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5日研究生记者团李娇报道)“论坛”演讲休息的空隙,“论坛”理事会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谈到昨天的演讲人刘东生院士时,他激动地说:“我非常敬佩刘东生院士!”   他告诉记者刘东生院士曾兼任中国科技馆首任馆长,从哪个方面说他都是非常值得敬重的前辈。听到这里记者想到了昨天87岁高龄的刘东生院士演讲时的那种专注,回答同学们提问时那种充满期待与慈爱的深情,一种深深的敬仰温暖全身。如此高龄却坚持野外考察,亲自指导研究生。“对于地质学科,新人才的补充非常重要。探索地球的未知奥秘富有吸引力,需要有更多年轻人参与研究。”他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体现了他对年轻学生无限的关爱与期待! 一位老人荣获全国最高科技奖已足以让人敬佩,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人们对他的敬佩并不仅仅因为他的学术成就,而是因为他的博大与宽容的人格魅力!   王渝生馆长说,作为自然科学家,过去我对人文学科是不屑一顾的,也不愿与人文学者交流。那时,我认为只有理科尤其是数学才是最公正、最客观的,自然科学应该是方法论和世界观的指导。但是,现在我认识到,自然科学的成果需要人文社会科学者所关注和吸纳。科学精神是第一精神,但是人文精神更需要弘扬,尤其是在反对伪科学的过程中人文精神起着重要作用。我很愿意与人文学者就哲学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   从“不屑一顾”到“愿意交流”,看来“论坛”确实为自然科学家与人文学者的研究与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王渝生教授还引用了李政道先生最近说过的原话“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他指出,艺术有一种独特的美感,科学家进行的研究很多时候很枯燥,但是艺术的美感能够给枯燥的科研工作带来灵感与启迪。科学与艺术应该进行联盟,两者的结合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光辉大道!   最后,王渝生教授表示非常愿意参加“论坛”。他说“论坛”的演讲人都是一些大师级的人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工作,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这些专家、学者和政府高层领导交流非常有意义!

(2004年11月5日研究生记者团李娇报道)今天的论坛开始之前记者有幸见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分院党委书记陈平平。昨天清晨,她和几位同志专程从武汉赶到“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聆听大师的演讲。她兴奋地说:“这是第一次参加‘论坛’,收获不小!”   谈起昨天的演讲,陈平平书记兴奋地说自己受到很大启发。她说:“申办奥运不是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2008年奥运会唤醒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都应该努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答记者问时,陈平平书记颇有感慨地说,我们要努力培养青年一代学生全面发展。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人文素养是基础,是不可或缺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为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架起了一座交流的桥梁,从教育的角度来看 “论坛”有着深远的意义。聆听这些大师的演讲对我个人的知识是很好的补充,也引导我进行更深层的思考。希望明年还有机会参加“论坛”,能过倾听美学、历史、文化和古典文学等各个方面专家学者的演讲。

(11月5日研究生记者团欧阳静报道)“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四单元主题报告会已顺利进行了四场报告。今天是报告的第二天,在报告结束后,记者有幸采访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和社会学学院院长韩震。   记者:请您谈谈您对“论坛”的评价。   韩震院长:“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从第一单元报告会到这次是第四次,我每次都参加了,应该算是忠实听众了。我觉得“论坛”办得不错,感觉受益匪浅。论坛总结有“三高”。一是规格高:它是由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和著名理论家即现在“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倡议发起,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二是层次高:“论坛”请的都是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和政府高层领导,探讨的是当前的科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重大问题;三是眼界高:跨越中西方文化差异,实现人文与科学的融合。   记者:您对今天吴建民院长作的《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中欧关系》报告和张德广秘书长做的《俄罗斯未来走向与中国和平发展》报告有何看法?   韩震院长:我觉得他们都讲得不错。真要比较的话,我认为,吴院长的报告有点“虚”,而张秘书的却是“实”。具体说来,吴建民报告里外交辞令稍多些,谈到很多重要观点,可只是点到为止,没有给你答案和原因,你现在记在脑里了,也许得半个月后才恍然大悟。而张德广今天谈到很多很实在的东西,让我触动很深。比如谈到俄罗斯与中国传统文化时,提到一个问题:我们中国文化现在还剩什么?这个问题深深刺痛了我。我个人认为只剩下我们老祖宗的东西了,这样说来,我们都是不肖子孙。中国发展的确迅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现了物质上的腾飞,但在精神上,我们没有站起来。我们的精神更谈不上“出口”,现在反而是“精神进口”大于“物质进口”。   记者:那您认为我们该如何做呢?   韩震院长:我们要建立起我们的“精神”,保持我们自身的文化特色,实现我们的“精神”出口。我真觉得这个“论坛”很好,中国不仅是“科学中国”,还是“人文中国”。“论坛”基本上实现了科学与人文的融会。不过,这个论坛现在影响范围还只是在特定层次上,最需要的地方往往触及不到,我们要做的是把它的理念推广出去,关怀那些最需要的地方和人。   最后,韩震教授寄语记者:中科院研究生院有很多出色的老师,一定要珍惜在这里的学习机会。作为文科学生,要学习老师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扩充知识面。

(11月5日 研究生记者团李峥报道)“你们等我一会儿,我要留一点时间给这几位青年学生回答他们的问题。”外交学院院长、前任驻法大使吴建民对其随行人员说。   11月5日下午,吴建民院长因赶赴外事活动,在结束了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的演讲稍作休息后,便准备离开人民大会堂。而此时,贵宾室的门口,已有为数不少的青年学生等候,期待能够有机会与这位由法国总统亲自颁授“法国荣誉勋位团大骑士勋章”——全法最高表彰奖的资深外交家进行交流。   工作人员向在场的青年学生解释道,吴建民院长的行程中没有另外安排时间与大家对话。不久,在随行人员的陪同下,吴建民院长走出贵宾室,当他看到在场学生期待的神情时,主动停下脚步并微笑着表示愿意回答同学们的问题。   短暂的几分钟里,吴建民院长不仅回答了青年学生们关心的问题,还勉励大家一定要爱国。他说,我在法国一个高等经济学院作报告的时候,曾问过他们的学生知不知道中国的《孙子兵法》,结果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读过;而同样的问题我问中国一所大学的学生,结果读过的人只有25%,人家是都是那么重视我们的文化,我们自己更要爱自己的国家。最后吴建民院长亲切的与在场全体学生合影留念。

((11月5日研究生记者团欧阳静报道) “据了解,‘论坛’原来叫做‘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为什么要改成现在的名称呢?”   在人民大会堂“论坛”现场,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的副理事长李惠国老师,提出了这个困扰了很久的问题。   李惠国老师的解答是:显而易见,由“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改名为“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不论是从报告人还是报告内容来说,所涉及的范围都在增大。我们现在不仅仅是邀请自然科学家和人文学者,还邀请政府高层领导来讲演;同时,我们讨论问题也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家所研究的科技领域,而是大家共同探讨当前的科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重大问题。我们的“论坛”现在的目的是为自然科学家、人文学者、以及政府官员搭建一个研究交流平台。这次报告会,我们不仅邀请了北京市市长,还邀请了两位前任外交大使,另外,西方学者也首次参加我们这次论坛。由“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改名为“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正是体现了我们创办的宗旨。   “两年多来,您见证了‘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的发起、成长。现在,论坛已进入第四单元,您对‘论坛’的发展和现状满意吗?”   李惠国老师回答:比较满意。原因有四:一是报告人,“论坛”报告人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局限在科学家中,还有人文社会学家,以及政府官员;二是报告内容,知识水平高,听众很有兴趣,受益匪浅;三是媒体广泛关注,这次一共来了40多家媒体。虽然没有对外国媒体开放,但是外国媒体多次咨询,表现了极大兴趣。这一次“美国之音”的记者,问了好几次,非常想来;四是听众对象,这一次除了来了很多学生以外,全国各地省市各界都有过来的。   我相信,在理事会的主持下,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将会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