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李鹏程,男,1957年5月生。博士,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导师",至今已培养博士8名、硕士5名,现在读博士生3名,硕士生3名。他培养的2002级硕博连读生郭占勇获得2007年"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005级博士生钟志梅获得2008年"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是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出大批的适应2l世纪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而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是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前途,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高质量研究生,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是每一位导师努力的方向。

1.导师首先要以身作则,树立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思想

我所实行导师负责制,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导师是关键。导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引导者,导师的一举一动都看在学生的眼里,因此导师必须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导师要求学生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自己就不能懒懒散散。多年来,我自己养成了早上班、晚下班,周末和节假日只要不出差也基本都在实验室或办公室工作的习惯。我经常去实验室指导学生,了解实验的进展情况和遇到的具体问题。我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阅读文献资料,做实验和总结实验结果。在研究工作中牢记“严谨、求实、勤奋、创新”八个字,“严谨”是指在学习和研究中,严谨地分析、计算和实验,反对粗制滥造。“求实” 就是实验过程中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正确对待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研究结果,正确对待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错误,要实事求是地承认和改正错误。尊重别人的研究成果,引用了别人的研究结果,一定要实事求是地说明,不能抬高自己而贬低别人。鼓励研究生正确地对待论文的排名,一定按照自己的贡献大小排名。“勤奋”是指勤奋学习,勤奋研究,做到眼勤、手勤和嘴勤,“天道酬勤”是我经常挂在嘴边鼓励同学们的话。“创新”是指鼓励同学们提出科学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反对不求进取和知难而退。几年来由于不断倡导上述八个字,为研究生营造了较浓厚的学术氛围。

2.导师要做研究生的良师益友

师生交往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师生通过共同探究和沟通达到互相信任,研究工作中做到师生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导师应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业上如课程的选择,学习的进展情况,论文的修改,对论文需要的路线、方法予以等引导。特别是刚进实验室的研究生对新环境及专业的转变往往感到茫然,工作无从下手,这时由导师及时给予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遵循从“点”到“面”的原则,即根据课题需要,由导师指导研究生阅读相关文献,首先了解、掌握与课题紧密相关的理论知识,熟悉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然后逐步扩大专业知识面,不断丰富理论知识。还要经常了解学生的生活、家庭情况、就业想法、人生理想等。我在平时休息、吃饭、与同学们一起外出参加活动时,经常和学生聊天,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谈生活、谈理想、谈人际关系等,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这样学生在工作中乐于与导师交流,遇到问题便能得到及时解决。

3、形成研究生定期汇报进展和学术讲座制度

我们课题组一般情况下每两周组织一次组内的seminar,汇报研究进展或进行学术讲座。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让研究生对课题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有较好的把握。在学术讲座上提倡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鼓励和引导研究生标新立异,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宽松的学术氛围,使研究生创新思维及能力在学术思想的不断交流、碰撞中得到培养和训练,使研究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另外课题组还邀请所内和所外相关学科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鼓励研究生参加一些大型的学术活动等,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有助于及时掌握科研动态,提高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生踊跃地涉足各个领域、有国内外专家参与的高质量的学术报告,能引起研究生的极大兴趣,开拓研究生的视野,增强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4、培养研究生的合作精神

当今科技的专业性很强,个人甚至团队都不可能掌握所有专业的知识,如果涉及不熟悉、不精通或无优势的方面,我们要充分借用外部力量,强强联合,通过协作、合作来实现研究目标;忌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方向不突出。具备积极合作精神和有效人际交往技能是现代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没有与人合作相处的能力,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能力,不能较好地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使有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产品也不容易产生。因此,创新型研究生更应具备较强的合作精神。许多研究生没有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宁愿自己一个人做事也不愿与他人合作;没有看到合作的优越性,事实上在合作中能产生“1+1>2”的效果。这种不愿合作的习惯也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增强,因此,我经常引导学生树立团结协作意识,要求学生借用仪器和联系试验都独立进行,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别人使用我们的仪器也要耐心讲解和示范。我鼓励学生和其他研究室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营造和谐氛围。团结和谐的氛围有益于身心健康和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增加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课题组还与大学和其他院校的相关课题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旦有本实验室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到其他研究室或外单位取经学习,取长补短。

5、重视学术论文和专利的撰写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有了成果要发表,而且要尽快发表。我要求学生做完实验后要及时总结实验结果,进行充分分析讨论,尽快撰写出论文或申请专利,并强调尽量用英文撰写论文,发表到高水平的国际刊物上。对于学生的第一篇论文或专利,我都要仔细反复修改,有时甚至要求重写,让论文达到录用要求直至发表。学生们在经过一篇论文的撰写、反复修改到正式发表这一系列过程后,一般都会有较大收获,以后写起论文来会有很大提高。我培养的第一位博士邢荣娥主要进行壳聚糖的衍生化制备研究及在药物方面的应用研究,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6篇,申请专利3项,包括1项国际专利,其中一篇发表在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上的论文引用率进入2005-2008年间有机、无机化学和立体化学类刊物的前50名,即Top50,世界著名的Elsevier出版公司发来贺信祝贺;2000级硕博连读生于华华发表第一作者论文7篇,其中SCI收录4篇,申请专利2项,其研究工作受到国外同行的高度评价;2002级硕博连读生郭占勇主要研究新型海洋生物杀菌剂的研制及机理研究,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6篇,申请专利10项,包括2项国际专利,获得2007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毕业后一年,就被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聘为副研究员并申请到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获得者科研启动专项资金”40万元;2005级博士生钟志梅,在学期间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收录4篇,申请专利5项,获得2008年"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

以上是几年来我在培养研究生方面得到的几点浅薄认识和体会,由于本人承担培养研究生工作时间较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今后与众导师多学习、多交流。研究生教育作为学历教育的“塔尖”,它影响着国家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和学术水准的提升。因此,不断提高我国研究生的质量和创新能力,为我国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培养出高层次人才,是时代赋予研究生导师的历史责任,需要研究生导师为此而进行不懈的努力。

 

 张子占,男,1979年8月生,博士,中共党员。2002年7月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同年9月考入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攻读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9月提前攻博,师从许厚泽院士和陆洋研究员,2008年6月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曾主持2005年度院研究生科学与社会实践专项资助课题(创新研究类),在学期间共发表论文11篇,其中3篇被SCI收录;获得在葡萄牙、澳大利亚、北京、意大利、印尼等召开的国际会议学生资助,并获得GGSM2004国际会议优秀学生论文奖、中国地球物理学术年会优秀学生论文奖、首届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排名第一);曾获得研究生院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4次获得所优秀研究生奖学金,2007年获中科院刘永龄奖学金优秀奖,2008年获中科院院长优秀奖。
 
2008年9月27日下午,我们在测地所动力与大地测量会议室对获得2008年度中科院院长优秀奖的张子占博士进行了访谈。张博士为人非常随和,加上相互比较熟识的缘故,整个访谈都很轻松愉快。
 
文章是改出来的
 
谈起硕博连读阶段最难忘的经历,张博士回忆道:“最难忘的应该是研二下学期开题报告选题那会吧,当时对课题没有什么概念,对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也不明确。在导师陆洋研究员的指导下,开始慢慢摸索,一步一步的培养自己对课题和数据的感性认识。当初先是看了国外的一些研究报告,然后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计算软件,最后下载了一些测高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解算的结果还可以,但对数据代表什么含义,计算出来有什么用,文章怎么写,也都还比较迷糊。最初的想法和成果整理出的是一篇读书报告一样的文章(笑),当时idea不是很明确,数据处理方法也不是很熟练,在导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就一遍一遍的反复修改,那段时间非常苦闷,不过还是坚持下来了。反复修改后,文章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回想起那段特别的经历,张博士感叹道:“第一次成稿到最后定稿,改了差不多三十遍吧,到最后闭上眼睛都知道哪一行哪个字在第几页第几行。”写的过程很艰难,但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顺利,文章投到<<中国科学>>,评审专家就只改了几个单词,文章的错误和问题都没有,三个月后就见刊了。张博士说第一篇文章的成功发表给他很大的激励和启发,经过第一篇文章的磨砺,后来写文章就驾轻就熟了。他最终得出的一个经验是:写文章,不要怕下功夫,前期下得功夫越大,评审专家意见就越少,文章发表得也越快。
 
结合他自身写论文的经验,张博士说:“写文章除了要有idea以外,文章的组织也很重要。科学论文的主题要明确,开篇应点出论文的研究内容,让读者一看引言,就知道文章研究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行文中方法和数据还是应该点一下,若采用与别人不同的方法,点出不同之处,若采用新数据,说明数据的特点。图表也要解释清楚,把图表反映的结果的不同之处表述出来。科学论文讲究创新性和完整性,创新性是很重要的,但也要表现完整性,一些必要的论述和公式还是需要的。”
 
张博士将写文章的心得体会总结为8个字:“多看、多想、多做、多写”。接着他给我们讲了他看文章的一些感受,“多看英文的文献,多看国外高端杂志上的论文,如《JGR》,国外的文章方法写得很详细,基本上可以模仿,而且文章基本上都会总结学术界对该问题的不同观点,看后收获会很大。”对多想、多做、多写,张博士虽没有详谈,但从他的表述中,我们明确的捕捉到这样的信息:多想,写文章要多思考,多研究前人的成果和进展,看自己能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进或者突破。多做,写文章,做得东西肯定比文章本身包含的内容多得多,文章只是精华部分。多写,文章是改出来的,成型后还需要反复修改,不断推敲和打磨,直到思路顺畅自然,如行云流水。
 
踏实肯干  信心自现
 
当我们提出让张子占博士为在读研究生提一些建议时,张博士谦虚的表示,建议谈不上,很乐意与大家交流。他说对科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但踏踏实实,专注的做一件事情是应该坚持的原则。学东西可以多方涉猎,但做东西这样就不好,就如打水井,每次快出水的时候又换到另外一个地方重新挖,如果这样,可能永远也挖不出水来。对前人的成果,张博士表示很赞成重复做其他人的成果,别人研究透了的内容,自己动手踏踏实实的做一遍,会对他人的方法和理论有更深的理解。做出来后比较一下结果,很可能大体上一样,细节上不同,这不一样的地方可能会引发重要发现。
 
谈到投稿,张博士谈到的一个经验就是要对自己有信心,要敢投。刊物的选择,他建议多和导师做一些沟通,他认为科研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厚积薄发,要充分听取导师的意见。对我们提出的到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种种担忧,张博士表示国际会议都很鼓励年轻人去参加,对这个问题首先是思想上要有正确的认识。第一,参加学术会议就是把自己的东西展示出来,让自己做的东西得到专家的承认和评定,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是一个很好的检验和评定的过程;第二,东西是自己做的,应该很清楚,不用担心表达不清楚他人听不懂。通过一些图片和关键词把中心思想表达出来,与会者还是可以听明白的;第三,不用担心与会者提问题。专家有疑问,他提出来的问题对我们是一个提高。当然,回答问题要实事求是,能现场解答的就现场解答,对没有考虑到的问题真诚的感谢他人的意见并表示以后继续研究,一时解释不清楚的也可私下交流。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信心是建立在平时踏实肯干,在学科上有所成绩和发现的基础上的。
 
学要专注  玩要尽兴
 
访谈中,我们还进一步的了解到因为2003年所里新生开始到北京集中学习的缘故,张子占博士曾连续主持了两届研究生会的工作。虽然当时所里的研究生比较少,有些还是工作了十几年的,但据所里人教处的老师讲那两年所里的各项活动也还是开展得有声有色。对此,张博士笑着说,当时组织活动确实比较困难,但大家都比较团结,他就坚持一个想法:根据实际情况,不可能做到最好,那就尽最大的努力吧。分院元旦晚会上,四个人穿上教书先生的长衫就上场了(笑)。当时就是把大家带动起来向一个方向努力,抱着一种玩的心态参加活动。对那段经历,张博士总结道:“做工作和做科研有一点是一样的,多动脑筋,多想,不要担心出现问题,出现问题后也不要怨天尤人,要想办法去解决。”
 
对我们提出的怎么兼顾工作和学习的疑问,张博士说他有一个原则:工作的时候不想学习,学习的时候不想工作。接着他进一步的解释道:“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会占用一些时间,但集中精力做完,比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还想着那件事情节省时间。在做事情之前要有一个计划,个人的事情自己挤时间完成,集体的活动要保证合作愉快,以大家的时间为主。”他说,学生会的工作让他得到很多锻炼,自身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也收获到了科研过程中收获不到的乐趣。
 
谈起他合理的时间规划,张博士回忆起了充实而轻松的大学时光。每学期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大二通过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大三通过英语六级、计算机三级,大四考研、做毕业设计。大学时间规划得很好,英语完成了,计算机通过了,也没有太紧张。当问及他是如何在科研工作做得好,学生工作也做得很好的情况下还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的?他笑着说,人短期内要有小目标,小目标累加起来就是大目标了,每段时间都让自己有所收获就不会感觉很累了。学要专注,玩要尽兴,对暂时不想做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好好休息一下,等有思路了,有灵感了再去做。
 
后记:
 
访谈中,张子占博士坦言,测地所学习的几年,是学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几年,也是最艰苦,但也是最充实的一段光阴。张博士的成长经历让我们深切体会到科研工作的艰险和魅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他作为一名年轻的科研工作者的智慧和活力,我们相信并祝愿张子占博士在以后的科研道路上多创佳绩。
 
 
 

2008年6月30日, 一百二十多位一年级研究生和部分老师聆听了于渌院士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做的一场题为“量子调控和有关研究的若干进展和展望”学术报告。 

于渌院士一开始就谈到了当代物理学的若干前沿课题,大体上可分为四类:1)量子调控和新一代技术探索:包括原子、电子和光量子态的调控、纳米结构、自旋电子学、分子电子学、量子信息、量子计算、量子通讯等;2)复杂系统:包括强关联体系、新奇物态、非平衡系统、湍流、生命体系物理、地球环境物理、技术和人文科学中的复杂系统等;3)宇宙的结构与演化:包括天文观测新窗口(微波、X射线、γ射线、中微子、引力波)传统和粒子天体物理、宇宙学与黑洞、暗物质、暗能量等;4)基本定律与对称性:包括标准模型深入研究、超对称、大统一理论、量子引力、弦论等。所有这些都与当代原子、分子、凝聚态有关,而量子态的调控则成为中心问题。于渌院士用了一张图清晰的描述了这些关系。 

然后于渌院士从各个方面阐述了‘看得见’‘摸得着’ 的量子世界。丰富的图表,大量的事实,生动的遗闻趣事,严密的逻辑推论,深深地吸引着同学和老师们一同漫游在量子的海洋:从二十世纪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量子论与相对论的伟大成就和信息时代的物质文、量子理论的困惑,到光子、电子、原子和整个‘量子世界’, 还以1977-2007年与量子调控相关的17项诺贝尔物理、化学奖为例,充分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量子调控’成为现实的可能和进一步发展的必需! 

于渌院士从8个方面描述了实现量子调控的挑战和机遇:1)研究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精密测量;2)实现宇宙中最低的温度——量子简并状态;3)宇宙中最高温度下会发生什么——超强激光;4)控制电子在原子、分子中的运动——超快激光;5)控制和运用原子、分子集团——纳米科学技术;6)探索新的信息载体——自旋电子学, 分子电子学;7)研究新奇量子现象,电荷、自旋、轨道有序,研究量子相变和可能的调控手段;8)存储和处理量子信息——量子计算、量子通讯。还详细地介绍了精密测量,超强、超高频激光,分子、原子的量子调控,光子学和纳米世界,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量子简并状态,新材料、新奇量子现象、新的信息载体等有关研究的若干进展和展望。比如,关于精密测量,就涉及检验各种‘超对称’理论,潜在的高分辨率 MRI,GPS和导航,基本物理常数是否随时空变化,是否与宇宙演化同步等;关于原子与分子问题,就涉及实现量子控制的理想就是控制化学反应和制造新的分子,能‘看见’电子的运动,可理解太阳光如何与皮肤分子作用产生维生素D,如何构造有机太阳能电池,X-射线如何破坏DNA等。从多方面说明了量子调控的相关研究是跨学科的研究前沿,既涉及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又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让大家真正领略了物理学研究的魅力。

在于渌院士的演讲结束后,同学们踊跃提问,于渌院士认真回答。最后,在同学和老师们的热烈掌声中,于渌院士结束了他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夏季学期上的一次演讲。 

于渌院士简介: 理论物理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1年毕业于前苏联国立哈尔科夫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同年回国后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 1979年转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1979-198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理论物理研究所作访问学者。1986年,受聘于联合国(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任凝聚态理论部主任。2002年全时回国工作,任中国科学院交叉学科理论研究中心主任。199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Fellow)。在1980年获中国科学院成果三等奖, 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9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0年获 ISI 经典引文奖。过去的主要工作及获得的成果:在超导理论、相变和重正化群、非平衡统计物理方法、一维有机导体理论、低维量子系统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高温超导、强关联电子系统、低维量子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还被授予美国物理协会2007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导才能奖。

 



 

周光召基金会于9月17日在郑州召开的“中国科协第十届年会开幕式”上举行了首次颁奖。大连化物所杨学明研究员获得“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
周光召基金会是在中国科协的领导支持下,由爱国实业家香港湖南商会会长钟健国先生及其家属出资在香港成立的。基金会的宗旨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关注和奖励在中国科技、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以及重要但目前尚未得到社会足够重视的领域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关注和奖励奋斗在艰苦环境和第一线,献身科学,敢于超越,崭露头角,有远大发展前景的青年科技人员。今年周光召基金会决定颁发农业科技奖和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院士在颁奖典礼上指出“基础研究原创性成果的产生需要有最先进的实验手段和独特的创新思路,也需要长期积累,甘于寂寞,追求卓越的理念。依靠高价买来的现成仪器设备,跟在别人想法后面亦步亦趋,虽然容易发表SCI论文,却不能实现根本性的突破。近年来我国科研经费和SCI论文数大幅增长,很多单位买来的硬件设备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相应的国际一流的成果却仍然缺少,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基金会今年决定对以下四位主要依靠独特的创新思维和自身参与制造的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准的仪器或研究方法,在所从事的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四位青年科学家颁奖。……青年科技工作者是基础研究创新队伍的主力军,是提高我国原创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希望所在。我们希望他们自强、自信,求真唯实,不畏艰辛,以独创的理论思维和全新的实验手段实现突破,肩负起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把中华民族的大旗插上世界科学的珠穆朗玛峰。”
获得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的还有周兴江研究员(中科院物理所)、葛蔚研究员(中科院过程所)和邵峰博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道格拉斯·奥谢罗夫先生为获奖者颁奖。
 
 

7月2日下午3点,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先生在中关村园区教学楼S102教室作了题为《函数值分布论从欧洲到中国》的报告。
 
杨乐院士,1939年出生,江苏南通人,著名基础数学家,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中科院院士)。 原中国数学会理事长、现为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杨乐院士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华罗庚数学奖、陈嘉庚数理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与国家图书奖等。在函数值分布论、幅角分布论、正规族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曾应邀在20次国际会议上做主要或邀请演讲,在国际上60余所著名大学做学术演讲。其英文专著由Springer-Verlag与科学出版社出版。
 
讲座介绍了以下内容:首先介绍了数、数量关系、函数、复变函数、全纯函数的概念及关系,然后简单介绍了复变函数领域的重要人物:柯西(A. L. Cauchy, 1789-1857)、黎曼(G. F. B. Riemann, 1826-1866)和外尔斯特拉斯(K. T. W. Weierstrass, 1815-1897),并罗列出复变函数特有的性质,形象指出具有这一特殊性的原因。通过讲述解析函数中有三个重要的定理:Liouville 定理、Picard 定理和Borel 定理引出什么是函数值分布论。其实整函数对应于多项式函数,亚纯函数对应于有理函数。在国外有很多研究函值分布论的数学家,如Picard,Borel,Poincaré,Hadamard等。在中国,首当其冲的数学家要数熊庆来先生了,提出的熊氏无穷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大批优秀数学家都曾师从于他(如华罗庚、陈省身等)。其中重点介绍了庄圻泰的工作,设亚纯函数为f, 他比较了T(r, f)与T(r, f’),对于Nevanlinna 猜想完全解决在整函数时的情况及对正规族的研究。接下来杨乐院士介绍了他的工作情况。他和张广厚1962年从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数学家熊庆来,从事函数值分布论的研究。 当时,熊庆来先生已经70岁了,他对杨乐和张广厚说:“我年事已高,不能对你们提供太多的具体帮助,但老马识途。”比如,刚开始时,他就具体指导他们看一本只有100余页的函数值分布论的书,作者是现代函数值分布论的创始人R.奈望林纳。虽然只有100多页,但读完后就可以把函数值分布理论的要领完全掌握了。此后他与张广厚合作,深入研究函数值分布论中的“亏值”和“奇异方向”课题,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函数值分布论中的“亏值”和“奇异方向”问题,是困扰国际数学界达半个多世纪的两个难题。为解开这两个难题,长期以来,国际数学界的许多优秀专家倾注了他们无数的心血。杨乐和张广厚在他们的研究中,一反以往数学界只把“亏值”和“奇异方向”作为两个互不相连的难题进行探索的做法,以崭新的思路寻找突破,终于获得新发现。他们认识到,“亏值”是整体性的概念,反映了函数取值亏损和变化平缓的情况,而“奇异方向”是局部性的概念,反映了函数取值多和变化剧烈的情况;“亏值”和“奇异方向”构成一对矛盾,其相互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立、排异的,而是相互依赖、有机联系的互为基础的统一概念。杨乐与张广厚在函数值分布论研究上的重大成果,还表现在他们开拓性地解决了“亏值”和“奇异方向”方面的其他难题。在“亏值”数目估计方面,国外数学家仅仅是在附加特殊条件下取得一些结果,而他们却是在普遍条件下获得了准确的结果;对于“奇异方向”的研究,世界数学领域长期没有解决“奇异方向”分布规律的研究,而他们的研究成果干净彻底地解决了这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他和张广厚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强烈反响。二十年来,他一直是国际上函数值分布论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 
 
讲座刚刚结束,同学们纷纷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涉及了科研方法、科研态度和学术追求,杨乐院士对此一一作了解答。讲座最后杨乐院士由衷地希望同学们能够敢想、多想,勤于钻研,写出好的文章。

杨乐院士的报告深入浅出,即通俗易懂,又思想性极强,在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里,就让同学们简单了解了函数值分布论及其发展。报告结束后,教室内再次响起了阵阵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