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2006年11月12日是数学大师、我国项目管理的先驱华罗庚教授诞辰96周年纪念日。追寻华老的人生轨迹,溯源华老对科学的贡献特别是对中国项目管理学科的贡献更显高屋建瓴、彪炳史章! 20世纪60年代初,华罗庚教授引进和推广了网络计划技术,并结合中国“统筹兼顾”的思想,将这一技术称为“统筹法”。作为中国现代项目管理的发起人,从1965年开始,他将工作重点放到普及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数学方法上。 我国第一个项目管理的试点工作是在1965年2月,华罗庚教授率领两位助手陈德泉和计雷到北京电子管厂进行的。尽管该试点没有获得成功,但是使华罗庚教授更加清楚项目管理的方法更适合“一次性”的工程项目,这为后来在“三线”建设中的首次成功试点奠定了基础。1965年6月6日《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发表了华罗庚教授的《统筹方法平话》,这是一篇通俗易懂讲授项目管理知识的、我国最早的项目管理科普文献。1979年,华罗庚教授在欧洲讲学时,以《千百万人的数学》为题报告了我国统筹法和优选法的推广工作,轰动了西方社会。8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根据当时中央领导的指示,华罗庚教授又带领他的助手们在原有统筹方法的基础上,研究项目规划和生产规划的优化问题,先后完成了“两淮煤炭开发方案论证”、“准格尔露天矿开发煤电运发展规划”、“大庆油田开发与地面工程规划方案优选研究”等项目,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华老还身体力行,不顾劳累和年老多病的身体,在近20年的时间里,几乎跑遍了中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到过无数的工厂,为群众教授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正如王元教授所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从没有动摇过他为国民经济建设从事数学普及工作的决心。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对项目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2003年工程教育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成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与教学联合小组,开始从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是国内最早从事应急管理研究的单位之一。在理论上提出了动态博弈网络技术问题的研究新方向,并围绕机理机制分析方法、分类分级方法、资源的优化配置模型等开展研究;完成了多项与应急管理有关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用模型与算法研究突发事件的著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也于2006年3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动态博弈网络技术等方法的开发与应用也标志着华老的统筹方法已经赋予了新的内涵。 2004年国务院学位办决定正式举办项目管理工程硕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被推举为华北区招集单位。作为国内项目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中科院研究生院重在培养项目管理领军人才,以应用为导向全面改革教学体系,大力建设有中科院特色的项目管理教育体系。 2005年11月24日,在华老当年的助手陈德泉研究员、计雷研究员以及徐伟宣研究员、蔡晨研究员等的支持和参与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应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挂靠中科院研究生院工程教育学院。中心的使命是提供面向国家发展现实需要的工程、技术、管理的决策支持和技术方案,为社会培养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确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工程应用和人才培养的国内领先地位。2005年12月,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挂靠在工程教育学院,开展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应急管理案例库共建和学术交流与培训活动。 工程教育学院、工程应用研究中心与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协同努力,2006年6月与日本专家开展了应急管理方面的交流与讨论;2006年10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发起、PMI(美国项目管理协会)支持的“项目管理在中国:基线模型”(Project Management in China: Establishing a Baseline Model)课题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启动。2006年10月20—21日组织召开了第二届应急管理国际研讨会,展示了国际、国内应急管理研究和应用成果,以此推动国内应急管理理论和技术走向实际应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工程教育学院、工程应用研究中心根据项目管理、应急管理的特点在开展理论研究的同时着力开展理论的应用推广和实践活动。申请了《应急处置的资源布局与方案构建模型与方法研究》等横、纵向课题5项。经过深入调研,与天津市和平区就《天津市和平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草签了合作协议。与北京和众物流奥顺达公司合作项目《物流配送优化》、与冀东水泥集团的合作项目《大型产品加工程序优化设计》等也在积极论证调研中。 作为国内项目管理研究、应用、推广和人才培养的基地,研究生院正在积极践行华罗庚教授的理想和事业,以华老为榜样,重走华老当年的路,以此形成更广泛的面向社会需求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平台。

【新闻网讯】田捷老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兼中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业会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科第六、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曾主持研究开发的三维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获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以及2002年北京市科学进步奖。田老师的医学影像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和科技部973前期专项基金资助,并因此研究工作获得“2002年度中国十大科技前沿领军人物”。在指纹识别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国内目前在国际指纹竞赛Open项目中的最好名次,并获得200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以及2003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银奖,在指纹方面的研究成果“基于混合匹配的指纹识别系统与应用”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第一完成人)。 田捷老师主要从事医学影像分析与生物特征识别方向的研究与应用工作。自1992年起,他被美国著名的数学评论杂志《Mathematical Review》聘为特约评论员,2003年6月起成为美国电器电子工程协会(IEEE)计算机协会的高级会员(Senior Member),同时也是《软件学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与《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等杂志的编委。目前承担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73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以及国家重大工程应用项目等。 此次田老师的讲座以新颖的题目《在网络中保持自由 在现实中保持自我》概括性地向我们讲述了指纹识别技术。讲座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组成:背景介绍;指纹识别技术的现状和未来;指纹识别技术的算法;指纹识别技术的研究成果和新的研究方向。 田老师首先向我们解释了讲座题目的含义:我们在网络世界中可以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冲浪,但当我们在进行网上付款或网上身份鉴定的时候,我们又必须回到现实中找出世上唯一的身份。那该如何确定我们这唯一的身份呢?由此设问,并引出了指纹识别技术的背景。传统的身份鉴定主要采用的是数字身份,如身份证、信用卡加上密码等等。而基于生物特征的物理身份则不同:稳定性、永久性、唯一性、安全性。 随后田老师介绍了指纹识别技术的现状:成规模化的趋势发展,并且一些地区和一些国家已经采用了质问身份鉴定技术。而指纹识别技术的未来可以形象生动地概括为:“两手空空,走遍天下”,“凡事只需举手之劳”。在研究难点上,田老师明确指出:低类间差异和高类内差异,传感器的变化,可接受性以及鲁棒性和可维护性。 在指纹识别算法这类枯燥无味的难点上,田老师并没有回避。但他本质性地揭示了算法的两个根本问题:指纹图象增强以及指纹匹配(即寻找指纹间的相似性)。从这两个问题出发,田老师讲述了我们中国尤其是自动化所取得的在理论创新、技术突破等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并顺势引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不得不承认田老师为这场精彩的讲座《在网络中保持自由 在现实中保持自我》寻找到了一个相当具有艺术韵味的题目,并引出了讲座的主题:指纹识别技术。不由得让我想起一句经典论断:科学也是艺术。 传统的身份鉴定技术所依赖的数字身份向党的不安全,并且难记忆;还容易造成“满口袋的卡,满脑袋的密码”的局面。指纹识别技术则利用了指纹信息(纹理、交叉点和端点等对于每个手指都不相同)在高概率情况下的唯一性,开辟出了新型的物理身份。田老师不但讲了指纹的唯一性,而且诙谐地讲述了关于指纹的民间谣传:一罗穷,二罗富,三罗四罗开当铺,并且以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指纹与性格的科学关系。我很庆幸不只一个罗,看来不会穷困潦倒喽。 据田老师的介绍,我国的指纹识别技术在国际上是比较领先的,尤其在算法上面我国很强,“国际指纹评估大赛”上我们的成绩相当优秀。 “科学也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田老师指明了指纹技术研究的新方向:活体指纹的监测;指纹生成器;指纹技术与PKI技术的结合;指纹认证和IRE技术的结合。如果不努力的话,优势便会变成劣势,我们当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提起左春,中科院软件所的同学总有说不完的话语。他是中科软科技公司总裁。他是软件所篮球队教练。他的职称是研究员。他还是业界的一杆旗帜,国内软件业的风云人物。他领导保险团队所开发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最大。他领导的公司承办了多次中国软件技术大会。他的话语被多家IT媒体报道或引用。在百忙之中,他为研究生院开设了课程《行业应用软件及软件企业管理》。

    第一次见左春老师,宽厚的肩膀,近一米九的个头,着实让人心生几分敬畏。英俊的外表,潇洒的举止,温和的谈吐,又让人觉得亲近。第一堂课上,左老师就对正在宣传这门课程的助教说:“你要学会不动声色的赞美人。”惹得全堂捧腹大笑。

    左老师的课程,既轻松又紧张,既容易又难熬。说轻松容易,是左老师的课堂上,没有那么多的数学公式;说紧张难熬,是左老师几乎每两周就要学生就某一主题做PPT,还要站在讲台上演讲。

    课前准备时,从查找资料,到提炼观点,到排版布局,确定演讲思路,要做大量很细致的工作。演讲时,左老师坐在一旁,仔细地看,认真地听。学生讲完,先要把这次演讲点评一番,从内容到形式,从排版到演讲人的个人素养。 “这里的色彩浓重了”,“那里的动画多余复杂了”,“这里的定义不对”……。但凡经历过演讲的学生,都获益匪浅。至少,当我在向导师汇报工作的时候,多了几分从容。

    左老师上课风格迥异、形式新颖、内容生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打断提问。左老师常说:“要及时问,过一会儿也许你就忘记了。”这不像传统的东方课堂,却能激发我们学生思考问题,理解概念,消化知识。由于是课堂,左老师要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刁钻问题,妙语连珠,口吐莲花。有时问到尖锐之处,事关软件行业内部问题,一时半会说不清,左老师只好说下次课再做回答。而下堂课,左老师必定会主动回答这个问题。答案则多半是精辟至理,启迪思考。

    左老师是我们长辈,阅历比我们深的多,经验和教训如数家珍。上课的时候,他总能结合课程中教条式的内容,举出许多在软件企业中活生生的例子。像大企业与小企业的竞争惨烈、软件企业内部代码管理、中国软件行业现状及与国外之比较、中科软的组织架构、中科软与CMM、人事管理和客户交流等等。一个一个,都是具体的,曾经发生过的事例。有的还会引发大家的欢笑。但是欢笑之余,我们不禁要和左老师一起思考,这些事例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这对我们以后进入软件企业或者自己独立创业有着极大的帮助。左老师自己常说:“我是希望我的员工都明白这些。但是十分遗憾,他们没有上这门课的机会。”

    左老师很好学,爱读书。每当上课的时候,左老师总要给大家推荐许多书籍,例举书中所讲事实、结论,点评各家观点优劣。《硬球》、《麦卡锡传奇》、《Borland传奇》、《软件企业生存之道》、《与熊共舞》、《人月神话》等等。每一本虽然不一定是经典,但都是有用之书。看过之后,必有所得。左老师还问我们,研究生院的课程哪些比较不错,向我们借相应的讲义学习。

    左老师上课,不仅仅在教我们知识。老师还在教我们做人,如何做一个在软件企业识大体、明事理的人、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老师的言传身教,都是宝贵的积累。

    左春老师的《行业应用软件及软件企业管理》课程,曾荣获2004-2005学年中科院研究生院优秀课程。

    (信息学院2005级704班 方晨)

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能碰上好导师,而我是他们中比较幸运的一个。 1991年9月,我在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被推荐免试进入中科院计算所读研究生,后于1993年3月转为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计算机事业的重要创始人、著名的计算机系统结构专家夏培肃院士。1996年3月获博士学位。我的博士论文曾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并入选“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可以说,我的每一点成就的取得,都凝聚着恩师的心血。 夏老师是真正把培养人才作为己任的导师,不是把学生招来就是为了干活并在毕业前给学生半年或一年的时间做论文的那种。她曾多次说过“我们对学生是有责任的”。而这种导师的责任心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十分有幸,成为夏老师学生中的一个,感受夏老师对学生的责任。 在学习上,夏老师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十分关心。在我攻读学位期间,夏老师经常告诫我,一篇博士论文一定要有明显的创新,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否则,即使有很大的工作量,可以算若干篇硕士论文,也算不了一篇博士论文。我的博士学习生涯中,有近两年的时间就是在怕毕不了业的压力下度过的。直到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对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研究有了深刻的了解,自然地就有了一些新想法。我在1995年6月完成博士论文的初稿,一直到1996年2月29日才答辩,中间根据夏老师的要求修改了20多稿,历时8个月。我的论文是用英文完成的。夏老师不顾年逾古稀,对我的论文从它的学术内容,到章节的安排、单词的用法甚至标点符号,都进行了仔细的推敲和修改。一个在我看来是理所当然的结论,夏老师却要求我给出严格的证明。到答辩时,我的论文与其初稿相比已经是脱胎换骨。在这8个月的论文修改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可以说,是导师手把手地教会了我如何做学问。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我很难相信,那些被导师的与论文无关的项目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只在毕业的前一年(有的只有半年)才开始做论文的学生能做出合格的博士毕业论文。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治学中,夏老师虚怀若谷、实事求是。做学生的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自己完成的每一篇论文中,都要把导师作为作者之一。这即使在国外的许多地方也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但夏老师却不允许这样做,除非论文中确实包括她的实质性的工作。这一点在我入学之初,我的师兄就提醒过我,夏老师也亲自跟我说过。在这方面,作为夏老师的弟子,都是十分小心的,并且我们也同样地要求我们自己的学生。不仅在论文的署名上,夏老师在成果和荣誉方面一贯都是十分谦让的。我刚入师门的时候,夏老师主持的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并行计算机及并行算法”(该项目原是由冯康院士和夏老师共同主持的,由于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冯先生不幸逝世,就由夏老师一人主持)已接近尾声,我只参加了部分微不足道的扫尾工作,在项目主要完成人员中排名在十几位。后来,该项目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按规定有9人可以获奖,但我却意外地得到了获奖证书。后来我的师兄告诉我,在申报时,夏老师觉得自己具体工作做得较少,就把自己的获奖名额让给了我。一个项目获了奖,项目的主持人却没有获奖,这恐怕在科技界是罕见的。从此也可窥见夏老师注重培养年轻人之一斑。遗憾的是,这种普遍存在于老科学家身上的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学术界已经被严重地淡化了。现在学术界确有不少把学生独立完成的工作窃为己有的人,有些人总是怕别人不知道他,怕别人不知道他在国外知名的大学呆过。其实,一个人越是谦虚,别人越是觉得他深不可测,这一点我在当夏老师的学生的过程中体会得非常深刻。 在科研工作中,夏老师以古稀之年,身体力行,令人十分敬佩。我们有一个每周一次的内部讨论班。记得刚入学的时候,夏老师在讨论班上介绍了“最大时间差”流水线加法器的设计。她介绍了该加法器设计的所有逻辑电路,其思维之严密、构思之巧妙、设计之细致令我很难相信该加法器的设计者已年近古稀。1997年,夏老师和周毓麟院士、金怡濂院士一起主办了题为“高性能计算技术展望”的第九十四次香山科学会议,在会上夏老师作了主题评述报告,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就是为了这个不到一小时的报告,夏老师用了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通过网络亲自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并亲自制作每一张报告胶片。直到会议的前两天,还对报告内容作了大幅度修改。2000年,量子计算成为研究热点,但研究量子计算的多是物理学家,难以与计算机研究人员沟通。为此,夏老师看了近一年的文章,从计算机研究人员的角度给出了关于量子计算的介绍和评价。在量子计算领域为计算机研究人员与物理学家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在夏老师研究量子力学的过程中,经常与她的爱人、著名量子物理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杨立铭先生一起探讨,成为学术界的一段佳话。 夏老师的鼓励是我们立志献身于祖国科技事业的强大动力。夏老师是20世纪50年代初响应党的号召回国投身于国家建设的留学博士。在同学纷纷出国或下海的环境下,要甘于清贫、克服种种生活上的困难留在国内,既有来自社会的压力,也有自己内心的矛盾。夏老师总是鼓励我们立志服务于祖国,并千方百计创造很好的研究环境。夏老师鼓励我们留在国内并不是反对国际交流,她经常为我们创造出国交流的机会。只要我们的论文在国际会议上录用,即使经费十分紧张,夏老师也会资助我们出国开会。同时夏老师也十分关心我们的生活,帮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正是夏老师的人格力量,把她的学生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一支比较稳定的科研队伍。 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学生。每次当他们叫我老师的时候,我总是感到一种责任,生怕误人子弟。我希望,夏老师对学生们的责任心,不要终止在她的学生身上,而是通过她的学生们,一代代地发扬光大,为祖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科学时报 2006-3-10 胡伟武)

     纳米是一长度概念。一米的千分之一是一毫米,—毫米的千分之一是一微米,一微米的千分之一是一纳米,即一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一纳米相当于普通人头发丝直径的五万分之一。

    纳米科学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刚刚诞生并正在崛起的新科技,它的基本涵义是在纳米尺寸范围内认识和改造自然,通过直接操作和安排原子、分子创制新的物质。

    1959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曼设想:“如果有朝一日人们能把百科全书存储在一个针尖大小的空间内并能移动原子,那么这将给科学带来什么!”

    纳米材料和纳米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属于今天知识经济时代的精神“核剑”,比真实的核弹威力更巨大,纳米科学家们的想像哪怕仅仅实现一部分,人类的未来就会变得非常富有戏剧性。

    2006年4月底,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其网站上公布了新选出的72位美国本土院士和18位外籍院士名单。纳米领域权威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现年52岁的白春礼先后从事过晶体结构、分子力学等方面的研究。他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转入纳米科技的重要领域——扫描隧道显微学的研究,主要工作集中在扫描探针显微技术以及分子纳米结构和纳米技术研究。

    白春礼现任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他还担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执行局委员等,同时还是《美国化学会报》、《德国应用化学》和《先进材料》等化学界最重要的三份国际刊物中唯一的中国顾问编委。

    曾经是“兵团”的战士

    1953年9月,白春礼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他的父亲解放前曾在公立小学当过教员,喜欢诗词。在父亲的影响下,少儿时期的白春礼最爱背古诗词,最崇拜诗人,最想当作家。

    1970年,白春礼同千千万万的青年人一道,迈入“上山下乡”的行列,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锻炼成长。那里条件十分艰苦,民谣有“苦不苦,一天二两土,今天不够明天补”之说。他们住着“干打垒”的泥土房,每月领5块钱的津贴,平时就花几分钱买半斤“全面粉”饼干改善生活。

    因为上过两年初中、两年高中,白春礼当上了连队的文书,同时还开一辆大卡车,在同伴眼中,可谓能文能武。司机管出车,文书要负责接电话。因此,他常常在三更半夜被电话吵醒,开车送病号或者执行紧急任务。

    辛劳工作之余,白春礼悄悄地捡起了哥哥留给他的旧课本,就着昏黄的灯光,重新学习了初中、高中的全部课程。

    1974年,经过全连战士三轮不记名投票评选和参加文化考试,白春礼作为一名“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学员”,成为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学生。

    若干年后,已是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院士的白春礼在北大作了一场报告,他说自己“从小就热爱文学,至今也不曾丢掉这个爱好”。报告会上,白春礼把自己创作的七言律诗作为礼物送给母校:“塞外戍边兵亦农,大漠孤烟影随风。最惜燕园春意早,借得墨砚塔湖中。显微催化纳米情,科海甘辛永攀登。往事悠悠谈笑里,心香一瓣寄未名。”

    在“科学的春天”起飞

    1978年1月,白春礼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工作,从此开始了他在中国科学院的生涯。

    这一年的3月18日至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文革”结束后,中国科学工作者的盛会,是拨乱反正的重要突破口。邓小平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方向。大会闭幕时,86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发表了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经著名播音员虹云在电台播出,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科技界人士更是激情澎湃。

    也正是在这个春潮涌动的3月,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中国科技大学在北京成立研究生院。白春礼深深感到自己从事科研工作功底尚浅,于是决定报考研究生以期进一步深造。8月,他顺利地成为中科院化学所的硕士研究生,3年后,又接着攻读博士学位。

    从上大学到读完博士,白春礼如饥似渴地在化学王国里钻研,整整10年,他乐于与书相伴,全然不问冬夏春秋。在大学,他学的是催化,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期间学的是结构化学,基本上是在研究分子原子的结构,比较偏重于物理多一点。这就为他日后研究纳米科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合自己的经历,白春礼认为,研究生在求学期间,应该有意识地重点加强两个方面的锻炼和培养。首先是学习和思维方式的培养。研究生学习不能满足于教科书或者传统知识,而要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渠道,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还有就是基本技能的培养。技能和经验的积累是创新的基础。除少部分理论研究外,自然科学研究很多是要通过实验来完成的,所以研究生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学习新技能,注意基本技能的积累,花大力气去钻研,不要满足于一知半解。

    显微镜里看到新天地

    风景如画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曾经留下钱学森、周培源等前辈的足迹。

    1985年9月,白春礼受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委派,来到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很快,白春礼就以他的天赋及勤奋,赢得了曾任美国总统科技办公室副主任的白尔德斯楚维勒教授的赏识。经教授的举荐,白春礼进入了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这是由美国航空局与加州理工学院共管的著名实验室。当年,钱学森曾在此创下辉煌的业绩。

    白春礼最初从事的研究课题是扩展X射线精细结构谱,不久,他发现白尔德教授正在从事一项叫做STM(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究工作。通过细致分析,白春礼意识到这是表面科学领域革命性的技术。

    当时,STM研究在中国尚属空白。白春礼向白尔德教授提出要参加STM的研究。经过评估,申请获得批准,他成为跻身于这一领域的第一个中国人。

    在1987年召开的第二届STM国际大会上,白春礼与美国同仁合作的《2— H二硫化钼层状半导体性质过渡金属二硫化物的STM研究》被列为大会报告,他编制的STM软件被美国海军实验室采用。

    30来岁的白春礼,不仅得到了白尔德教授的称赞,也得到了美国同行的认可。在大洋彼岸,白春礼面临着又一次人生抉择。

    开辟祖国的STM事业

    友情、美元、绿卡,乃至光明的前途,都没能拴住白春礼的心。1987年10月30日,他毅然踏上回国旅途。

    他把在异国他乡辛辛苦苦挣来的美元全部变成了STM的研制资料、关键元器件。妻子还有半年就能拿到硕士学位,这时也与他“比翼双飞”。在香港机场转机时,因携带的书籍过多,行李超重,他们留下了书籍,扔掉了一些“不重要”的行李。

    回到祖国,一切困难都在白春礼的预料之中。当时的化学所在负债几百万的状况下,仍借出了12万元人民币给白春礼的课题组。能有12万元不容易,可12万元对于STM研究来说只是杯水车薪。白春礼这时候只能像家庭方妇那样精打细算,能省就省。他曾扛着锹镐蹬上三轮去捡破烂,从旧螺钉、旧电线到废弃的实验台、破桌椅,见到什么他捡什么,活像个收破烂的;他曾坐公共汽车到几十公里外的京郊买实验用的机箱,然后扛着箱子在众人的白眼中挤公共汽车回城。

    一个偶然的机会,白春礼参加了中科院院长周光召组织的一次科研体制改革座谈会。白春礼向周院长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以及经费极为紧张的实际状况。身为科学大家的周光召敏锐地意识到STM对于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他当即对白春礼说:“你马上写份报告给我!”不到1个月,30万元的院长特别基金拨到了白春礼的课题组。

    1988年初,白春礼提出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学及材料表面结构研究”被列为中国科学院的重中之重项目,两年拨款96万元。

    1988年4月12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控制的STM在白春礼的领导下研制成功;随后,原子力显微镜(AFM)、激光检测AFM、低温STM、超高真空STM等相继研制成功;BEEM弹道电子发射显微镜的研制达国际先进水平……此后,白春礼STM研究小组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国际水平实验室,他们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国家级、院部级二等奖以上奖项11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中、外文专著十余部。

    推动中国的纳米科技

    STM后来被誉为纳米科技研究的“手”和“眼”,推动纳米科技成为一个新的前沿领域。白春礼和同事们用自己研制的STM,表面纳米结构和分子纳米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为国外科学界所注意,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做报告。

    1995年,白春礼出版了他关于纳米科技的第一部专著《纳米科学与技术》;2000年12月14日,他在国务院科技知识讲座上作了题为“纳米科技及其发展前景”的报告;2001年出版《纳米科技:现在与未来》,同年以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参与制定了《国家纳米科技发展纲要》。

    天道酬勤。中国的STM研究凝结着白春礼的无数心血,辛勤的付出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他获得了全国首届青年化学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并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1993年,他成为STM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是这一组织及若干相关国际学术组织中唯一的中国代表。

    1996年他被正式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2001年10月4日,国际化学工业协会在美国授予白春礼2001年度“国际奖章”,以表彰他在纳米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和为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所发挥的领袖作用。国际化学工业协会成立于1881年,涵盖了化工、能源、环境、材料、制药、生物技术等产业和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协会成员遍布70多个国家,具有很高的权威。白春礼是继中国化学家侯德榜因发明工业制碱法于1943年获“荣誉会员”奖之后第二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

    “纳米热”中的冷思考

    在中国,如果谈到纳米科技,很多人肯定要提到白春礼,有人把白春礼称作“中国纳米之父”。对此,白春礼纠正说:“我不敢接受这个称号,因为有许多科学家都对这个领域有重要的贡献。”

    但是,作为中国纳米科技领域有影响的代表人物,白春礼积极推动社会对纳米科技内涵的全面理解,促进纳米科技研究与产业化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在中国科学院《2002科学发展报告》中,白春礼针对国内出现的“纳米热”撰文指出,需要对纳米科技的内涵和纳米科技的发展趋势做进一步的思考,防止一些谬误和炒作损害这一新兴的前沿科技在我国的健康发展。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加强研究基地的建设,增加科技专项的投入,同时要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

    此外,白春礼还在多种场合为“纳米热”降温。他说,我国现在300余家自称从事纳米科技研发的公司主要是从事纳米材料,尤其是纳米粉体材料的生产。而有关对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将产生最深刻最广泛影响的纳米器件的研究,国内研究开发力量的部署严重不足。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虽然主要还停留在应用基础研究的阶段,但目前已申请了大量的专利,不断抢占制高点。我们必须重视纳米器件的研制和纳米尺度的检测及表征的研究工作。否则将会使我国在世界这一前沿领域的竞争中十分被动。

    对于中国的纳米科学研究,白春礼认识非常清醒。“我们在纳米科技基础研究方面应该说最近几年进展很快,从论文的发表数量和论文的引用、专利数量来看发展都很快,居全球第三位。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将来对纳米科技具有根本性带动作用的方面,包括纳米器件、纳米加工以及医学领域的应用方面,我们非常薄弱。

    做年轻人的良师益友

    当年白春礼就读的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已于2000年底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4月,白春礼受命兼任中科院研究生院院长。

    这些年,在从事科技宏观管理的同时,白春礼不仅继续坚持纳米科学研究,还指导了不少研究生。谈到如何指导研究生,白春礼说,作为导师要教书育人,不能仅仅在科研上作出指导,而是要育人为先。他特别强调,导师要善于和研究生交朋友。导师要用真情关爱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做出表率。

    “共同的科学追求为导师和研究生创造了缘分,在科学探索的生涯中师生的友谊将会永存。”白春礼说,“许多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在国内国外,我们之间的联系一直没有中断。我觉得作为导师,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光。导师和研究生之间不仅仅是一种师生关系,而且也应该有一种朋友间的情谊。”

    对学生的爱,表现在管理中则是严。白春礼积极倡导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教育改革,今年推出一系列的改革举措,狠抓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

    白春礼认为,自主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和生命。现在研究生的年龄一般在30岁以下,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受传统学术思想影响较小,正是出新思想、新成果的最佳年龄阶段。在充分借鉴现有经验、大胆创新、深入探索的基础上,研究生是可以做出开创性成绩的。他在各种场合,经常鼓励中科院的研究生,既要敢于研究新的理论、学习新的技术,也要注重技术、方法和工具的创新。研究生要主动加强与优秀的科学家、技术专家的交流,要敢于和成功者接触,学习他们的科研精神和成功经验。

    (来源:《人民日报-大地》2006-05-31 第十期,特约记者:文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