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2005年度院长奖学金和优秀导师奖评审结果公布,武汉物数所魏达秀同学、杨文星同学以及刘买利研究员榜上有名。 魏达秀博士此次获得了院长奖学金特别奖,她的指导老师是本所刘买利、曾锡之两位研究员。魏达秀博士在学期间勤奋刻苦,对所学的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在科研工作方面,积极肯干,善于钻研,既具有较强的实验技术能力,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自2001年进入课题以来,主要从事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的液相核磁共振(NMR)实验实现的研究。在研究工作中获得了很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所有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已经整理成8篇论文,其中有6篇已经发表在国际、国内的杂志上,2005年,她的关于二维NMR量子纠错的文章被国际权威杂志Phys. Rev. Lett接受发表。 由吴颖研究员培养的杨文星博士对物理学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并有执着的探索精神,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学风端正,认真刻苦,并且注重学习方法,勇于创新,同时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硕博连读期间,在博士一年级他就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9篇,其中8篇被SCI收录,一篇发表在Phys. Rev. A 上;作为主要合作者,发表论文9篇,是一名很有培养前途的博士研究生。今年的院长优秀奖也肯定了他这一系列的成绩。 作为魏达秀博士的研究生导师,同时也是武汉物数所分管科研工作的副所长,刘买利研究员始终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处事风格,对于自己的学生,除了悉心的指导,他也一直要求他们对待科研工作要钻得透彻、研得深入,对于学生们的任何一项试验工作、一篇论文,他都不姑息一丝一毫的疏忽和不严密,所谓严师出高徒,不仅他所培养的学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刘买利研究员自己也获得了2005年度优秀导师奖。

     【新闻网讯 马明霞报道】 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教育基地承办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西南片(武汉分院、成都分院、广州分院、昆明分院)研究生导师高级研讨班于8月13-19日在广西桂林结束。来自中西南片12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48名研究生指导教师和15名教育管理干部参加这次研讨班的学习。同时,还有19名来自广西自治区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导师代表也参加了此次高级研讨班。

    随着中科院研究生院在学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各培养单位的重视,而研究生指导教师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研究生指导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是这次高级研讨班的中心议题。针对研究生指导教师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这次高级研讨班着重开展了世界高等教育和中科院研究生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学、教育心理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规章制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等内容的培训与研讨,同时还开展了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教书育人经验介绍等交流活动,旨在通过培训、研讨和交流,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指导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以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了搞好这次研究生指导教师高级研讨班,武汉教育基地在研讨内容、授课导师的遴选、学习辅导材料的准备等方面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研究生院和武汉分院领导非常重视这次高级研讨班,研究生院马石庄副院长和武汉分院袁志明副院长亲临研讨班,为研讨班授课和主持研讨班活动。同时,广西科技厅副厅长、研究生院副院长赵震声也亲临研讨班。

    研讨班采取授课、提问、讨论的方式,使培训学员不仅系统地了解了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教育心理学与教育规律、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等理论知识,而且对我院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使教育管理干部和导师之间、导师与导师之间进行了充分讨论,深刻地认识到导师除了在科研方面带领学生进入学术前沿之外,还要通过言传身教,与学生做到教学相长、情感交融,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培训同时还澄清了一些模糊问题,解决了一些疑难问题,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和友谊。几天的培训,不同地区、不同学科及相同学科的学员课上课下,在科研和育人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结交了朋友、增进了了解、交流了思想、促进了合作,圆满达到了研讨班的预期目的。

偶尔听到了朴树《那些花儿》,忽然又想起在玉泉路的那些日子——那些难忘的日子正如那些花儿一样离我远去了,只留下一些残缺的片断,模糊的影子,萦绕不散。 记忆从那个明媚的早晨开始,九月明丽的阳光恣意地撒在校门旁朴素的花上,微湿的柏油路面在晨光里微微发亮,秋风里的草坪翠色宛然,挺拔的白杨树在草坪的衬托下,绰约起来。我提了沉重的行李站在校门口,竟然一时忘记了迈步。 总想起那个冬天的那些日子,我和两个朋友拖了凳子并坐在三公寓502门前的走廊里,六只脚并排搭在窗台上,仰头眯着眼睛,不去听那些“牛”人们大侃什么《nature》《science》,不用担心论文实验,不想那些薄情寡意的女孩子,只说一些陈旧的故事——陈旧得只留下美丽的事情。天空蓝得晶莹剔透,中午的日光透过玻璃窗,暖暖的照在身上,懒懒的,也只能想起那些早已逝去的美丽。 想起那次元旦晚会,民族大学的姑娘和小伙子们带来晚会第一个节目:维吾尔族舞蹈《欢乐的日子》。主持人报出第一个节目名,演员上台摆好舞姿,灯光渐亮,负责音乐的师傅却放错了伴奏音乐!而且由于紧张,连错两次。正当演员和工作人员都尴尬而焦虑时,男主持两次镇静的向观众道歉,那声音至今犹在耳畔。 想起那些夜晚,坐在电脑前修改收到的稿件,窗外或有淅淅沥沥的小雨,屋里静静的,只有电脑发出的声音,却辗转反复难以静下心来,因为心仪的姑娘就坐在身边。 忘不了通往三公寓那条长长的小路。每个早晨,当我提着书包急急忙忙往教室奔的时候,总要看一眼路边那株凤仙花开了没有;每个夜晚,当我慢慢的往宿舍走的时候,每每被那一长串的路灯模糊了眼睛。 忘不了三公寓508室,窗外有一个小园子,中间一个花坛,冬青春夏常青。园子矮矮的围墙外是一条不大不小的路,路上朝夕行走着的,是一些年少或龙钟的,匆忙或悠闲的,豪放或矜持的,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路边一座小山,山上春天杂树郁郁葱葱,秋天的时候,苍翠的松柏间,会有几簇红叶,点缀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忘不了综合楼地下室的健身房。沿着走廊走,先到力量区,里面放着健身器,皮垫上留有汗渍,地上摆满了哑铃杠铃。少有女生来这里,大家几乎都赤着上身,间或有人随着用力呼喊,声音里似乎夹杂着痛苦的气息。尽头是自由活动区,我常去的地方。在那里,我第一次尝试了拳头击打在手靶上的感觉,第一次为武术着了迷。许多个夜晚,坐在自习室里头昏眼花的时候,我就到那里练习刚刚学过的步法和招式,喜欢极了那自由挥动拳头的感觉。 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位通背拳师傅的身影;目光锐利,身手矫健,武艺高强而又古道热心,很让人尊敬。 记得临行前的那些日子,聚会频频,大家言辞里都是恋恋不舍;车票是早就订好的了,但是行装却迟迟不曾收拾,心底里仿佛觉得:只要不收拾行李,就可以在那里一直呆下去! 难忘玉泉,难忘那些紧张而又闲适的日子,那些自由自在的日子,那些远去了的日子。 (作者:曹现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新闻网讯 卢耀华报道】 根据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下发的《中国科学院“十五”信息化建设专项项目验收工作实施细则》和《院“十五”信息化建设项目验收工作要求》的精神,由研究生院具体负责建设的中国科学院“十五”信息化建设专项项目——中国科学院远程教育系统将于2005年10月进行验收。在研究生院和工程教育学院的直接领导下,在研究生院计财处、纪委、教务处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研究生院远程教育中心的全体员工在暑期认真做好中国科学院远程教育系统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远程教育中心就此项目所涉及的资产、档案、财务、应用等各方面工作进行了细致梳理、整理和归档。在对原有信息分类汇总的基础上又向46个教学站发放了设备及应用情况调查表,以掌握远程教育系统各教学站点的最新信息。对硬件系统存在问题的教学站,中心积极协调项目建设单位妥善解决,同时与各教学站就远程教育系统的使用与维护签署了相关责任书,以确保系统长期稳定地运行。最近,远程教育中心还开发了一套“分布式课件资源管理系统”,使各教学站在本地局域网就可以方便地实现学习和管理功能,得到了各教学站的认可。此系统暑期已在长春光机所等试点单位进行了安装,开始试运行。

    远程教育中心在远程教育系统建设和试运行的三年期间,积累了百余门课件,为使这些优秀教育资源尽快得到全面应用和不断完善,暑期全体员工还对这些课件进行细致的加工,使之更适用于网上学习。同时,远程教育中心又完成了科学社会主义、自然辩证法、项目管理概论、软件工程和离散数学等5门精品课件的制作,近期将进行精品课件的鉴定工作。

    远程教育中心全体员工将以认真的态度、踏实的工作和出色的成果迎接远程教育系统的验收、推动远程教育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向科学院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新闻网讯】 为建立研究所与重点高校之间的科研与教学的合作纽带,使有志于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同学们能利用暑假期间真实地了解科研一线的工作状况,日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组织全国14所著名大学46名优秀的高年级本科学生,举行为期七天的夏令营活动。

    此次夏令营命名为“首届生物希望之星夏令营”。活动由生物物理研究所团委、研究生会与人教处联合发起。7月31日晚,在该所草坪举行了开营仪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教授、生物物理所所长饶子和院士和活动赞助方—通用公司华北地区总裁等参加了开营式并讲话。

    活动期间,参加夏令营活动的46名优秀大学生先后参观了研究所的园区,科研人员和高年级的同学进行了座谈,深入了解了研究生们的生活、科研情况等。生物物理所还准备了篝火晚会、冷餐会、师生联欢会以及轻松愉快的游戏等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大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同时更加紧密地贴近了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科研尖端,感知到了生命科学的奥秘,体会到了科学家们揭示生命本质时的艰辛与兴奋,为他们日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上了一堂生动的动员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