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变换着不同色彩,生活上演着光阴的故事。亲爱的同学,当你徜徉在国科大的校园,你是否会想起那段带你来到这里的考研岁月,人生里注定浓墨重彩的一笔。

追忆那段岁月,也许你曾在冬日寒风里去图书馆排队占座,也许你曾为一道高数题苦算整晚,也许你身边一直有位并肩作战的朋友。

回眸那段岁月,你是否还记得那一遍遍催促起床的闹钟声,黑板上的考研倒计时,还有备考自习室的那张座位。

也许你彷徨过,迷茫过,但今天,你可以骄傲地回首那些奋斗的日子。

也许你曾经读着别人的成功故事,心潮澎湃。而今天你也可以分享你专属的感动,讲述你特有的经历。2013年第九届中国科学院大学“我的考研故事”大型征文活动,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一、活动主题

致我们的考研岁月:2013年“我的考研故事”征文大赛

二、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记者团

三、面向对象

中国科学院大学全体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四、作品要求

1.作品紧扣主题“我的考研故事”;

2.征文作品体裁不限(如诗歌、散文、通讯等均可),字数不限,题目自拟;

3.不得抄袭;

4.在作品最后注明您的真实姓名、所在院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联系地址、E-mail、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以便发奖之用,个人信息不全的作品将直接淘汰;

五、获奖奖品

一等奖1名,奖金300元

二等奖2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3名,奖金100元

优秀奖n名,奖金50元

六、征集时间

2013年9月23日——2013年12月30日

七、投稿方式

在2013年12月30日之前,发邮件至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投稿。请注明您的真实姓名、所在院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联系地址、E-mail、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以便发奖之用,个人信息不全的作品将直接淘汰;邮件标题及附件文档标题请注明“我的考研故事征文+题目+姓名”字样。

八、版权

所有来稿,国科大新闻网拥有使用权。今后若在新闻网其他频道采用不再支付稿费。社会其他网站转贴时须注明出处和原作者姓名。

 

 

 

叔本华有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没有死亡自由的自由是不充分的自由。提到死亡,人们都会不由地倒吸一口凉气,不为别的,仅仅是因为死亡这个字眼就足以让人害怕。死亡是不可接受的吗?好死不如赖活着?9月17日晚,国科大玉泉路教一阶室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院王一方教授做客国科大,从现代医学和伦理学角度,为学子们倾情讲述生和死的真实意义——即,坦然接受死亡这一生命的自然过程。

一方:生和死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生下来之后该当如何?面对死亡时又该当如何?

从古至今,争论了好几千年,依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在中国,传统观念对死是非常忌讳的,好多场合“死”这个字眼是不能随随便便说的,不然就是对别人的大不敬,这一点对老年人尤甚。就连画画也把死神画成了一个身披黑衣,眼冒凶光,面目狰狞的骷髅头。死亡是一个不可逆过程,活着的人无法切身体会死亡的真实感觉,人们能从别人的故事中,从自已亲朋好友的离去中间接地感受这个有点让人害怕的词汇所传达的意思。

从现代医的学角度看死亡

一方:那么,医生作为救死扶伤的天使,见证了太多的生离死别,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死亡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可以坦然接受吗?

毫无疑问,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人类抵抗各种疑难病症的能力大大提高,但还是不能够阻止死亡,现代医疗技术所能做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比如通过器管移植延缓这个自然过程,人的寿命长度虽不尽一样,但都逃脱不了死亡,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死亡之所以令人生怕,是因为它总是和痛苦、悲伤连在一起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当面对死亡的时候,即便是正常的寿终正寝,大多数人不仅很难把它看作一种自然过程,而且拼命地去想:他这个年龄还不该死,还应该再活几年才对呀,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这个过程?至少,延缓这个过程。当死亡这一自然过程被赋予了太多的情感意义,它的威摄力就会大大增加,痛苦和悲伤就会接踵而至。假设一种情况,人们的精神和情感足够淡然,能够把死亡当做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过程时,心中的恐惧就会消除,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就少一些痛苦和眼泪。人们之所以在死亡面前惶恐和颤抖,不惜代价地去阻止它,实际都在心里有意无意地树立了这样一种观念:死亡是不可接受的。无论医生还是患者家属,在面对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时,心里最迫切的想法就是救活他,想尽一切办法救活他,即:1%的希望,100%的努力。当死亡的过程被延缓,患者家属得到了心理和精神的巨大安慰,医生感觉对得起自己的职业道德;而当死亡的过程在现代医疗技术面前静止不前甚至加速时,医生或医院往往面临患者家属的指责甚至仇恨的眼睛。因此,现代医学在社会情感的裹挟下已经突破了它原本的职能,不仅仅局限于延缓死亡的过程,而是要阻止这个过程。

死亡应当作为一个自然过程被尊重

一方:不少人或许亲身经历过,也或许在电视上看到过,病入膏肓的病人在病床上垂死挣扎,医生在家属的催促下拼命地救治,家属心急火燎,病人躺在病床上痛苦地呻吟,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之后,病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离世了,而家属也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现在抛开所有的情感因素,问一下,这种结果是对死者足够的尊重吗?

人们会理直气壮地说,花钱为亲人治病,这有什么错?显然,无论是出于对亲人的爱护还是出于对长辈的孝心,这都非常对,一点也不错。我们常说善终,何为善终?何以善终?病人挣扎着痛苦地去世,这是善终吗?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未必是对死者足够的尊重,善终是亲人绕膝,关怀备至,妥善地交待自已的遗愿,没有悔恨、没有遗憾地离去。当然,可以有一点痛苦,但不是生不如死的巨痛。

有多少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善终?又有多少人会在病人临终前倾听病人的心里话?当浑浊的眸子突然焕发光彩,那双临终的眼睛在临终前洞悉了人生的真谛,抽动的嘴角想要说点什么,有多少人会停下来用心倾听,或许此时人们正忙着催促医生加紧救治,或许人们此时正在商量后事如何办理,甚至,忙于谋划遗产的分割,但此时,请停下来,伏在病榻边,静静地倾听一个临终人最后的话,最大限度地尊重和维护一个生命临终前的尊严。

死亡是一个生命不可逆转的自然过程,我们当然可以利用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来适当延缓这个过程,但终究不能阻止这个过程,对于这样一个生命过程,我们需要做的除了尊重,还是尊重。

 

 

秋高气爽,中国科学院大学科苑支教社又迎来了为期将近两周的2013年秋季招新大会,据统计,今年科苑支教社将有190余名新鲜血液注入。为增进新成员对支教社的了解,促进2013-2014年秋季学期各项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支教社于2013年9月14日19:00在玉泉路教学区阶一6教室召开了第六届迎新大会。当晚,众多新老成员齐聚一堂,分享了支教社从成立之初所积累的点点滴滴,安排了各部门的工作并表达了对支教社很多活动的期待。

大会开始,科苑支教社创始人之一——杨辉动情地介绍了支教社的成立背景和发展历程,讲述了从创社的4人到现在的成功,并与大家分享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辛苦及收获,他认为支教社就是做实事,就是给需要帮助的孩子传递爱心和希望,就是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看到新成员的积极活跃,他感到由衷的高兴,希望这股新的活力能给支教社新的气象,在未来的日子里开展更多的志愿活动,扩大影响范围,将平等、友爱、务实、团结的社团文化发扬光大。老社长郭强等也发表了讲话。

作为此次迎新大会的负责人,现任社长怀晓伟做了详细的报告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报告中他简要地回顾了科苑支教社的成长历程,他说,这几年各个部口都做出了突出的工作,如百名志愿者服务次数达1500次、社会调研组开展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现状调查”调研等。在提到志愿者的使命,他讲到,每个孩子都有如花般绽放的权利,我们坚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支教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需要热情、爱心、坚持,只要用心做下去,就会有良多收获。

然后,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分别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其中,华奥学校支教组,黄庄学校支教组最为活跃,这两部门强调要“有热心,有耐心,有恒心,有爱心”,提出了“非诚勿扰”。在提问环节,支教社师哥师姐详细地解答了各同学所提出的疑问,以期让他们在日后的活动中提供更高效的志愿服务。

2013年科苑支教社第六届迎新大会圆满落幕,在新学期里,支教社将以他们的爱心更加团结去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

 

 

 

秋高气爽,中国科学院大学科苑支教社又迎来了为期将近两周的2013年秋季招新大会,据统计,今年科苑支教社将有190余名新鲜血液注入。为增进新成员对支教社的了解,促进2013-2014年秋季学期各项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支教社于2013年9月14日19:00在玉泉路教学区阶一6教室召开了第六届迎新大会。当晚,众多新老成员齐聚一堂,分享了支教社从成立之初所积累的点点滴滴,安排了各部门的工作并表达了对支教社很多活动的期待。
    大会开始,科苑支教社创始人之一——杨辉动情地介绍了支教社的成立背景和发展历程,讲述了从创社的4人到现在的成功,并与大家分享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辛苦及收获,他认为支教社就是做实事,就是给需要帮助的孩子传递爱心和希望,就是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看到新成员的积极活跃,他感到由衷的高兴,希望这股新的活力能给支教社新的气象,在未来的日子里开展更多的志愿活动,扩大影响范围,将平等、友爱、务实、团结的社团文化发扬光大。老社长郭强等也发表了讲话。
    作为此次迎新大会的负责人,现任社长怀晓伟做了详细的报告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报告中他简要地回顾了科苑支教社的成长历程,他说,这几年各个部门都做出了突出的工作,如百名志愿者服务次数达1500次、社会调研组开展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现状调查”调研等。在提到志愿者的使命,他讲到,每个孩子都有如花般绽放的权利,我们坚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支教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需要热情、爱心、坚持,只要用心做下去,就会有收获。
    然后,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分别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其中,华奥学校支教组,黄庄学校支教组最为活跃,这两部门强调要“有热心,有耐心,有恒心,有爱心”,提出了“非诚勿扰”。在提问环节,支教社师哥师姐详细地解答了各同学所提出的疑问,以期让他们在日后的活动中提供更高效的志愿服务。
    2013年科苑支教社第六届迎新大会圆满落幕,在新学期里,支教社将以他们的爱心更加团结地去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

【新闻网讯 记者 李艳丽】12日下午3:10,国科大玉泉路校区礼堂里已经座无虚席,过道和墙角处都站满了前来参加论坛的听众,紧邻讲台处三四排同学席地而坐,人文论坛的宣传片在滚动播出,大家都早早地等待论坛的主讲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Paul Nurse的到来,期待一场精彩的演讲,一次与诺奖获得者的近距离交流。

3:30时,主持人李静海院士简单地介绍了Paul Nurse的事迹后,Paul Nurse身着一袭西装穿过满满的人群来到讲台前,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英国皇家学会”,“诺贝尔奖获得者”等词汇,都真真实实地化作眼前这位头发斑白、戴着学者固有的眼镜、和蔼可亲又散发智慧光芒的绅士,新学期第一场科学与人文论坛揭开序幕。

中英的科学合作日益增强

讲座的开始,Paul Nurse给予中科院高度评价,他说到中科院是人才的摇篮,培养成千上万的各个科学领域及工程方面的研究生,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位女博士生,他还幽默地谈到“也许在座的观众中就有一位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引得台下听众一阵笑声。

英国皇家学会这个世界上最早的科学院与中国科院渊源很深,与中科院的交流与合作也有50多年。早在1978年,英国皇家学会收到中国具有医药和实用价值的植物注释目录及多种种子,成为那里最早的一批标本。1962年英国皇家协会派代表团来中国访问,并抵达中科院,那一刻奏响双方合作交流的音符,在18、19世纪双方交流得到进一步升华,交流和联系涉及药物、针灸、动物、植物、书籍、手术设备、瓷器、丝绸和中国语言等方面,1972年中国历史年代间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期刊《哲学学报》上就是有力的实例。

Paul Nurse面带微笑回顾那段历史,台下听众静静地听着,他继续讲到,英国生物化学家Joseph Needham和英国皇家学会的成员是第一批欣赏中国文明科学技术进步的人,并于20世纪40年代来中国访问学习。

近年来中英的科学联系日益增强。英国皇家学会已经与中科院联合开展合作项目,涉及合成生物学、研究评价、以证据为基础的政策制定及前沿科学,Paul Nurse肯定地说未来的合作交流会更多、更深入。英国皇家学会的成员中也有中国科学家的身影,说到此,他真诚地表示,希望彼此的交流能促进双方的发展,希望更多的中国科学家进入国外科研组织,共同为世界的科学发展努力。

支持“好科学”

“适当而又开放地开展‘好’科学是获得知识的一种可靠的方式。” Paul Nurse这样概况“好”科学的价值。

此时,笔译的字幕出现在礼堂的墙壁上,Paul Nurse先纳闷了一下,然后立刻明白是这是自己讲话的翻译,几秒钟讲台上展现给大家的是一位可爱的学者形象,在同声翻译的辅助下,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Paul Nurse的演讲。

Paul Nurse解释说“好”科学是基于可重复的观察和实验,需要考虑所有的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合理、一致、客观的分析来解决科学问题。“好”科学本身是具有怀疑性的,如果一个实验的结果不能支持某一具体的观点,那么就要放弃或是修改这个观点,所以在科学实验的最初阶段意识到有时科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具有假设性质的,这很重要。

在大家都在疑惑到底该支持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时,Paul Nurse以他的经验告诉大家,通常是才华横溢的科学家获得科学界的主要发现,这些科学家都具备一些特殊的能力,比如他们有深度的知识、创新的价值观念,能理解科学和研究进行方式,并有一个良好的动机激励他们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Paul Nurse强调进行科学研究是一种极具创新性的活动,掌握某一科学领域的深度知识很关键,同时也需要对其他领域的理解,因此,决定某一科研是否值得支持时,科研内容本身即进行科研的人是很重要的参考方面。Paul Nurse也提到,某些科研可能是多学科交叉的,且需要更多的团队合作,会涉及很多学科,诸如除金融之外的活动科学、市场分析和法律等,这就需要汇聚力量,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组织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支持。

Paul Nurse的肢体语言很丰富,台下的听众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显然,大家被台上这位睿智的学者深深吸引住了。

科技应对挑战

Paul Nurse继续他的演讲,毫无疑问,科学几乎触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农业、医疗、信息技术、电信和运输也都是由科学研究发展而来的。人们所吃的食物,旅游时乘坐的飞机,免受疾病困扰的疫苗,实现彼此联系电脑电话等等,都是全球科学企业的产品,科学已经并将继续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环境、行业和经济的发展,并在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发挥巨大作用。

人类面临的挑战有很多,Paul Nurse具体地介绍了气候变化和食品安全两方面。

气候变化会引发很多极端天气,给人类带来各种灾难。Paul Nurse指出,科学家要做的就是解决这些挑战:支持高质量的研究来了解气候,继续监控气候,发展新技术,寻找更好的模型来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和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以更少的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相同的动力,改善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另一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食物安全。人们对食物中所含的物质很敏感,比如大家对转基因食物都持怀疑态度,Paul Nurse指出,显然有必要适当地鼓励公众,其次要在大众媒体上进行一场高质量的辩论,而且应该是科学家给公众一些科学的建议。

窥一角而知全貌,Paul Nurse的讲解使大家深信,科学以及科学家在未来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Paul Nurse再一次表达对中英科学家进行合作交流的喜悦,希望可以找到新的方法和途径来使中英科学家的合作更深入;希望更多的年轻中国研究人员在英国工作,更希望有年轻英国研究人员在中国工作;希望在前人的基础上为两国甚至全世界的文明作出贡献。

精彩的问答环节

论坛的最后,是轻松活跃的问答环节,台下的同学纷纷举手向Paul Nurse提问。

关于如何做科研的问题,Paul Nurse解释说科研需要一颗好奇的心,需要投入全部的热情,需要头脑中的思想和双手的操纵能力的配合,还需要以一种享受的态度对待科研,他的回答与同学们引起共鸣,热烈的掌声响起。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Paul Nurse认为哪种科学方向值得深入研究,如何克服科研中的困难等问题,有何种兴趣爱好,如何看待中国高等教育等问题,Paul Nurse都一一作答,因为时间有限,Paul Nurse还幽默地说到,到吃晚饭的时间了,如果再回答问题,就没有地方吃晚饭了,逗得大家一片笑声。

Paul Nurse被国科大授予名誉教授称号后,在大家长久而又热烈的掌声中离开礼堂,但那张微笑慈祥的脸庞和这场精彩的演讲一定会久久地留在听众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