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在党的第87个生日之前,研究生党支部召开了接收预备党员大会,会议由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丁健老师主持。24名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及6名培养发展对象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丁老师对邵志香、梁雪、王尚斌、邹广富、王锐、胡洋6名培养对象做了大概介绍,对他们的平时表现进行了评价。然后是六位同志宣读入党志愿书,介绍人分别对其推荐的发展对象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坦诚地指出了各位党员发展对象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和不足之处。经大会讨论认为,邵志香、梁雪、王尚斌、邹广富、王锐、胡洋六位同志在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后,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及时向党支部汇报自己的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对党的认识明确,入党动机端正,能够自觉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经与会党员举手表决,一致同意接收邵志香等六位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
 
最后,党支部书记丁健老师对六位预备党员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提出,新党员不要只在组织上入党,更重要的是在思想和行动上入党,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要顾全大局,吃苦奉献,引领示范,起到核心作用,要踏踏实实地以实际行动来发挥共产党员的标杆作用,用亲和力和凝聚力树立起共产党人的先进模范形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新接受的六名预备党员也纷纷表态,以后一定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在组织上入党。
 

2008年6月11日至13日,沈阳计算所研究生部在综合楼211教室和218 教室举办了2008届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毕业论文答辩会。本次答辩会分五场举行,每一场的答辩委员会都由不同的专家组成,所内外三十多名资深专家参加了论文的审批和答辩工作。在专家、指导教师和答辩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该项工作已圆满结束。
 
参加本次答辩的统招硕士研究生36人,另外有2名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学位。他们在答辩前都经过了论文开题、中期检查、最终论文审查等几个阶段。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答辩过程中他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阐述了各自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说明了论文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讲解精彩扼要,态度从容自信,回答简明准确,得到了答辩委员会的充分肯定。经答辩委员会讨论,所有答辩者均顺利通过论文答辩。
 
本次答辩会气氛严肃而有序,答辩工作严格按照研究生部制定的答辩程序进行。答辩会的各位评委专家态度认真,分别对答辩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学术思想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精到的点评,并中肯地指出了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对答辩者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充分展现了专家们严谨的治学风范和提携后学的殷切之情。还有来自高校的评委,针对高校和研究所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差异,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这些不仅使答辩人受益匪浅,也对在场的每位研究生将来的论文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答辩会最后,答辩主席宣布所有参与答辩者均顺利通过毕业答辩。答辩者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纷纷与评委专家们合影,记下了这光荣而神圣的时刻。
 
 
                                           
 

 
6月27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马瑾为研究生院学生做了题为“利用卫星热红外信息分析断层现今活动的探索”的讲座,这是地球学院夏季学期课程“院士系列:构造地质与地震地质”的第二场报告。
 
马瑾院士首先介绍了研究活动断层的意义及目前研究断层活动的方法,她指出,活动断层分布及错动方式描绘了地层全新世以来的变形与动力学特征,地震活动历史描绘了一千多年来的变形与动力学特征,这些研究为国土规划重大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随后,马院士介绍了利用卫星热红外信息分析断层活动的物理基础,并分析了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如:卫星信息易受大气层和地形地物等地面因素的干扰,信噪比低以及红外异常机理不易分析等。马院士建议把研究重点从寻找地震前兆转向监测断层活动的过程,可使热红外信息应用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基础上,为地震预报提供明确的物理依据。马院士强调,要对已知的热事件进行跟踪,检测其识别能力和可靠性,需在很长时段上考察断层活动与热红外信息之间的关系。马院士还介绍了在实验室内探索热红外信息法的途径。
 
此次讲座让同学们耳目一新,认识了一种新颖的研究地震活动的方法。我们期盼,在不久的将来卫星热红外信息方法会在地震预报中大放光彩,造福人类。

受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邀请,来自加拿大的杰弗里.布鲁克博士(Jeffery Brook)于夏季学期为研究生院学子讲授《大气污染科学导论——来源、成因与影响》高级强化课程。杰弗里.布鲁克博士是加拿大环境部的高级研究员,同时是世界名校——多伦多大学的兼职教授。
 
一走进教室,杰弗里.布鲁克教授用刚刚学会的普通话跟大家打招呼,一声“你好”拉近与学子间的距离。上课之前,地球科学学院杨复沫副教授对杰弗里.布鲁克教授做了简单介绍。布鲁克教授首先就授课内容和考核方式向大家作了交代,课程属于高级强化课,共计8次课,其讲授也相应的分为8个部分,包括气态污染物、大气颗粒物以及大气污染的来源、成因与影响等。布鲁克教授比较看重实例分析,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相互讨论等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其考核方式包括作业、讨论以及最后的考试(考试成绩只占40%)。
   
杰弗里.布鲁克教授对在空气的常规污染物中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有机化合物、大气颗粒物以及臭氧等作了简要介绍,接着介绍了大气二次污染物的形成、转化与主要的化学过程。他强调,学习大气科学的学生须具备坚实的化学基础,才能理解大气中诸多化学反应以及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
   
《大气污染科学导论——来源、成因与影响》高级强化课程自6月24日开始,每周二、周五上课,将持续一个月时间。杰弗里.布鲁克教授所任职的加拿大环境部、多伦多大学在大气污染研究与治理方面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他本人在该领域也卓有建树,是美国空气与废物管理协会杂志(JAWMA)的副主编和多家国际刊物的编委,目前负责北美(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大气污染跨界传输项目加拿大部分的工作。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前来听课。
 

夏季学期地学院的全球变化与世界资源课程已于6月16日开课,共有十讲,历时五周,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刘闯教授主讲。本课程主要概括的介绍全球变化与世界资源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力争能够引导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同学理解该领域目前国内外的发展态势,了解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国际组织的重要计划,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近年来,全球变化研究逐步成为热门领域,已成为集科学研究、数据、信息技术、政府决策、国际冲突与合作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学。说起全球变化,大家都不会陌生,但是对于什么是“全球变化研究”,大家在理解上可能还是有一点模糊。所谓全球变化研究,就是指通过研究、监测、评价、预测和信息管理等行为,更好的描述和理解(1)控制整个地球系统相互影响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2)地球为生命提供的独特环境;(3)发生在地球系统中的变化和这些受到人类行为影响的系统、环境及变化的特点等。
 
全球变化研究内容广泛,涉及科学、 技术、经济、社会、政治、法律、国际关系、人才队伍与能力建设八个方面的问题。国际组织现已对全球变化研究确定了众多的重点科学问题的讨论和行动计划。对于美国的全球变化研究来说,主要确定了七个重点领域:大气成分、气候变率与变化、全球碳循环、全球水循环、生态系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人类活动的贡献与响应,其中每一领域中又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研究问题。刘老师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一一给同学们进行了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刘老师提出问题,鼓励大家多多思考。课堂气氛轻松,大家有问题随时都可以提问,老师也尽可能详尽的解答。课间,刘老师还与同学们进行了更多的交流,同学们不但学到了专业知识,也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在后面的课程中,刘老师还将进一步介绍世界资源方面的知识。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分别是全球变化前沿领域问题、京都议定书与国际发展战略、美国和欧盟国家应对全球变化的国家策略、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变化的机遇与挑战、世界资源研究的前沿领域问题、国际贸易与资源全球化、资源贸易合作的区域联盟、信息通讯技术在全球变化与世界资源研究中的应用、全球变化与世界资源研究的国际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