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记者梁琪 张光希 李娇27日报道】“被讨论和引用过无数次的'生态环境'这个词实际上是不准确的。”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五单元报告会上,孙鸿烈院士提出了这样的见解。

    孙院士指出,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群落和环境关系的科学,在谈生态的时候就是一个环境问题。之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把“生态”与“环境”连起来用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因为中国开始注意环境问题是从污染问题开始的,所以我们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说环境问题,就是环境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后来逐渐认识到除了环境污染外还有生态问题,如草地的退化、水土流失等,所以就加了一个生态环境,总体上讲我们一般所说的环境应当是一个大环境,而不是指污染的小环境,否则这个从科学说法上就不好说了。

    孙鸿烈院士认为,“生态环境”如果翻译成英文就无法使用,如果翻译成eco-environment,外国学者可能就弄不清楚了,哪一个是eco的environment,哪一个是非eco的environment了?所以孙院士在中长期规划的生态研究和环境保护的战略研究专题组里面,用的就是生产建设、环境保护和生物基础组来代替生态环境的说法。

    他最后希望,“生态环境”还是要分开来说,生态和环境,或者只谈环境或者只谈生态,同学们应一起努力把这个说法改过来。

     【新闻网讯 记者梁琪27日报道】“所以我就从零开始学起,所以我刚才用的一些图都是中长期规划的一些图,我也是先学了一会儿,现学现卖,但是不一定能说服你。”

    如果不加一个前提,大家可能会以为这是哪个学生对老师说的话。但这个“学生”可是大大有名,73岁的孙鸿烈老先生是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国际科技理事会副主席,是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

    今天,孙鸿烈院士就在人文论坛的演讲中给我们展现了一种科学大家风范。面对他的一位忠实读者的提问,他再回答完对方的问题后,谦虚地说出了上面的那一段话。

    主持人邓书记也说到,在80年代孙院士就在研究生院给我们刚才的主持人白春礼这批校友们上了很多课,今天我在休息的时候冒昧的问了一下,孙鸿烈院士已经是73岁了,而且刚才大家注意到没有,恰好我们四点开始,五点我的表一分不差,他就把他的演讲切断了。

    ——这真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风范啊!邓书记话中隐约含着的感慨大家都能感觉到。

    在回答问题时,面对一些棘手甚至是尖锐的问题,面对初出茅庐的年轻学子们,孙院士的答复问题时第一句总是:“各位有问题我非常愿意回答。”“我很乐意回答这个问题”。

    这些简单的话语深深地印入了听众的心中,来自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的一位同学不由发自心底地感慨到,这真才叫作真正的科学大家风范。


     【新闻网讯 记者梁琪27日报道】“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五单元报告会于今日下午两点半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幕。国家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发表了题为“中国气侯与环境演变”的首场演讲。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主持首场报告。

    时隔5个月之后,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终于迎来了第五单元报告会,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又迎来了一批批熟悉和新鲜的客人们。熟悉的客人是中科院的学子们,关心论坛、场场必到的理事们,以及不辞辛劳的论坛主办者们。新鲜的是演讲者,他们都是我国各个领域中的主要决策者和知名科学家。

    秦大河院士在讲演中,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气候与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以及我们所采取的措施。秦大河提到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按10万年以来的规律,本来到了1980年应该是下降的时候了,但是不对,现在这个二氧化碳还在继续上升,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已经改变了自然规律,成为人类影响气候的一个铁证。

    最后他还提出了几个观点:一是科技界应当特别关注,积极采取适应和减缓措施,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层次和水平;二是由于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所以它仍是地球环境科学中摆在第一位的难题。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围绕国家目标给予资助、开展研究,给中国外交部门环境外交谈判提供科学武器,从而改进和提高人类对气候系统和变化的认识。


     【新闻网讯 记者梁琪 张光希27日报道】秦大河院士的首场报告之后,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孙鸿烈院士做了题为“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报告,他在简短的开场白之后便亮出了他的观点: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

    孙鸿烈院士首先就不久前由“敬畏自然”引发的一场争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用“敬畏自然”的说法,确实表明当前我们不顾自然规律的做法所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因为如果把“敬畏自然”理解为自然的东西我们就不能动了,那么除了现在已经动过的没法还原之外,我们其他的都不能动,那也就停止了发展。实际上我们利用的耕地,我们的城市、农村、我们的交通道路,全都是自然变化。

    孙院士提出,要做好我国的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环境保护,首先是要综合起来考虑地球环境问题,而不是一个研究水,一个研究土,分开来研究;其次就是要改变现在的生产和消费的模式,把过去线性的经济模式,改为循环的经济模式;最后,要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来改善我们的一些生态和环境问题。

    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教授主持孙鸿烈院士的报告。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论坛理事任继愈先生参加此次论坛。26日参加中科院研究生院第一届学代会的各地学生代表们也听取了报告。


     【新闻网讯 记者何仲太报道】27日下午,第一场演讲马上就要开始,大会堂三楼小礼堂里,台下观众都已就坐,等待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的出场。但在后台的休息厅里,秦大河院士却被两三位记者轮番问着不同的问题。他们分别来自香港凤凰卫视与中科院研究生记者团。

    “我们负责报道论坛的一切”,这是研究生记者团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采访期间的口号。“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是我校的主办的高层次、高规格的学术论坛。每一单元都会吸引国内外许多大媒体参与报道。而我校的研究生记者团成为了此论坛校内报道的主力军。

    针对每一位演讲人,记者团的记者都会准备他们的专访。而他们演讲之后大多会迅速离开,因此在演讲开始前演讲人提到场的一段时间,后台的休息厅就成为了各大媒体的战场。

    “秦先生到了”,当我们的学生记者从工作人员那里得到消息后就马上赶到后台休息厅。紧随我们身后的是凤凰卫视的一名记者和一名摄影师。此时离开会只差十几分钟。在摄影师架机器的空间,我们的学生记者就把事先准备好了的问题抛给秦先生,开始了专访。而当我们稍微迟疑的时候,凤凰卫视的记者已经把话筒放到了秦先生的面前,如此紧张的轮番提问直到大会开始。

    论坛的每一场报告,研究生记者团的学生记者们都在台前台后忙碌着,不放过任何一个新闻点,不放过任何的采访机会。论坛主办方,理事,台上的报告人,台下前排的嘉宾,后排的观众,甚至场外大会堂的工作人员都是记者们的采访目标。

    学校领导对研究生记者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给了学生记者与其它大媒体一样的采访权力。同时,领导们也对记者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马石庄副院长说:“他们很多大媒体记者的提问简直让人哭笑不得,缺少自然科学知识作支撑,而我们记者团的记者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