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尊敬的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喜庆的日子——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各类冠名奖学金、奖教金的颁奖典礼。
首先,我代表中国科学院和国科大,向获奖的同学和老师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无私奉献、辛勤工作的广大教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科学院科教事业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恰恰就是科技与人才的交汇处、共生点。中国科学院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的原则,在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60余年来,已经为国家输送了十余万硕士、博士毕业生,他们中间,有的已成为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政府管理者,正在祖国的各行各业发挥着骨干作用。
为了传承科学精神,鼓励科技创新,早在1989年,中国科学院就设立了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其中“院长特别奖”已成为我院奖学金中的“奥斯卡”,是公认的中科院优秀研究生的标志。25年间,累计评选出526名院长特别奖、3927名院长优秀奖,激励了一批批优秀学子的拼搏进取。2004年,又开展了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活动,十年来共有648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此殊荣,得到院内师生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强国之本,惟在教育。重视和支持教育,就是从根本上支持国家的发展和强盛。长期以来,一些心怀祖国、情系社会的个人和企业,时刻关心着我院的教育事业,特别在我院设立了多种冠名奖学金、奖教金,包括朱李月华奖学金和奖教金、宝洁优秀奖学金、地奥奖学金、美国超导公司奖学金、CAS-Springer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刘瑞玉海洋科学奖学金、保罗生物科技奖学金、中科集团环保奖学金,等等。在此,我代表全院师生向以上奖学金、奖教金的捐赠者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我院广大师生,一定心存感恩、不负众望,再接再厉、勇创佳绩!
今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时,对我院寄予厚望,提出了“四个率先”的新要求,即率先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培养高地、率先建成国家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就在这座礼堂的前厅里,习总书记当时还满怀深情地对国科大的同学说:“我们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有着伟大的目标”,“你们可谓生逢其时、责任重大”。
我希望全院上下都能铭记习总书记的重托,以实际行动响应习总书记的要求和期待。我更希望,获奖的同学们能够在分享荣誉的同时,付出更大的努力、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先辈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要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这既是习总书记的要求,也是中科院人的传统品格。一代代中科院人,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以矢志不渝的报国信念,铸造了辉煌的成就。“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院士,一生胸怀祖国和人民,在耄耋之年,还发出了“我们这些老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追求,就是为国家、为民族负更多的责任,尽更多的义务。今年我已95岁了,仍希望为祖国和人民服务鞠躬尽瘁”。老人家的铮铮誓言,言犹在耳。同学们,今天的颁奖典礼不仅要把荣誉颁发给你们,更要把前辈们“爱国、奉献”的接力棒传递到你们手中,希望你们能够以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服务国家,领跑时代,成就未来!
希望同学们务实求真,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攻克难关。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源泉,更是中科院人的矢志追求。我想起在我们中科院,就有这样一个人,他长期专注于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终于攻克了从薯蓣中提纯甾体皂苷这种药用成分的科研难题,还把相关的基础研究转化为药物产品。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2012年该药物成功在欧盟上市,实现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治疗性药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零突破。他就是李伯刚,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前所长、现任成都地奥集团总裁,这种药物就是早已闻名的地奥心血康。我希望,当你们获得“地奥奖学金”时,也能传承这份蕴含着几千人、二十几年心血的创新求实的精神,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毅,务实进取、追求卓越,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栋梁之才。我期待,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所颁发的奖项中,也有以在座某位同学来冠名的奖学金!
希望同学们尊师爱友,常怀感恩之心,传播社会正能量。相信每一位站在领奖台上同学,都有一段段与导师相处的感人故事,有野外考察时手把手的经验传授,也有实验室内数据分析的反复讨论;有“春风桃李花开日”的成功喜悦,也有“秋雨梧桐叶落时”的鼓励支持;有生活彷徨时的悉心点拨,也有惜别在即的不舍之情……老师们在平凡的科研和教育事业中,传递着伟大的挚爱。“施惠勿念,受恩莫忘”。让我们真诚地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我也期待,每一位获奖同学,都要把成功的经验与同学、朋友一起分享,深入交流,互补长短,共同进步;都能以阳光、积极的心态感染周围的世界,以真才实干回报母校、回报社会,传播社会正能量,在国科大这座舞台上发出“中国好声音”!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来宾:
去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得到国家正式批复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之后,之所以简称为“国科大”,就是要时刻提醒我们全体师生,铭记职责、报效祖国、不辱使命。国科大将高扬“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的旗帜,依托中科院各研究所的优势科教资源,为国家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走出一条科教融合、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之路。
在这里,我想突出强调一下,在造就创新型人才过程中,批判性思维教育至关重要。我觉得,一个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一个有造诣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要具备很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正如刚才我提到的,国科大的最大特色就是在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而科研实践的本质是质疑和创新,也就是批判性思维的精神和能力。因此,国科大在批判性思维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应成为国家批判性思维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试验田”。希望国科大进一步探索科教融合的新体制机制,把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把批判性思维教育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引导同学们善于把大胆质疑与谨慎断言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提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真正把自己锻造成国家急需的优秀创新型人才。
“天开地辟逢千载,雷动风行遍九州”。在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历史进程中,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将一马当先、勇往直前,积极落实“四个率先”的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学部和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优势,多出创新成果、创新人才、创新思想!
最后,我要向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致以谢意,也希望全院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秉持“育人为本”的思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我要向获奖的同学们表示祝贺,也希望我校每一位同学,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戒骄戒躁、勇攀高峰,把你们的智慧和汗水融入实现“中国梦”的洪流中,绽放闪亮的青春!谢谢大家!
10月9日,国科图副馆长孙坦与学科咨询服务部吴鸣主任等一行,共同来到中科院大学雁栖湖新校区,与雁栖湖图书馆朱怡馆长、张杰龙等共同讨论,深入一线了解新校区信息资源与服务的保障情况。经国科图与国科大雁栖图书馆共同讨论,根据国科大入学新生的需求,同时,也为了支持国科大教研一线人员充分了解和利用国科图资源与服务,国科图学科馆员走到各个学院,与国科大雁栖图书馆共同努力协同合作,宣传学科服务,介绍国科图和国科大资源与服务,支持师生的教研与学习。为此,针对国科大主要专业教学学院,开展为期一个多月的学科服务进校园,宣传培训进学院的主题服务活动,为各个学院师生介绍国科图和国科大资源与服务。
此次主题服务活动由国科图学科咨询服务部与国科大雁栖湖图书馆共同策划组织,学科咨询服务部部全体学科馆员直接参与,雁栖图书馆全程协同合作,各教学学院学生主管支持安排。活动分两部分,一是走入学院的新生入学信息素质培训,一是面向雁栖新校区图书馆宣传活动。
截止到11月15日,此次主题服务活动在国科大的13个学院教务及研究生工作部门的支持下,15名学科馆员走进校区、走进学院,在雁栖湖校区、玉泉路和中关村校区共举办了12场培训,发放宣传材料近3000份,为全校师生介绍了国科图和国科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与文献服务。针对各学院的学科属性与学生需求,制定个性化培训,从不同学科介绍本学科研究方向重点常用的数据库资源,如何快速进行信息资源查找和利用,并与师生分享自己查找和获取文献的技巧和方法,告知如何利用国科图和雁栖图书馆的各种服务,如参考咨询,文献传递,随易通,文献工具利用等等。其中,针对国际学院的留学生需求,特别举办了英语培训,帮助国际留学生快速了解和熟悉了中科院信息保障与服务支撑环境。
在此次活动是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校区启用第一年首次举办的大规模、密集型入校进院的服务活动,学科馆员主动联络,认真备课,克服困难,走进校园开展培训,雁栖图书馆老师积极协同,接待学科馆员老师,准备宣传资料,发放资料;各个学院的主管老师积极配合,安排教师,张贴海报,联系学生会宣传,主持培训;三方通力合作,协同配合,保证活动顺利圆满完成。
与此同时,国科图与国科大共同计划,针对全新的雁栖图书馆学生自习区、阅览区服务需求,制作简明扼要的宣传材料,让国科大的师生能够迅速了解国科图和雁栖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通过此次学科服务进校园活动,让国科大的师生充分了解中科院的资源和服务,搭上信息搜集和文献情报的快车,为刚刚走进科研之门的同学们提供一个方便利用信息、检索信息、获取信息的途径。相信这次活动使国科大的师生受益匪浅,为以后的科研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1月1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及中国检察出版社《关于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实践基地的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市检二分院举行,双方将在高端人才培养、课题研究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苗建明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汪寿阳教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察长顾军,中国检察出版社副总编辑安斌出席了签约仪式。市检二分院副检察长张朝霞、政治部主任高凯,中国检察出版社音像中心副主任陈复军以及市检二分院相关处室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吕本富教授、对外事务办公室主任乔晗、职业发展中心主任曲如杰参加了签约仪式。
苗建明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充分肯定了三方合作的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他指出,科学院与检查系统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合作点,与检察系统在博士后培养方面的合作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中国科学院具有深厚的科研积累和人才优势,可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智力支持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希望各方在合作互补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合作内容,为三方的事业贡献力量。
顾军检察长代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对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检察出版社的合作表示感谢和祝贺,希望三方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各方水平,实现检学研共建。他表示,检察院在办案方面有丰富的实践案例和经验积累,同时期望在培养人才、课题研究方面得到国科大和检察出版社的支持。期待各方加强合作,并通过合作实现共赢。
安斌总编代表检察出版社对三方的合作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希望三方在合作协议的框架基础上,不断拓展合作空间,提升合作水平。他表示,中国检察出版社将在研究成果转化以及经费申请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
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老师:
我非常荣幸能够出席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院的揭牌仪式和教育培养方案研讨会。设立微电子学院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发展当中一件大事,我想邀请各位和我一起用掌声热烈祝贺微电子学院的揭牌仪式。
1958年世界上发明了第一块集成电路,中文名叫“芯片”,英文名叫chip。中文的“芯”片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体现,心上加了两个加号,特别强调芯片是时代发展的心脏,而且这个心脏是强化了两个加号的心脏,所以要高度重视它的发展。之所以要引起重视,就是因为微电子芯片的线条尺寸越来越小,但对世界的影响却越来越大。微电子技术的创新发展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微电子无所不在。今天业界经常把微电子描述为一场革命,这场革命五十多年前就发生了,现在仍然在继续,仍然在引导世界的新潮流。
微电子是一门高技术,它是高度的智力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技术和产业,每一项创新的活动都牵动到方方面面。其中最关键的是人才,因为任何创新活动都是人为的,所以人才是最核心的部分。微电子的人才成长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我国也把微电子看成国家的战略举措、创新战略发展中非常关键的部分,高度重视人才的造就和培养。人才的造就和培养不仅仅来自学校,而且来自于社会,各种创新、生产和社会实践当中都在造就人才。在创新全球化发展的形势下,我国还高度重视吸引全世界优秀人才来创新创业,但从根本上来说大学培养高端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中国科学院是国家自然科学的中心,在引领国家未来的科学发展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更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造就。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1978年成立,到现在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一直在培养人才。我很荣幸曾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书,并曾担任了十年的高技术学院院长,后来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也参与了研究生培养,感受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的培养是高质量的、具有战略性的,为国家高端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今天微电子学院的成立一定将在新时代为我国微电子优秀人才的培养、国家微电子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出重要的贡献。
我很荣幸地被邀请为学院专家顾问委员会的顾问,虽自量不称,但我一定会和大家一起为微电子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今天在会议上说几点个人初浅看法供参考。
首先,我们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端的人才、杰出的人才。正如刚刚叶甜春院长所介绍的,学院订立了很多人才培养的技术方向。当然专业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我也很赞成,但是培养人才以德为本,高素质且重视德的人才更为重要。中国科学院大学校训里也强调“德”。在今天微电子发展方面更要重视德,因为高技术的发展是在世界大潮流里冲浪的,风险很多,没有有勇气的高素质人才,没有具有崇高坚强意志的人才,闯关是不容易的。在推动国家的科学工作发展当中,特别是微电子重大专项的技术推动中,我也感觉到人的德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很多事情遇到的困难,就是在这些方面还有所欠缺。高技术需要高品德的人来支撑,这是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
第二点,高科技高端人才培育更要有战略思维。微电子学院是高技术的学院,要高度重视高科技领域高端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微电子技术是由跨多种学科的先进科学和技术整合而成,它的显著特点是不断地融入各门学科的先进技术成就,实现一代又一代的跨越式技术创新进步。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中对技术给予重视。从另一方面看,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育一位高端人才走向社会后,一般将闯荡服务50年左右。他们在工作实践中会不断求知学习,而系统的学历教育一般不会重复多次。所以在人才素质的培养过程当中不要短视,必须有长远的战略性眼光,要重视学历教育是“典基”。至少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微电子学院不要只是看到现实的技术的应用,而要更多地从原理上、根本上启迪精英们掌握探索科技奥密的“经典”,勇于应对未来各种创新难题的挑战。
第三点,为在岗高端人才的“知识升级”服务。微电子技术创新发展变化非常快,国家又需要紧急地解决现实发展当中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和科研院所的高端人才、领军人才的能力要不断提升以适应发展需求。解决方案是,要重视从全球吸引优秀人才的同时,主要靠立足自已提升在岗高端人才的创新能力。国际公认,在职人才短期培训是激励高端人才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富有成效的途径。为此建议,微电子学院可以把培养学位人才的长期的战略使命与解决在职在岗高端人才知识升级问题合理布局安排。国际上很多高技术领军人才的培训工作在著名大学里进行。这些培训不是为了授予学位,而是针对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求解排难。我在外国专家局工作多年,长期与国际上很多培训机构有所接触,其中有哈佛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等成效很显著,深受欢迎。我国在职人员培训因混入一些低水平商业操作而扭曲了形象。其实,在岗的、短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具有非常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使受训者知识、能力“升级”的崇高目标。每一个培训班绝不是临时召集几个人讲解。培训班的目标构思、课程设计等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来精选教师、精选方案,然后组织实施才能具有成效。中国科学院大学这样一个汇知识渊博人才汇翠的地方,如果能够精心筹划一下这类培训,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方面定将有新建树。
最后,我想说微电子的黄金时代远没有结束,有人宣称摩尔定律到头了,其实微电子发展是芯片尺寸微小化带来的未来世界创新应用的开发,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都能实现。微电子到纳电子只是一个尺寸的变化,后面还有一个原子尺寸的世界,其中包含的科学奥妙、技术难度非常突出,有待勇士们去耕耘。我相信微电子学院培养出来的一代一代高端精英人才,一定会为中国的微电子发展乃至世界的微电子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预祝你们成功,谢谢!
11月1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白春礼登上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管理学院讲台,为管理学院国防战略管理博士生班、创新管理博士生班和新疆博士生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当前科技发展态势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端讲座。该讲座是管理学院高端人才班“国际战略管理”课程的开篇,拉开了其高端系列讲座的帷幕。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汪寿阳主持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白春礼即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科研院所、企业高新技术园区,调研考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情况,并在7月17日考察中国科学院时强调,要真正把战略落到实处。
白春礼认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判断科技发展态势,找准发展方向,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大幅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
基于对第一至第五次科技革命产生的驱动的判断,白春礼指出,第六次科技革命即将到来,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涉及科学和技术的深刻变革,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讲到科技发展新趋势时,白春礼认为,基本科学问题、能源与资源领域、信息网络领域、先进材料和制造领域、农业领域、人口健康领域这六个方面孕育着重大创新突破,会成为新科技革命的突破口。
对于科技发展的新特征,白春礼总结了五点:学科间交叉、融合、会聚频繁,新兴学科及前沿领域不断涌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技术研发边界日益模糊,产学研合作更加深入;成果应用转化的周期越来越短;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网络和信息技术使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创新呈现出专业化、个性化、社会化、网络化、集群化、泛在化的新特征。
白春礼强调,基于上述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把握战略机遇,加快实施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显得尤为紧迫。在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国的创新战略后,白春礼指出,世界主要国家为迎接新科技革命,把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战略行动和计划,力图保持科技前沿领先地位,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各国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制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重要领域加大了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了布局,更加重视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就业结构,驱动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与之相比,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结构面临重大转型,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
白春礼认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在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发的产业技术和组织的深刻变革,为我国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战略机遇;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为构建知识创新网络、推动体制创新与组织变革提供了有力手段;创新资源在全球有效流动配置,为我国在更高起点上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不断提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断扩大的市场,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对于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企业整体创新能力薄弱、体制机制障碍、创新配套政策不完善、缺乏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等,白春礼提出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着力培养造就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推进科教融合、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走中国特色科技跨越发展新模式等有力举措。
白春礼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提出,希望中国科学院不断出创新成果,出创新人才,出创新思想,实现“四个率先”,即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习总书记的讲话指明了中国科学院科技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战略任务。中国科学院将以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实现重大创新突破,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有更大作为,做出更大贡献。
白春礼表示,中国科学院人将以“四个率先”为目标,弘扬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执着追求科学真理,做“弘扬科学精神的垂范者,勇攀科学高峰的开拓者,敢于争创一流的领跑者,实现创新跨越的贡献者”。
讲座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分析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展示了中国科学院自建院以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给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讲座结束后,白春礼听取了管理学院的工作汇报。国科大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汪寿阳受院长成思危的委托,汇报了管理学院的师资、办公及教学用房、办学思路等基本情况,以及在国际合作和院所融合方面的工作进展;国科大管理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管理学院高端人才的培养工作、院地合作和社会服务工作、校友会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未来工作重点、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和重要研究成果。
白春礼对国科大管理学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管理学院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管理学院进一步找准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品牌,成为真正有国际影响的研究型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