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8月15日下午,广州能源所研究生党员召开了新生党员入所后的第一次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支部全体党员结合纪律教育学习月的主题,围绕责任感、危机感和组织纪律性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

    会上,支部书记余颖琳老师首先代表研究生支部对新成员的加入表示了欢迎,并希望大家能继续发扬该支部积极主动、活泼向上、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接着传达了今年该所纪律教育月学习的目的、主题和具体活动安排,并强调要根据本支部的实际有所侧重,要在研究生中加强责任感、组织纪律性和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教育,提倡换位思考,希望通过学习激发研究生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断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随后大家针对这些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学生党员们发言积极,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大家结合现在出现的常规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等现象,意识到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研究工作的重要性,纷纷表达了将在研究所努力工作的决心。通过讨论,大家还意识到组织纪律性对研究生的重要性。还提议作为能源所的一员,每位成员都更应增强节能意识,希望大家都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会上全体学生党员还认真学习了《实施纲要》,集体对知识竞答试题进行了讨论。本次组织生活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全体支部成员感觉有所收获。

     【新闻网讯 】7月25-29日,成都有机所对二年级博士、硕士研究生进行了为时一周的中期检查。30名硕士和30名博士对自己近一年来的学位实验工作进行了报告,各学科研究生导师和主要科研骨干作为考评老师认真听取了每一位同学的汇报,并对其实验工作进行了点评,指出实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下一步如何深入学位实验研究提出了建议,强调了一边实验一边及时分析总结的科学研究方法。同学们感到与会老师从学位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等多方面给予了极其有益的指导和帮助,对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更加明确,从客观上避免了学位答辩时再提问题为时较晚等弊病,从培养过程中提高和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

    这次中期考核,不仅检查了学生学习、实验的进度,及时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而且加强了导师间的学术交流,营造了“同行相亲”的良好气氛。

科技领域的创新文化旨在最大限度地激励人们创新。既然这种创新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推进科技创新,那么它自然要充分体现科学精神。然而,这种创新文化并不是科技文化本身,而是一种激励人的创新精神的文化,所以,光靠科学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整个人文精神的资源,为创造者提供良好的人文氛围 、人文动力和人文关怀,让创造者实现人文价值。概括起来,就是最大限度地将科技活动人文化,从而以人文精神推动科技创新。 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这里所说的“人”,即是创造者。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创造者不仅是“手段”,他本身还应是“目的”。这是人文精神在创新文化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创新文化之魂必不可少的要素。如果说,创新文化是个大舞台,那么,舞台的中心就是创造者,创新文化的一切应当围绕这个“中心”展开。 一般说来,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用其创新性成果服务社会。在这里,人(创造者)本身似乎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创新的真正目的是拿出能够“服务社会”的“成果”。这种思路无疑是正确的。然而,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怎样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激励人的创造性,将人的潜能激发出来,并能够发挥到极致?这显然更加接近创新文化的实质和核心。让我们换个方式思考,即将人(创造者)本身看作目的,而将创造性活动和创新性成果看作手段,让创造者通过创造性活动和创新性成果去实现自身的目标和价值,这样就可使创新的过程更加人文化,让创造者自觉地将科技创新同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外在的“要我创新”变成内在的“我要创新”。 倡导“科学人生”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方式 将“科学的生命”与科学家的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用生命去创新,将创新变成科学家最美好的生命体验,这是人文精神在创新文化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创新文化之魂必不可少的要素。既然创新文化是个大舞台,而舞台的主角是作为创造者的科学家,那么,科学家就应当尽心尽力地演好这台戏,用生命去诠释自己的角色。 我们常谈到“艺术人生”的概念。艺术家将艺术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于是,艺术成了艺术家生命的表达。其实,科学家与艺术家在精神境界和生活方式上极为相似。只有真正将科学视为生命,将科学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才是真正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只有燃起“科学人生”这把生命的火种,科学家们才能像爱因斯坦那样,“只求满足于生命永恒的奥秘,满足于觉察现存世界的神奇的结构”,并且对认识各种复杂现象的统一性会产生“一种壮丽的感觉”,对自然规律的和谐会感到“狂喜的惊奇”。对于创造者来说,这种“科学人生”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方式既是最切身的动力,又是最深刻的目的;不但给整个创新过程以最深切的人文关怀,还能使人在自我和忘我的状态中享受最美好、深刻的生命体验。 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为科学家营造民主、宽松、和谐、团结、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是人文精神在创新文化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创新文化之魂必不可少的要素。显然,创造者的创新活动并不只是为了个人娱乐,更重要的是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要使作为创造者的科学家在创新文化的大舞台中演好戏,除了科学家自身需尽心尽力外,还离不开作为观众的其他人的默契配合。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的发展需要两种自由:一种是“内心的自由”,另一种是“外在的自由”。尽管“内心的自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上所说的“科学人生”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方式,但这两种自由都同科学外在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 爱因斯坦提出的只是“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而创新文化的目标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励人去创新,把人的潜能激发出来并发挥到极致。这就对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还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激励和激发人们全身心地投身于科技创新活动,从而在通过科技创新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使科学技术的价值、社会的价值和创造者个人的价值能得到最完美、生动的统一。这正是创新文化的魅力所在。(作者孟建伟系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05-08-11)

【新闻网讯 姜楠报道】为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进一步缅怀那段悲壮的历史,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由中国科学院团委主办、中关村北片共青团协办、电工研究所团委承办的“凝视历史 祈望和平 振兴中华”中关村北片主题演讲大赛8月15号下午在电工所报告厅拉开帷幕。 这次演讲活动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背景,围绕警醒战争灾祸、讴歌英勇与正义、牢记历史、不忘民族苦难、缅怀民族英烈、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矢志振兴中华等内容展开。共有来自微生物所、动物所、电工所、文献情报中心、电子所、过程工程所的11名选手参赛。 有的选手认为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胜利来之不易,每个人都应该把抗战精神化为努力工作的动力以报效国家;有的选手痛斥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历史,篡改教科书,告诫大家要时刻警惕军国主义复活;有的选手以诗歌为体裁,配乐朗诵,热情讴歌不畏强敌的民族英雄;有的选手警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台上选手们慷慨陈词、豪情万丈,台下听众们激情澎湃、掌声雷鸣。 此次演讲比赛得到了中科院中关村北片各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中科院京区党委刘松龄书记、院团委侯兴宇和朱沛胜副书记、电工所党委马淑坤书记等领导莅临比赛现场进行指导,并担任评委和嘉宾。

     【新闻网讯】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二届第5次会议于2005年7月30日在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委员共有45人。会议由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高文教授主持,研究生院副院长、学位办主任吕晓澎介绍了学位授予审核与第十次学位授权审核等工作情况,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白春礼院士发表重要讲话。

    本次会议对2005年秋季毕业的105个培养单位3884名研究生的学位授予进行终审(其中,申请学历博士1971人,学历硕士1812人,同等学力博士5人,同等学力硕士59 人,工程硕士37人);首次审议通过因违反学术道德撤销博士学位1人。会议同时审议通过新增民商法学等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审议修订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实施细则》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试行办法》。

    白春礼主席在讲话中首先通报了国家关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有关情况。他重点指出教育部正在逐步下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办学自主权,以“优化机制、协调发展、注重创新、跻身先进”为指导方针,不断地协调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效益、结构和质量之间的关系。白春礼主席认为,我院抓住了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实现了我院实施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二期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已经成为国内乃至亚洲最大规模的研究生培养基地。

    接下来,白春礼主席从“第十次授权审核和定期评估”、“学科评议组会议”、“学位授予细则修订”等方面回顾了我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今年已开展的工作。他着重指出,修订后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实施细则》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试行办法》中不再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的科研成果作统一量化规定,由各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本单位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在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制定具体标准,并报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相关学科评议组备案。

    最后,白春礼主席对我院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希望各培养单位切实重视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保证教育管理人员的稳定性;评选、奖励各培养单位的优秀教育管理干部,用以鼓励辛勤工作的教育管理人员;二是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保持适当的师生比,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三是结合国家研究生教育改革和我院三期创新的需要,改革研究生教育投入资源的分配办法,为全面实施成本分担做好准备;四是在三期创新中,要将工作重点从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方面转移,以建立分流机制为重点,完善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白春礼主席特别指出,中国科学院历来主张科研与教育并重、出成果与出人才并举,中国科学院即将成立“中国科学院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组”,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建设发展目标、如何提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以及真正做好“三统一、四结合”等问题进行战略研究,完成中国科学院为国家培养一流人才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