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晚7时,国科大学生会“就业·汇”品牌活动求职经验分享会第一场——“生物·化学”专场在国科大玉泉路校区教学楼阶一3教室举行。

此次分享会邀请到了2011年毕业于化学研究所的博士赵悦菊,2012年毕业于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博士孙启凡和2012年毕业于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硕士孙昕。他们向大家分享了各自的求职经验,有辛勤的汗水,也有成功的喜悦,但带给新生们更多的是激励和希望。

赵悦菊说,如果你想得到,你就会得到,你所需要的只是行动。据了解,她在硕博期间发表了8篇论文,影响因子目前已累积到40。她在科研方面的勤奋与收获给了同学们很大的启发和激励。

孙启凡认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她敢想敢做、踏实细致,谈吐朴实又不乏诙谐。她分享了为什么选择去做一个公务员的原因。同时,也告诉大家作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的责任与使命。她说,能够将个人的追求与事业结合在一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孙昕则为我们讲述了很多有趣的理论。如0.1理论,大道至简。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都是1,如果你努力了一年有了0.1的进步,你是1.1,别人没有付出但也没有退步多少,是0.9,一年的差距就是0.2,但如果是10年,日积月累就会得到这样的方程式:1.110=2.59和0.910=0.34,两者差距将近10倍。这样数据化的对比,让同学们感慨道,有目标就要努力,收获和成功并不是在一时之间,只有稳扎稳打,持之以恒,才能让自己成为比别人优秀的人。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提问,畅所欲言,气氛非常热烈。师兄、师姐们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例如:硕士毕业后工作还是读博、出国读博的意义等,结合各自的经验给同学们提出了建议。

同学们纷纷表示,非常喜欢这种与师兄、师姐交流的机会,因为共同的学习经历,他们的经验分享显得更加贴切,从而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新闻网讯 安鑫 王康】11月7日晚19时,国科大明德讲堂在中关村校区S206准时开讲,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包林老师以绘画演变为主线,带领国科大的莘莘学子们进行了一次艺术历史的航行。

包林首先提到古埃及的画家选材来自他们所知晓的事物,并添加直接的想象;而古希腊的艺术家则画他们所看到的现实。以人为主体的古希腊艺术,热情坦率地表露人类丰富的感情、纯朴的天性和对美的渴求,因而能强烈地打动人心,引起人的共鸣。包林认为,产生完美的视觉感受至少需要三个条件:画必须按照透视法规构图;画看上去要有自己的光线;观者在一个视觉中心点观画。

19世纪中叶,马奈发现了画面的权利。他改变了人们对古典艺术绘画的观看方式,产生了现代艺术的第一波新的价值探索。在这一时期,画作强调绘画的“平面性”,排斥透视法带来的画面深度感,以及绘画中的文学叙事。

到了20世纪,杜尚发现了实物的权利。他通过改变实物存在的场域来改变我们的观看习惯,从而跨越了传统艺术的边界,形成了当代艺术的第二波价值探索。

何为后现代艺术?包林解释道:后现代艺术的最大特点是解构,实现跨界的、横向的、多元的发展。而符号学为此提供了价值工具,即语言是一个差异性的系统,艺术的价值来自符号的差异性。语言库中选取的变化是无穷尽的,通过挪移、替换或变位,最终后现代艺术成为一种策略化的艺术。

在谈到新表现主义时,包林说:这是新的价值探索,一种未结束的现代性,新一代艺术家不再从集体叙事出发,转向从个体自身的生存记忆开始,或者从自身的故事开始。

最后包林给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与西方的艺术原本是两个自在自为的独立系统,从二十世纪以来的存在状态去观察,西方遵循工业革命以来的发展逻辑去改革自身的形式语言,而中国上千年的自我封闭是被另一个开放系统打开的。中国上个世纪以来的艺术在不断超越自身历史的局限而走向开放,其中不乏冲突与融合。随着中国的崛起和走向世界,中国当代艺术将与科技一样,成为一种构造物质和精神力量的视觉语言。

当代艺术的价值在于重构人之所见。只有那些经验中人为的规定、观念和矫饰被悬置时,亦即艺术不再依托任何先验的东西之时,艺术才会有自身的价值和活力。

在讲座的最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对艺术非常感兴趣,并和包林进行了交流。

 

一直有想去井冈山看看的愿望,都因各种原因未能成行。今年10月25日至29日,参加中国科学院第十一期所局级领导特训班组织的参观学习活动,终于来到了井冈山。

初到井冈山,第一印象就是革命摇篮井冈山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小时教科书里获得的印象,革命老区一定是贫苦的、落后的。现在看到的是挂满国旗、红灯笼、吉祥符、丰收串的林荫大道,街旁各种星级的宾馆,各种各样的餐馆,土特产超市、根艺竹器商店等等,一派富饶美丽的景象。革命摇篮井冈山,如今已经成为圣地,成千上万的人们到这里来“朝圣”, 瞻仰古迹,缅怀先烈,感悟人生。

我们的活动是学习和参观相结合,一边听关于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专题讲座,一边参观博物馆和革命历史古迹。这样的安排非常好,有了相关的知识背景,参观起来感受就特别深。我们听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史概述及几个重大问题研究”和“感悟诗人毛泽东的精神境界与人生修养”等报告,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干部学院、小井红军医院、大井毛主席故居、北山烈士陵园等景点,还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重温入党誓词。几天活动下来,感受很多。

不管做什么,人才是关键。当年在井冈山搞革命的时候,其实也是人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时跟着毛委员进入井冈山的人,受过教育的占很大比例,据井冈山干部学院匡胜教授介绍,当时在井冈山的红军,有150多人是受过各种各样中高等教育的:有国外留学的,有黄浦军校的,有各种师范学校的,有讲武堂的。这些人进入山区,可以说是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一股新风,通过他们,老百姓被组织起来了,山区成为革命根据地。试想如果没有这些具有知识的红军干部,根据地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这一点在我们过去的中国革命史教育中往往被忽略,以至于我们在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不那么重视知识,不那么重视人才。现在看来,革命都需要知识和人才,更何况搞建设呢。

革命的成功还离不开党内的民主决策。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利后,革命前途非常严峻,队伍大量走散,何去何从,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当时毛泽东等人,在这个问题上,既不是不顾情势的变化而盲目执行上级的指示,也没有上山做“山大王”,而是采取民主手段,对部队进行改编,消除军官和士兵之间的等级,“把支部建在连上”,使得所有的战士都获得了主体意识,所有的人都在为自己理想的事业奋斗,不只为领导或军官卖命。红军因此获得了无比的战斗力,在异常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保持革命的信念,绝不放弃。

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也是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毛泽东对湘赣地区的农民有过深入的考察,他了解农民的需要和思想,所以他能够从农民的需要出发,打土豪,分田地,把农民发动起来。党的干部在革命斗争最困难的时候,总是站在最前面,不怕牺牲,这为群众树立了榜样,展示革命干部的领导者魅力。领导者的魅力,在当时的斗争环境中,不是靠一套又一套的理论,而是靠具体的榜样的力量。当红军将领可以把用于消毒的盐水留给战士而自己勇敢面对死亡的时候,当个别红军干部因为小小的欺骗百姓行为就会面临严厉惩罚的时候,这样的红军自然就成为根据地群众的榜样。根据地的群众,就每个个体来说,是非常弱小的,但经过领导者的组织,就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样的群众路线,在今天国家的建设中同样是必要的。

总之,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这么一个机会,到革命摇篮井冈山参观学习,使我们能够静下心来,通过历史来反观我们今天的工作,是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历史的价值,在于启发。井冈山革命的历史,启示我们建设祖国的未来。

【新闻网讯 记者秦善善 刘晓奕116日上午8:30,人文系列讲座在中关村S101教室如期举行。教室早早坐满了人有些同学甚至6点多就赶到了这里,一双双焦急的目光汇聚在入口处,激动地等待着一位特殊嘉宾的出现。终于,一位老人精神矍铄地走进了报告厅,向听众亲切地招手,会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她就是英国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世界研究黑猩猩权威、78岁高龄的Jane Goodall博士。讲座以“拯救濒临灭绝动物”为主题,Jane Goodall和听众们分享了她与猩猩携手走过的三十八年幸福时光。

 

“唔唔唔……”,Jane Goodall接过话筒后首先发出了这样的声音,这让大家摸不着头脑,只能好奇地望着她,Jane Goodall亲切地解释道,这是猩猩打招呼问好的方式。掌声和欢笑瞬时感染了会场每一个角落,也让听众感受到这位老人与猩猩的不解之缘,讲座由此拉开帷幕

 

说起与猩猩结缘,Jane Goodall说是小时候妈妈买的大蓬松玩具黑猩猩当时她就被猩猩迷住,进而痴迷于动物的世界。中学毕业后,毅然决定从事黑猩猩的研究,并坚持至今。在Jane Goodall的演讲中,多次提自己的母亲,她将她的成功归功于母亲对她的支持与帮助。26时,在母亲的陪伴下,她闯入了观察黑猩猩的科学领域,而在这之前是从来没有人尝试过、也没有人敢尝试的。这位伟大的母亲和女儿一起生活在丛林里,为她采集和晒割植物标本,帮她料理生活,为她解除寂寞,帮助她度过野外考察那段最开始的艰苦日子。Jane Goodall认为自己是个幸运儿,与黑猩猩相处的时光是快乐幸福的。

 

Jane Goodall认为黑猩猩的世界中也存在着人类之间的感情。她讲起曾经有一只小黑猩猩,在刚出生后就失去父母,但幸运地被一只12岁的猩猩收养。这只12岁的猩猩为小黑猩猩寻找食物,并在别的黑猩猩欺负小黑猩猩的时候站出来保护他,像妈妈一样照顾着小黑猩猩。

 

她还谈到她曾经遇到过一个盲人魔术师,在他刚开始学习魔术的时候,没有人相信它能够做到,但是依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终于有所成绩。这位魔术师送给Jane Goodall一个抱着香蕉啃的小黑猩猩玩偶,鼓励她在研究研究黑猩猩行为和保护环境的道路上坚持下去。Jane Goodall一看到这个小玩偶,就会想起魔术师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对她的殷切期望,还有她那些可爱的黑猩猩朋友。她说她无论走到哪儿都会带着这个小玩偶,这能时刻激励她。

 

随后,Jane Goodall阐述了现阶段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重要性,她强烈呼吁人们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为濒临灭绝动物留下一方生存的天地。她自己正是如此践行的,即使没有钱,仍会想尽办法筹钱买回那些被偷猎的大猩猩,在非洲各地市场上将那些骨瘦如柴可怜的黑猩猩收养起来。

 

报告结束后,听众们就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科学工作者在环境保护中所处的位置,如何培养孩子对自然的兴趣等问题Jane Goodall进行了提问,都亲切而认真地作了回答。最后,有人问到“是什么支撑走过野外考察的三十八年寂寞岁月”时这位耄耋老人缓慢而动情地回答道对黑猩猩的研究对自然界的无限痴迷是我一生的梦想与追求!报告雷鸣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而留下的感动和思考萦绕在人们心中

11月4日,气温骤降,今冬初雪不期而至,一片银装素裹,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周末夜晚,中关村校园S101教室却座无虚席。由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学院)主办的博学讲堂迎来了它的第一位客人——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国科大电子学院院长吴一戎。

讲座围绕着“当代青年与科研”的主题展开。吴一戎结合亲身的科研经历,从“干什么”、“怎么干”和“合作”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科研和做人当中的点滴体会。他反复强调“技术的生命力在于应用”,技术的不可替代性是其不断前行发展的动力。

“要树立正确的概念”,当谈到“怎么干”时吴院士如此说到。他认为青年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概念,不能在基础没有打牢的时候盲目跟风一些新技术。他谈到有些同学与他讨论问题的时候,很容易“想偏了”,问题就在于概念上只知道一些皮毛,没有了解本质的东西。“概念就像基本功,越基本的概念越要扎实理解。”

他认为科研中解决问题是根本,“应用是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一项技术能够持续的做下去,至少需要阶段性的应用。不管做哪一个方向的科学研究,一定要沿着一个方向坚持下去。同时他也谈到青年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明确自身的职责,不抱怨,融入科研机构。

报告结束后,吴一戎与电子学院执行院长焦建彬一同接受了同学的提问。近一小时的座谈会中,同学们就如何做好科研、学生未来方向选择、以及青年的压力与责任等方面积极提问,两位老师做了和蔼亲近且颇具幽默的回答,会场内荡漾着欢声笑语。晚9点,在师生的合影中,整场讲座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