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对动物的驯养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开始,从古至今,家养动物在人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和文化传承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10月15日下午,在玉泉路校区综合楼306,中国社会科院教授袁靖以牛、羊作为切入点,阐述了家养动物在中国五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动物考古研究方面,袁老师从古代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出发,介绍了本学科的测试工具和整理方法,即“发掘—过筛—水洗—现场测量”,并且提出了一个很特别的手段——“将今论古”,即用现今的各种标本与古代遗存做对比研究。同时,课上他还简要阐明了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在基本特征上的区别和联系。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随着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家养动物也开始出现,这不仅在肉食上丰富了人们的选择,减少了人类体力方面的消耗,而且增强了人类对友情的认识,但同时也带来了疾病、导致私有制的产生。

通过讲座,我们了解到,在中国古代,家畜比重排行前三甲的是猪、牛、羊。家养猪的平均年龄在一岁半左右,占了古代家养动物的半壁江山。在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绵羊开始出现并且与祭祀息息相关;一万年前我国中原地区已经出现类似水牛的家养动物,而在四千年前黄河上中下游墓葬中均开始出现黄牛,并且通过基因测序和DNA检测证明黄牛和绵羊均来源于中亚,并非是中国固有生物,而猪确是起源于中国本土。

袁教授解释道,家畜的形成有两种形式,控制和同化。控制是指在人们与动物相处的同时逐渐控制动物的行为,将之转化为人类所想要的家畜,如我国猪的驯化;同化是指世界各地通过交流,将其他地方的已有家畜引进到本地,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将之圈养形成有地区特色的家畜,如黄牛和绵羊。

据调查,绝大多数古代动物考古发现都在北方,鲜有在南方的,其原因主要是自古中原文明均在北方兴起和繁荣,南方地区被人们看作“不毛之地”,而中华文明主经过八王之乱,安史之乱,南宋偏安三件主要事件才逐渐南移;其次北方干燥,土壤偏碱性,而南方雨水充沛,土质偏酸,所以北方墓葬更容易保存下来。

讲课的同时,袁老师还利用如周八珍和烧尾宴等事例讲解了很多古人的生活习性和美食,利用太牢,少牢和朱熹后裔祭祖等事例来讲解了古代祭祀的特点和不同朝代在祭祀上的差异。

课后,同学们踊跃提问,袁老师一一进行了回答,谈到动物考古研究的意义时,袁老师回答道:“动物考古是为了为了探寻现代社会风俗出现的缘由,了解早期人类的生活,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

10月15日下午1点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袁靖在玉泉路校区综合楼306给同学们带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讲座。期间的近两个小时内,袁靖老师介绍了中国古代家养黄牛和绵羊等动物的考古学研究及动物考古学研究在人类社会史上的意义。

袁靖老师从“动物考古学研究是干什么的?”展开讲座。他说动物考古学研究正如武王伐纣,商鞅变法一样,是在讲故事。用科学原理,科学测试理解人类和动物的关系,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动物考古学研究也是考古学的一种,对各个学科都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中国古代,五谷丰登、六畜繁盛被认为是繁荣的象征。从最早出现的甲骨文到清末,许多出土的文物上都有动物的刻画。不仅如此,在发现的古代墓穴中,有些动物也被用作陪葬品,其中出现最多的是猪,在这些陪葬品中,假如有三条猪或牛的前腿,如果其中一条是左前腿,则另外两条也是左前腿。这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在祭祀方面的礼仪。同时表明饲养家畜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历史中。

毫无疑问,饲养家畜的出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古代用牛耕田,马是陆地上主要的交通工具,猪是主要的肉制品,狗用来防卫等等。袁靖同时提出,家畜的出现除了上述的好处之外,其弊端也相伴而来,比如有些和人类接触紧密的动物无形之中会传染疾病。袁靖分别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古代绵羊和黄牛的出现、绵羊和黄牛在肉食中的地位、在祭祀中的陪葬、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五个方面展开详细的说明。他提出,在动物考古中要将今论古,将出土的古代动物全身骨骼和现代的动物对比、对照,推测其年龄、重量、性别等。他指出现在的很多家畜例如马、牛、狗、羊等都比人类出现之前的体型要小很多,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为干涉,多半家畜未成年之前就被人类屠杀,长期以来,就导致了家畜小型化。同时袁靖还给我们介绍了鉴定家养动物的方法,即:骨骼形态学的测定和观察、定量分析、年龄结构统计、考古学现象推测等。新的动物种类例如马,可以通过同位素分析,DNA分析7个方面加以鉴定。就算同一种类,外形相似的物种其遗传因子也不相同,为了更加形象地说明,袁靖还列举了他近期正研究的课题,中日古代家犬遗传因子(DNA)比较研究来说明。

最后,进入学生提问环节,三名来自国科大的同学向袁靖老师请教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其中一位同学说动物的骨骼在土壤中能够存留多久,对此,袁靖老师说因土壤而异,北方气候干燥,存留时间更长,故出土的大部分动物骨骼是在北方,而南方气候湿润,并且多半是酸性土,所以存留时间久相对短。另一名同学问科技和考古该怎样融合才能促进考古学的发展,袁靖老师对此也给出了详细的回答。整个过程,同学们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讲座在浓烈的学术气氛中结束。

 

10月12日晚六点,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报告厅迎来中国音乐学院演出团,广大科苑学子在此欣赏了一场“高雅艺术进校园——青春狂想曲”主题音乐会。两个半小时的演出中,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同学们展现了钢琴、琵琶、古筝、中阮、笛子、大鼓等多种乐器,为雁栖湖的同学带来视觉与听觉盛宴。本次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团委书记刘野全程指导。

整场音乐会在一段荡气回肠的打击乐《牛斗虎》中拉开序幕。担当本次绛州古乐表演的两位同学不仅用激昂的音乐表现出了牛虎相斗的斗智斗勇的场面,同时表演的站姿也给同学们以直观的感受,使人深深地融入其中。

中国音乐学院2010级学生陈雄的原创钢琴弹唱曲《Tom And Jevry Show》将晚会带入了第一个高潮。时而舒缓时而欢快的节奏,带领同学们进入了钢琴曲的唯美世界,他那行云流水的指法也令观众折服。2011级美声方向的学生史炜业演唱的歌曲《Mad world》和《凤凰花开的路口》,再次让观看的同学们感受到了钢琴弹唱相结合的艺术魅力。

张云龙、罗山同学的男女声对唱《怎不见你在这崖畔上》,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表达了主人公因封建思想的干扰而不能在一起的忧伤情怀。山西河曲民歌《想亲亲》则描绘了恋人相亲相爱的美好场景,两位同学以独特而美妙的高音将歌曲引入更加美好和甜蜜的气氛,本场音乐会也再次掀起高潮。

伴着全体演员的民歌联唱,一年一度的中国音乐学院专场音乐会进入了尾声,科苑学子纷纷起立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中国音乐学院同学精彩纷呈的演出。音乐会结束后,全体演职人员与现场观众合影,一同喊出“国科大中国音 中国音国科大”,表达了两校同学相互交流合作的共同心声。

会后记者采访了表演钢琴独奏的陈雄同学,他说这是中国音乐学院今年的第六次演出活动,目的是为了增进两校同学沟通交流的机会,使国科大的同学感受到音乐的多样性和风格的变换所带来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体会音乐之美。

副校长马石庄表明本场音乐会是给同学们提供学习之余体会生活之美的机会,希望同学们在观看音乐会时,能多思考,体会音乐的多样风格,提高自我的审美判断。同时还要向中国音乐学院的各位表演者学习,一点一滴养成习惯,“一草一木赋予文化,一砖一石给予情感”。

10月11日中午,经过国庆漫长的等待后,院系杯篮球赛重燃战火。本场比赛在玉泉路校区举行,对阵双方是材料与光电技术学院(简称材料学院)与化学学院。

由于材料学院分布在玉泉、雁栖湖两地,实力相比化学学院显得身单力薄,而此次比赛至关重要,胜者可以成功进入淘汰赛阶段。所以材料学子们众志成城,全力拿下比赛。比赛一开场,材料学院王贞先拔头筹,取得领先,并频频冲抢进攻篮板,给化学学院防守带来巨大压力,然而运气差了一点,几个必进之球却擦肩而过。而化学学院随后稳住阵脚,凭借内线优势获得稳定得分最终反超比分。上半场结束,比分12:20,材料学院落后。

比赛进入下半场,材料学院健儿频频突破内线造成化学学院队员犯规,逐渐拉近比分,而场边拉拉队的呐喊助威更是让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然而进入后半段,材料队员体力不支,而化学学院队员通过不断渗透篮下进攻得分,比分再次拉开。中场哨声吹响后,材料学院以29:45不敌化学学院。

虽然本次材料学院最终未能取得胜利,但队员们顽强拼搏的精神给场下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材料学院的学子们将来会用拼搏的精神铸写材料学院未来的华丽乐章。

 

 

 

10月14日晚7:00,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团委主办,国科大学生会承办的“魅力星”主持人大赛在玉泉路校区教学楼阶一3顺利举行。大赛共三个环节,分别为我型我秀、情景主持、实力比拼环节。

比赛在精彩的个人舞蹈秀中拉开帷幕,动感的热舞一开始就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眼球。在一个环节我型我秀中,选手们用各自独特的方式进行了自我介绍和精彩的才艺表演。一号选手吴婕的诗歌朗诵《致橡树》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名观众,十号选手沈慧的诗朗诵,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华名族古诗词的魅力和文学的深厚底蕴。参赛的其它选手也大显身手,其中的现代舞、平四舞、二胡演奏更是引来大家的频频掌声,现场观众的热情完全被带动了起来。或许是被这热烈气氛感染,一名观众耐不住内心的激动,登台演唱了《精忠报国》等动听的歌曲,此时台上台下气氛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第二个环节为情景主持,每一名选手模拟的情景各不相同,二号选手刘涛宇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绝伦的脱口秀,三号选手刘仁啸以其机敏的临场反应能力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场外互动活动,六号选手战驰的访谈节目更是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十一位选手近乎完美的主持,掀起了本次比赛的高潮。

接着进入了比赛的最后一个环节——实力比拼环节。各位选手通过随机两两组合,在之后的表演中共同完成自己抽到的关键词。这个环节不仅体现了选手们的协调配合能力,同时也对选手们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了考验,最后,十一位选手通过良好的临场应变能力充分展示了他们过人的主持功底,也得到了在场评委和观众的肯定。

比赛渐渐接近了尾声,一段荷塘月色的舞蹈友情出演,缓解了大家等待结果时的焦急情绪。最后,根据评委评分,逐出了本次比赛的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玉泉路校区学生会主席李政在比赛结束后发言,对参赛选手进行了点评并对获奖新生主持人的工作进行了安排。

附主持人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刘莎

二等奖   刘涛宇 刘仁啸

三等奖   张明哲 吴婕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