攒动,固定的座位早已坐满,临时搬来的椅子凳子还是不够用,而空旷的地方则挤满了人。他们中,有本所的研究生,有专程赶来的遗传所,北大,清华,动物所,等院所的学生,更有所里的老院士、研究员。3点正,所有的热情和期待都会聚于那讲坛上的学者,他就是──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生会2006年度第一次学术沙龙活动的嘉宾,耶鲁大学遗传系副主任,终身教授,复旦大学教授许田。 此时的大厅里回响着许教授娓娓道来的声音:从长肿瘤的果蝇到神奇的突变小鼠,从嵌合体分析到哺乳动物基因转座子,从复旦到耶鲁,从台前到幕后,许教授讲起实验中的人和事,个个如数家珍。这里,没有振臂高呼的浮华,只有探索自然奥秘的激情;没有天才般灵感的突然降临,只有苦行僧虔诚修炼的积淀。两个多小时里,学术演讲和互动交流显得那么生机昂然,有静思有欢笑,有讲述有问答,还有可口的糖果饮料,轻松的气氛里传承着科学与人文的不懈追求。 学术沙龙是生物物理所研究生会主办的一项传统活动,一般每月邀请一位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著名科学家参与,面向全所所有四百余名研究生及周边研究所和各高校以及一切感兴趣的人士开放。演讲内容一般为讲述自己的学术生涯、科研历程、治学思想、人生感悟等,注重思想内涵,淡化学科差异,以期对来自不同研究方向的听众都有所启迪。学术沙龙的目标是:思想的盛宴、学术的殿堂。在过去的两年中,曾邀请的学者有:白春礼,王晓东,裴钢,饶毅, 陈烨光,施一公,于军等,他们博学儒雅的大家风范使同学们受益良多,也因此使得学术沙龙赢得了颇高的声誉。 2006年生物物理研究所第一次学术沙龙已经成为往事,但科学精神的传承依旧绵延。我们深信,在呼唤创新精神的今天,她必将随着中国科学的腾飞而越办越好!

     【新闻网讯 刘贺 骆遥】在世界气象日(3月23日)前夕,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研究员应邀来研究生院做了一场题为《气象预报与灾害预防》的学术报告。这是地学院举办的世界气象日系列活动之一,由地学院601班承办。有近百人参加了报告,其中绝大部分是中科院大气所和气科院在地球科学学院培养的研究生,报告由地学院副院长魏东平教授支持。

    许小峰局长向大家介绍了气象灾害概况,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在占GDP的比重在逐年下降,但是我国GDP总量在增长迅速,实际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总量在逐年增加。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雷电、地质灾害等;许小峰指出在气象预报方面是存在着不确定性,例如去年台风“麦莎”尽管前期预测是准确的,中国气象局预测到麦莎会登陆北京,给北京造成了很大的恐慌,北京市各部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备战“麦莎”来袭,但最终麦莎与北京擦身而过,使得气象部门承受了外界的舆论批评的压力……暴雨损失也是相当惊人的,2004年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沙兰河上游山区突降暴雨,瞬间形成洪峰,导致沙兰镇中心小学至少102名学生死亡;还有2004年北京7月10日的雨灾,暴雨造成市区主要路段严重积水,交通严重受阻,甚至部分地区还出现地面塌陷。当然暴雨造成的如此损失也暴露了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以及应急反应机制中的一些问题。雷电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2004年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30名农民遭到雷击,死亡竟达17人之多!此外,一些地质灾害也通常都是跟气象相联系的,如大雨会造成山区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这些地质灾害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也是相当惊人的。大雾、大雨、大雪天等天气情况也极易诱发交通事故……

    许小峰局长同时也谈到了天气预报业务进展等问题,并阐述了天气预报业务的发展方向,即区域精细化预报,从简单分析向综合平台过渡,从单纯的预报到与预报对象互动……报告结束后,许小峰局长回答了现场同学的提问。有同学问到了人工影响影响天气的效果,许小峰解答认为增雨过程中催化剂撒播的效果还值得研究,我国人工降雨由于宣传的力度比较大,所以投资比较高(3—4亿)但撒播的效果还有待提高。在对气象联合预报的问题中许小峰指出气象局需要跟国土资源部合作,需要国土资源部提供更多的地理信息;他透露说气象局虽然没有这方面的课题,但研究工作一直在进行。面对保险公司与气象局合作减轻气象灾害的问题,许小峰对比了美国保险公司在防灾上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指出我国有些保险公司在做这方面的课题,但投资很小,在防灾减灾上国家应该更多的发挥市场机制及社会职能……

    本次报告持续了2个多小时,许小峰局长的报告给大家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对大气、气象等专业的同学来说他们更认清了自己专业在国民经济中减灾防灾的作用,其他专业的同学则对气象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内容提要】创新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反叛、探索、无畏、奉献、执着的精神。创新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借鉴、善于变化、善于突破的能力。创新是人类最伟大的品质之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本文从一个普通科研工作者的视角,结合实际阐述了创新的日常可行性和重要性。用简单的道理说明了创新并非名家大师的专利,而是每个普通人用心就可以办到的事。实际上,创新就在你我身边。

    2004年12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中科院时指出: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2006年3月,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要走自主创新之路。这是继中央“十一五”规划和全国科技大会后,我国政府对这个目标的进一步部署和落实。中科院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在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报告团第二百场报告会上,说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国家强盛的筋骨,是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的强大支点,是国际竞争致胜的重要法宝。比尔盖茨的法则是“创新,创新,再创新”,中国科学院的院风是“唯实求真,协力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自主创新……创新,无疑是当下中国最炙手可热的词汇之一。不管是国家发展战略,还是这些名家名言,都毫无例外地把创新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创新是一个宏伟远大的目标,创新是一句与时俱进的标语。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社会各界已达成了不争的共识,一个集体的创新能力是它在竞争中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是其不断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证。可是在不少人的观念里,创新有时候也是个很遥远、很神秘的名词,像雾里看花,空中楼阁,不可捉摸,难以驾驭。一提到创新,人们很自然的联想到“神舟六号”,杂交水稻,创新好像是名家大师才能完成的动作。谈到创新与自己的关系,如何结合自己的工作搞创新,很多人便感到无从下手,认为创新高高在上,遥不可及,面对已烂熟于心的日常工作,似乎更难找到创新点。

     

    我也曾心生困惑,创新究竟是什么?我们应如何看待创新?我们应该如何创新?曾经,我反复问自己,反复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个叫《异想天开》的电视节目,专讲少年儿童想出来的方便生活的小点子。我至今还对那个把小风扇安装在筷子上,用来给热面条降温的创意记忆深刻。中学的时候,老师鼓励我们用多种不同方法解同一数学题,我最喜欢解几何题时尝试添加不同的辅助线。在实验室里,师兄买成品的λ噬菌体DNA酶切以获取丰富的Marker带型满足实验需要,用废弃的细胞培养瓶作杂交盒变废为宝。突然,我好像悟到了什么,也许我们给了创新过深的含义,我们自己把创新复杂化了,创新并不是什么玄妙的东西,创新可以溶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位管理大师皮特斯•T在他的著作《第六项修炼》中关于创新的定义说得好——创新就是指发现创造价值的新方法。同时,他也指出:发明家不是人人可当,但是创新绝对是每个人都有的能力。

    创新应该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反叛、探索、无畏、奉献、执着的精神;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借鉴、善于变化、善于突破的能力。创新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创新也不是什么艰深玄奥的课题,只要用心,在我们每个人的思维里都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创新就在你我身边。

    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我们提倡的是在科学的思想指导下创新,而不是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创新依靠知识的广博,依靠知识的融会贯通,而知识的积累是通过学习,只有学习积累,才能不断地有所创新,任何创新的实现都是建立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产生新思想,总结新经验,实现新发展。计算机的出现就是基于多类不同的知识——半导体技术,二进制理论,穿孔卡设计的理念,程序和反馈的概念等等。如果没有这些积累,计算机就不可能诞生。同时,全世界每时每刻都有新的发明创造出现,如果不努力学习已有的科学知识,不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片面地强调创新,那也无疑是闭门造车。

    创新的动力在于思考。古人言“学而不思则罔”,也就是说要把学和思考结合起来。爱因斯坦曾对传记作家塞利希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他又对一位物理学家说:“空间时间是什么,别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清楚了,我智力发育迟,长大了还没有搞清楚,于是一直在揣摩这个问题,结果就比别人钻研得深一些。”他的这些极为朴实的话,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个人不去思考,如何创新?一项工作研究久了难免麻木,开始凭着惯性干活,不动脑子思考,如此单一定势的思维,也很难找到创新点。只有遇事多个好奇心,多问个为什么,多琢磨一些问题,多角度地思考,才会发现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创新的基础在于实践。自人类学会钻木取火起,就开始了自己的实践史。在实践中人类才有了无数的发现、发明和创新。再好的创意,不经过实践,只是空想。离开了实践,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专家称,很多人在一生中总会冒出一些足以申报专利的创意,但可惜的是“好创意”,“好想法”往往只是一闪而过,未予重视,他们根本没想过去开发研究,更可悲的是甚至自己用棍子将它打死。从小时候熟读的《小马过河》这一寓言故事中我们早已懂得,唯有亲自试一试,才知水深水浅,才知行与不行。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出真知,实践才是最具价值的创新。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拿破仑•希尔也曾说过,创造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谁拥有它,便能把握生活的最佳时机,从而缔造伟大的奇迹。纵观历史,横看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不断向前,而推动人类社会奔腾向前的重要动力就在于人类永不停歇的创新追求。从古至今,创新产生的辉煌成就不仅使人类社会日新月异,而且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矢志不移地追求新的超越和新的突破……

    创新是人类最伟大的品质之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中,ARP——“中国科学院资源规划项目”项目在院内及合作伙伴范围内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进一步推进中国科学院管理创新,不断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效益的最大化,这是创新。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黄伯云院士和他的课题组60多名成员花费了整整20年,7000多个日日夜夜,在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已跨进世界前沿,这是创新。武汉病毒研究所胡志红老师等在2003年SARS疫情爆发时,以科学家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果断地将病毒所的科研重点拓展到医学病毒领域,冒着生命危险提取疑似非典死亡者肺组织样品,带着“攻关小组”夜以继日开展攻关工作,这是创新。一个研究生在实验中勤动脑,勤动手,敢于想,敢于做,以自己独特的思路和办法成功解决问题,这也是创新。只要你用心观察,致力于改进现状,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检验,那就是创新。成败也不是关键,重要的是在创新的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了什么,为接下来的发展做了什么。

    创新,看似是一个深奥玄妙的命题,但只要用心,普通科研工作者也能不断创新。创新,从身边做起,创新之路,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戴岳,中科院研究生院2004级硕士生,培养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