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获奖者就是44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让李灿没有想到也没有准备的是,在大会结束前,他又被选举为国际催化理事会的新一任副主席。这是对中国催化界和中国催化学者的巨大肯定,也是中国的科学家第一次在国际催化学术组织中担任如此高的职务。
在谈到此次获奖和当选副主席的感受时,刚刚回国的李灿院士对记者说:“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中国催化界的荣誉,更重要的是表明中国整个催化科技方面的研究水平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研究成果已经开始得到国际催化界的认可和重视。”
从河西走廊到渤海之滨
生于1960年的李灿,是甘肃省永昌县朱王堡镇一个农民的儿子。1976年高中毕业后,无学可上的他不得不回到家乡务农。1977年,正在农村干活的李灿得到了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来报信的是我高中时期的校长,我现在还记得他骑着自行车专程跑来告诉我‘恢复高考了’。”因为李灿在中学期间是最优秀的学生,校长觉得“这孩子要不上大学,就可惜了!”
由于家境困难,李灿只能边干农活边在家复习。虽然在高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最终没有被他所向往的医科大学录取。半年后的1978年,已经觉得没有希望的李灿意外地收到了张掖师专(现为河西学院)化学系的录取通知书。原来,在填报志愿时,李灿在“是否服从分配”选项后不经意划下的一个对勾成为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在张掖师专,李灿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除了完成课堂上老师传授的内容外,李灿抓住一切机会加深、拓宽知识面,自修研究生课程。勤奋使李灿的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在还没有毕业的时候,他就以优异成绩被留校任教。
1982年,教书两年的李灿获得了到陕西师范大学进修的机会。进修期间,李灿在《化学通报》上读到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大煜先生的有关“原子簇与催化和表面科学”的文章,感到非常有兴趣,便决定报考大连化物所的研究生。
1983年,大连化物所破格录取了仅仅是师专毕业的李灿。这是李灿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他从河西走廊来到了渤海之滨,在这里,他开始迈入科学研究的神圣殿堂。
在磨练中成长
“来到化物所,进了实验室,我才开始明白搞科研究竟是怎么回事。从做硕士论文开始,我对从事科学研究发生了真正的兴趣,这种兴趣是我以后不断探索科学的内在动力。”硕士毕业后,李灿又考取了博士研究生,更加深入地进行催化基础研究。
读博士期间,日本催化界著名的科学家、东京工业大学的大西教授来大连访问,对李灿的研究很是赞赏。在他的推荐下,李灿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科学强化培养奖学金,成为中日联合培养的博士生,远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学习。
在日本期间,李灿每天7点钟起床,坐1个多小时电车到学校,晚上常常12点钟才回来。“日本学生更加勤奋,有的晚上竟在实验室通宵做实验。看到日本人拼命的精神,我受到很大感染,更加努力地去工作。”李灿在日本的一年,进一步锻炼和培养了勤奋、敬业的工作作风。
李灿在日本系统研究了汽车尾气消除催化剂的重要组分稀土氧化铈的表面化学和催化性能,研究结果先后在J.Am.Chem.Soc.等国际刊物上发表8篇论文,成为后来研究尾气催化剂的基础性文献。“李灿是我带过的三十几个博士生中最优秀的几个之一。”对李灿评价很高的大西教授曾推荐李灿去IBM公司的研究中心做博士后。但国内的工作正等着李灿,他还是按时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大连化物所。
1989年,刚回国不久的李灿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新设立的“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这是我获得的第一个独立的科研项目,对我鼓励非常大,那时的5万元对我来说如同雪中送炭,使我在以后3年里能够集中精力进行研究工作”。当时甲烷氧化活化的研究是国际催化界的前沿方向,李灿抓住表面氧物种及其甲烷活化这一关键的科学问题,通过同位素示踪和高低温原位光谱技术,表征了催化剂表面的超氧和过氧等分子离子氧物种以及这些物种之间的转化和催化反应活性,观测到甲烷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的活化吸附态及其结构畸变现象,连续在J.Phys.Chem等国际刊物上发表数十篇文章,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研究成果后来获得1993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科学追求无止境
催化剂的原位表征研究是催化科学发展的基础。利用拉曼光谱研究催化剂是催化原位研究的重要方向,但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李灿在美国西北大学与美国科学家合作探索催化剂的紫外拉曼光谱研究,于1995年取得了初步进展。这时,李灿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尽快在国内启动这一研究:“如果国内及早开始,有可能在国际催化学术界占一席之地。”1996年8月,李灿携全家提前回国,并获得了当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因而迅速在国内启动了紫外拉曼光谱仪的研制工作。
经过两年多不懈的努力,克服一系列技术上的难题,李灿终于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用于催化和材料研究的紫外拉曼光谱仪。随后,他将这一新技术应用于催化研究中,在催化剂表面积碳、分子筛合成、杂原子分子筛以及氧化物物相等几个方面相继取得进展。其中关于鉴定杂原子分子筛中骨架过渡金属杂原子的工作尤其受到国际催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鉴定杂原子最为可靠的一种方法。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刊物上连续发表了30余篇论文,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多项。这项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发明二等奖和国家发明二等奖。
在紫外拉曼光谱研究获得重要成果的同时,李灿根据国际催化科学发展的新动向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及时布设了几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新催化材料和新催化反应研究方面相继取得进展,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从2001年起,他又选定了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这一世界性难题,李灿说:“我们可能会面临失败的考验,但我认为挑战一个世界性难题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即使失败了也值得。”
截至2003年,李灿已经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国际刊物140余篇,论文被他人引用超过1100次;先后获得了中国青年科技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优秀回国人员成就奖……2003年,李灿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一辈子能做成一两件事就很不容易。就是这一两件事,要做好、做到国际上去,必须要全身心投入。”为了专心搞科研,李灿辞去了许多社会职务和兼职,他想把自己的时间尽可能多地花在实验室。“要想把中国的科学搞上去,必须有一大批科学家能够脚踏实地地在第一线从事研究工作。”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搞科研要有沉下心来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如果不沉下心来,将不容易有什么大的成就。”
在李灿的办公室里有一副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在从事催化研究的征途中,李灿在“催化”着自己的人生,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现在的李灿,每天依然从早到晚忙碌着:查阅文献,思考方向,挑战难题,与研究生们探讨学术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共享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挫折……李灿说:“这种平实的生活就是我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最大的乐趣。”
人物档案:李 灿,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8-1980,张掖师专化学系;1982-1983,陕西师大化学系,1983-1985,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硕士;1986-1989,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1989-1990,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0-1993,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93-至今,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1994-至今,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1998-至今,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0-至今,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作者 赵亚辉)
在面对自然的地质年龄时,人永远是年轻的。作为一个老而弥坚的智者,刘东生既年轻又快乐。他既穿梭在杳无人烟的地球“三极”,也穿越在另一个“黄土高原”——黄土研究领域的“空白地带”。
2004年2月20日,人民大会堂大礼堂里,灯火璀璨,鲜花如簇,气氛隆重而热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颁发奖励证书和500万元奖金,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时,大会堂内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人比山高:实现从极地大穿越到自然科考大发现
尽管这位老人早已功成名就,无意再去开创中国的自然科学考察之最,但近年来,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却默默地书写下令人吃惊的记录。
刘东生的相当一部分科学考察工作是在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完成的。“我们中不少人从青年到壮年到老年,为青藏高原奋斗了差不多50年,回首过去我们为自己一生的历史和青藏高原人民的历史联系在一起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只有在青藏高原工作过的人,才能面对喜马拉雅山而发出一览众山高的惊叹!我们可以感受到世界的伟大,使我们的眼界扩大。这种环境刺激了我们产生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欲望。”
刘东生为了拍摄专业图片和采样,攀陡坡爬悬崖是家常便饭。他专挑侵蚀风化强烈的地方带头采样、测量,“捷足”先登,“如履平地”,让身边的同志心里发毛,乃至心惊肉跳。大部分队员有高山反应,普通食欲不佳,头痛失眠,甚至呕吐不止。
他承认,在高原考察时,富于诗意的生活总是少于艰险。1964年,他来到希夏邦马峰考察。宿营时,用的是外层涂有橡胶的不透气的帐篷。固然,这种帐篷保暖性好。但第二天早上起来,他便一头栽倒在雪地上。此地处于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度,队友们以为他患了高山反应,赶紧把他抬到山下5000米的地方。很快,他就恢复了正常。后来才发现,这并非高山反应所致,而是因为帐篷内的氧气被吸光后,密封的帐篷阻止了同外面空气的交换,才导致他严重的缺氧。
1991年,在他74岁时去了南极。大凡没有远征过的考察队员,在重大考察行动之前,想到未来的艰险,心绪总是格外地不平静。刘东生说,他去南极之前没有出现这样的心态,主要得益于多年的青藏高原考察探险,攀高崖、越鸿沟、睡野外、忍饥饿,对于类似的艰险已司空见惯。
1996年8月,在他年近79岁时,又赴地处北极的北纬78度13分的斯瓦巴德岛考察,并不畏险阻,登上一座冰川,以至让随行的一位20多岁的挪威科技人员为之瞠目,感叹他的好体力,钦羡他的科学求实精神。
令世人瞩目的地球三极,他都到了,而且是在年迈之际,实现了他的极地梦。老而弥坚。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恋北京恬适的生活,继续做出一个个惊人的壮举,其内在的驱动力是什么?刘东生院士的回答是,“自己喜欢实地踏访,也是由所从事的学科特点决定的。从政治方面来看,中国强大了,自己作为一名中国科学家的地位也提高了,便于同外国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同时,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不存在昔日赴昆明受租界巡捕的气、去西藏受英国人的卡。因此可以说,个人再有才华,也要仰赖于国家的强大。否则,就会被人另眼相看。”同时,这位我国唯一到过“三极”--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的老人向记者透露,“?中国科学家最近将在挪威属斯瓦尔巴德群岛上建设中国第一座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并开始对北极地区进行综合科学考察。”
破解天书:踏遍千沟万壑为求突破黄土万岁之谜
1954年,刘东生第一次参加了对黄土高原的研究考察,就在这次考察中,时年37岁的刘东生第一次认识了几乎占据了他后半辈子整个生活的两件珍宝——一是他始终为之倾心的黄土,一是他的夫人胡长康。
这年夏天,一个由古生物学、地质学等多位研究人员组成的综合考察小组来到了河南省会兴镇。刘东生发现这里的窑洞跟城市里的楼房一样,在同一个位置有好几层,所不同的是,这些窑洞的房顶都是一片红色的土和下层一片被老乡称之为“料姜石”的石灰质结合层,科学名称为土壤层的淀积层,老乡们就利用淀积层的坚固性来做了窑洞的顶,相当于天然的天花板。但是,让刘东生感到奇怪的是,这样的淀积层水平延伸得很长,而且一层层和黄土、红色的土相间隔,三层窑洞都同样是以料姜石做天花板,黄土做墙,红色的土做地。这样的结构引起了原本研究古生物的刘东生的极大兴趣。于是,一回到驻地,刘东生便跑去请教土壤学家朱显漠,朱显漠院士告诉他,以前被杨钟健先生称为“红色的土”这部分其实也属于古土壤层。回去以后,刘东生便立刻展开了对黄土的研究,第二年便初步确定了我国的黄土有250万年的历史。
“我们现在所见的黄土高原已经存在了250万年,从地质上讲,我国的干旱史也有250万年了。如今,中国一代一代研究黄土的人们还在读着黄土这本书,希望在解读这本天书的过程中,能够找到中国乃至全球环境、气候演变的历程和规律。”刘东生院士说。
50年代中期,中科院有个重要的研究项目是黄河中游水土保持问题。刘东生设计了大面积网格状路线调查方案。这是一次向黄土进军的誓师。就这样,凭对科学工作的热情,依靠两条腿,各调查小组步行走完了每条路线。在黄土高原完成了东西与南北向行程上万里的10条大剖面,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我国黄土研究走上世界舞台的第一台阶。
解密生活:兴趣爱好与工作事业相互交融
问到刘老有何爱好,他的回答是:出外,喜欢融于大自然中,做大自然之子。小时侯,刘东生比较淘气,没上学前家住在沈阳郊区的皇姑屯,他爱到乡下玩耍,每每看见色彩斑斓的昆虫,总喜欢把它们抓住,仔细看一下。
“我从事科学工作的起因,是源于对大自然的好奇……好奇,在科学工作特别是在自然科学工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一切科学问题的产生都源于好奇心。”真没想到,童年的纯真竟成就了他一生要走的道路。
小学时,刘东生便喜爱看一些科学探险类的书,更喜欢到一些别人没有去过的地方,认为这是一种刺激与乐趣。诚然,好奇心往往可能会为我们带来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忽视不得。而今,他回家后最喜欢的是涉猎科学探险方面的书,以及科学家传记。
40年代,刘东生到考古研究所鉴定从殷墟挖掘出来的兽骨化石,当时的他对解剖几乎一无所知。返回地质研究所的路上,刘东生看见路边肉摊的屠夫把猪腿剖开,轻巧地剔出腿部的骨头,骨骼特征一目了然,就站在肉摊边看了一天。
从小,刘东生很喜欢运动,注意锻炼身体,曾为天津南开中学的排球队主力队员与游泳运动健将。“年纪大了,原来的好些爱好没有时间再坚持或发展了,只是摄影这项老爱好没丢弃。拍摄尽管不是很专业,但我们野外工作多,拍摄是一种工作需要。”
刘东生院士妻子胡长康是浙江绍兴人。1955年二人结为伉俪。“她小我11岁,退休后主要是在家辅导孙辈。因为基本是同行,我的一些事她也了解,我的一些书或资料什么的,干啥用的她都清楚;有时我想不起来了便去问她,她有一点‘家庭秘书’的意思。”目前,刘东生在国内外科学教育界拥有的头衔让人咋舌,不难从中看出他的德高望重。他虽然年事已高,仍领导、参与多项国家国家攻关、攀登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带领中青年科学家继续向世界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高峰攀登。
记得有句歌词,“革命者永远年轻”,其实,科学工作者也要“永远年轻”。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加速度进行的今天,不立足于创新,也许研究未果就已被抛进被更新的行列。治学严谨的刘东生院士今天仍然锲而不舍,勇于探索,不时地提出了新问题,发表了新观点。办公室里那四个偌大的书柜,便是刘老渊博学识的表征;室内四盆葳蕤的盆景,也诠释他生命之树常青。
刘东生档案盘点
刘东生,87岁,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环境地质学家、高山和极地科学家,有“中国黄土序列的古环境研究之父”之称。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系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文章来源《人物周刊》200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