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
            有的如烟,
            轻飘飘
            散落在云边。

            往事
            有的如铅,
            沉甸甸,
            伫立在眼前。

            眼前,眼前,
            一双双眼珠
            注视着世界,
            注视着人间。
            青山在眼,
            历史在眼。

            注视
            有如书卷,
            字凿凿
            真相难遮掩。

            注视
            有如光电,
            明闪闪,
            刻写在长天。

            长天,长天,
            一重重国恨
            铭记在昔日,
            铭记在今天。
            深情无限,
            心动无限。

    注:8月18日这一天,是笔者六十六岁寿辰。笔者与夫人共同在这个展览里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天。我们在幸存者“照片墙”前久久伫立,感慨良多。

    (作者:颜基义,中科院研究生院原党委书记)

【新闻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2005年度院长奖学金和优秀导师奖评审结果公布,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鲍李峰博士、雷湘鄂博士分别获2005年度“中科院院长特别奖”和“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许厚泽院士和欧吉坤研究员分别获“中科院优秀导师奖”和“宝洁优秀研究生导师奖”。这是测地所近5年来第4次获得“中科院院长特别奖”;第3次获得“宝洁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导师奖)。 雷湘鄂和鲍李峰两位同学于2000年2月考入测地所,师从许厚泽院士。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依托本所雄厚的科研实力,两位同学锐意进取,勤于钻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雷湘鄂同学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了多篇高水准学术论文, 曾获2003年度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近期完成了印度洋海啸地震地球自由振荡的检测, 他与美国和德国等科学家的合作论文在《Science》发表。 鲍李峰同学主要从事卫星测高以及地球重力场方面的研究,近两年来,在“中国近海卫星测高波形重构以及测高数据在大地测量与海洋学中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很好的结果,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 测地所获此殊荣,是在中科院出成果和出人才并举的战略指导下,切实贯彻执行研究生院“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方针,在招生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注重提高生源质量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结果。这标志着测地所研究生培养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新闻网讯 王涛报道】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正因为如此,古代盐业始终是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的重点。然而,从科技角度考虑,由于盐溶于水,难以辨别出土遗物所含盐分的性质,即古代盐业产物抑或地下水所含的盐分。我校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王昌燧教授和他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朱继平博士研究生,采用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分析了中坝遗址出土的花边陶釜残片,发现所有随机选取的陶釜残片,其外层皆不含盐,而内层都含盐,且沿内表面向陶釜内层,含盐量呈降低趋势。由此表明,这些盐分与地下水无关,只能缘自人工生产的盐。与此同时,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中坝遗址花边陶釜内壁沉淀物的物相组成,与自贡汉代制盐遗址、现代云阳盐厂的相关沉淀物基本相同,从而进一步证明这些花边陶釜与制盐密切相关。

    上述工作在我国发表后,美国哈佛大学Rowan Flad博士主动和王昌燧教授联系,建议联合撰写论文,全面介绍中坝遗址盐业考古的成果。由Rowan Flad博士作为考古内容的通讯作者、王昌燧教授作为科技内容的通讯作者,双方联合撰写的论文《中国早期盐业生产的考古和化学证据》,于8月30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August 30,2005,vol. 102,No. 35,p12618–12622)上,第一次通过科学论证证明了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盐业生产发源地位于四川盆地东部长江三峡的中坝一带。

    这一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对于世界其他地区早期盐业生产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开辟了盐业研究领域的新途径,这一研究成果对早期人类文明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该文网络版提前一周公布,因而近日来,我国和美国、德国等有关媒体都作了相关报道,在国际考古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实际上,继中坝遗址井盐的研究之后,王昌燧教授和朱继平博士还测试分析了山东省李屋遗址、大荒北央遗址商代晚期的出土盔形器及相关土壤。研究指出,上述两个遗址出土盔形器表层土壤的含盐量极高,至少达11%以上,而普通盐碱地土壤的含盐量通常不高于0.5%。结合遗址的考古背景,这一分析结果,同样证明这些陶质盔形器应与海盐生产相关。相信王昌燧教授等人的研究成果,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盐业考古工作的进展。

   

    【新闻网讯】8月22日至26日,有着“国际光学界奥运会”美誉的国际光学委员会(ICO)第20届学术大会在吉林长春开幕。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光学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及工业界1000多位专家云集长春,展示当代光学领域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探讨光学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热门话题。本届大会是ICO组织成立以来第三次在亚洲国家举办,也是首次在中国举办。会议期间,在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就读的研究生们,也抓住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积极参加学术交流,通过向国内外大师的的请教,大大开拓了视野。

    开幕式上,ICO理事长Rene Dandliker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盛会对于促进世界光学领域的交流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中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两院院士王大珩先生担任大会名誉主席并在开幕式上讲话。他说,这次ICO第20届大会在中国召开,是我国光学界的莫大光荣,特别是由执委会决定在长春地区召开,做为长春人尤其感到荣幸。

    王大珩院士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中国近年来在应用光学和光学工程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第一项主要是在长春进行研制成功的飞行体跟踪光学设备,以此为起点的中国光测设备有了较大发展,在学科多样化和规模上都取得了飞速发展,为我国空间技术做出了贡献;第二项是强激光技术,激光核聚变的基础研究,并建立了神光系列设备;第三是天文光学已制成2.16米的天文望远镜,现在正在进行口径4米,包括自适应光学技术,做光谱研究的巡天望远镜;第四空间遥感技术方面,制成多光谱扫描系统和对地观察设备;第五在激光测绘和精密测量方面,采用卫星定位系统和卫星测地系统。整体说来,中国光学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距离,今后要在光学创新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向世界各国的同行们学习,加强学术交流和增进国际友谊。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等领导同志为本次大会发来贺信。大会由中科院副院长曹健林主持。长春市常务副市长崔杰、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母国光先后致辞,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对第20届ICO大会在中国长春召开的意义给予很高的评价。

    第20届ICO大会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承办。本届ICO大会的主题为 “挑战新世纪光学科技”,大会学术范围涵盖21世纪创新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光学领域。诺贝尔奖获得者查尔斯.汤斯(Charles H. Townes)等中外光学界知名专家和学者在会上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本届大会在学术水平、投稿论文及参会人数上都达到该组织举办大会的历史最好水平。

    第20届ICO大会在中国长春召开,标志着中国的光学研究与技术水平得到了国际光学界的广泛认可,同时也说明长春市在光电子科学研究和产业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大会在长春召开,为长春市乃至我国光电子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和了解国际光电子领域前沿技术的机会,为开展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

    本届大会会期为5天,此间的专题学术报告会均在承办单位长春光机所举行,会议的11个专题800余篇论文将在这里交流和研讨。会议期间,还将举行ICO代表大会及ICO年度奖的颁奖仪式。同时,第20届ICO大会中国(长春)光电博览会也将于会议期间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新闻网讯】生理节律(Circadian Rhythms)是一个很普遍的自然现象,人们常认为,它只存在于生命体系中。在8月14日至19日于北京举行的第40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学术大会上,我校化学学院教授何裕建博士应邀报告了“放射性衰变的生理节律”的新发现。他提出,地球上存在一个尚未被认真关注的天然不对称周期性力场,正是由于这个力场导致了地球上非生命体系与生命体系一样也可具有"生理节律",同时产生不同层次的对称性破缺。 在IUPAC学术会上,何裕建博士介绍,对放射性元素(如钴60)的贝塔衰变过程的放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进行观察,其贝塔衰变过程并非是一条传统观念上认为的平滑下划线,而是有一个24小时为周期的衰变规律,这说明产生贝塔衰变现象的弱力是具有周期性的。并且贝塔衰变的24小时周期性变化的位相依赖于测定地点的时区,这说明产生周期性的力不是放射核内在的而只是一个外在的因素。这些结果让何裕建博士联想起了他一直感兴趣的由地球不对称运动产生的手性力场。这个力场主要是由地球的两个天然不对称螺旋运动产生的。第一个螺旋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右手螺旋,第二个螺旋是由于太阳的不断运动,造成地球实际上在围绕太阳的右手螺旋公转运动;最后这两个螺旋构成了一个超螺旋的天然不对称右手螺旋手性力场,何裕建称其为"地球轨道手性力场"。这个力场的主要特点是右手螺旋的不对称性和24小时的周期性。 放射性元素贝塔衰变过程是由一种叫做"弱力"的力控制的。弱力是四大物理力中唯一显现不对称性的力。许多物理学家包括爱因斯坦都曾试图将弱力与另三种物理力,即引力、电磁力和强力,统一起来而未如愿。"我考虑,弱力会不会就是这个'地球轨道手性力场'产生的呢?"。何裕建博士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发现人工外在的左右手螺旋力场的确可以对放射核贝塔衰变的半衰期分别产生正的和负的影响,因此具有24小时周期性的地球轨道手性力场作用于贝塔衰变过程产生对应的节律变化也就很容易理解和解释了。何裕建博士通过理论计算发现,弱力和地球轨道手性力场的大小效应也相同,在右手螺旋的地球轨道手性力场中,左旋粒子的能量将大于右旋粒子,所以左旋电子将比右旋电子优先从核中辐射出,导致宇称不守恒。由此何裕建大胆认为,弱力其实可能就是这个天然地球轨道手性力场在核衰变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本质只是一种引力而已。 何裕建博士介绍,相似于手性粒子,天然地球轨道手性力场能使左手螺旋分子的能量大于右手螺旋的,所以能量较低的右手螺旋分子(L-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和D-核糖组成的核酸)将比对映体左手螺旋分子(D-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和L-核糖组成的核酸)优先被地球生命所选择。即在地球生命起源时,生命会优先选择L-氨基酸和D-核糖来分别组构更稳定的右手螺旋蛋白质和核酸分子。同理,生命也会趋向于选择较稳定的右手螺旋形式来表达它们的宏观形式,如蜗牛和海螺壳以及螺旋植物更多的选择右手螺旋,等等。 何裕建博士说,本次报告的工作进一步支持他先前提出的假说:地球轨道手性力场可能就是地球上从非生命到生命和从微观到宏观不同水平对称性破缺以及生理节律性起源的力学原因,它可以解释和统一生命起源中的多个著名难题,如分子手性起源、生物钟起源、JUNK DNA起源和生物分子的进化驱动力本质等。 两年一次的IUPAC学术大会是国际上最大和最有影响的学术会议之一。本届大会主席是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下一届IUPAC学术大会将在2007年8月的意大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