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记者 韩娜)“天气预报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但是气象工作者必须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在昨天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举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进行专题报告后,有学生现场质疑天气预报“不报下雨,报降水概率”有推卸责任之嫌。郑国光表示,作为气象局局长绝不推卸责任。

  郑国光说,天气预报是一个发展中的科学,要认识大气规律是漫长过程。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对天气规律的把握和预测技术的改进,这些年来天气预报也得到了发展。我国24小时的晴雨表预报,全国准确率是81.3%,和国外水平相当。

 
  本报讯 “我到北京上大学的前三个月也看天气预报,后来就不看了。”在昨日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面对一位学生“天气预报不靠谱”的质疑时表示,我国气象预报准确率已与美国相当。

  在郑国光作完题为“全球气象变化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的报告后,一位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学生提问:“以前天气预报,预报是下雨或者不下雨,现在某些地方改词了,叫降水概率。有人认为是中国气象局在推卸责任,万一哪天出天灾人祸,中国气象局可以说,我们预报的概率,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与我们气象局关系不大!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中国气象局局长决不推卸责任,有些预报不准的该总结要总结,该改进的要改进,该说对不起的也要说对不起。”郑国光在回答时指出,天气预报还是一个发展中的科学,我国24小时晴雨表预报准确率已达81.3%,和国外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相当。“但是天气预报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特别具体到一个地方,具体多少量,具体什么时间下,我们目前科学上来说很难办到。”

  “今年是本世纪以来我国气象灾害最多,造成人员伤亡最重、社会影响最大的一年。”郑国光还在报告中透露,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发生在西南地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特大干旱;年初在新疆北部发生的有气象记录以来严重的雪灾,降雪量是历史平均的2.5倍到5倍;5月至7月份,南方地区连续遭受了暴雨袭击,一场暴雨让广州一万多辆车被水泡了;6月至9月我国西部连续暴雨,吉林遭受了近50年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8月8日,甘肃舟曲县发生了由暴雨引发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10月初在海南发生连续暴雨天气;东北、华北发生40多年以来罕见的秋季低温。

  “今年6月、7月,全国167个城市遭受了历史有气象记录来最高的高温,特别是6月24日,我国除了温度最高的吐鲁番以外,最北边的漠河是39.3℃,北京温度是40.3℃,这都是破历史记录的高温天气。”郑国光认为,这种极端的气象事件会频发,我们会有相应的防范和应对。”

      2010/12/03 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樊宏伟


博士的聚会留言
1980年,李尚志和导师曾肯成(左)在颐和园交谈。
1983年合影(资料图片)
2010年合影 青丝变白发,不变的是博士们对恩师的崇敬。叶波 摄

  11月中旬的杭州。18位花甲老人在履行一个长达27年的约定。

  “来!来!大家还站在当年的位置,马中骐,你还是站在最中间,张荫南,你在他旁边……”一位老人高举着一张合影,提高了嗓门,指挥着大家。

  队伍站好后,突然有一两秒钟的静默,18位老人和在旁的人,都能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恍惚:如果忽略白发沧桑和身后的背景,他们似乎回到了意气风发的当年,回到了1983年5月27日。

  就在那一天,他们以同样的位置也拍了一张合影,不过是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那张合影定格为中国教育发展史的里程碑:新中国凭借自己的力量培养出了首批博士。

  这18个人的名字注定会载入历史,他们是:马中骐、谢惠民、黄朝商、徐功巧(女)、徐文耀、白志东、赵林城、李尚志、范洪义、单墫、苏淳、洪家兴、李绍宽、张荫南、冯玉琳、童裕孙、王建磐、于秀源。

  “惊涛依旧涌钱塘,见证春华秋实。踏遍青山人未老,重聚当年博士。十载沉浮,一朝展翅,同折蟾宫桂。今生注定,八千里路云和月。”18位博士之一的李尚志专门创作了这首词表达重聚的心情。

  “是历史把我们推到了这个特殊的位置,我们也承担了历史赋予的重任。”博士学位证书为001号的马中骐说,1983年之后,18个人各奔东西,再也没有聚过,但每个人都默默记住了责任,那就是要做出成绩,不辜负“首批博士”之桂冠。

  “首批博士”是个历史起点,谁也无法忘记把他们托举到历史起点的人——站在18位博士身后的导师们。

  因为这次重聚,厚重的记忆由此生动起来。

  ■本报记者 赵秀红

  至今的传奇

  首批博士的导师们或才华横溢,或博闻强记,他们的段子至今还在大学校园里流传。

  “有次上课,讲课讲得出汗了,他掏出手帕擦汗,结果,台下的学生哄堂大笑。原来,他掏出了一只白色的袜子。”

  “他给我们讲‘复变函数’,他的幽默和智慧,让大家佩服。他的讲稿,纯粹是做做样子,放在桌上,待风一吹,一把抓起来,就全塞在讲台下面了。他把数学都讲活了,称积分奇点为‘拦路虎’,常常说:‘我要绕开这只拦路虎。’”

  “他是当时著名的数学家,在理论研究上经常有奇思妙想,但很少将这些想法写成论文发表,而是告诉别人,让别人去解决和实现,人家写出文章发表,他还死活不准署上他的名字。他的论文很少,我所知道的只有中国科大学报上的几篇。搁在现在,他评不上教授。”

  ……

  在现在的中国科技大学,至今仍流传着“怪才”曾肯成的段子。他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学生,博古通今,是数学界有名的才子,其才情不输华罗庚。首批博士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李尚志回忆说,导师跟我们聊天时,反而有一大半时间不是在谈数学,而是谈古论今。师生俩经常诗词唱和,吟诗论赋,拿捏字词。

  曾肯成在莫斯科留学时被调回国。在莫斯科火车站的同一个站台上,停了两列相反方向的火车,一列开往北京,一列开往华沙,登上华沙的火车可以逃脱厄运,但从此走上背离祖国的道路,所以明知道回国要当“右派”,挨整,他还是登上了回北京的火车。“文革”后,曾肯成在填写履历表时,上面有一栏是“受过何种奖励与处分”,“右派”当然是处分,填什么好呢?他索性在上面写了一首诗:曾经神矢中光臀,仍是当年赤子心。往事无端难顿悟,几番落笔又哦吟。

  裤子还没穿好就被反右斗争的“神箭”射中了,这就是“神矢中光臀”。这句表面幽默实则辛酸的诗句说的是他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就被戴上了“右派”帽子。李尚志说,不知道老师在写诗时是否想起两列相反方向的火车,“仍是当年赤子心”,他写下的是无怨无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时同样在科大读书、首批博士之一的白志东回忆说,后来给曾肯成“摘帽”时,大家都不知道是谁给戴上去的。

  虽然一生尝尽坎坷和落魄,但曾肯成一样功勋卓著。1982年,他一头扎进国家急需的信息安全领域,一直干到退休,他创建的信息安全实验室成为国家信息重点实验室,他本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奖。在学生李尚志眼里,即使落魄,曾公也不失雅兴。有一次,在北京,曾肯成对将要回到合肥的李尚志说:“史济怀欠我一盆梅花,你催他尽快给我。”原来,当时史济怀担任中国科大的副校长,主管外事工作。有一位日本友人来访,拿诗相赠,史济怀让曾肯成作一首诗回赠。曾肯成说不能无偿奉献,问史讨要一盆梅花作酬劳。所以,曾肯成让李尚志去“讨债”。李尚志回到合肥跟史济怀说了梅花的事,史济怀笑着说:“有这回事,我知道了。”后来,李尚志再见到曾肯成时,曾肯成说:“已经收到梅花了。”

  首批博士的导师们,很多都是曾肯成这样的传奇人物。赵林城、白志东、苏淳3位博士都是国际知名的数理统计学家陈希孺带出来的。1957年,陈希孺被选派到波兰留学,一年后因为“反右”被调回国,后下放到陕西洛川劳动改造。直到1960年回到中国科大,才有了一个安定的科研环境。但随之而来的“文革”给他带来沉重打击。他在“文革”中本来是个逍遥派,但他好发议论,受到了批斗,被定为“敌我矛盾按内部矛盾处理”。所幸他生性豁达,能泰然处之。

  “他跟曾先生很像,但有个地方不一样,陈先生有什么想法喜欢写出来,他写书都是‘一稿成’,顶多事后加个‘补丁’。”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白志东说,陈希孺记忆力惊人,喜读文史、经济,他能准确说出看过的某本书的某个数据,可谓过目不忘。他在写《数理统计引论》时,700多页,不过3个多月就完成了。他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每天定了写20页稿纸的任务就一定完成。他又好客,家里总是有来访者,有时会聊到凌晨,他常常是客人走后接着写。

  一直到现在,这本《数理统计引论》还是统计教材中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一直被广泛地用作研究生和青年研究人员的基础教材。

  除了培育杰出的学生,陈希孺更大的贡献是拉起了中国数理统计界的队伍,是统计教育方面一位令人折服的“领军人物”。数理统计学本是我国数学中的薄弱分支,再经过“文革”10年的停顿,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队伍已衰微。陈希孺先后在武汉、开封、广东、九江、成都、郑州等地的统计讲习班担任主讲,他的讲学引进和推广了若干重要领域的研究成果,带领、培养和联系了一批人投入到研究工作中。目前在我国数理统计界的骨干队伍中,不少人在早期都得到过他的帮助,比如安徽大学的陈桂景、浙江大学的林正炎、北京工业大学的王松桂等。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首批博士的导师们以一股做人的正气和对国家的赤诚感染着学生们。马中骐回忆说,导师胡宁一直想用实践证明中国完全有能力培养自己的博士。他当年读书时,李政道从中科院研究生院招了一批学生去国外学习,导师胡宁坚决不同意马中骐去,理由是:“马中骐是我自己培养的研究生,没必要到国外再培养一遍。”

  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谷超豪是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洪家兴的导师,“谷先生在我心目中一直是偶像,他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在行动上却会给我一种精神的压力。”洪家兴说,很敬佩老师对信仰的坚定,谷超豪是地下党员,他1940年就入党,为了国家的需要,他从微分几何转向与高速飞行器设计有关的数学问题。“谷先生给我们的重要启发,就是要把国家和民族的需要与自己的研究工作结合起来。”

  在中科院地球物理所教授徐文耀眼里,导师朱岗崑一身硬气,真诚率直。比如,他自己在牛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之后,毅然回国效力,他认为天经地义,于是也顺理成章地以此来要求他的学生。他坚决反对“崇洋媚外”,不能容忍“逾期不归”。

  指“兔子”的人

  导师就是指“兔子”的人,他们的功夫在于指出方向和道路,这种功夫要积累一辈子。

  18位博士中,有中科院院士1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位,曾经担任过高校校长、院长或者中国科学院所长的有4位,国家级教学名师1位,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国家领队2位,其他的也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谷超豪一辈子带的博士生不过20几个,但光中科院院士就有3个:李大潜、洪家兴、穆穆。

  回顾这些,因为它不仅仅是历史,反观目前高校在培育学生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将其作为参照,对今天也许有所启迪。

  “见到27年前的老朋友,触景生情,忍不住又想起当时谷先生怎么教我们。”洪家兴说,谷超豪话虽不多,但他在行动上教给学生该怎么做人,怎么做学问。谷超豪在教他们时,已经是很著名的教授。洪家兴回忆说,有一次一位年纪稍长、身体较弱的教授给他们作报告,谷先生上去为他擦黑板,“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洪家兴说,谷先生教给他最重要的心得是:研究工作永远不要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同类的文章不要写太多,要有长远的理论目标,瞄准了目标,一步一个脚印,锲而不舍地向这一目标走去。这一点洪家兴也给自己的学生讲,并且声明:这不是我的发明,是我老师告诉我的。

  从做谷超豪的学生到毕业后留在复旦做了导师的同事,共处的几十年,洪家兴发现导师就是这样做的:自己开拓了一个方向,交给研究生去做,然后再去开拓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谷超豪最早研究微分几何,由于国家需要,转向与高速飞行器设计有关的数学问题;当他在超音速绕流等方面取得开创性进展后,就把这些研究交给了李大潜,自己一头扎进混合型方程组的研究;在已经有突破性成果后,又把这个领域交给洪家兴,自己转向规范场理论。关于他在规范场领域的研究,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赞叹过:“谷先生是站在高山上,看到了全局的人。”

  洪家兴说,一个人能在一个领域有开拓性成果都很难,何况多个领域。重视用团队力量培养研究生,让学生在团队中成长,而不是单独面对一个导师,是谷超豪一直秉持的观点。就像他在首批博士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所说的,培养人才就像把煤块放在炉子里,让火热的环境使它燃烧起来。洪家兴说,当时除了谷超豪,复旦大学会聚的李大潜、陈恕行等数学家也给自己很多指导。

  谷超豪选题独特而精妙,总能给学生一个很好的方向。洪家兴说,他出题目不像有些导师,题目出得特别难,却很难有发展余地,他就不一样,题目非常具体,让你能有抓手,而且深入下去会发现广阔的天地,“这就是大师的风度,在科研上他有很好的全局观。我现在带学生,就做不到老师这一点。”洪家兴说。

  对导师“会带学生”的景仰不只洪家兴一个人。徐文耀回忆说,导师朱岗崑对选题有独到的洞察力,从选题到地学资料的选材,他都有很好的想法。“其实导师就是指‘兔子’的人,要打‘兔子’你得自己去打!”有的年轻人不知深浅,说这个是我做出来的!徐文耀笑着摇摇头说,其实,老师不告诉你“兔子”在哪里,你怎么打?“推公式他也许不比年轻人熟练,跑图书馆翻资料也许不比年轻人快,但是朱老先生的功夫在于指出方向和道路,这种功夫要积累一辈子,这正是我们一生很难望其项背的地方。”

  首批博士的导师们带学生的“大哲学”相通,但也各有各的方法。在赵林城、苏淳、白志东读研究生时,也正是导师陈希孺研究工作十分活跃的时候。白志东回忆说,他的许多工作对我们从来都是公开的,这对我们迅速进入研究前沿领域极为有利。我们最初写的几篇论文,有些题目是他给的,或是在他主持的讨论班上自己找的,有些是他的工作的推广或者改进。“他指导论文一向很严格,如果有什么问题没有做出来,他就喜欢让我们举反例。”白志东说,对陈老师不能轻易说“这个题目不能做”,因为老师会马上追问:“是你没下功夫,还是确实做不到?”弄得几个人做不好不敢轻易拿出来给老师看。这种“举反例”的习惯,使他们对研究充满了兴趣,而且养成了锲而不舍的习惯,终身受益。

  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黄朝商总结导师戴元本最大的特点是:严谨细致,从来没有放手不管的时候。戴元本是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黄朝商说,戴元本每天到研究所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研究生办公室问我们有什么问题,进展怎样?做戴先生研究生的3年里,我一直非常紧张,几乎每周戴先生都要到所里,和我讨论问题,所以,我一直不能停下来。“自己遇到对学生极端负责和认真的老师,真是太幸运了。”黄朝商说,如今,戴先生已是耄耋之年,但思维非常清晰,坚持做研究,对国内外研究的前沿领域了如指掌,如此高龄的他还在学习计算机,甚至亲自编写程序验证结论。

  为学生“张目”

  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讲门户爱人才,是首批博士的导师们共同的志趣。

  “老苏”、“老白”、“老赵”,陈希孺这样称呼自己的学生。当问起为什么这么称呼时,坐在灯光下一起回忆导师的3位老人都开心地笑起来。“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陈老师也就比我们大个八九岁,这样叫起来更亲切?”陈希孺的“大弟子”赵林城说。

  陈希孺最信奉“尽人事以俟天命”。他常说,不少人在这个问题上修养不到家,碰到了很多麻烦,甚至毁了一生,他常常以此告诫他的学生,学生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也愿意和他谈心。他和学生的关系,就是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陈希孺有个爱好,去外地参加学术会议时,只要有名额,总是争取带上“老赵”、“老白”或“老苏”,游览名山大川,他登临过国内若干名山之顶,后虽年近古稀,仍乐此不疲。苏淳回忆说,有一次跟陈希孺在攀登峨眉山时,赶上瓢泼大雨,他问陈希孺:“要不要登顶?”陈希孺俏皮地回答:“现在要是有一只烧鸡、两瓶烧酒,我就敢上!”

  现如今很多理工科研究生称呼自己导师为“老板”。谷超豪就特别反对:“在教育领域里,不能搞这一套。师生又不是雇佣关系,选择做教师,就是选择了责任和奉献。”

  洪家兴回忆说,当年考上谷超豪的研究生时,因为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他曾经想放弃。站在人生的十字口时,谷超豪对他说了句:“机会难得,你坚持一下。”这句话改变了洪家兴人生的方向。“机会一旦失去,就再也抓不回来;一旦抓住,你将变成另外一个人。”洪家兴说。

  在为学生争取机会时,这些导师可真的很有劲头。曾肯成为了给李尚志争取参加博士论文答辩机会“跑破了鞋子”,他让李尚志去请北京大学的丁石荪参加答辩会。丁说他有课要安排。曾肯成一定要李尚志向丁石荪说:“如果他不去,我就拿根绳子到丁门口吊死。”李尚志到了丁石荪家里,哪里敢这样说,但丁答应如期到合肥去。丁石荪送李尚志到门口时,李尚志才将这玩笑转告,丁石荪一笑置之。

  首批博士中传播很广的一个故事是关于唐守文的。唐守文是北大数学教授段学复的学生,颇赋数学天才,念中学时得过中国最早的中学生数学竞赛状元。曾肯成和中科院教授、同是我国老一代数学家的万哲先极力支持唐守文获博士学位。但是,北京大学当时要求必须先获得硕士学位,才能攻读博士学位。于是,唐守文只能先举行硕士论文答辩。在答辩委员会决议上,曾肯成特地写了一句“有的委员认为达到博士水平”。曾肯成还特意写了首《建议授予唐守文同志博士学位》的七言八韵:

  岁月蹉跎百事荒,重闻旧曲著文章。

  昔时曾折蟾宫桂,今日复穿百步杨。

  谁道数奇屈李广,莫随迟暮老冯唐。

  禹门即使高千尺,放过蛟龙也不妨。

  诗写好了,但没有地方敢发表,却在研究生中流传开来,成为给所有研究生撑腰打气的诗。曾肯成说:“我是在为你们‘张目’”。虽然最后没有帮助唐守文拿到博士学位,但曾肯成的惜才爱才可见一斑。

  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讲门户爱人才,是首批博士的导师们共同的志趣。首批博士于秀源的导师、著名数学家潘承洞总是想方设法让尽可能多的人才脱颖而出。在担任山东大学校长期间,他拍板决定给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优先分配住房的政策,这在上世纪80年代的高校并不多见。曾经有几位现在已经很知名的教授如彭实戈等人,当初因为晋升教授时资历欠缺,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阻力,在潘承洞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

  当然,在首批博士诞生的时代,师生关系的另一个主体——学生,尊敬老师如父亦如友。

  导师朱岗崑的儿子一直在国外,徐文耀家离导师家非常近,经常去看望导师,做点好吃的给他送去。2009年,94岁的朱岗崑生病住院,徐文耀陪伴在侧,尊师如父。

  让苏州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谢惠民至今遗憾的是,他的导师、控制论的拓荒者——关肇直,在60岁出头的年纪就因病离世。在当年的学位授予大会上,关肇直是唯一缺席的导师。谢惠民说,关肇直和同时期一批志同道合的人,提出了系统科学的想法,就是因为看到了系统科学跟国家发展的密切关系,他创立了系统科学研究所,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却戛然而止……谢惠民提到一个细节,让人动容。关肇直去世之前,对门下的6个学生作了很好的安排,有的转给了其他老师,有的派往国外学习。

  让谢惠民难以忘记的是,30多年前,关肇直在中科院借来的一栋楼里,两个学期就为学生们开了两门大课,每次教室都坐满了人。“从我的成长经历中,就知道本科阶段多么重要,重科研轻教学是本末倒置。”谢惠民在苏州大学任教直至退休,坚持为学生上基础课不间断。他的《数学分析课》是国家级精品课程。也许,这种传承才是对导师最好的纪念。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中国科技大学教授范洪义说,他对天赋好、有灵气的学生这种爱惜完全是因袭了导师阮图南。范洪义在当阮图南的研究生时已经通过自学基本上掌握了看文献的本领,所以,他知人善用,让范洪义自选课题。这种信赖鼓励了范洪义,每当他有新想法或者推导出新公式,阮图南总是掩饰不住高兴,喜形于色地夸奖他“有本事”。

  回忆从读研究生到指导研究生的30年,范洪义作了一首诗:“有志贤俊着彩笔,无形灵感偏寒窗。绕梁何时续新谱,沾尽先师几分光。”

  在高校师生关系成为困扰话题的当今,再去看30年前的这些师徒之情谊,让人觉得温暖而又沉重。

  附:范洪义(首批博士之一) 作

  有志贤俊着彩笔,

  无形灵感偏寒窗。

  绕梁何时续新谱,

  沾尽先师几分光。

   [记者手记】不仅仅是回忆

  这篇稿子源于一个承诺。去年,在对新中国首批博士的采访中(文见本报2009年9月16日第4版《中国博士,百炼出炉》),我深为首批博士的波折命运而感慨,更为培养首批博士的导师们而感动。采访于秀源博士时,他说,你一定要写写这些导师。我郑重答应了。这一承诺借博士重聚的机缘才得以兑现。

  这次聚会迟来了7年,2003年,在于秀源的倡议下,17名博士(在加拿大的徐功巧当时没有联系到)决定于5月27日聚会,时值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大会20周年。但那次聚会因为“非典”而取消。

  因为迟来,所以更加珍贵。杭州之聚不过短短两天,博士们见到老朋友,触景生情,很多回忆都被唤醒,尤其是谈到自己的导师时,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

  站在27年后的今天回顾那段历史,我想最大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回忆。“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纪伯伦这首诗足以警醒我们。也许,站在首批博士的历史起点上,能让我们对当下高层次人才培养存在的很多困扰和问题,有了清晰的参照,有了反思的依据。

  当年的导师如何教学生做人?如何治学?他们如何带学生?他们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这些问题在高校愈发凸显,有些方面我们确实有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否在另一些方面存在倒退呢?也许,中国的经济社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社会价值理念趋于多元,高校不可能真的变为象牙塔而洁身自好。因此,当我们听到“一个导师带47个博士”的新闻时,当我们习惯了博士生称导师为“老板”时,当老师们抱怨现在有点“怕”学生时,当高校爆出学术腐败的新闻事件时,我们往往并不感到意外。或许,这个时代的校园被经济大潮搅动是种必然,但是我想,无论何时,对传统价值理念的尊崇,对师生之间质朴温暖关系的呼唤,对大学学术精神缺失的呐喊,对高等教育办学真谛的本真回归,总是带有强大的力量吸引着我们,让我们离着最初的目标更近。

  去年采访时有个细节让人感动:约好下午3点钟采访李尚志博士,下午2点钟,我收到了李先生发来的一条短信,详细告诉我去他家该怎么走,我按图索骥很容易就找到了。在今年的杭州聚会上,我告诉李先生我还记得这件事。他说,这是我从数学家吴文俊那里学来的,我第一次去见他,打电话问地址,他就把路线、小区、哪栋楼哪个房间讲得很清楚。

  没想到,一个小细节的“渊源”竟如此悠长,更不用说他们从导师那里传承的更加厚重的精神财富,比如做人、治学,会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他们。这让我对首批博士的导师们肃然起敬。(赵秀红)

  本报记者 王晓涛
  
   “我们不要一味地追求两位数的经济增长,这样不利于转方式、调结构,转方式和调结构要在完善体制和政策上下工夫!”在日前由中科院研究生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105场主题演讲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教授在作题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演讲时,发表了上述鲜明的观点。
  
  高速增长后面临五大失衡
  
   张卓元教授在演讲中表示,调整经济结构,主要是解决中国经济这几年高速增长后面临的失衡问题。他说:“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连续5年以两位数的增速增长,平均达到11.65%,其中2006年和2007年的增速分别达到了12.7%和14.2%。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积累和加重了很多结构性矛盾,而结构调整主要是要解决中国经济协调的问题。”他详细阐述了中国现阶段所面临的5个失衡问题:
   第一,储蓄和消费的失衡,储蓄率太高,消费率太低。1978年,中国的储蓄率是37.9%,比世界平均储蓄率25.1%高了12.8个百分点;到了2008年,中国的储蓄率达到了51.4%,比世界平均储蓄率23.9%高了27.5个百分点。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储蓄率提高了13.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45个百分点。在储蓄率提高的同时,相反,消费率同期却在大幅度下降,1978年,中国的消费率是62.1%,而到2008年则降为48.6%,下降了13.5个百分点,其中2002年到2008年的消费率下降特别多。
   张卓元教授认为,消费率的下降,主要是居民消费率下降,居民消费率占GDP的比重已经从1978年的48.8%下降到2008年的35.3%,下降了13.5个百分点。所谓内外失衡,出口依存度太高,内需不足,实际上是居民消费需求严重不足,使我们越来越走上为生产而生产的怪圈,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他说:“有专家提出,为了解决这一失衡问题,‘十二五’期间,应当使消费率提高至占GDP的55%以上,即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每年应当至少提高1个百分点。”
   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过于倚重第二产业。张卓元教授认为,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不利于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不利于就业岗位的快速增长。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1年到2009年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就是40%稍微多一点,如2001年占40.5%,2002年占40.5%,2008年占41.8%,2009年占42.6%。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并没有随着人均GDP的成倍增长而提高。“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比同等发展水平的其他国家低了十几个百分点”,张卓元教授列举具体数字说,“2007年,全世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为69%,其中低收入国家为46%,中等收入国家为53%,高收入国家为72%,而我国是40%多一点”。他认为,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制约着我国经济增长效益的提高,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制约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今后应该快于GDP的增速,使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
   第三,投入结构不合理,物质资源消耗太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低。张卓元教授说,中国经济迄今为止主要还是靠粗放扩张,物质资源的消耗大,效率不高。例如,2009年,中国GDP占全球总量的8%,但是消耗了世界能源消耗量的18%、钢铁的44%和水泥的53%。如今,我国主要矿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已经由1990年的5%提高到了现在的50%以上。他认为,这样巨大的资源消耗是不可持续的。
   此外,我国科技进步不够快,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较低,2000年仅占0.9%,2008年则为1.47%,2009年为1.62%,低于创新型国家至少占2%~2.5%的水平。结果是我国的技术对外依存度偏高,达到50%以上。
   第四,人和自然不和谐、不协调。2003年以来,经济超高速发展的代价之一是生态和环境恶化,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也确认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付出的代价过大。如今,资源、环境、生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张卓元教授说:“我们不能够继续走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老路,而要下决心走总体改善、局部也改善的绿色发展道路!”
   第五,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据张卓元介绍,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在0.4的警戒线以上,而且有上升的趋势。国内的一份权威报告说,从1988年到2007年,我国收入最高的10%的人群和收入最低的10%的人群的差距,已经从7.3倍上升到了23倍。最近国内一位经济学家表示,如果把隐性收入和灰色收入计算进去,那么这种差距就不是23倍了,而是65倍了,这样的话,基尼系数显然要达到0.5以上。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这几年来也在扩大,如果不考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不平等,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3.3?1,如果考虑这些公共服务的不平等,差距将扩大到5?1。张卓元教授表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分配不公、分配秩序混乱和政府调节不够,注重公平分配,加快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让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已经成为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他说:“过去我们往往更多的是偏重于把蛋糕做大,现在看来,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而且要切好、分配好,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经济增速应放缓至8%
  
   张卓元教授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就要适当放缓经济增速,他说:“我个人认为在‘十二五’期间,放缓至8%左右比较合适,这有利于协调好经济长远平稳较快增长,协调好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控制通货膨胀的关系。如果光顾着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就容易落空,而且会带来不断发展的通货膨胀。”
   关于如果继续追求两位数的增速会带来通货膨胀,张卓元教授表示,因为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推动,必然要求大量增加贷款和供应货币,使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例如,2009年,天量贷款使广义货币同比增长了27.7%,而当年“两会”确定的目标是17%;狭义货币同比增长了32.4%。2010年CPI上行的压力很大,原来预计7月份见底没有实现,8月份、9月份比7月份还要高,全年估计CPI要上涨3%多一点。他说:“今年还好,明年的情况要更严重一些,估计明年上半年要达到4%左右,有人甚至说要到5%左右,已经引起很多方面的注意。”
   一些经济学家担心中国经济会因为政府的一些宏观调控措施出现所谓“二次探底”,对此,张卓元教授表示,“二次探底论”实际上是不太赞成放缓经济增速的,但今年一季度GDP增长11.9%,二季度为10.3%,三季度为9.6%,估计四季度增速在8%以上,这样全年经济增速可能在10%左右,还是两位数,这根本谈不上探底。他说:“如果我们不能够容忍一定程度的增速回调,比如回调到8%左右正常的中高速增长,老是想保两位数的增长,那么转方式、调结构就将落空,甚至使失衡更加严重,最终会走向硬着陆。”
   事实上,在张卓元看来,在目前中国的体制和政策干预下,我们根本不必为经济探底发愁。
  
   中国公共服务支出比同等水平国家低16~20个百分点
  
   张卓元教授认为,尽管转方式、调结构有许多途径,但当前最主要的是要深化改革和调整政策,因为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对于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工作,地方政府缺乏动力,有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为此,他强调以下3方面必须进行改革:
   首先要进行政府改革,各级政府要切实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企业的关系,政府不以追求GDP的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应当把做好公共服务放在第一位。他说:“根据我的体会,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先必须靠政府转型来推动,政府转型是现阶段行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政府就要转型;政府要不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能就是一句空话。”他特别强调,在政府转型过程中,财政转型非常重要,财政要从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转型,从中央到地方,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公共服务,而不是经济建设,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增速要高于财政支出的平均增速。他说:“通过国际比较,现在中国的财政支出中,用于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比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低很多,大概低16到20个百分点。”
   事实上,加大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能够有效地提高公众,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据张卓元教授介绍,在今年3月份举行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层论坛上,有研究报告说,如果中国财政用于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持续增加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就可以提高1个百分点。
   其次,要加快资源产品价格的改革,改变长期实行的能源资源低价政策,使其价格能够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同时要注意给低收入群体予以必要的补贴。
   最后,要改变目前服务业营业税实际税负高于第二产业增值税负两个百分点的政策。张卓元说,现在第三产业的营业税税负太高,比第二产业的增值税税负要高两个百分点,实际上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2010-11-30 9:40:00      中国经济导报


  中新社北京11月9日电 (李晓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9日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应适当放缓经济增速至8%左右。同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张卓元说,中国在2010年GDP增速预计在10%左右,但是中国要逐渐使经济增长回到常态,以使经济长远平稳较快发展。很多地方以GDP挂帅、急功近利,带来了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现在中国经济结构有五个失衡:储蓄率高,消费率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过于倚重第二产业;投入结构不合理,物质资源消耗过多,技术贡献率低;资源环境生态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基尼系数超过警戒线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张卓元表示,如果经济增速过快,这些失衡将很难缓解,调整经济结构就容易落空,并会带来不断发展的通货膨胀。 

  最近,中国政府淘汰落后产能、取消部分“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房地产进行调控,张卓元认为,这些都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由著名科学家路甬祥和著名理论家郑必坚于2003年共同倡导发起,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论坛”邀请中外领导人、专家学者就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学术探讨和交流,致力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贯通。(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11月10日 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