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005年4月28日电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4月27日下午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演讲称,人与自然和谐并不是说自然的东西都要保护起来而不能动,应该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我觉得合理的利用资源就是保护”环境。 孙鸿烈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定要把经济和环境这个问题结合好,把开发和保护结合好,这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很不同意一种说法,即一个地方一退化以后,就说这个地方要保护,一退化就都作为保护区;也不赞成敬畏自然说法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然是不能碰的观点,“用词上敬畏自然不如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就更确切些”。 他说,生态退化一般是说人为利用资源不合理带来的,因此应找出一个途径来转成合理利用的模式,使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既取得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环境。他对现在很多地方动不动划很大自然保护区并带来大量生态移民的现象提出批评,认为这些保护区本来可以通过人工改造和合理利用达到一个良性循环,而变成保护区后则使经济发展没有余地。 于中国而言,发展毕竟更重要。“我倒是不反对中国建立自然保护区”,但是自然保护区不能无限扩大,也不可操作。 这位满头白发的老科学家表示,中国今后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一是要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进行研究,二是要改变现在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必须发展循环经济。他建议循环经济不要停留在理念的宣传上,而应选择一些中小城市或行业作为试点,脚踏实地做起来并逐渐推广,最后从末端治理走向全过程控制,真正达到循环。

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七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称,未来气候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全球变暖,到公元两千一百年,预计全球地表温度升高一点四至五点八度。 由中科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二十七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单元主题报告会,秦大河在题为“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的首场报告中作上述表示。 他强调说,必须指出这种长期的气候预估比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低得多,因为包括未来的不确定性、人类温室气体排放的模式怎样变化、气候变化模式不一样且自然变化的原因还很难预料等,所以只能根据不同情况的现阶段认识水平做出预估,“但是总的趋势是变暖,只不过分歧在于增温增多少”。 秦大河透露,世界气象组织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正在对未来百年全球温度变化的这个曲线做进一步修改,下周将 在华开会,估计二00七年将拿出一个好的结论来。中国科学家也在做这方面工作,国家气候中心预估到两千一百年,中国温度的变化比全球还要大,温度升高在三度到七、八度之间。 科学家们还预测,二十一世纪中国降水将在变化当中有增加的趋势,同时,随着全球变暖,中国极端天气情况、冰川融化均会继续增加,海平面继续上升、草原全面退化,红树林、珊瑚礁等生态系统也都将退化。 这位气象局长表示,中国当务之急是要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进而提出适应气候变化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国家对策,并将之付诸于经济、社会和教育的行动当中。(完) (来源: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 2005年04月28日 08:02 )

凤凰卫视4月28日消息 第五届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4月27日到29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气象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就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做主题报告。 这次论坛邀请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孙鸿烈等自然学家和社会学家,做了“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国的和平崛起与能源挑战”等主题演讲。从2003年起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开始举办,这次论坛演讲者还就中国当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和社会发展问题与台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同学做互动沟通。

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七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称,未来气候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全球变暖,到公元两千一百年,预计全球地表温度升高一点四至五点八度。 由中科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二十七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单元主题报告会,秦大河在题为“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的首场报告中作上述表示。 他强调说,必须指出这种长期的气候预估比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低得多,因为包括未来的不确定性、人类温室气体排放的模式怎样变化、气候变化模式不一样且自然变化的原因还很难预料等,所以只能根据不同情况的现阶段认识水平做出预估,“但是总的趋势是变暖,只不过分歧在于增温增多少”。 秦大河透露,世界气象组织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正在对未来百年全球温度变化的这个曲线做进一步修改,下周将 在华开会,估计二00七年将拿出一个好的结论来。中国科学家也在做这方面工作,国家气候中心预估到两千一百年,中国温度的变化比全球还要大,温度升高在三度到七、八度之间。 科学家们还预测,二十一世纪中国降水将在变化当中有增加的趋势,同时,随着全球变暖,中国极端天气情况、冰川融化均会继续增加,海平面继续上升、草原全面退化,红树林、珊瑚礁等生态系统也都将退化。 这位气象局长表示,中国当务之急是要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进而提出适应气候变化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国家对策,并将之付诸于经济、社会和教育的行动当中。(完) (来源: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 2005年04月28日 08:02 )

凤凰卫视4月28日消息 第五届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4月27日到29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气象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就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做主题报告。 这次论坛邀请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孙鸿烈等自然学家和社会学家,做了“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国的和平崛起与能源挑战”等主题演讲。从2003年起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开始举办,这次论坛演讲者还就中国当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和社会发展问题与台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同学做互动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