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对外发布,全球首款手机用石墨烯电容触摸屏在常州研制成功。该成果经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厦门大学查新,显示为国内首创,国外尚处于研发和概念机阶段。
 
现有手机触摸屏的工作层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为陶瓷材料氧化铟锡。氧化铟锡的价格高、用量大、易碎、有毒性(与铅的毒性可比)。而石墨烯触摸屏合成对环境无害,需要资源少,并且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生产成本有望大大低于传统氧化铟锡触摸屏。
 
由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无锡丽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力合光电传感器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手机用石墨烯电容触摸屏项目,完成了基于石墨烯薄膜的手机触摸屏模组的工艺流程调试,成功制成电容触摸屏手机样机,并完成了功能测试,推出了可以实现基本功能的石墨烯电容触摸屏手机。电容屏传感器整个触摸区域可以识别单指和双指触摸及进行画线动作,实现图片单指手势左右拖动及双指手势放大和旋转。
 
据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于庆凯博士介绍,该成果与传统氧化铟锡触摸屏相比,除能实现功能替代外,更为重要的是具有优异的柔韧性。从技术层面上讲,该成果的问世缩短了产业界对石墨烯材料8—10年产业化的时间预期。今年,该成果可为手机商提供10万片触摸屏,成本比现用材料降低30%。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名誉院长薛其坤认为,该项目攻克了能满足手机用触摸屏工艺要求的石墨烯薄膜制备技术难题,实现了大尺寸、高均匀、高导电、高透光的石墨烯薄膜的连续制备;展示了石墨烯薄膜透明电极材料所独特的性能优势,良好的商业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石墨烯薄膜的使用,拓宽了未来柔性电子显示器件和柔性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开发的商业化空间。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海洋食物链,但是给各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准确定位并非易事。日前,日本研究人员开发出利用数字使海洋生物食物链关系一目了然的新方法,从而给它们编排出“数列号”。
 
在食物链中,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的植物位于底端,而肉食动物位于上层,呈金字塔状。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研究员力石嘉人等人发现,越是位于食物链上端的生物,细胞内两种氨基酸中含有的氮15就会以一定的比例增加。他们利用这种方法为海洋生物定位生物链,原则上从低到高以1至5定义其生物链地位。例如最常见的海洋植物海藻为1.0,以海带、海草为食的紫海胆为1.9,粗腿厚纹蟹介于小鱼和浮游动物之间,为2.5,润目鳁为3.1,黑鲷鱼为3.3, 同时吃小鱼和浮游动物的鱿鱼则是3.6,日本真鲈为4.0,角鲨则为4.8。
 
研究人员说,这一数字化定位食物链的新方法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复杂的生态系统。今后或有助于推算放射性物质和重金属多大程度通过食物链被人体吸收。
 
 
 
 
 
 
 
 
 

地球外170万公里的太空中,超期服役的“嫦娥二号”在完成了为“嫦娥三号”登月探路的使命后,忙碌着额外的深空探测任务。而在地球上的“嫦娥三号”也传来了捷报。记者昨天(1月7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目前,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完成了月球着陆器的悬停避障等多项关键试验。
 
来自近日召开的2012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消息称,嫦娥三号目前已圆满完成月球着陆器的悬停避障及缓速下降等试验,技术方案得到验证,该工程研制取得重大进展。
 
据了解,探月工程二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与月面巡视勘查,包括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任务。其中,“嫦娥二号”目前正在距离地球170万公里外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开展深空探测。
 
嫦娥三号任务是探月工程二期的关键任务,将突破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勘查、月面生存、深空测控通信与遥操作、运载火箭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等关键技术,实现我国首次对地外天体的直接探测。
 
 
 
 
 
 
 

1月6日,中国科学院、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国家开发银行在京联合发布《长江保护与发展2011》报告。该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和国家开发银行发展规划局三方共同组织来自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30余位在长江保护与发展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合作完成。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白春礼,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分别为报告作序。
 
首发式由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副局长冯仁国研究员主持,WWF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关德辉博士、国家开发银行规划局蒋志刚局长等出席并致辞;报告主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杨桂山研究员介绍了报告框架和主要内容;报告高层顾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陈宜瑜院士对报告进行了述评。特邀专家、相关国际组织和机构代表、报告发起组织单位、出版单位负责人和媒体记者等共50余人出席了首发式。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被称为长江的体检报告,今年是第三次发布。这份体检报告显示,近两年来,长江流域在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经济社会继续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的同时,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也日益加大,受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产业结构和布局与资源条件不匹配等因素影响,流域灾害频发、资源紧缺与环境恶化问题依然严重,统筹保护与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而流域相继实施的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以及上游大规模的水电开发等重大工程,对长江生态与环境的累积影响也日益显现,这些影响因缺乏长序列的跟踪监测资料和深入研究以及影响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等,持续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报告显示,目前制约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紧缺、水旱灾害频繁发生、水污染加重和生态不断退化等。其中,2009年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333.2亿吨,较2003增长21.9%。
 
同时,长江三峡工程蓄水运行的累积影响倍受关注,水库运行,导致库区富营养化进程加快和支流、库湾藻类水华频发,清水下泄引起长江干流河道剧烈冲刷,坝下河道水文情势变化造成中游通江湖泊江湖关系改变和湖泊水情与湿地生态明显调整,长江特有鱼类繁育和四大家鱼鱼类产卵场以及珍稀水生动物生存等受到严重影响。作为我国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区域,长江流域湖泊生态的变化集中体现了长江流域所面临的威胁与压力。据统计,全国1平方公里以上的自然湖泊77%分布在长江流域。由于受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流域重大开发工程等的影响,长江流域的湖泊正面临着物种丧失、生态系统退化、水体富营养化、洪水调蓄能力降低和供水能力不足等问题,少数湖泊甚至面临萎缩消亡的威胁。
 
报告指出,受气候变暖的影响,长江源头和上游区冰川融水增多,多数湖泊面积短期内呈扩大趋势,而随着时间推移,随着冰川面积的大幅度减少,冰川融水将逐步减少,可能导致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源的湖泊萎缩甚至消亡。中游地区湖泊因不合理围垦,面积急剧减少,宜昌至大通区段2/3以上的湖泊因围垦而消失,湖泊蓄水容积随之大幅减少,1950s初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因围垦减少湖泊容积相当于淮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1.1倍,五大淡水湖泊蓄水总量的1.3倍,在相当程度上引发了江湖洪水位的不断升高,最高洪水位被不断突破,导致小水大灾现象频发。中下游地区湖泊因流域和周边地区人口增长与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湖泊过度围网和围堤养殖等,导致湖泊中TN、TP和CODMn等污染物不断增加,水质普遍为Ⅳ-劣V类,湖泊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加重,导致湖泊蓝藻水华发生时间延长、影响范围扩大和藻类浓度增加,引起生态灾害频发和饮用水危机时有发生。据2007-2010年长江中下游湖泊水质监测资料,中下游77个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中,77%的湖泊水质劣于III类水质,符合或优于III类标准的湖泊仅占23%,而劣于V类水质标准的湖泊占32%;处于富营养状态的湖泊占调查湖泊总数的88.3%,其中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的湖泊占23.4%,尤以下游苏南湖群富营养化程度最为严重。
 
中国科学院陈宜瑜院士在发布会上说:“长江源区和上游湖泊水量剧烈波动,中游通江湖泊受三峡工程蓄水的深刻影响,下游湖泊普遍水体富营养化。湖泊的演变及未来趋势与效应,成为长江保护与发展领域广泛关注和热议的话题。这本书正是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为有效解决长江流域湖泊所面临的问题和威胁,报告提出应明确湖泊功能定位,分类型、分层次保护;实施湖泊—流域综合管理,采取必要的退渔还湖、退田还湖措施,保障湖泊可持续利用;控制入湖污染物总量和湖泊内源污染,切实改善湖泊水环境与水生态;优化河湖格局和功能,实施河湖连通,恢复湖泊多样化的生态服务功能。
 
WWF(中国)首席执行官关德辉表示:“长江与流域湖泊群构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型河湖系统,WWF希望这本报告能够为长江流域的湖泊利用与管理保护提供一些参考,并引起社会各界对长江流域湖泊保护与利用问题的关注。”
 
此外,本次报告还再次对长江沿江地区包括上海、重庆2市在内的39个地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与环境发展成本以及综合发展态势进行了系统评估和排序。
 
从2006年起,WWF联合中国科学院、国家开发银行以及长江论坛秘书处等机构,组织长江保护与发展研究领域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科研与管理专家合作编撰并定期发布《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每两年发布一次。
 
 
 
 
 
 
 

继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内陆队1月4日晚抵达中国南极昆仑站后,5日下午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内陆队成功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南极内陆考察和昆仑站后期建设工作也全面展开。
 
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内陆队队长、昆仑站站长金波5日晚20:15分(北京时间5日23:15分)向中山站通报当日情况时说,经过半天休整,5日下午,内陆队全体队员在昆仑站进行了升旗仪式,其后组织全体队员登顶冰穹A。
 
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内陆队12月16日从中国南极中山站附近的内陆基地出发,由于车辆故障,出发时的8辆雪地车已经减少为5辆,有3辆雪地车和8个雪橇被迫搁置途中。
 
“南极中山站时间5日下午4点内陆队成功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4日晚内陆队抵达昆仑站时,还有4个雪橇放置在距离昆仑站10公里的地方,5日雪地车将4个雪橇拉回,至此内陆队拖载的物资已经全部到站。”金波说。
 
金波说,由于车辆故障,暂时搁置在途中的4个雪橇,包括3个雪橇的建材和1个雪橇的油料。其中3个雪橇的建材主要是昆仑站深冰芯房的部分建材,对此次昆仑站整体的科学考察和后期建设没有太大影响。
 
由于冰穹A地区进入2月气温骤降,可达到-50℃,将使车辆、设备等无法正常工作,内陆队通常在1月初抵达冰穹A后,开展20多天的考察和建设工作,通常1月底左右离开昆仑站。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天位于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的昆仑站区域天气晴好,内陆队将利用好天气尽快开展各项考察任务和昆仑站后期建设工作。
 
冰穹A为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高程4093米,距离昆仑站有7.3公里。 昆仑站地理坐标为南纬80°25′01〃,东经77°06′58〃,高程408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