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鹰展翅,白云飘飞,那是蓝天对大自然的感恩;
    大海壮阔,小溪优雅,那是河流对大自然的感恩;
    稻谷芬芳,硕果累累,那是大地对大自然的感恩。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在这里,我们同样应该对历尽沧桑、哺育英才的化物所感恩,对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老师们感恩!
 
    来化物所一年了,在这一年当中,我参加过好几位师兄的毕业答辩,每当师兄们向导师一个深深的鞠躬,一句饱含深情的致谢,都让我感受到这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以一种庄严的仪式向导师们感恩。多少次悉心的指导,多少次孜孜不倦的教诲,多少次为了科学问题而激烈的讨论,都在毕业的那一刻以一种感恩的格调释放了出来。
 
    一位即将毕业的师兄告诉我,自己已经要毕业了,在化物所的几年里,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李灿老师在人格上的指引。是的!每当读起在《光辉的历程》一书中记述的李老师1996年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国创建紫外拉曼研究课题组那段故事,都不由的为李老师那种对祖国的热爱所感染。当时由于国内的许多零件不能购置,他利用节约下来的钱购买了许多部件,回国时装了两大箱,怕空运丢失,只好随行李托运,最后连他七岁女儿的背包里也塞了许多小零件。正是买全了这些关键部件才使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地进行。在短短的几年间,他和他的研究集体对催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本人也因此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最年轻的院士之一。就是李老师这样对祖国的热诚和对事业的不断追求使我们深受鼓励!
 
    多少次自己对实验一筹莫展的时候,李老师都会以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是科研?科研就是要有钻研的精神,也许硬着头皮再走一步就是成功。他经常提起催化楼的保洁员,说他们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我们应该时常问自己是否达到了这样一种对本职工作的专注程度,心态决定结果,只有踏踏实实才能取得一个满意的收获。听师兄提起李老师在做学生时晚上为了检测实验经常卷起宿舍的铺盖在实验室里搭个简易的地铺,晚上隔段时间看看实验。我时常试问自己能做到这些吗?如果没有就应该以李老师那最朴实的工作态度鞭策自己,以李老师勤奋敬业的精神鞭策自己!遇到困难就问自己是困难太大,还是我心头的干劲不足,心态不对。与李老师相比,我告诉自己是我的干劲不足!李老师不断拼搏的形象一直在我脑海中监督着我,这是李老师一种伟大人格对我的激励。
 
   李老师时常欣喜于自己的学生取得好的成绩,看着他表扬弟子时的那份欣慰,我心里想这个应该是老师培养我们的最大期盼了。我们生活中的美满也会使老师欣慰。记得在一次活动上,我们组内结为伉俪的师兄师姐打电话来说他们的小宝贝刚刚出生请李老师给取个名字,他当时也是一脸的欣慰,非常高兴的说:“这个我得下去好好想想。”那家一样的温馨和长辈一样的慈爱使我离家千里却依然温暖。
 
    小到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大到我们在科研上取得突出的成就,这些都使恩师欣慰。师兄师姐们,在你们即将毕业之际,在这个属于老师的节日里,请记住老师对我们的期盼!即使将来远在千里,请在来年,来年的来年给老师们一声祝福,道一声:老师你们辛苦了!
 
 
 
 

当我刚刚踏入科学的殿堂,
雀跃的脚步里藏着迷惘。
是您,小心翼翼燃明了指路的灯,
从此,我就有了前进的方向。
 
当我感觉自己如此的渺小,
科学前辈的伟业我只有仰望。
是您,拍着我的肩膀说,
不要小看自己的潜力和能量。
 
当我受困于这科研的艰难,
好像在沼泽中无力反抗。
是您,鼓励我咬紧牙关,
激起我战胜困难的渴望。
 
当我失败后停下了脚步,
感叹艰辛的道路为何如此漫长?
是您,告诉我永远不要放弃,
因为只有黑夜之后才有曙光。
 
当我终于收获胜利的果实,
喜悦的心情迫不及待与您分享。
是您,又指向了更高山脉,
让我对顶峰开始了无限的向往。
 
在您的指引下我一步步走来,
领略了科研殿堂的绚烂与多彩。
您培养了我科研战士的品质,
您期待我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化物所区,花谢花开,
您忙碌的身影伴随着冬去春来。
我的小小进步都凝聚着您的心血,
我的论文里扬洒着师与生的情怀。
 
科研道路上您以苦为乐,
感染我的是您对科研的那份执著。
肩上的重任压弯了您的腰板,
您的腰板坐穿了板凳的寂寞。
 
 
您的学风严谨求实,
您的品行君子坦荡。
您的胸怀博大如海,
您的精神百世流芳!
 
如今,就要告别恩师,
朝夕与共将变成离别久长。
 
这段人生黄金般的岁月,
青春的河流在你我身边潺潺的流淌。
改变的是我日益丰满的羽翼,
不变的是您关怀和期待的目光。
 
岁抽银丝月捕寒,
桃熟流丹,李熟枝残。
桃李不言芳华尽,
拜师时难别亦难。
 
纵然有一天我们远隔千里,
相信您还会经常光顾我的梦乡。
在那里您忙碌的身影如旧,
只是学生的思泪已成行。
 
九月的天空下,
师生情愫在秋风里轻舞飞扬。
载着深重的恩情、振着希望的翅膀,
您的学生就要开始翱翔。
 
不管飞到哪里,
相信我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最后,送上学生深深的祝福,
祝福您身体永远健康!
 
 
 

人生有些关口非狠狠地斗一下不可,不能为了混口饭吃而蹉跎了幸福。
                                             ——《人间喜剧》
 
进入中科院研究生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经常有把考研经历纪录下来的冲动。但有好几次皆提笔忘言,心中想说的话很多,却一时语塞,不知从何说起,毕竟考研是一件大事,牵扯的人事、物事很多,并非三言两语可以道尽。但自从决定考研那天起,将考研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是我的一个心愿,踟躇再三,我决定了却这个心愿。
 
其实,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我就有考研的想法。不仅是因为自己可以通过读研究生继续深造,增加学识和竞争力;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高考被调剂而与自己喜欢的专业擦身而过的“壮志未酬”,这使我内心有一种没有实现梦想的深深愧意。我羡慕那些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崇尚那些不断进取的灵魂。
 
大学时光美好又匆匆,不经意间我已步入大四。此时,找工作抑或考研变得现实而迫切,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深感只有把握现在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在其他人准备找工作的时候,我开始着手考研。考研是一项很系统复杂的事情。首先要决定考哪个学校,权衡再三,我决定考中科院,并且是京区院所。当然这是有一定风险的,中科院每年的报考人数很多,导师对学生要求也相对较高,我平时的学习成绩算不上出类拔萃。但中科院在社会上拥有好的声誉,研究条件一流,大师云集,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并且中科院本身没有应届本科生,考生都很公平;还有就是学生都是公费,找工作也会容易些,这使得在此学习省去很多后顾之忧。
 
最重要的是家人都很支持我的想法,所以我决定为了心中的理想拼搏一回。目标确定后,顿时有一股神圣的感觉从心底油然升起。
 
明智的选择是成功的一半,有了目标就要付诸行动。此时已是9月末,复习时间很紧迫,但我并没有太着急,准备从“头”开始,首先剪了个短发,并且告诉理发师越短越好,因为这样看起来更精神一些,听着剪刀咔嚓作响,自己像换了个人,理发在某种意义上是与过去的一种告别,也算是“削发明志”吧。
 
毕竟做任何事都是需要有精神的。
 
紧接着到书店买参考书,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市面上各类辅导书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购买之前一定要悉心甄别。书不在多而在精,除了考试大纲上的参考书目外,我几乎没买其他辅导书,如果买太多书,不一定能够看完,还会给自己造成不小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得不偿失。建筑学中的“Less is More”原理在考研中同样适用,那就是把有限的时间用到最重要知识的学习上,我们的学习才最有效,贪多贪全会使复习顾此失彼,一塌糊涂。
 
要在短短数月内全面复习四门课程,合理利用时间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做到忙碌而不盲目,我决定把时间分成三大块,上午看政治,下午学英语,晚上主攻专业课。而不是象有些同学那样这个小时背单词,下个小时看毛概。借用智慧老人老子的话就是“考研复习若烹小鲜”,切忌在煎鱼时频繁翻动鱼身,最后使得鱼身破损,心情也变得很遭。这样不断的在几门课程之间换来换去,使得大脑缺乏思考连续性,效率自然不高。
 
英语是考研的重中之重,我报考的专业不考数学,从而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英语学习上。我的英语基础还不错,所以直接从历年真题入手,真题是最权威的资料,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我把每一个题目都仔细搞明白,每个不认识的单词都查清楚,当然这样做题的速度很慢,但有时费时费力的方法反而是捷径。      
 
第二天早上再到户外把前一天做过的题目朗读几遍,既培养了语感又可以做到了温故而知新,一举两得。那时正值深秋,早上很凉,但这样效果反而更好,记得更牢,即使是大雪纷飞的寒冬,我依然坚持早读。冬日的早晨,窝在被窝里睡懒觉当然很惬意,但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就是选择了与懒惰决裂,与勤学为伴,懒惰就像醋酸一样会软化人的精神钙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研是对一个人从心智到体质的全面考验,很大程度上是耐力与毅力的比拼。一个善于限制自己的人才有指望获得成功,没有动心忍性就没有突破,没有收获。
 
到考试前我已经把真题做了5遍,内容也烂熟于心,事实证明这种直截了当的真题法比较有效,较少的时间投入能得到较大回报,我的英语得了73分。
 
至于政治和专业课,基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政治大纲每年都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把指定参考书看熟,就有备无患了。我一向对各种自命不凡的辅导班敬而远之,其实报班的同学最后几乎都有受骗的感觉,动辄千元的报名费打了水漂不说,浪费那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是最让人心痛的。
 
要懂得借助别人的力量壮大自己。考研时最好与熟悉的同学组成一个考研小组,小组成员可以相互鼓励支持,互通有无,信息共享,遇到难题大家一起讨论,这样自己会有一种归属感。有些同学孤军奋战,自我封闭,学习方法不当,虽然学习刻苦,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但最后名落孙山,令人扼腕。这也正应验了《礼记》中的那句话“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我一起复习的5个人最后都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学校。
 
考研本身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复习周期长,学习强度大,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周而复始,难免使人滋生厌倦感,尤其看到保研同学优哉游哉的样子,更是容易产生心理波动。所以,合理调整心态很重要,有些同学考研自始至终如临大敌,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不仅不参加正常的班级活动甚至关停手机,切断与外界的联系,长此以往,不仅窒息了学习的激情,甚至可能造成心理疾病。还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对,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只有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我把看电影、运动、美餐等当作自我酬劳法,整个考研过程中,除了每周末都要游泳外,我隔三差五还要看一部喜剧片。电影可以用作情感上的宣泄,当感到孤寂、疲惫、劳烦时,我会毫不犹豫放下手中的工作,犒劳一下自己,看一部电影。随着情节的展开,肆无忌惮的释放笑神经,所有郁闷情绪也随之一扫而光,精神又振作起来。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也不忘使自己保持高昂的学习斗志,虽然生活单调、朴素到了极点,但我每天都很充实,都能感到进步,因为有积极的心态,有奋斗的目标,我可以以最大的热情和自信向中科院冲刺,拼搏赋予我勇气,理想赋予我活力。
 
此时我似乎明白了自助者天助的道理。
 
最后的考试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接下来的复式主要是导师考察你的表达能力以及研究潜力,到此一切都水到渠成,自己成为中科院的一名准研究生。
 
一路走下来,自己似乎成熟了许多,也悟出了一些道理,那就是不要低估自己的潜力,其实一些看似很难的事情,关键在于我们愿不愿去尝试,敢不敢放手去作,只要你尽力去作,并且做好了,那你就获得了成功。人生没有一劳永逸,青春没有失败!
 
(作者:朱崇开,中科院研究生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本科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
 

有人称他们为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称他们为阶梯,压低了自己,抬起了别人;有人称他们为铺路石,粉碎了自己,平坦了别人;还有人称他们为春蚕、孺子牛。这些原本普通的词语,却因他们,变得别具深意。他们,就是我们的老师。

    忘不了年幼时,幼儿园里的老师  教我第一次拿笔写字,虽然歪歪扭扭,但老师还是轻轻地摸了摸 我的头;忘不了小学时  从乡下转学到了城里,自己有些紧张,老师给我一个微笑,鼓励我说“好好学习”;忘不了高中时,老师埋头备课不断揉颈椎的场景;忘不了大学时,电化学老师的一个  讲座让我对燃料电池这一新的领域产生无穷的兴趣;更忘不了这里的老师,如慈父般对我课题的帮助,又如一盏明灯,对我人生道路的指引!

    啊,老师们,无论社会是多么的 物欲横流,您总是用责任坚守这份岗位。您默默无闻,却渴望学生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您生活简单,却把自己最丰富的情感都交给了学生。您甘愿奉献,把学生们的成长 做为最大的快乐。您不辞辛劳地 播种,把收获满园芬芳桃李作为人生追求。

    啊,老师们,就像小草忘不了雨露和太阳,就像儿女  忘不了爸爸  和妈妈,我们又怎么会忘得了您呢。一年又一年,学生们和您在一起开心的笑容,一个又一个,教师的节日里,我们发自内心的祝福,一届又一届,毕业答辩时,哽咽的致谢,深深的鞠躬。

    啊,老师们,今天是您的节日,可是我知道,您一定还在忙碌着,为教学为科研而奔波着,就像 在和时间赛跑。衣宝廉院士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仍然惦记着燃料电池的发展,沙国和院士不辞辛苦  坚持在实验室一线指导学生。每次在所里看到这些老师们匆匆的身影,都有一种巨大的鼓舞和感动。在他们的身上,我看不到蹉跎、平庸和悲观,只看到执着、奉献和奉献中得到的快乐。是的,他们是一群快乐的行者,而奉献是他们的源动力;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您传给我们的是真理之道,授的是科研之业,而解的,乃是人生终极之惑!

    当我长大后,才知道,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才知道那支粉笔中,画出的是彩虹落下的是泪滴;才知道那个讲台上,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奉献,是您的精神火炬,让我们再次用真心为老师,为老师的奉献致意吧。

因为爱的赠遗是羞怯的
 
它说不出名字来
 
他掠过阴翳
 
把片片欢乐铺展在尘埃上
 
捕捉它
 
则永远失却
(一)
 
我的大学生活平淡无奇,我没有参加任何的社团,没有担任任何干部,成绩也不好不坏,在我们学校奇怪的综合测评下没有拿过任何奖学金,形象一点说大学里的我就如同一滴掉进大海里的水,瞬间就被淹没。而我的大学恰好就在海边。美丽的海,美丽的城市,美丽的大学。记得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无聊的关于各大学调查的帖子,我的大学在“生活环境满意度”和“恋爱环境满意度”这两项指标上雄居榜首。
 
在这样的环境里我的生活慵懒而惬意。但是时间公平得几近残酷。2006年3月的某个周末,我把单车骑到环岛路上,一个人在海边坐了很久很久。我觉得生活应该有所改变,有所挑战——自从高考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做过一件觉得困难的事情了——后来听见《士兵突击》里许三多说:人不能过得太舒服,太舒服就会出问题。也许我当时就是那种感觉吧。于是我决定了考研,并且决定了必须考到北京去,后来我自嘲地对朋友们说那是一种朝圣般的感觉。
 
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考虑过这一决定的对错——其实在人生道路上所有的决定本身是无所谓对与错的。我需要考虑的是怎样来实现这一决定。我选择了中科院电子所,因为它基本可以让我研究生期间不再向家里要钱花,这符合我的家庭境况。然后我把这一决定告诉了大学以外的所有朋友,以使自己不会轻易退却。最后我疯狂的做家教赚钱,甚至在感冒时晚上还冒着南方初夏的暴雨坐一小时公交去做高三数学辅导。我需要迅速的赚够钱,以便八月开始复习的时候能住进校外的出租屋。因为我宿舍兄弟四人中至少有一人可以保研,还有一人铁定了去工作。,在我们这整晚不断电不断网的环境里,我没有权利要求大家为我个人营造安静的生活环境。
 
我做着这一切,安静的等待八月的到来。一号,我正式的开始了考研新生活。经常听人说起考研是一个多么多么艰苦卓绝的如二万五千里长征般的过程。或许是环境不一样吧,我并不以为然。因为我的这一段生活开始得愉快而舒适。每天早上七点,太阳升起老高才起床,然后在八点图书馆开门前准时到达。最迟十一点半,吃完午饭溜达回宿舍睡一个奢侈的午觉。下午和晚上各自在自习室奋战近三个小时。而剩余的时间,我要么在诺大的校园里闲逛,要么呆在报刊杂志阅览室看一些“无聊”的文字。然后每周三图书馆闭馆的时候去上网,看《prison break》,或者骑车去环岛路上瞎逛,甚至有时晚上回去,还凑热闹地和研友们在出租屋的客厅里对着一台破电视看真正无聊的选秀节目。至少在当时,我并没有看出这样的生活有何艰辛而言。唯一遗憾的是我错过了这一次也是最有可能考及格的一次六级的报名机会,以至于到现在我都只能拿着四级证书招摇过市。
 
不久Y也搬到了离我很近的地方,于是生活更加愉快。Y是我大学同班同学兼老乡,微胖,不过在我们这典型的工科院系里当然是美女了。她的目标是北大。当我问起为什么选择北大的时候,她沉思良久,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说,我就是喜欢北大,一幅超级花痴的样子。于是大部分时间里我们一起上自习,一起去食堂吃那讨厌而又无可奈何的饭菜,晚上一路嬉笑回去,甚至有时候还陪她去逛街,购物。唯一不常在一起的是每周仅有的两次选修课她经常逃掉而我每次都给她抄作业,或者点名的时候及时短信通知她或者找人代她点上。
 
很久以后才听舍友说起,那段时间班里有关于我们的流言在游荡。幸亏我做人一向诚实而低调,不久一切都湮灭了。事实上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对生活产生了某种错觉:这样的日子永无尽头的持续下去该有多美好啊!
 
(二)
 
关于这些文字,我写写停停,已经是好几次了。这个时候的北京已经是深秋。我的QQ签名档也从“谁来倾听这一叶知秋的美丽”改到了“天凉好个秋”。
 
一天,我和Y同时在线的时候她突然问我:真的欲说还休吗?是啊,我能说什么呢。一些人走近了你的生活,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然后有人失败了,有人成功了,有人退却了,有人重新选择了,有人还在继续奋斗。我能说什么呢,安慰那么矫情,鼓励那么虚伪。语言,那么苍白无力!
 
从计算机系跨专业到会计的谭失败了,前不久短信告诉我在认真的工作;丁失败了,从此消失于我的生活;Y失败了,却还在继续这梦想。而我,也曾舞蹈于失败的边沿。参加所内调剂的那个清晨,我躺在朋友的床上,想着第一次面试,想着半年来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我给家人打电话,收到所有的都是安慰。可是这所有的安慰非但不能使我平静,反而让眼泪更加恣肆的流淌,流淌,真的,我没有哭,只是泪水一直在流淌。那一刻,我像个初生婴儿,可是怀抱呢!我的朋友坐在床边,捧着一本书久久没有翻动一页,我知道他是假装没有看见,我也感激他假装没有看见,因为那一刻,我需要流泪。
 
之后我坐了三十几个小时的回车从北京回到厦门。在车上我一直想,一个人的生活与这样一次旅途其实有很多可以比拟之处。不断的有人上车,与你共一段行程,也不断的有人下车离去,从此再也不会踏入你的生活。
 
而我是幸运的,无论过程怎么样,我最后到达了终点。
 
那天在QQ上,Y还告诉我,这个时候的厦门还很暖和,还可以穿裙子——我眼前立即浮现出她穿着裙子的样子——只是再没有人每天和他一起自习了。她还说,明年,她一定会来北京……
我默然无语。
 
我想起了泰戈尔的那段诗:因为爱的赠遗是羞怯的……
 
生活,也是如此啊!
 
后记:我终于写完了自己想要说的话,我不知道这是否算得上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故事或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征文。我去看了网上几乎所有的“我的考研故事”,发现大家都写着一些激情飞扬的文字,而我的,似乎充满了太多的喟叹与哀愁。可是这就是我的感受,我真实的生活。
 
(作者:冯西贤,中科院研究生院2007级研究生,培养单位为电子所。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