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许静静】10月26日晚,由国科大团委主办、国科大学生会宣传部承办的“美工、视频制作培训”讲座于中关村园区S201教室开讲,百余名国科大学子饶有兴致地听取了此次讲座。

此次讲座包括美工和视频制作两大部分,宣传部的乔珂欣和李傲两位同学分别跟大家分享Photoshop实用技术和视频制作技术。

乔珂欣围绕如何用photoshop制作海报来讲解,首先介绍了photoshop软件的通用技术并进行现场演示,比如Ctrl+m和Ctrl+t快捷键的使用,她还当场做了几张海报,让在场的同学们亲眼看到各种工具的使用效果。然后分别罗列了科技学术类、专题宣传类、文体活动类等各类海报的设计要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用在图片处理上非常恰当,素材是必须的,于是她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了海报制作的素材网,如素材中国、我图网等。李傲主要给大家讲解视频制作,他提到常用软件有Format Factory、KMP、会声会影、PS、PR、AE等。结合一些视频典型实例,李傲向大家传达了视频制作时配色、配音和构图的原则。他说,配色要协调,整个视频整体色调一致;音乐节拍要和视频动画准确搭配,动作卡在音乐的鼓点上;构图要符合黄金分割定律。通过观看实例视频,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颜色、音乐、构图科学搭配带来的美好视听享受。李傲强调,特效的使用要慎重,很多特效过于夸张,用在视频里很突兀。

在座同学也都是对美工和视频制作感兴趣的,所以大家在讲座上讨论得很热烈。大家通过讲座学到很多贴近生活的实用技术,可用于设计制作精美的图文及视频,满足自己及身边人的视听享受,为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

10月26日上午,国科大人文学院十周年系列院庆活动第二场报告会在玉泉路校区教学楼阶二5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魏坚和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真真分别为人文学院师生带来了“秦汉九原——五原郡治的考古学观察”和“生命科学中的伦理问题”为主题的精彩学术报告。

魏坚作为考古学领域的专家,研究领域囊括秦汉阶段北方地区长城沿线、古代北方民族文化以及蒙元时期等,曾组织过北京市的考古论坛。他多次来到人文学院为同学们开展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详细介绍了有关秦汉时期九原的史料以及现场考察资料,他还幽默地解释了“九原”与“五原”的差别,并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对此做严谨深入的研究。

在与人文学院师生的交流中,他解答了王涛老师关于新石器时期考古的一些疑惑,并表达了一些关于考古热点问题的看法。另外,他鼓励同学们扎实掌握考古学的基本方法,任何时期的历史都是值得研究的,可以提出的问题也是无穷无尽的。

李真真则与师生们一同探讨了“生命科学中的伦理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与伦理规范的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科技和伦理间的冲突愈演愈烈。为了使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防止或减少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和文化冲突,“科技与伦理”已经成为科技决策中的一个重要维度。李真真重点梳理了当代社会生物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突破引发的伦理争论,她认为,伦理冲突存在于传统伦理观念、价值和利益三个层面,化解伦理冲突需要技术、协商和监督等机制的协同作用。

与会同学在聆听了两位大师的报告后,对相关专业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为他们严谨的学术态度所感染。

【新闻网讯 马学喜 傅茜】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白血病患者,敞开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之门,10月26日,国科大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国科大玉泉路园区进行了以“传递人间挚爱,加入中华骨髓库”为主题的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活动。

本次宣传活动以发放传单、对相关问题答疑等形式展开,让同学们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安全、无损健康的,青年志愿者们的耐心讲解也让大家熟悉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须知及捐献过程。

据悉,目前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不再是“钻骨取髓”,而是从外周血中采集。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很安全,至今没有发生捐献者受到伤害的案例。捐献的步骤也十分简单,大致分为五步:1.报名登记,2.取样检验,3.等待配型,4.捐前准备,5.实现捐赠。

捐献一点造血干细胞不会损害健康,却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传递人间挚爱,加入中华骨髓库,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筑成一道爱的长城,共创生命奇迹。

“如果你喜欢用PS表达创意,如果你想要制作视频记录生活,到图像万千的光彩世界里穿梭吧!”

10月26日晚上六点半,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团委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会承办的“美工、视频技术培训”第一期于玉泉路教学楼205举行。在海报的召唤下, 80余名学生参加了培训,活动由学生会吕全霞同学主持。

本次培训活动主要由学生会的李文叶、朱鹤和吴骏恩三位同学主讲。为了使同学们对photoshop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李文叶先是介绍了photoshop软件,然后现场演示常用工具的应用。接下来,朱鹤讲述如何制作海报,她谈到,对于没有熟练掌握photoshop技术的人员来说,制作出精美的海报也不是天方夜谭,除了制作简单不失华丽的海报外,也可以对网络上精美的模版稍加修饰。她指出,海报的三分之一处放一级标题是最舒服的。其后,她又讲述了色彩搭配的知识。最后,吴骏恩从制作视频的软件入手,讲述了软件的应用及如何在视频中插入背景音乐等问题。

对于现场同学们的踊跃提问,三位主讲人更是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培训结束后,主讲人还热情地与同学们分享了制图和制作视频的软件及素材。

10月25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会组织了关爱孤独症儿童志愿者活动。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具有以下特征:严重缺乏与他人的情感接触;怪异的、重复性的仪式性行为;缄默或语言显著异常。因此,孤独症患者很难融入社会,更糟糕的是孤独症的致病机理未明,也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不断的教导和关爱却能够撬开病魔的双臂,让孤独的孩子们感受到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虽不能根治,却可以大大缓解他们的症状,减轻他们父母的担忧。


    此次活动的目的地是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这是第一家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的民办教育机构。它的主要使命是帮助孤独症儿童得到早期个别化教育,并帮助其家长认识孤独症,促进社会认识、理解、接纳孤独症儿童以及尊重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下午2点半,志愿者们到达了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受到了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在正式与孤独症儿童见面前,志愿者们必须接受工作人员的正式培训。除了孤独症的基本症状外,志愿者们还了解了“行为训练”(ABA)个别化教育方案,知悉了对待孤独症儿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小到喝水、上厕所,大到处理孤独症儿童重复行为等,可谓是面面俱到。


    下午三点,志愿者们终于和孤独症儿童见面了。每一个志愿者分管一个班,每班4到6个小孩子,年龄在4到7岁之间。他们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个世界也只有他们孤身一人,外界难以触及到他们的心灵。他们的心就像是装在不透光的装满水的玻璃球里的小鱼,不管玻璃球如何摆放,放在哪里,他们都难以感受到外界的变化。


    志愿者最大的困难,就是难于与他们进行沟通。在常人看来很容易理解的话语对他们来说却宛如天书。志愿者必须耐心,缓慢地,一遍又一遍地跟他们讲解,还要不时加上肢体动作。但是,困难不仅如此。孤独症儿童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就跟他们对外界的知觉一样,迟钝而滞后。是否该喝水,上厕所,他们都难以分辨。志愿者只好每隔半小时给他们喝水,带他们去厕所。


    虽然有着很多的困难,志愿者照顾孩子们也还不熟练,但是凭着耐心和爱心,志愿者让孩子们平安度过了一个半小时。


    下午四点半,志愿者工作结束后,大家见到了孩子们的父母。每一位父母都仔细地听志愿者讲述自己孩子的表现,对大家充满感激。不管孤独症儿童多么的不合群,多么的孤僻,他们也有生活的权力,而这份权力,必须要全社会都支持才能顺利地行使。而志愿者,让孩子的父母和所有关心孤独症儿童的人感到他们并不孤独。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