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11月19日讯 记者魏沛】参加完“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首日的两场报告会,在校的研究生们有什么体会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电话采访了听取报告的数名研究生。

    物理研究所2005级王广同学,把他对论坛的感受归纳为三点:“第一,超出了自己原来的期望;第二,演讲人在不同的领域都很有造诣;第三,希望这样的论坛多举行、常举行。”

    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这可能是第一次到人民大会堂去听报告,化学研究所05级的林德苗同学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他说,真正令自己高兴的不是到人民大会堂“逛逛”,而是在思想上的启迪,“从陈云林主任那儿得到的是对台湾问题的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大大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从秦伯益院士那儿得到的是他对文理交融、多元并举洞若观火般的深刻见解,对我这样学自然科学的学生来说非常有用。”

    遥感所牛沂芳同学也谈了自己的感受:“挺开阔视野的,从未感觉自己和国家大事靠得这么近,息息相关,而不像从电视上看起来那么远,特真实。”她表示,“在听了两位大师的报告后,对自己所处的位置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对自己的定位更加清晰”。

    来自人文学院科技考古专业的同学表示,两个报告都很喜欢,“真的很佩服秦伯益院士,一个学理工的人文气息却那么浓厚,看得出来他的接触面非常广,而且有着自己很独到的想法和见解,在他身上能真正看到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兴奋之余,她又表示“只可惜自己只能去一场”,期待着这样精彩的论坛能多举行、常举行。

    也有同学对“论坛”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象我这样的幸运儿太少了,很多同学根本来不了,虽然学校在论坛的对外传播上下了功夫,比如记者团的成员们力求从不同角度报道论坛,但我建议能更好地利用网络,比如搞一个文字直播,或者把相关视频放在学校的FTP上,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学习。”地球科学学院05级的一位学生说。

    “来回的车子上实在是太挤了,比北京市的公交车还挤。”遥感所的牛沂芳说。(编辑:李峥)

【新闻网11月20日讯 记者 张光希】11月1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常委厅召开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主题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发表了题为“文理交融,多元并举”的演讲。在谈及“个人的多元化发展”问题时,他对以人文背景的深厚程度为标准,把学者分为三类。 秦院士认为,学者应分为三类:“专家”、“杂家”、“大师”。他说:“缺乏人文背景、越钻越深的称为专家型学者。所谓专家,是在很小很小的问题上知道得很多很多”。另一类是有人文背景的杂家型学者;“所谓杂家,既在很小很小的问题上知道得很多很多,又在很多很多问题上得其要领,触类旁通”;第三类是大师,“所谓大师,就是有人文背景的、博大精深的、既有宏观战略眼光,又能影响国家决策和科技动向者。”他认为,大师级人才须具备五个一流:一流的人格、学识、思维、胆略、文采。 “过去,文学艺术常常把知识分子脸谱化。不同类型的学者退休后,差别就更大了。专家型的,失落反差,生活空寂;杂家型的,兴趣广泛,享受人生。有的学者还开拓新的交叉领域:企业、学会、文学、艺术、娱乐、从政等。”秦院士表示,只有从小打了人文基础的人方能保持对人文科学的关心和爱好,业余时主动阅读和欣赏人文知识,加强人文修养,提高人文品位。(编辑:姜靖)

     本报北京11月18日讯(记者 杨晨光)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主题报告会今天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本单元的主题是“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据了解,“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是由著名科学家路甬祥和著名理论家郑必坚共同倡导发起,邀请我国高层领导、外国政要及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就人们共同关心的政治、科技、经济、外交、环境、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等问题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论坛旨在从科学和人文的角度研究战略问题,从战略的高度探讨科学与人文的发展,致力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致力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贯通。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5年11月19日第2版 记者 杨晨光)

【新闻网11月20日讯 记者周琼】“这不是瞎胡闹么?这世界上有多少个大美术家大画家能够通得过你中国的政治和外语考试?”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直指我国当前应试体制存在的问题。 11月18日下午,“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秦伯益院士以“文理交融、多元并举”为题做了精彩报告。报告中秦院士一再谈到应试教育对人才个性发展的束缚。 他认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人的脸不一样,人的指纹不一样,人的DNA也不一样,由不同人脑产生的人的认识、思维、行为当然更不一样。承认个性差别,允许个性发展,才能有利于人才发展和社会发展。 秦伯益院士进而指出,当前的应试教育抹煞了人的个性发展。他尤其强调了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人才都不是一般的应试教育能够培养出来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招生,老师看中的学生,结果政治英语不及格没法收,这不是瞎胡闹么?”秦伯益院士感慨道。 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秦伯益院士认为只能一步步来。应试教育有其产生的背景和自身的优点,但是应试再加上统考,就意味着整个国家按照一个教育的模式发展,变通的余地就相当小了。他提出“可考不可统”,可以由各个大学自由选择考试科目,自由命题,这样对于塑造学生的个性和学校的风格都是有很大好处的,也可以让更多在某个学科上有天赋的人得到继续学习的机会。(编辑:李峥)

【新闻网12月20日讯 记者马振亚】11月18日下午,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的首场报告会上,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通过回顾1949年以前台湾历史事实,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第二,近现代史以来,台湾的命运与祖国兴衰休戚与共。第三,台湾同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 陈云林首先阐明了明清之前我国历史上各朝代和台湾的联系,无论地理还是文化上,台湾都是中国的一部分。“1684年,清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大陆移民大量迁往台湾,台湾商业获得更快发展。1885年,台湾省正式成立。刘铭传任台湾巡抚时期,台湾的近代化建设迅速发展,成为当时全国最先进的一个省。” 在这一时期,台湾第一个设立铁路总局并自主建成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个设立电报总局,邮政总局;第一个设立电力公司,在台北安装小蒸汽机发电并铺设了与大陆相连的海底电缆。同时,刘铭传推行土地改革和税赋改革,台湾经济更加繁荣。在文化教育上,开办台湾第一个新式学堂,不但讲授历史,地理,文学,国学等还开设了英文,数学等学科。 陈云林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刘铭传在台湾防务、行政、财政、生产、交通、教育等方面进行的广泛而大胆的改革,他认为,刘铭传的这些改革措施全面推进了台湾的近代化进程,而并非依靠日本台湾才得以发展。陈云林明确表示,那种认为日本为台湾奠定了亚洲四小龙基础的观点是错误的。(编辑:李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