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11月18日讯  记者姜靖】11月18日下午,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主题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常委厅如期举行。开场报告进行时,记者见秦伯益院士端坐于嘉宾席,认真的听陈云林主任做报告。出于礼貌,记者没有过去打扰。陈云林主任报告结束后,距秦伯益院士的演讲还有15分钟。

    “秦老师——”记者跑过去叫住了正打算离开会场的秦伯益。秦老停住脚步,转过身微笑着面对记者:“呆会儿我还要做报告,你有什么问题抓紧问吧。”

    记者(以下简称记):我一直很犯难,不知道该怎么样称呼您,您当过院长,是院士,还是将军,您希望大家怎样称呼您呢?

    秦伯益(以下简称秦):还是叫我老师吧,这个我比较喜欢。

    记:我了解到在60年代到80年代的时候,由于国家的需要您隐姓埋名了20年搞科研,你解释说这是受一种责任性驱动。在您后来的几次报告中您也提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搞科研难免会受到利益性驱动,那您怎样评价这样一种利益性驱动?

    答:利益性驱动是不可避免的,将来科技队伍越来越大,利益性驱动的人数比例就会比过去的多,所以国家要建立良好的机制,要有好的社会契约,要真正能够做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到这样的利益驱动就和国家的利益相一致了;相反,如果市场经济不规范,国家的法制建设不健全,干坏事的人得好处,干好事的人反而吃亏,这样的社会只会把人恶的一面更加激发出来。不是要否定功利性的问题,而是要否定过去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的不良措施问题。

    记:我记得您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莫把院士当花瓶》。

    秦:我原来的文章是《院士不是花瓶》,后来新华社转发的时候他们要改个名字,好像是他们的首创,这是很不对的。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是《院士不是花瓶》,不是《莫把院士当花瓶》,但意思一样吧,你想问什么问题?

    记:文中您提到王选院士的一句很著名的话“一个科学家如果经常在电视上出现,那么他的科学生命也就结束了”,我是科技传播专业的学生,比较想了解一下您是怎样看待科学家与公众的关系呢?如果他不露面怎么去传播科学?

    秦:我不是完全否定科学家在公众前露面,但是为露面而露面,把露面作为自己主要的工作的话,那肯定对科学发展不利。科学研究工作者还没作出科学成就的时候肯定是他不露面的时候,作出成绩以后要让大家知道一些也不妨露一点面。你知道王选院士最近说的一句话吗?他说:“我现在就是靠虚名在过日子”,讲得非常深刻,警示大家露面了就成了公众人物。

    记:还有一个问题。您曾经说过“在小科学时代会出现很多大科学家,而在大科学时代就只能出现小科学家”。为什么?

    秦:不是“只能”,而是“遗憾的是只出现了小科学家”,今天我还是这个话。现在科学的信息量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多得多,要真正做一个大科学家也不光是掌握知识的问题,还有机会的问题,还有胆量的问题,还要了解整个的形势和发展的问题是更艰巨的。

    我马上要做报告了,今天的采访就先到这里好吧?

    记: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编辑:李峥)

     【新闻网11月18日讯 记者陈曦】“松柏可以常青,繁花只能一时,美丽的蝴蝶朝生暮死,丑陋的乌龟千年常在。……”这不是诗人在花前月下的动情吟哦,而是秦伯益院士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主题报告会以题为《文理交融,多元并举》的报告中讲到的。话音未落,诗一般的语言便使得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秦伯益院士是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研究员。他出身书香门第,是北宋词人秦少游的后代;他一生与医药毒物打交道,但文学是他始终的爱好。18日下午,年逾73岁的秦老走进人民大会堂常委厅,与广大学子探讨文理交融之道。秦老豁达洒脱的风范、渊博深刻的学识、精美幽默的语言,一改人们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使得场内不时掌声雷动。

    在谈到应试教育的弊病时,秦老幽默地说:“在保证基本公民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应该允许个人的选择。学画画的学生政治不及格外语不及格就不能收?这不是瞎胡闹嘛,世界上有多少大美术家能通的过中国的政治考试和现在的GRE考试啊?毛泽东同志中学写作文气势恢宏;但考数学,他主动画一个圆圈交白卷。如果按现在应试教育要求,毛泽东同志大概连高中都考不上,而中国革命非常需要像毛泽东这样伟大的政治家,而不缺那么个把能够通过应试考试的学生。”这番话顿时引起了在场听众会心的笑声与折服的掌声。

    谈到应试教育的延续——应试科研时,秦老说:“应试教育大大抹杀了人的个性。应试教育完后就算完了吗?应试教育完了就是应试科研了。在座各位刚刚从应试教育的框框里摆脱出来,好像是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早着呢!又进入了应试科研的陷阱。经过层层审核,一个国家级成果申请下来掉几层皮。正当年富力强时,忙于应试;等到应试过了,年龄已大,成为强弩之末,力不从心,那么中国的科技创新靠谁?”话语铿锵有力,直指青年学生的学习与工作,会场又一次响起震耳而持久的掌声。

    谈到目前博士硕士多,就业求职难的问题,秦老讲了一个笑话:“前年中关村爆出条消息,一个岗位才1000多元工资,却引来3个“海龟(归)”求职,后来发现都不胜任,于是用了个“土鳖”,结果“海龟(归)”成了“海带(待)”,待业了。中国现在是人头富裕,人才紧缺。……”。幽默中蕴含深刻的道理,无人不拊掌称赞,再一次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一个半小时的报告会处处闪现着秦老的智慧与幽默,现场始终洋溢着活泼热烈的气氛。会后,一名科技传播专业的同学感慨道:“今天报告的主题是文理交融,而秦老正是文理并蓄的最好榜样。”(编辑:李峥)

    进入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主题报告会专题>>> >>>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十八日电(记者孙自法)已成功举办五次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十八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再次开坛,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应邀首讲台湾问题。

    陈云林从事对台工作多年,对台湾的历史有深入了解。他的报告以《从历史的纵深谈台湾问题与我对台工作》为题,分“一九四九年前的台湾历史”、“一九四九年以来两岸关系的复杂性”、“现阶段台海形势和对台工作要点”三个部分。其精彩的演讲不时博得听众的热烈掌声。

    论坛主办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称,本次论坛主题为“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此后几场主题报告还将邀请知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等发表演讲,二位将分别做题为《中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的报告。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由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和知名理论家郑必坚共同倡导发起,邀集中国高层领导、外国政要、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等社会名流发表主题演讲,旨在从科学和人文的角度研究战略问题,从战略的高度探讨科学与人文的发展,致力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贯通。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news.tom.com 2005年11月19日12时20分)

     【新闻网11月19日讯 记者袁玥】18日下午,由中科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主题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拉开了序幕。在国台办主任陈云林演讲结束后,经第二场报告的主持人、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叶中华教授介绍,一位面容清朗的老人风度翩翩地走上了讲台,开始阐述他关于科学与人文的深入思考。

    这位老人刚刚过了73岁生日,他做官做到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做学问做到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首批院士,做军人做到将军;晚年退休至今,10多年里他游历中国,跑遍了大江南北;此外还集自己半生经验写作一本《漫谈科教》。如此丰富的人生使他的报告驾轻就熟、十分有力,博得听众多次掌声。

    他就是秦伯益。他的演讲题目是《文理交融,多元并举》。他以自己多年从医的学科背景出发,与大家分享了他长期以来对科学和人文的深入思考。对于文理交融与并举,秦伯益从社会、学科和个人这三个层面分别进行了论述。

    对于社会层面的文理交融,秦伯益按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文理结合是古代社会历史的必然;文理分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文理交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需。秦伯益认为,古代社会由于知识积累还少,而且教育不分科,因此知识分子大都可以做到文理兼通。到了现代社会,科技革命带动了知识爆炸,大科学时代降临,知识无限细分,学科间隔行如隔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有效率的培养人才,教育也就变得更有针对性了。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能解决人类社会的所有问题,文化、道德、制度才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支柱。因此,秦伯益提倡我国应该“始终发扬积极的人文精神,造就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再由这样的人去探索掌握自然规律”,造福人类。

    学科层面的交融与并举,秦伯益从文理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影响为主,结合现实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出于自身工作经历,他尤其推崇古人的这句话: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他认为这句话最能表现出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之紧密。

    个人层面的文理交融是每个学生都最感兴趣的部分。因此,秦伯益在这个问题上讲得非常全面、细致,力避偏颇、武断之语。他首先引述了李慎之的话,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人文素养,就是变“子民心态”为“公民意识”,“要说人文教育,这可以算是根本的人文教育。”然后他谈到了如今社会与学校之间价值取向脱节的这一现实矛盾:社会要个性化人才,而学校只能输出共性化成品。

    最后,在具体针对每一个人的时候,有些出乎意料,秦伯益没有像之前那样着力表现文理交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而是更多的强调了“个性的发展”。他认为教育不是万能的,不能要求大家一样思想,一样行动,不必也无法强求一致。为此他举了很多例子,历数众所周知的偏科才子,鼓励大家扬长避短,“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但当然,在他心里,一个人最好还是应该“既有自然科学的专业深度,又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当学养”,“固然我们无法要求所有科技人员都能文理交融,但有没有这方面的交融,不仅影响着他们事业上的成就,更影响着他们能否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这影响贯穿在整个青年、中年到晚年、直至垂暮之年”。

    秦伯益是江苏人,说话绵软而又抑扬顿挫,有唱戏念白之感。在谈到社会现实时,他用了很多有意思的语言,说大家都是逃出了应试教育的牢笼又掉入了应试科研的陷阱,说有些人求职不成“海龟”变“海带”,引得台下阵阵笑声和掌声,大家在感受到他语言幽默、心态年轻的同时,也感受到一个科学家针砭时弊的犀利。(编辑:李峥)

    进入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主题报告会专题>>> >>>

     本报北京11月19日电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主题报告会日前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以“从历史的纵深谈台湾问题与我对台工作”为题、原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以“文理交融,多元并举”为题,分别在论坛发表演讲。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是由我国著名科学家路甬祥和著名理论家郑必坚于2003年4月共同倡导发起,旨在从科学和人文的角度研究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致力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贯通,迄今为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来源:光明日报11月20日 记者 胡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