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的《自然》杂志出版增刊——《亚洲传统医学》(Traditional Asian Medicine),介绍了中国和日本的传统医学的发展情况。增刊导言说,利用科学技术探究在中国和日本实践的传统医学,有助从迷信中甄选出有效的疗法。而且,草药疗法几千年的整体分析方法或许还能对现代医学有些启迪。
 
增刊包含多篇文章,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历史、现代化、专利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其中由记者徐治国撰写的文章——《现代化:一步一个脚印》(Modernization: One step at a time),回顾了屠呦呦和张亭栋在中医药领域取得的成果,并称现代药物开发者可从传统中医药中借鉴许多有用的东西,但是研究人员首先必须明确和测试草药混合物。
 
 
 
 
 
 
 
 
 

 
12月22日11时2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一号”02C卫星送入太空。至此,2011年共实施了19次航天发射任务。
 
火箭点火起飞约13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分离,卫星成功进入高度约770公里、倾角约98.55度的太阳同步圆轨道。
 
“资源一号”02C卫星是一颗填补国内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空白的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生产。卫星重约2100公斤,设计寿命3年,装有全色多光谱相机和全色高分辨率相机,主要任务是获取全色和多光谱图像数据,可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防灾减灾、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国家重大工程等领域。“资源一号”02C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自主创新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从科研试验型向业务应用型的转变。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55次飞行。
 
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迄今我国航天发射次数最多的一年,多次任务交叉并行,高密度发射已成为常态。19次发射任务的实施,特别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圆满成功,表明我国航天产品研发水平进一步提升,航天发射和测控能力显著增强,我国航天事业已进入稳步、快速发展时期。2012年,我国计划实施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同时还将发射20余颗卫星,进一步推动航天产业化发展,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服务。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12月20日宣布,该校研制的艾滋病疫苗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将于2012年开展人体试验检测其预防艾滋病的效果。这是目前加拿大研制的首个艾滋病疫苗。
 
该校研究小组利用基因技术改造艾滋病I型病毒,使其不具备致病性,再将其制备成疫苗。初步药理实验结果显示,这种疫苗能刺激强烈的免疫反应,起到预防艾滋病的作用,并且没有出现副作用。
 
新疫苗与此前开展人体试验的艾滋病疫苗不同,后者要么是以艾滋病病毒的某个特定成分为基础、用DNA重组技术制成的抗原疫苗,要么是以携带艾滋病病毒基因的重组病毒制成的疫苗。
 
新疫苗的人体试验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12年1月开始,将通过40名艾滋病病毒抗体呈阳性的志愿者,评估疫苗对人体的安全性。第二阶段将通过约600名属于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但尚未感染艾滋病的志愿者,评估疫苗对人体的免疫反应。第三阶段通过约6000名属于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但尚未感染艾滋病的志愿者,评估疫苗的有效性。
 
 
 
 
 
 
 
 
 
 

 
我国首台自主研发和生产的1万米超深科学钻探装备12月20日在成都竣工出厂。这标志着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取得了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我国大陆科学钻探事业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为我国“入地”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记者了解到,整套钻机装备高达60米、重达1000吨、占地约1万平方米,2012年初将运抵大庆油田。中国科学家将联合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在此实施松辽盆地科学钻探2井(简称松科2井)工程,计划钻进6600米,与已经完成的“松科1井”一起,构成全球首个近乎完整的白垩系陆相沉积记录,以期获得白垩纪时期亚洲东部高分辨率气候环境变化记录,进而为预测未来全球时间尺度气候变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据悉,这台钻机由国家深部探测专项资助,吉林大学建工学院设计,四川宏华集团公司生产制造,所有部件实现国产化,12月19日通过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办公室和吉林大学组织的评审验收。由于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加工工艺,该钻机将具有运行成本低、能耗低、效率高、抗高温的特点,抢占了国际钻探装备的制高点,具备实施万米超深井科学钻探的能力,成为深部探测和大陆科学钻探的“利器”。
 
中国汶川地震科学钻探总工程师张伟告诉记者,实施深部大陆科学钻探对钻机装备的要求更高。目前,国内深部石油钻机由于其转速低,钻进工艺简单,取心钻探效率低,钻探成本高,不适合深部大陆科学钻探连续取心钻进施工的要求。该钻机在深部钻探全液压钻机整机设计理论、装备制造及配套钻具研制、数字化设计、智能化与自动化钻进装备等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首席科学家董树文向记者表示,深部大陆科学钻探装备研制成功,实现了全套设备的国产化,是我国深部探测计划自主能力建设的重要突破,为后续国家地壳探测工程的全面实施、探求地球深部奥秘提供了高技术手段。
 
据悉,科学钻探是获取地球深部物质和了解地球内部信息最直接、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是地球科学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也是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手段,被誉为人类的“入地望远镜”和地球内部物质的“采样器”。此前中国的科学钻探纪录是5158米,世界上科学钻探超过8000米的超深孔科学钻探只有前苏联的12000米科拉超深孔和德国的KTB孔。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20日下午消息,IBM本周发布了最新的“未来五年五大预测”报告,对未来5年的全球科技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人体发电、读心术等创新技术上榜。
  
    这是IBM连续第六年发布这一预测报告,报告内容是基于遍及全球的IBM实验室对市场和社会趋势以及新兴技术的深入研究。今年的五大创新技术预测具体为人体自行发电、密码成为历史、读心术成真、数字鸿沟消失、垃圾邮件绝迹。
  
    IBM战略师、知名作家史蒂夫·哈姆(Steve Hamm)介绍说,“未来五年五大预测”报告脱胎于2006年IBM举办的“创新脑力激荡”(Innovation Jam)活动,“最初的目标是让全公司的员工思考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
  
    以下即是未来五年有望改变人们工作、生活与互动方式的五大创新技术榜单:
  
    一、人体发电
  
    这项创新涉及可再生能源。IBM表示,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每个人将来都可以收集任何移动或发热的物体所产生的能量,比如走路、慢跑、骑车、电脑散发的热量,甚至是水管里水流的能量。这样,人们就可以将它们用于为居所、办公室和城市提供电力,不再白白浪费掉。
  
    IBM举例说,用户可以在自行车车轮的辐条上安装一个小设备,当他们蹬着车轮前行时,这个设备就会给电池充电。一路下来,产生的电量不仅让我们轻松抵达目的,而且存储的能量足够点亮家中几个灯泡。
  
    人体自身活动产生的能量以各种形式存在,且来自于我们周围任何事物。IBM在冰岛的科学家目前正在寻找将海浪的能源转换为电能的有效办法,同时还要将能量转换对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程度。
  
    二、密码成为历史
  
    最新报告中的第二个创新就是,“你今后永远不需要密码”。IBM表示,这项创新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生物学特征是一个人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久它成为保护我们身份的关键。IBM表示,人们以后不再需要为了登录某个网站而创建和记住多个密码。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人们走到ATM跟前,只要对着可识别视网膜独特图形的微型传感器说出自己的名字或看一看它,就能安全地取出钱。人们还能通过相同方法,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查看账目信息。
  
    IBM表示,每个人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生物学特征,而这一切的背后便是数据。人们可以通过软件对面部识别、视网膜扫描、语音文件等生物学数据进行汇总,创建独一无二的“DNA在线密码”。IBM将这种技术称为是多重生物测定学,更智能的系统能够实时利用此类信息,确保人们无论何时打算访问自己的信息,都能与独特的生物学特征进行比对,一旦匹配,就将获准登录。
  
    三、读心术
  
    IBM表示,“读心术(即识别一个人的思想)比大家想象的距离现实更近。”IBM科学家正在研究任何将人类大脑思想连接到电脑或智能手机等设备上。例如,只要我们刚一动移动鼠标的念头,就真的能控制鼠标在电脑屏幕上活动。
  
    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科学家已设计出一种带有先进感应器的耳机,可通过阅读人脑电波活动来识别面部表情、兴奋程度、专注程度。IBM表示,这些技术将在五年内最先应用于游戏和娱乐行业。此外,医生也可以利用这项技术测试大脑活动,甚至帮助中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四、数字鸿沟消失
  
    IBM表示,由于移动技术领域的进步,“数字鸿沟”将在五年内显著缩小,“甚至于不复存在”。目前全球人口约为70亿,五年内全球移动设备销量将达56亿部,也就是说,全世界80%的人都会有一台移动设备。
  
    随着手机越来越低廉,人们可以比现在更便捷地获取信息。以印度为例,IBM利用语音技术和移动设备,让目不识丁的村民学会了如何用手机记录信息。由于可以访问前所未有的信息,他们现在能借助天气预报来帮助决定何时给农作物施肥。
  
    越来越多的地区将利用移动技术访问重要信息,通过移动电子商务和远程医疗服务等新兴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在一个全球化社会,访问信息的水平将日益决定着经济发展及健康状况。
  
    IBM负责创新与研发活动的副总裁伯纳德·梅尔森(Bernard Meyerson)说:“今天,借助于远程医学,患者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廉价的电脑和宽带网络,便可以与医生进行实时联系。医生还可以在千里之外,查看患者的X光片或其他图像资料。”
  
    梅尔森补充说:“由于遗传研究和高性能运算技术的进步,现在破译一个人的全部基因组可能更便宜。这样,医生便可以提前警告患者避免染上哪种疾病,从而为研制出真正适合患者个人的药物铺平道路。”
  
    五、垃圾邮件绝迹
  
    IBM表示,不请自来的电邮广告会变得非常具有个性化,且针对性更强,让人感觉垃圾邮件似乎消失了。同时,垃圾邮件过滤器将来也会变得越来越精确,用户无需再为收到大量无关的信息而烦恼。
  
    IBM目前正在开发一种实时分析技术,可根据用户的社交网站和网络服务使用偏好等数据,为他们量身订制对他们有用的信息。从新闻、体育到政治,这种技术知道用户需要什么,然后由用户决定下一步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