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为了加强研究生入学教育,庆祝第21个教师节,合肥研究院在九月十日教师节的当天上午,隆重举行200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优秀研究生导师表彰大会。合肥研究院院长、学位委员会主任王英俭同志、合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匡光力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合肥研究院纪委书记单文钧同志、各所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副所长、机关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受到表彰的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代表共180多人出席会议。这是合肥研究院成立以来第一次举行这样的会议。会议由合肥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李家明同志主持。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王英俭院长首先致欢迎词。他对全体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热情洋溢地介绍了合肥研究院成立前后的一些基本概况、目前主要学科领域的科研发展情况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勾划了合肥研究院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并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要求:第一,打好专业基础,培养良好学风,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特点,踏踏实实做学问。第二,学会独立思考,追求学术创新,完成从学习知识到创新知识的过程转变。第三,注重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王英俭院长对全体研究生导师致以节日问候!他充分肯定了指导教师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的作用和取得的成绩,高度赞扬了即将受到表彰的17位导师为研究生培养工作做出的巨大成就,希望全体导师向获奖的优秀导师们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导师的综合素质和教书育人能力,为培养出德才兼备、素质全面的优秀研究生,为实现合肥研究院“全国优秀百篇论文”零的突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合肥研究院党委书记匡光力同志作了新生入学教育报告;他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情况,阐述了研究生教育工作在合肥研究院科技发展和创新中的地位,回顾总结了近几年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他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向同学们证明了选择合肥研究院求学深造是完全正确的。匡书记的入学教育报告语言生动、言辞诚恳、循循善诱、打动人心。 紧接着王英俭院长在大会上宣读了《合肥研究院关于表彰17位优秀研究生导师的决定》,并在热烈的掌声中与匡光力书记一起给到会的优秀导师们颁奖,研究生会的同学们热情的为获奖的导师献上一束束鲜花,表达他们对导师的尊敬与热爱。这次获奖的17位优秀研究生导师,是合肥研究院导师队伍中的精华。他们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言传身教、严格要求、严格把关、悉心指导,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优秀人才,是合肥研究院导师们的典范。 优秀导师代表张立德研究员发表了水平很高的即兴演讲。他首先真诚的表达了对获得合肥研究院优秀导师这项奖励非常激动!感谢合肥研究院的领导给了他这项殊荣。他概括体会出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珍惜什么?怎样去努力?如何去感动? 他回顾自己20多年来培养了50多名优秀研究生,非常珍惜研究生教育工作面临的大好形势和发展机遇。他认为研究生教育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导师是责任、位置不同的两个组成部分,学生和导师只有协同努力,互相碰撞,才能完成任务和目标,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导师在指导学生方面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导师的责任是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的聪明才智达到充分的发挥。他为自己的学生成长、成才和取得点滴成绩而感动!诚心诚意的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鼓励他们。张立德老师最后表示:成绩和荣誉都属于过去,我们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要与研究生协同努力,再接再励,为合肥研究院研究生培养工作贡献绵薄之力。 研究生新、老学生代表也在会上作了精彩发言。他们不仅表达了对新同学的欢迎和对教师节祝贺,同时从不同角度畅谈了对科学岛的感受与热爱,交流了自己学习生活体验,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表示了刻苦学习的决心。 研究生部副主任吴海信同志也作了发言。他希望同学们能尽快进入角色,无论在科大学习学位课程期间还是一年以后回所工作,都要按照王院长、匡书记对如何做学问、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以及如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努力的学习和工作,炼好自己的内功。并祝愿新同学经过自己几年的努力学习和拼搏,早日成才,为改革开放做出贡献,为建设我们的祖国做出贡献! 研究生部主任李家明同志最后作简要总结。他说:今天的开学典礼和优秀导师表彰大会开得很好,非常成功!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 王院长的讲话介绍了情况、肯定了成绩,明确了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倍受鼓舞;特别是简要构画了三期创新设想及科学岛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使我们对合肥研究院、对研究生教育工作充满了信心。匡书记的入学教育报告内容丰富,情真意切,诚恳朴实、牵动人心,具有很强的教育说服了和感染力,给我们大家上了一次很好的入学教育课。各位代表的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对新生开学典礼及教师节表彰大会表示了祝贺,抒发了感想、体会,提出了好的建议,这对新同学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和帮助。 会议的中心思想体现在尊师重教、尊重人才;体现在合肥研究院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大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们不仅要把优秀的同学们选拔进来,更重要的是要把大家教育培养成为品德高尚、水平一流、国家需要、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优秀人才。让我们携起手来,勤奋努力,拼搏创新、为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科学岛灿烂辉煌的明天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大会在气势磅礴的“歌唱祖国”乐曲声中落下帷幕。

     【新闻网讯 卢耀华报道】“几年苦读,秉求是,求创新,顾昨天举步同跨越;今朝离别,承师恩,携友情,盼明日展翅共遨游。”祝延军用这幅对联,表达他3年间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习的感受。

    祝延军曾经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一名学员,他的专业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几经苦读,他于今年7月顺利获硕士学位。在9月10日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秋季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开学典礼”上,他与“师弟师妹们”交流了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学习心得,并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评价了中科院研究生院治学理念、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

    自2001年至今,研究生院工程教育学先后举办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通信与信息系统、管理科学与工程、项目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10多个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培养学生3000余名,已结业学生1997名。截止目前,曾在学院学习、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生共67人,已进入学位论文阶段的学生有362人。学院负责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工作,以教学严谨、管理到位得到了广大在职学生的认可,并多次受到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表扬。今年慕名参加中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员已近100人,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专业。

    开学典礼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礼堂报告厅举行,由工程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江川老师主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副院长胡新和教授、生物系姚启智教授、工程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于华教授出席了典礼。于华副院长在典礼上致词,他首先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才培养总体情况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基本情况。他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教育学院负责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面向社会开展的研究生层次继续教育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学院坚持'以学员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先后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各学科专家委员会,形成了规范、高效、创新的继续教育模式”。于华副院长对新生郑重表示:研究生院在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教学安排和学习服务等方面会不断努力提高水平,竭尽全力帮助大家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实现人生理想。

【新闻网讯 孙应飞报道】金秋九月,秋高气爽,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迎来了831名新生。在认真做好新生入学各项工作的同时,信息学院于9月7日上午研究生院开学典礼结束后召开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邀请了中科院软件所、遥感卫星地面站、计算机网络中心等各培养单位的教育干部参加,信息学院常务副院长凃国防教授,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黄庆明教授及信息学院部分教职工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黄庆明教授主持。 座谈会首先由黄庆明教授向各培养单位的同志汇报了信息学院2004-2005年的教学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对信息学院2005年入学的新生及课程安排等基本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同时,黄庆明教授代表信息学院感谢各培养单位对信息学院各项工作的大力支持,指出座谈会的主要目的是听取各培养单位的意见,充分利用各自资源来共同努力建设好信息学院,真正把“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原则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之后,各培养单位的领导和教育干部也先后发言,他们对信息学院的教学质量和研究生培养及管理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且就如何利用各自资源加强联合教学、办学如何办出特色及学生反映出的情况等方面发表了意见,指出将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遥感卫星地面站何小伟老师介绍了卫星地面站与空间中心和遥感应用研究所的专业联系,就如何加强各自联系、如何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等方面发表了意见。中科院软件所李彩丽老师关于硕士生课程设计、博士课程的建设以及学生选课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并表示软件所将大力支持信息学院课程建设的工作。网络中心佟钊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指出研究所与信息学院举办各种活动可以加强不同专业之间学生的交流,同时联系了感情,非常有必要,并指出将给予大力的支持,希望把好的传统延续下去,使院所结合得更加紧密。 座谈会中,信息学院的老师就学院建设、学生培养及科研等各项工作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希望在各个方面加强信息学院与相关研究所之间的联系,真正做到“三统一、四结合”。 最后,信息学院常务副院长凃国防教授对2004-2005年度信息学院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工作等方面的情况作了总结,并希望进一步加强院所之间的联系,共同努力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健康体魄和良好心理的优秀人才。座谈会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必将有助于信息学院工作的开展,使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题记:今天我站在这里,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海子

   

  2005年的夏天,肩负着科考的任务,怀着一种激动而又审慎的复杂心情,我们走进了七月的可可西里。

  七八月是可可西里一年中最美丽的时光,大自然充满了盎然的生机……夕阳的余辉、繁茂的高原草甸,缤纷的野花,还有那一群群孕育着新生命的藏羚羊,构成了一幅醉人西部风情画。无怪乎“可可西里”被蒙族人喻为“美丽的少女”和“青色的山梁”。然而,可可西里是一位的双面佳人,此刻的她是那么美丽动人,彼刻却可能露出她严酷的一面——平均海拔达4600米以上(最高峰海拔6860米,最低点海拔4200米)年平均气温零度以下,长年呼啸的凛冽寒风,变幻无常的恶劣天气,使人类很难在这里长期居住。于是,她便被人们主观地视为“生命禁区”。然而,可可西里虽然荒凉,但绝非生命的禁区,它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使这里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我们考察的大本营设在青藏公路里程
K2997附近的一个临时施工营地,距离五道梁10公里,这里是可可西里境内青藏公路沿线环境最为恶劣的地段,海拔在4700米以上。在青藏公路上跑运输的司机口中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到五道梁,哭爹又喊娘”。刚上去的时候我们每个成员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心跳加快、眼花、气喘等),最初几天,多年在高原上工作的导师还得了重感冒(容易引发高原肺水肿),当时我们大家都非常地担心(尤其我又是初次上高原,出发之前查了很多的资料,据说在高原上感冒是相当危险的),我们希望他能下山到最近的城市—格尔木(海拔2820米)调养几天,可他坚定地说了一句:“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不会下去!”。导师的话语和意志让我们深深地感触到,在这个生命的禁区,精神的力量往往要比物质的力量强大得多!本着不懈的坚持和刚强的意志,在十天中我们都挺过了高原反应,更感触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可贵!也正是这种坚持与意志,我才有机会目睹那一幕幕感人的场景……


  七月和八月是藏羚回迁的高峰期,凯旋归来的母羊将领着自己刚刚满月的小
baby跨越青藏公路与铁路两道屏障,返回自己的家园。可是由于青藏公路是青藏地区与外界物资交换的重要纽带,而夏季又是高原上运输最繁忙的季节,青藏公路上的车流可谓川流不息,对藏羚羊的迁移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在人们真切的关爱下,美丽的羊群还是如愿地返回到了久别的家园。


  有一次,几百只羊曾尝试跨越公路,但当时公路上车流繁忙,羊群不得不在路边徘徊了近
3个小时……


  也许你根本想不到,世间有些情感是那样的单纯圣洁。我们的队员走到离羊群过路点不太远的地方,向每位欲通过的汽车司机示意并请求他们为藏羚羊让路,虽然我们不是交警,我们没有任何权力让司机停下来,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每位司机都欣然地配合,他们也和我们一样,用渴望而好奇的目光,注视着由徘徊到勇敢越过公路的羊群……他们那一张张黝黑而刻有岁月痕迹的面庞,在美丽羊群跃入视野的刹那,都不约而同地绽露出惊喜而单纯的微笑。也许爱才是人类最本质而纯朴的情感……


  在这个世界上,尽管我们常说“人间自有真情在”,其实,在野生动物间也不乏原始质朴的情感。在好几次藏羚羊穿越过路时,母羊在过路后发现自己的爱子未能跟随,无论当时车流如何繁忙,也无论当时车辆离她们的距离有多近,勇敢的母亲都会义无返顾地从近在咫尺车轮前原路返回,耐心寻找自己的子女并把它们带过公路……最感人的是有时母羊脱离了群体的庇护,远离羊群只身返回寻找子女。她们孤独的站在路边,昂首眺望着远方或是焦急的徘徊寻觅,我在她们那不算美丽的毛茸茸的脸上仿佛看到了母亲焦虑的眼神;此时无声胜有声,无言的呼唤将“母爱”诠释得淋漓尽致!……藏羚羊除了母子间丰富的感情外,彼此之间的关心协作也较强。它们在行动时总是以群为单位,每次过路或过桥(主要是野生地位通道),总是集体行动;它们多数时候有头羊探路在先,待头羊觉得路上完全没有危险了,便回来率领其他成员结队过路或过桥。有时后面有些队员因胆怯而在路边或桥边徘徊时,前面已经过路的队员也会返回来“呼唤”和鼓励其他队友……也许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团结就是力量”吧!


  我不得不承认可可西里是荒凉的,可这里也是充满激情与希望的……我们此次考察一共四个队员,还有一辆像野生动物一样“珍稀”的北京吉普。由于这里到处是松软的砂地和沼泽,而追寻藏羚羊的踪迹往往要穿越这些陷阱,所以陷车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一天傍晚,我和导师出去巡线,为了跟踪已过铁路的羊群,我们驱车穿过铁路路基,但进入泥泞地还不到一公里,我们的车就惨遭“轮陷”。我们下来一看,一个前轮几乎全部没顶,另一个也没了一大半!看看表,当时已经快七点了(这里八点半就完全天黑),四周荒凉寂静又没有手机信号,导师“大义凛然”地说了两个字“自救”!但是,我从他的眼神和表情中却可以看到一种焦急。于是,我们就开始四处找石块,准备打千斤。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能够用于打千斤的石块非常少。于是我们只得走出很远去搬运修铁路剩下的铺路石,把它们垫到车下。天越来越黑,导师焦急而迅速地打着千斤……他突然问我害不害怕,我非常诚实地回答:“不害怕”!因为我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一定会胜利回去的;无论过程怎么艰难,我们一定会完成任务的!就像导师在出发前说的那样,做科研很辛苦,做好科研更辛苦,但是,人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天快黑得什么都看不见的时候,我们的车终于出来了,开回公路时,我发现老师的棉服已经被汗水浸透了,方向盘上出现了血迹,此时已三深夜十点二十了……


  在这个荒凉的高原上,我们整整奋战了
32个日日夜夜。沐浴了夕阳的余辉,耐受了烈日的灼烧;目睹了晚霞的圣美,体验了刺骨的寒风;倾听了溪水的叮咚,感触了冰雹的猛烈;欣赏了昆仑的峻挺,轻嗅了绿草的芬芳,经历了雨后的泥泞……


  站在寂静的荒原,迎着扑面的寒风……在与寂寞的抗争中,我依然可以在这里昂起头,因为,这里还有我们的队员,还有我们对事业的激情,还有人们对生命的关爱,还有大自然清醇的本色……正如海子所说“今天我站在这里,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后记:这是我在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以来第一次出野外,也是我23年中去过的海拔最高的地方。在此,将我到可可西里见闻和感受写出来并发表在“我的中科院记忆”专栏,与广大的老师和同学分享。我也非常感谢导师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也会永远铭记他的谆谆教诲!

    (作者:黄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导师杨奇森副研究员)

     【新闻网讯 记者王珍鹏报道】9月10、11日,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布告栏前人头攒动,学生会各部门及30多个社团开始了新学年的招新工作。学生会、学生社团作为以研究生为主体的学生组织,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三自作用,为学生的全面成才和学校的稳步发展做出贡献。

    10日上午九点半,招新的准备工作开始,每个社团按照事先安排好的位置统一摆放桌椅、领取招新表格、安排宣传画报、悬挂标语,参加招新的部门和社团虽然很多,但因为是统一安排、统一行动,准备工作很快就绪,现场并没有杂乱的感觉。

    十一点,招新工作正式开始。这次招新与往年有着很大的不同,往年的招新对于大部分的社团来说,所做的只是发发宣传单,新同学只能从以前在大学中对于社团的认识和了解来判断所关心的社团都会进行哪些活动;而这次招新的形式非常多样,各社团各显其能,通过现场的表演让新同学直观地了解到社团最富特色的内容,吸引新同学的注意力。比如,滑轮协会发宣传单的同学都是穿着轮滑鞋发放宣传单,成为招聘活动中最活跃的一部分;街舞社的三位同学则在活动中跳起街舞,赚足了同学的眼球。

    十二点,招新活动逐渐到达高潮,各个社团协会的每个成员都在认真地为新同学介绍自己的社团。在各个社团招新的过程中,研究生记者采访了几个社团的招新负责人。当被问道对于这次招新活动有什么收获和感想时,美食协会的副会长张婷同学说:最大的收获就是从新同学的积极报名和关注中,感受到同学们对于美食协会的认同。美食协会成立时间并不长,今天大概有50多名同学报名,这是对我们协会所有同学努力工作最好的肯定。同时张婷同学表示,在这个学期的工作中会举办更多既能学到新知识又富有趣味性的美食活动。

    对于女生部部长侯秋菊来说,这次的招新工作进展非常的顺利,报名的同学多达80多人。当被问道这次活动最深刻的感想时,侯秋菊同学说:在这次招新中,感受到很多新同学的新的思想,不是像以前招新中主要是学生会的同学在介绍,新同学只是被动的听着。这次的招新中新同学更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双方有着很好的互动和交流。

    同样有着很好招新成果的还有英语协会,会长闫娜很高兴的说:在招新过程中感受到很多的新同学对于英语和英语协会的兴趣,关注英语协会的新同学很多,大概有70多人报名,这对于协会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也是对协会以前工作最好的肯定。但在招新中有不少对于英语很感兴趣的同学却因为担心自己说不好英语没有加入英语协会,其实他们不必担心,我们欢迎这些同学加入协会和大家一起学习,相信他们可以在和大家的交流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众所周知,宣传工作一直是个难题,这次招新也如此,文艺部部长崔寒茵同学说,本来希望可以招到对网络和海报宣传有兴趣的同学以负责文艺部的宣传活动,可在活动中虽然关注文艺部其他社团的新同学很多,可关注这个的新同学却很少。崔寒茵同学希望对这方面的同学可以踊跃报名,一起为同学们把工作做好。

    研究生记者团也参加了这次招新活动,鉴于以前招新中的问题,确定了今年的招新指导思想是:求精而不求多。记者团正处于新老交替的时期,申峰同学表示:希望可以在招新中招到几名有工作热情和责任心的新同学。

    参加招新工作各个社团,都表现了很好的积极性和负责态度,也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会副主席崔涛同学说:今年的招新工作比往年有很多的改观,这次活动是在学生会统一安排下进行的,避免了往年招新乱而无序的问题,也使同学们对学生会有了一个更为全面和整体性的了解,是学生会一次整体形象的展示;同时各个社团的招新形式非常多样,给新同学留下了更直接、更深刻、更为立体化的印象,能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

    在招新活动中,园区管理部张风华主任来到了现场,并对此次招新的组织工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看到招新现场热闹的景象,张主任也感觉自己年轻了许多,他叮嘱学生会各部门、协会的学生干部继续保持对学生工作的热情,踏踏实实为同学服务。

    据悉,玉泉路园区的学生会招新工作将在本月下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