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戴娅琼、骆遥报道】在传统的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我校地球科学学院各班同学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

    16日晚,608班在二公寓多功能厅举办了一场热闹的晚会,欢庆中秋佳节。班委会的成员为此次活动作了大量而充分的准备工作,全班同学也非常地支持活动的开展,出点子,采购,海报宣传,做道具,布置会场……诱人的食物、有趣的游戏、精彩的节目、刺激的抽奖,吸引了本班的同学和不少兄弟班级和院系的同学参加晚会。晚会由班长许洋和文艺委员张磊主持。在活动的开始,许洋为大家献上了一首《心有独钟》,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更使活动进入了热闹开心的氛围。接下来的“幸运抽奖”更使同学们兴奋活跃。“击鼓传花”的小游戏击中了一位来自西双版纳的女生,她为我们讲了一个发生在孔雀园里的传奇爱情故事,祝愿大家中秋节快乐,月圆人更圆。“吹气球”、“顶气球”和“猜词”的游戏也让大家玩得十分尽兴。上台的同学也是十分大方,为大家唱上一首或是柔情似水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或是热情激昂的《冬天里的一把火》,或是用方言为大家送上一段祝福的话,或是讲上一段笑话……晚会的最后,由杨勇同学邀请到的资环学院的两位同学用电吉他伴奏,为大家献上一曲《因为爱所以爱》,把晚会推向了高潮。大家合唱了《朋友》,“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让大家珍惜我们的相遇和相聚,珍惜我们曾经努力而迎来的今天,携手奋进,共创辉煌!这次晚会给刚刚入学的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的机会和交流的平台,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联系,也丰富了大家的娱乐生活。在中秋佳节之际,祝愿大家团团圆圆,美美满满,学业进步,幸福快乐!

    17日,地球科学学院603班的同学们兴致勃勃来到西山八大处公园,一起登高望远、共度中秋。该班同学的培养单位为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及研究生院本部。这次游园活动是603班开学以来组织的第一次集体活动,在八大处景区同学们一路欢歌笑语,从山脚的灵光寺一直爬到了山顶的宝珠洞。对于蜿蜒的山路,对搞地质、地球物理的同学们来说简直就是如履平地,大家还不时地讨论着脚下的砂岩和周围的砾岩。面对路上的一处冰川漂砾,学地质的同学还向学地球物理的同学介绍了相关的地质知识……登上八大处顶峰,万里无云、清风拂面,大家环视远眺,北京的城市风光尽收眼底。北京电视塔等地标分外明显,大家甚至依稀地辨认出了颐和园的昆明湖、佛香阁和十七孔桥。同学们共进午餐后,伴着潺潺的流水,欣赏着精美的金石印刻,沿中华精印谷下山而去。游园结束后,地学院603班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的收获很大:通过登山活动让大家彼此加深了友谊,领略了北京的优美风光和人文文化,加深了对相关地质现象的了解,是自己度过的一个难忘的中秋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家认为以后班集体应该多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新闻网讯  陈晓光报道】9月16日,2005中国MBA网球精英赛在北京永丰网球基地拉开帷幕,京沪两地共27所高校的近500名MBA选手参加比赛,其中北京16所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上海11所。

    我校管理学院首次派出以2004级MBA为主的6人队伍,参加了男子单打,男子双打的比赛。在男子单打比赛中,我校学生崔淳吉打满11场,最终以6:5的比分战胜北京邮电大学选手顺利晋级;在男子双打比赛中,我院学生柳炫在、崔淳吉组合不负重望,大比分淘汰了实力强劲的北京大学选手,以6:0的比分顺利晋级。

    虽然中科院研究生院MBA是首次参加此项赛事,但是在选手们在赛场上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精神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给参赛的其他高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今后我校MBA参加该项比赛积累了宝贵经验。

    本次赛事经中国网球协会正式批准,已列入全国业余网球规划的重要赛事之一,主办方为中国网球协会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10月中旬在北京举行中国MBA网球精英赛总决赛。

     提起我的考研经历,好像一个五味瓶,里面装满了酸甜苦辣,但是我愿意回味这些酸涩又带着甜蜜的经历。

    我本科毕业于一所普通的师范院校,报考中国科学院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赌注。但是,我愿意用我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拿来作我的筹码。当然,我这样做有充分的理由:我是农村里出来的,不想再给年迈的父母压上沉重的负担,考公费是我最大的愿望;再者,我希望能在一个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的院校为我的将来铺路奠基。

    目标既然定下,就要为之努力了。英语是我最头疼的,基础太差了,所以我把四分之三的时间都放在它上面了,计划也定的死死的。令人伤心的是,即便如此我还是感觉不到我的英语有一丝一毫的进步。阅读理解今天错12个,明天错13个,后天还是这些。那段时间我简直就要崩溃了。幸好有那么多同学和好友的支持,否则我无法撑下来。

    当时,我还有一个秘密武器,那就是眼泪,每当我心情不好时,那些泪珠就会来光顾我(我原来可是个很坚强的女孩啊),这些晶莹剔透的小东西会把你所有的不快统统带走,留给你的只有平静、安详和坚强,你会很快投入到学习中去。当然,休息和娱乐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能在8小时内完成你10小时的计划,我还是把那两个小时用来休息,要向时间要效率。

    在考试即将到来的时候,以为终于熬到头了,那里知道最后一关竟是最难过的一关,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可对我来说就像两个世纪那么长。我考完第一天就觉得自己虚脱得好像把所有的精力甚至鲜血都倒出来了,我都怀疑我能不能撑下明天那六个小时的考试。幸运的是我坚持下来了,所以我赢了,我战胜了自我。

    考研就是对自我的一次挑战,包括知识上的、精神上的、身体上的……现在回忆起来在这场持久战中我过五关斩六将,能在最后获取胜利主要的就是我坚持到最后了,我没有被打倒,毅力使我站在了成功的峰顶。这段坎坎坷坷的经历,值得我铭记一生,这也是我一笔最大的财富。考研的路,我决不言悔!

    (作者:崔希芝,中科院研究生院生物系2005级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科院成都生物所)

    相关专题:http://news.gucas.ac.cn/info_www/news/columnindex.asp?columncode=h18

     在我今天完成了一年的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之后,再想起自己的考研的过程,也会给平淡的思绪增添几份令人愉悦的激动。自己像是一个幸运儿似的,非常开心。考研是每一个寻求学业发展的学子的人生之中一件大事。其中的每一分辛酸苦累、收获与快乐都是非常深刻的。它让我们得到考验,伴随我们成长。不管成功或失败,它都给我们切身去思考人生创造了一份不可多得的机会。

    当我们准备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应该思考一下我们所要做的事与我们的真实需要之间的关系。虽然在我们的人生之中很少碰到别人未做过的事,每个人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成长之中。人和事的结合才创造了唯一的特别。记得我考研是在2003年的下半年。和其它同学一样,考研之前也听了不少前面同学的考研感受,而我对这些并未有过多的在意。我认为,每个人有自己的一套想法,真正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实际需求。而且,对于一个快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从他人的学习中学得的,还是在自己从学习中摸索的,或者是二者的结合而得的,都已经具备一套适合自己的有用的学习和考试的方法。对于自己的学习和考试能力,包括心理状态应该有信心。当然,从前人那里借鉴好的考研经验是必要的,只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为什么要考研?这是在准备考研之前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在我个人看来,考研是为了争取一个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这一点远比考上研究生本身重要。很多人常常会忽略,或者不会去想的一个事实是,考研难,读研更难。所以大多数人考研之前会认为,只要考上研究生就万事大吉,一劳永逸。这样地去认识目标是肤浅的,势必会在考研之路上碰到困难时动摇考研的意志。人无远虑,必有近悠,说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此,考研是关系到将来的学业发展的重大事情,如果我们连以后会可能出现的更大的困难有一定的认识,并做一定的心理准备,那么这眼前的困难是能够顺利克服的。这样对考研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在心中树立考研的坚定决心。考试和打仗存在着一些天然的相似。一场战争胜负的重要性并不完全在于战争本身,有时会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与发展。孙子就曾讲到:兵者,国之大家,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们要高度重视,是从更深远意义上的重视。我当时考研时的认识是,就是要得到一个更好的、能继续得到发展的学习的机会。而这其中的困难将会是很多很难的,但我已经为此而努力,坚定不移地去奋斗作好了心理准备。

    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树立了坚定的考研目标。事实上,这个树立考研目标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态也明朗化了。因为不是为了一时的得失,而是有了更长远的考虑,心态上就相当平和。这也为考研注入了一股永不停息的动力。同时,这为认识学习和考试,分清其中的异同有一定的帮助。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在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心里,学习和考试被扭曲为相同。这样做本来是为是学生能考出好的成绩,但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更难克服的障碍。学习是十年磨一剑,考试是一时显一功。学习是长年累月的积累,十年如一日的修炼。考试是一时的应对处理,以求灵机应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学习上应花大量时间和功夫,在学习中增加各种能力,包括考试应对能力。以求达到功到自然成。在考试上过多地花时间和精力是不利的。因为这样就会过重地看待考试结果,从而增加心理负担。孙子说得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并且说,兵贵神速,未睹巧之久也。这是正确的认识到了养兵与用兵的关系。在这里对我们认识学习与考试的关系有很重要的借签意义。

    正是在这样的想法下,我考研的想法和目标就融入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但却不是很突出。整个地看这个问题,考研的想法和目标并不是在我大学快毕业时产生的,而是进大学之前就有的。记得那是高中毕业后和高中时的班主任的一次谈话中蒙生的。高中时的毕业班主任一直是我高中的物理老师,他对我的影响很大。在他的影响下,我爱上了物理学,就连上大学选读物理学专业都是在他的影响下决定的。我这一生任何时候都是不能忘记他的教导之恩的。在大学的四年的学习生活之中,我都不太在乎每次考试的成绩,更多的是能够真正地学到东西。大学的时间里,我一直都坚持上自习,去寻找我想要的东西。这占去了大学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考研真正准备是大四上学期实习完后开始的,算起来四十多天时间。当然那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的强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当时,很多同学都没有去实习,而是选择了复习备考。看到同学们都热火朝天地复习备考,而自己每天要在高中实习,为学生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和试卷,在心理上的压力是有的。再加上又逢找工作的难得时期,各种诱惑是存在的。正是因为我认识比较明确,这些干扰因素在我身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我的整个精力都集中在的短时间的复习备考上。考试时的各门课的考试总会有利弊得失,再加上周围同学因为前几门没考好产生的懈怠和放弃情绪也是非常不利的因素。当时我的想法只有一个,哪怕是前面几门课考零分,最后一门课也要坚持到底。同样,初试之后也不能放弃,一边找找工作,一边也不忘准备复试。虽然成绩并未出来,但准备是必须的。正是因为这样,考研的准备、备考、初试和复试都顺利地通过了,我成了幸运的一员,实现了考研的目标。

    我想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中,最重要的收获是我们能够学会思考。在我的感觉里,考研提供了这样的一个难得的机会。正是因为我们用心地去思考了它,所以它在我的记忆里弥足珍贵。在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值得我去好好思考的事还会很多。也许这只是人生中的一点点体会,这样的一条道路会充满的许多的新奇让我去思考。也许思考的人生才是最耐于寻味的人生,而其中的乐趣将是无穷的。

  (作者:郭勇斌,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相关专题:http://news.gucas.ac.cn/info_www/news/columnindex.asp?columncode=h18

     【新闻网讯】9月8日,我校“2005年教学工作会议”在玉泉路教学园区召开。研究生院教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彭家贵、副院长马石庄、吕晓澎、叶中华、院长助理苏刚、侯泉林出席会议。教学委员会委员、各院系教学工作负责人、教学秘书及教务处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彭家贵教授主持。

    受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邓勇教授的委托,侯泉林教授首先宣读了邓勇书记专门为此次教学工作会议撰写的书面发言。邓书记在书面发言中与大家交流了关于教学工作的一些想法,指出了研究生院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他说,教学工作是一个学校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办学永恒的主题任务,教学工作能否做好,是检验我们整体工作首当其冲的试金石。为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教学改革的艰巨性和继续深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突出重点,增强自信,不辱使命,全力做好教学工作,从而为中科院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青年人才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相关报道见:http://news.gucas.ac.cn/info_www/news/detailnewsb.asp?infoNo=5187)

    随后,院长助理苏刚教授针对新学年的教学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严格规范管理”为题做了报告。他首先介绍了研究生院“两段式”培养模式当中集中教学阶段的教学组织结构、学期结构、秋季、春季和夏季学期的教学侧重点、授课教师比例、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来源和数量、课程设置及类别、课程开设依据等基本教学体系,通报了三个学期的开课情况和各院系教师的分布情况。在总结2004—2005学年的教学工作时,苏刚重点强调了教学巡查、教学督察和教学评估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秩序的重要性以及我校夏季学期的成功举办所产生的良好社会效应。他从教学秩序、教学内容、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四个方面阐述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在谈到2005—2006学年教学工作展望时,苏刚教授引用路甬祥院长和邓勇书记的讲话,客观分析了目前研究生院在教学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重申了教学工作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服务知识创新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并对本学年的教学改革任务进行了部署。他希望大家满怀信心、抓住机遇、持续创新、跨越发展,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吕晓澎副院长在讲话中,称赞研究生院更名成立以来在教学方面所取得的可喜成绩,并就如何突出教学重要性的具体措施提出建议。她说,研究生院的人才培养要结合“两段式”培养模式的办学特色,努力向“创一流品牌”的方向发展。同时,强化集中教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为研究所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提供可靠保证,也为研究生毕业后进入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在其知识结构方面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实现成功转型。她还建议对科学院现有研究生的总体情况进行调研,依据调研结果做出更为有效的决策和方案制定。另外,利用学位评定委员会这一有效平台,对每个学科的学位授予、论文答辩、科研成果等提出新的要求,制定新的培养方案。在教学督察工作中,她建议评估中心参与教学评估,并通过院所结合,开展教学质量检查,要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方面办出自己的特色来。最后,吕晓澎副院长还就远程教育和科学院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化利用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马石庄副院长通报了刚刚结束的“中科院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第二组)会议”的有关情况。他就在“中科院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第二组)会议”上的发言内容向与会人员做了说明。在该会议上,他总结了目前研究生院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历史现状,指出研究生教育是为了满足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需求,也是为了培养“十六大”所提出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中国研究生教育的主力军,如何加强基础教育,如何根据研究生院的学科资源构建更为现代化的与教学工作相适应的教育模式,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马石庄说,研究生院的功能定位是教育中心和管理中心,要强化服务意识,服务全局、服务创新、服务研究所。因此,教学工作应该多倾听研究所的意见,多倾听学生的需求和建议,才能为研究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水平人才。另外,他还就任课教师队伍建设和如何增加教员开设课程积极性等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新近担任研究生院副院长的叶中华教授也发表了他对教学工作的看法。他认为,教师水平是教学质量的前提,学生质量是基础,课程设置是根本,质量保证是关键。他指出,培养方案是培养高质量学生的前提,要强化教学的过程管理,建议公共选修课、学位课、专业课要有详细的培养方案,并强调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教研室老师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最后,彭家贵教授做总结发言。他指出,我们要把眼光放在全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上,探索出一套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牢固树立教是手段、学是目的、一切为了学生的根本原则,拓宽综合知识结构,深化基础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增加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启发式教学。他希望大家同心协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努力为科学院的知识创新工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