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记者尚严伟 欧阳静29日报道】在29日的论坛,两院院士石元春在谈到科学家与媒体的沟通时指出,媒体在科技报道上要尊重事实、要客观。

    石元春首先肯定了媒体的作用。“媒体宣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他说,自己经常与媒体合作,“我发表了一些文章,大多数不是在学术杂志,而是在报纸上发表的,这样社会影响更大一些。”

    他随即话锋一转,“我说媒体做了很多的好事,但是,有时候它们的部分报道缺乏基本的科学常识,这样使得科学家变得很无奈。”

    他回忆道,90年代黄河断流以后,媒体报道铺天盖地而来,说我们的母亲河要干了。作为政协委员,“我当时听了觉得莫名其妙,我认为,除非这个流域降水量减少,黄河才可能会干,否则,媒体下母亲河干了的结论就太过分”。后来,研究人员调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此间降水量并没有降低,只是有波动,断流主要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后来管理改善了,母亲河也不可能断流了。

    在报告中,石元春给大家放映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河北的一个村子,叫丰宁小坝子乡榔头沟村。他说,当时好多这类村庄,很多人认为沙漠化已经到了北京边缘,沙漠已经成为悬在我们首都上面的一把利剑,有人甚至提出来是不是要迁都。后来发现,沙源是来自谷中河流的冲积物,并非来自沙尘。这就是在媒体的非科学的报道的指引下导致的结果。

    石元春强调,媒体需要科学的介入,在科学问题的报道上,媒体要尊重事实,更加客观。


     【新闻网讯 记者张光希4月29日报道】4月29日,两院院士石元春在演讲接近尾声的时候说,当前农业发展所需的人才绝不是传统的小农业的人才,而是大农业的人才,是能与工业相融合的现代农业人才,以及生物性产业的人才。在这个意义上,目前的农业类院校与其“去农业化”,不如调整学科布局,努力培养现代农业人才。

    他认为,二三百年中工业在发展,农业也在发展,不仅如此,而且生物性产业比工业产业潜力要大很多。因此,他建议,对于为招揽生源而准备将校名“去农业化”的学校,与其将“农业”这两个字抹掉,不如在学科结构和运行结构方面做进一步调整,以便为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新闻网讯 记者欧阳静29日报道】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两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石元春在题为《从农业发展历史看科学与人文的互动》的演讲中指出,在当今能源危机情况下,发展生物质产业,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新出路。

    他说,发展生物质产业不是利用农产品的加工链条,而是利用作物的秸秆,畜禽的粪便,林业废弃物、这些资源来生产淀粉和木质纤维素,最后生产生物基化工及能源产品。

    生物质产业在上个世纪美国一些发达国家风起云涌。美国现在提出将来到2020年的时候20-25%的材料和能源将是生物质, 2050年要达到50%。因为生物质不仅仅是出来能源,它可以制造出一两千种的生物化工产品。我们初步估算了一下,现在传统农业的GDP是三万亿,那么在生物质的能源和化工产业可以达到六万亿的GDP,这样就是九个亿了。这样加起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农业的问题了,只有这样发展,农业才有希望,也不会是目前“工高农低”的状况,工业和农业的界限会慢慢模糊。

    他主张,变传统农业与工业界限,为生物性产业和非生物性产业的界限。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差异远远大于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的差异,这是因为工业生物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都是生物技术,两者存在很多共同的地方。从社会效益方面上看,农业生产将推动整个生物质加工产业和城镇化的发展,这个绝对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三农问题。我们没有必要非得把农民都要转到城里来,城里还有下岗职工,这个有一系列的问题,最起码过春节,春运就是个问题。 而且这个有利于逐步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和体力的差别。尽管生物质的实现,可能需要好几百年,但是现在逐步消除城乡差别、脑力和体力差别、工农差别,把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结合起来,是一条道路。所以我们必须把传统的工业和农业的界限模糊掉,而产生一个除了服务型产业以外的两个产业,一个是生物性产业,一个是非生物性产业。

    他认为,在当今能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属于可再生和可循环生物质能源,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产业。生物质产业的工艺、设备和产业化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间有较大差距,但在资源和某些技术研究上是有优势和令人鼓舞的,特别是“三农”、能源和环境三股强劲需求的巨大拉力,使几乎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这项国际竞赛,中国有可能跑在最前面。当前最急需的是制定和实施一项推进我国生物质产业的国家重大专项计划,登高一呼,推动全局。


     【新闻网讯 记者张光希4月29日报道】在我国许多贫困地区的农村,农民基本的生活用的煤、电、油的供给不能保证,“农村更多的还是烧木材,这对整个生态破坏是很厉害的”,那么,什么才是我国能源的真正出路呢?

    原石油工业部部长王涛在论坛上说,现在应该提倡将新技术进一步应用到农村去,例如借鉴欧洲农村的经验,在农村使用风力小发电站。用电可以解决照明,也可以解决取暖,还可以解决做饭的问题。此外,小水电、小太阳能电等都是解决农村能源危机的好出路。这“三小”既保护了生态,又利用了一些清洁能源,防止了大气的污染。

    王涛认为,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方式,将新技术向农村推广,要采取政策去鼓励基层来发展这些新的能源。“我觉得这是大有可为的,而且确实就农村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王涛说。

    【新闻网讯 记者尚严伟4月29日报道】4月29日,“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进入最后一天,原石油工业部部长、世界石油大会高级副主席王涛做了题为“中国的和平崛起与能源的挑战”的第一场报告。本场报告由论坛理事长郑必坚教授主持,到会听众有中科院研究生院师生和中国农大、北航等一些兄弟院校师生。

    王涛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是21世纪世界能源的发展与供求趋势,第二部分是中国面临的能源挑战,最后,面临能源挑战提出了几点思考。

    他首先从近年来流传很广的矿物能源将枯竭的问题展开,并结合今年油价飚升和持续高位振荡的现状,指出矿物能源经过150多年的开采,仍存在很大潜力,在2050年以前,将保持上升趋势。

    他认为,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使能源供求产生差异。虽然除油气以外的矿物能源在各大洲均有发现,不均衡性较小,但油气资源分布却很不平衡。今天,能源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商务和贸易问题,而成为涉及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复杂问题,并成为一种重要的外交手段。

    他说,矿物能源毕竟有限,能源的发展方向是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世界大的石油公司都在向能源公司发展,注重替代能源的研制。最后,他说,世界能源供求是基本平衡的,但受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能源竞争非常激烈,但合作也在加强。

    就中国面临的能源挑战问题,他提出,首先我国能源消费远大于能源生产发展速度,且对外依存度在增加;第二,我国能源使用率过低,浪费严重,消费方式急待改善;第三,能源过度消耗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伤害。

    针对以上问题,他提出了几点思考。第一个是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供求总量的思考,他提出,根据我们对资源调整和可能形成的生产能力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按照55:25:10的比例是比较合理的,也就是说煤在能源消费结构里在2020年达到55%,减少13%,石油达到25%,天然气占10%,一次电力和其他能源也占10%。

    要实现上述目标,他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第一,就是大力提高能源使用消费,发展节能性经济,建设节能型社会。第二,制定节约节能规划。第三,完善节能降耗的政策法规,在制定规划的同时要抓紧修订和完善用能设施、耗能设计。

    虽然我国能源效率很低,但节能的潜力也很大,耗能大户也是节能大户,他提出了几个应对策略,他说,首先要实行资源多元化,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依靠国内资源解决能源基本需求,同时积极走出去,争取外部资源增加供给,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确保能源安全。第二,从长远的能源需求来考虑,要积极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逐步实现能源供给和消费的多样性。第三,严格控制能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最后,他建议,由于目前能源的供需矛盾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战略性问题。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特别是随着国家机关改革的进程,煤炭、石油、电力、核工业部门撤销以后,在能源领域中一些带有全局性的问题有必要加强研究。为此,他建议设立国家能源管理部门,加强能源的规划、协调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