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7日电 据京华时报报道,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昨天做客中科院“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发表演讲抨击内地大学排行榜不科学,对应用型和专业型大学不公平。他建议排行榜应把大学分为综合型大学、应用型大学、专业型大学三类进行排名。 “现在的排行榜,主要就是以学校教师发表了多少论文、论文引用的次数作为最重要的评审标准。”潘宗光说,综合型的院校由于基础学科比较齐全、强大,自然名列前茅,而应用型大学则往往排名落后。这必然会影响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 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潘宗光表示,把综合型院校和应用型院校用同一评审标准进行对比,就像把苹果和橘子放在一起评价。这种排名容易使应用型大学在办学理念上产生动摇。应建立应用型大学排行榜,将专利列入大学排行榜。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7年04月17日 09:41

4月16日下午,在“中国科学人文论坛”第59、60场主题报告会会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玉泉校区礼堂入口处,每位到场的同学都可以凭票领取两本书:《心经与生活智慧》、《心经与现代管理》,而书的作者就是香港理工大学校长,今天的演讲嘉宾潘宗光教授。 潘宗光教授担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已十六年之久。早年从香港大学毕业后,先后再入英国伦敦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及南加州大学深造,获伦敦大学化学科哲学博士学位,后因其著作及研究成果,再获伦敦大学颁授科学博士的资深博士学衔。作为国际知名科学家,潘宗光教授近10多年来潜心研修佛学,他以睿智敏锐和客观实证的科学精神,探求和解说佛教义理,推动佛教人间化理念,引起海内外佛教界和科学界的极大关注。在人文论坛的演讲中,潘教授又用佛教的理论给我们阐述了他的大学管理之道。 有形与无形 平等对待 科研成果、老师和学生的素质、社会对大学的认同性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评价一个大学优劣的标准。社会对于这些有形成效的重视和强调,而忽视了如包括大学的和谐团结、大学文化、员工对大学使命的认同感、员工对大学的归属感等等这些无形成效。而潘教授则将《心经》的智慧应用于大学管理,他认为我们的大学管理应该有形与无形成效同等的重视,应该以人为本,而这也是我们社会现在所极力提倡的。 善待同事 因果分明 群龙无首,一盘散沙。一个团队必须要有领导,而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团队,就必须要有优秀的领导。潘教授结合香港理工大学,多年的管理经验指出,大学的领导要发挥领导的才能,发挥领袖的作用,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领导应该以包容的心态领导全校贯彻既定目标,要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再次,以诚意去善待同事,全心帮助教职工发挥他们的长处,增强管理层的信任和归属感,从而发挥更强的团队经神。当然,包容和善待并不意味着纵容,对于员工的表现应该因果分明,奖惩并行。 沟通不可少 “我在理工大学担任了16年多的校长,我深切体会到沟通的重要性,有效的沟通是缔建一所和谐团结的大学的根本元素。”潘教授在其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期间,先后设置了部门主管咨询委员会、非部门主管咨询委员会、一般职级与辅助员工咨询委员会。潘校长非常重视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以及和学生的交流。除了推动学务和科研、提升学术水平外,作为一名校长,潘教授还十分注重与校外的沟通和联系,与政府、各地院校以及传播媒体建立友好关系,与工商界保持紧密合作,而这也正是理工为何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记者 陈微笑)

香港学生缺乏国家认同感吗?学生中认同自己是香港人多于中国人?针对如此尖锐的问题,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就此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59场报告会上说出自己的看法。 潘教授说,他同意上述说法,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有一定原因的。一方面,因为香港以前在教育当中没有主要强调对国家的认同情感。而从1997年7月1日开始,他坚持,香港理工大学每天升国旗。他坚持升国旗有两个目标,第一就是坚持国家主权,第二就是让学生每天看着国旗,提升认同感。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前的情况,当初很多到香港的人带来对当时政府不满意的心态,他们把这种心态传给下一代,加上殖民地的教育等,使他们缺乏国家认同感和民族感。所以他坚持每天升国旗,希望从这一点来改变这些人的思想。 他谈到,几十年前外国人是看不起中国人的,中国人很多到国外去都说自己是香港人,但是现在到海外去很多都说自己是中国人,而不是说是香港人、台湾人,主要是国家越来越强。所以国家越强,人心越来越接受,他希望给香港比较多的时间来做出改变。 另外,语言的差别也是一个原因。香港讲广东话,很多人不能讲普通话,言语交流不方便造成对国内的不了解。现在,香港回归以后,强调两文三语。即书写方面有中文和英文两文,沟通表达方面要英文、普通话和广东话。他相信沟通不理想的现象可以改变过来。 邓勇书记补充道,香港理工大学和中科院研究生院来往公函很特别,除了左上角有学校的标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标志,右上角就是鲜艳国旗的标志。香港理工大学是1997年7月1日以后天天升五星红旗的香港的唯一一所学校。 (记者团:杨晶)

4月16日下午,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应邀参加“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59场主题报告会,并发表题为《高等教育发展与大学管治》的演讲。潘教授在演讲中指出,现有大学排行榜所采用的评审标准,将会给应用型学校带来压力。 各式各样的排行榜已经成为人们判断和选择一个大学的主要依据。然而我们现有的大学排行榜,主要以在什么杂志上发表多少文章,以及文章并引用的次数,作为评定的重要标准。潘教授指出,这样评定标准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是不适合的。 现有大学按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有综合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博雅教育型大学与专注单一范畴的高校。综合型大学教研的重心是开拓基础学科、着重理论研究,创造新的知识;应用型大学主要工作除了传授和探索基础知识以外,还要把基础的科学理论转变为应用在各个领域的知识,从而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与综合型大学不同,应用型大学比较注重的是应用型研究,而这些研究不是以论文、著作来发表的。现有的大学排行评审标准,将会给应用型大学带来很大的压力,使应用型学校的科研成果得不到重视,不利于此类学校资源的充分利用,优势的真正发挥。潘教授建议,应为应用型院校的科研成果建立更为合理的评估准则。 (记者 陈微笑)

近年来,香港地区8所高校到内地大规模录取“尖子生”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众多取得高考最高分的学生已选择去香港高校读书。而在4天前香港媒体报道说香港8所大学校长开会,提出要把香港建成区域的教育枢纽。他们是想利用更好的奖学金条件吸引内地的学生,进而跟内地大学形成竞争的关系吗?针对这一问题,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做出回应。 潘宗光校长说,香港大学作为国际化的大学配合国家各个大学的发展,这样多元化的发展对国家更有好处。 一方面,在香港这样一个国际性的城市需要发挥国际化的大学的优势。“我们的方向是维持国际性的教育模式,尽量融入东西方的教育方法。我们的老师都是聘用国际老师,有美国、英国、非洲、台湾、大陆,还有来自印度的,我们用英语来教学,只有用英语才能融入不同地方的教师教学,同时英语也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所以我们在香港继续用英语来教学,用不同地方的老师来维持国际化。” 潘校长解释说。 另一方面,香港和国内大学是建立很强的合作伙伴关系,香港理工大学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方面都和国内大学有合作。 当谈到要把香港建成区域的教育枢纽这一话题时,潘校长说道:“我们有这个条件发展成为地区性的中心,尤其是在教研方面,香港政府认为香港有这个能力作为亚洲教育枢纽中心,作为香港、东南亚作为教育的教育中心来满足各种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加强我们和国内的关系。” (记者团: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