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发布的北京环保监测数据掀起层层波澜,有人甚至质疑北京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昨天(12月6日),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专家表示,该所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监测结果与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基本一致。
 
针对美国大使馆每天发布的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小时浓度均值,曾经在美国环保部门工作的专家指出,美国国内是以PM2.5的24小时浓度值考核各监测点污染情况,发布日均值对人体健康更有意义。
 
焦点一:
两组数据该信哪个?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与市环保监测中心数据一致
 
不少公众有这样的困惑,当美国大使馆标注的PM2.5是“不健康”甚至是“有害”时,北京的空气质量却是“良”或者“轻微污染”,究竟应该相信哪个数据?
 
作为第三方监测机构,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2003年以来一直独立对颗粒物进行系统监测,该所研究员王跃思表示,我们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与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的数据基本一致。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监测范围覆盖京津冀等华北五省市,监测的污染物主要包括PM10、PM2.5等,它的31个监测子站中有11个在北京,而且北京的站点高度从50米、100米到200米不等。
 
根据该所的监测数据,从2003年以来,京津冀地区PM10的污染指数在下降,年均下降2%至3%,年均值在120微克/立方米至130微克/立方米之间。其中PM2.5在PM10中占到60%至70%,据此推算,京津冀地区的PM2.5大约是70微克/立方米至80微克/立方米。北京的颗粒物污染情况比周边省市略好。
 
王跃思强调,我们的数据跟美国大使馆不一致。PM2.5目前没有国际标准,世卫组织公布的也是指导值,并给出一些过渡值,最高的日均值过渡值为75微克/立方米,美国定的日均值标准是35微克/立方米,我们国家定75微克/立方米显然很多地方不达标。
 
王跃思介绍,PM10包含PM2.5,按照规律,PM2.5的小时浓度值应该低于PM10,“但是我们发现,美国大使馆的PM2.5数值很多时候比我们在北京监测的PM10的数值还高,这是不合理的。”
 
焦点二:
这是美国国家标准吗?
美国前官员:我们用24小时浓度均值评价
 
位于朝阳区北三环的美国驻华大使馆馆区设置了一个空气质量监测站,每隔一小时发布一次PM2.5数据。
 
这样的数据意味着什么,符合美国国家标准吗?美国康州环保局前任空气质量主管克瑞斯·杰姆指出:“按照美国的标准,应该用24小时浓度均值进行评价,日均值对人体健康更有意义。”
 
克瑞斯介绍,在美国,所有的空气质量监测站都是由州或者地区环保部门负责运行,《美国空气质量标准》考核各种污染物的时间段不一,其中PM2.5是以24小时均值来考核的。目前,美国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里面,PM2.5和PM10同时监测,PM2.5 站点有1028个、PM10站点有702个。
 
除此之外,站点数量、设定位置等都有具体要求,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监测子站的人口暴露情况、地区最高浓度、大的污染源影响、地区交通、背景浓度、环境质量对动植物影响等。
 
克瑞斯认为:“美国环保部门对监测站的设置有具体要求,但目前我们对美国大使馆监测站设置条件不清楚,对他们公布的数据不做评价。”
 
焦点三:
美国是否一步跨入PM2.5?
美国专家:历经十年逐步更替
 
其实,美国从PM10的标准过渡到PM2.5的标准经历了十年时间。美国1971年实施总悬浮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987年推出新的PM10空气质量监测标准,此前的总悬浮颗粒物标准废止。在基本解决PM10污染问题之后,于1997年制定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因为当时美国环保署认识到解决PM10之后,应该更加关注PM2.5。此后在监测PM2.5的同时,PM10和PM2.5的监测和控制措施同步进行,但是PM10的站点逐步减少,PM2.5的站点日渐增多。
 
美国1997年颁布的PM2.5空气质量达标标准是年均值为15微克/立方米,日均值65微克/立方米;2006年,达标日均值标准调整为35微克/立方米。
 
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前任主席凯瑟琳·维斯普恩介绍,在美国一般是先定达标标准,再让各地建立监测站点,因为PM2.5的监测设备是很贵的,站点的更新也是逐步的,不是所有州都能立即建立起来。
 
我国目前实施的仍是1996年修改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中未将PM2.5纳入强制监测范围。王跃思认为,中国目前推出PM2.5达标标准时机不太成熟,监测PM10更为科学。
 
王跃思进一步解释,我们目前的主要矛盾还是PM10,北京的治理措施比较严格,但PM10仍然超标20%。周边省市的污染情况比北京严重很多,因燃煤、扬尘和柴油汽车尾气排放产生的粗粒子很多,如果用PM2.5代替PM10,未免走偏。此外,PM2.5的标准在国际上不统一,美国、欧洲、世卫组织的标准都不一样。我们要依据PM2.5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与气候及地理位置和工业发展程度的关系等推出国标;此外,PM2.5是区域性污染问题,它具有很强的流动性,需要与周边省市合作开展联防联控。
 
专家观点
雾霾天最好戴口罩
 
媒体通常这样介绍PM2.5,它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到底与灰霾天气有多大关系?
 
王跃思解释,确切地说,霾与0.4至1.0微米之间的粒子数浓度有关,即霾与单位体积空气中0.4至1.0微米粒子个数相关性最高,因为这个粒径段的细粒子对可见光的散射最强。
 
雾和霾都是气象学名词,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天气现象为雾;霾是指漂浮在大气中的粒子增多,使得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情况。
 
PM10或者PM2.5是从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来衡量颗粒物的,而霾的本质是细粒子的消光现象,是以大气能见度来衡量的,当空气中0.4至1.0微米的粒子数目增多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形成霾。
 
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雾和霾经常同时出现,尤其是秋天一般出现雾霾混合体,所以人们秋冬季节出行,如遇雾霾要做好防护措施,戴上口罩就能滤掉大部分颗粒物。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6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日本今年早些时候发生的毁灭性大地震导致海床移动多达165英尺(50米),这比之前的记录,即5月的位移记录79英尺(约合24米)更大,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位移。 
  
    这次大规模地壳运动可能引发了随后导致超过1.5万人丧命的致命海啸,并致使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陷入瘫痪状态。为了这项研究,日本海洋与地球科技研究社的藤原俊也(Toshiya Fujiwara)及其同事将1990年和2004年绘制的海床图与3月地震发生几天后绘制的海床图进行了对比。他们的分析还显示,海床可能还抬升了多达33英尺(10米)。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海洋地质学教授克里斯-歌德费因格并未参与这项研究,他说:“虽然从某些方面来说它并不显著,但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
  
    这是发生在俯冲带(一块板块下潜到另一块板块下方)的第一场地震,科学家从这里能直接看到断层线上方的地壳运动。由于俯冲带地震发生在海洋下方较深处,因此从陆地上很难观测到。歌德费因格表示,过去科学家必须通过地震发出的震波推算海床位移。但是这需要电脑模拟,而且结果还不可靠。例如,这些结果可能是针对模型的,无法捕捉到高清位移,或者是精确度不高。但是2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这项最新研究,将在了解俯冲带行为和产生海啸方面“进入一个新水平”。
  
    然而歌德费因格发出警告说,之前和之后的海床位移照片并不完美。日本这个科研组的最初调查工作是在地震发生几年前实施的,而“之后”的调查是在地震发生近2周后进行的。他说:“(海床的)位移可能包括两次调查之间发生的一切。它不仅包括破坏性地震,还包括余震和破坏性较小的‘蠕动’,3月大地震发生前,可能就出现了这种‘蠕动’。”这是一项重要发现,因为以前绘制的俯冲带图很少有可以进行这种前-后图片对比的。

 

 

 

 
这是地球的尽头,这是世界的边缘,这也是光荣与梦想的顶峰——一百年前,人类的勇士终于抵达了南极点,一百年后,我们还在这冰封大陆上前行……探索永无止境!
 
太阳很低,暖黄色的光线静静地铺洒在雪白的冰面上,仿佛为这极寒之地敷上一层薄薄的绒毛。成群的帝企鹅仿佛优雅的绅士,挺着雪白的腹部,摆动着华丽的燕尾服,翘首望向远处的冰山……这是曾获得2005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法国电影《帝企鹅日记》为观众呈现的南极场景——不少人因为痴迷于这些绝美的画面和帝企鹅的有趣故事而对南极心生向往。
 
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人成功登陆南极并发现了帝企鹅这种可爱的动物,不过时至今日,去南极探险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依然只是遥远的梦想。
 
2011年是人类抵达南极点100周年,1911年12月14日,挪威人罗尔德·阿蒙森和他的探险队成功到达那里。35天后,英国的极地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一行于次年1月12日也到达了南极点。虽然斯科特不是登陆南极的第一人,但他在科考方面的成就更大,因此在探索南极方面与阿蒙森齐名。斯科特一行人在返程的途中不幸遇难,但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科考材料,包括化石、日记等,他以生命为代价为后人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死让人扼腕叹息。不难想象,以一百年前的科技水平,深入南极腹地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为了纪念这百年前的壮举,人们牢牢记住了这些南极探险先驱的名字,并对这些敢于挑战自然的真正勇士给予了永远的敬意。
 
凶险之地——南极
 
南极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二百二十余种,那里还有世界上最吸引人的漂亮动物——帝企鹅。南极由于气候条件非常恶劣,因而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并且唯一没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陆。
 
南极素有“寒极”之称,其平均气温比北极要低20摄氏度,在南极有记录的最低温度达到零下80摄氏度以下。南极低温的根本原因在于南极冰盖将80%的太阳辐射反射掉了,致使南极热量入不敷出,成为永久性冰封雪覆的大陆。南极大陆还是风暴最频繁、风力最大的大陆,每小时100公里以上的大风在南极是经常可以遇到的。
 
勇士之争——探索
 
百年以来,挪威人罗尔德·阿蒙森与英国人罗伯特·斯科特的登陆南极点之争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他们二人在抵达南极点的时间上相差一个月,但在探索南极的贡献上不分伯仲,因此,美国1956年在南极建人类最南(纬度高达90度)的科考站时就同时使用了两个人的名字命名,叫“阿蒙森-斯科特站”。
 
其实,阿蒙森与斯科特竞争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不公平。当时,阿蒙森虚晃一枪说是要去北极探险,但在路上突然改道冲向南极点。斯科特一行最开始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登陆南极点的计划还有竞争者,他们是在已经登陆了南极大陆之后才知道阿蒙森在鲸湾也扎下了营地。不过,斯科特并没有因为竞争者的出现而改变自己的计划,他没有为了抢先抵达南极点而放弃计划好的大量科考工作,他最终的遇难也与对科考的执著不无关联,这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当然,阿蒙森毕竟还是抵达南极点的第一人,他在极地探索上的出色性勿庸置疑。阿蒙森是挪威人,他于1872年7月16日生于奥斯陆附近的博尔格。1910年8月,阿蒙森和他的同伴们乘探险船“费拉姆”号从挪威起航。经过4个多月的艰难航行后,1911年1月4日,阿蒙森一行人到达南极大陆的鲸鱼湾。阿蒙森在这里进行了10个月的充分准备。在准备工作完成后,10月19日,阿蒙森率领探险队员从基地出发,开始了远征南极点的艰苦行程。尽管遇到高山、深谷、冰裂缝等许多险阻,但由于准备充分再加上天公作美,仅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阿蒙森一行5人就于12月14日胜利抵达南极点。他们在南极点设立了一个名为“极点之家”的营地,进行了连续24小时的太阳观测,测算出了南极点的精确位置。最后阿蒙森的探险队又成功撤回了鲸鱼湾。
 
相比之下,斯科特就远远没有这么幸运了。他的南极探险一开始就遭遇了种种麻烦,首先是被困浮冰20余天,耽误了准备过冬的计划。然后,卸货的时候一台拖拉机掉进海里,加上马匹不适应天气致使他们的补给站没能按计划布置在南纬80度,而是偏北了56公里,这些都成为他们后来全部遇难的关键。斯科特发现比阿蒙森晚了35天到达南极点后心情也比较沮丧,不过返程时,他并没有全速撤退。虽然天气非常恶劣,他们还是偏航进行了不少科考。最终,坏天气、冻伤、雪盲、饥饿和劳累让斯科特一行全军覆没。
 
传承之路——前行
 
时至今日,人类对南极的研究已经大步地迈进了。踏着前人的足迹,我们在南极的科考工作正逐步深入。目前,世界上共有近30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70多个科学考察站,不过其绝大多数都建在南极边缘地区。除中国外,只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几个国家在南极内陆地区建立了内陆科考站。
 
我国的南极科考工作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1984年11月20日,我国派出的南极考察队乘“向阳红10号”考察船首次赴南极建站。1985年2月中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在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南端落成。1988年11月20日至1989年4月10日,中国东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第二个科考站——中山站。由于我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都在南极大陆边缘地区,20多年来,我国南极考察也大都在这些区域展开。直到2009年,昆仑站的建成,终于实现了我国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地区向南极大陆腹地的历史性跨越。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6日消息,美国宇航局所属开普勒空间望远镜近日确认了首颗位于所谓“宜居带”中,并且围绕一颗和我们的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公转的系外行星。这颗最新确认的系外行星名为开普勒-22b(Kepler-22b),其直径约为地球的2.4倍。不过科学家们目前尚不能确定其地表究竟是岩石质地的还是液态或是气态形式,然而不管如何,这项发现是朝向找到另一颗地球这一最终目标所迈出的坚实一步。
  
    天文学上所谓的“宜居带”(habitable zone)其实就是指一颗恒星周围的一定距离范围,在这一范围内水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由于液态水被科学家们认为是生命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如果一颗行星恰好落在这一范围内,那么它就被认为有更大的机会拥有生命或至少拥有生命可以生存的环境。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最近已经找到超过1000颗系外行星候选目标,其中有10颗大致和地球大小相当,并且位于各自中央恒星周围的宜居带中。科学家们将需要进一步的后续观测来逐一确认这些被开普勒望远镜先期圈定的候选目标。道格拉斯·哈金斯(Douglas Hudgins)是华盛顿美国宇航局总部的开普勒项目科学家,他评价说:“这是我们寻找另一个地球的重要一步。”
  
    Kepler-22b距离我们约有600光年。尽管其直径比地球大上不少,但是它的轨道公转周期约为290天,和地球相差不大。并且它围绕运行的中央恒星和我们的太阳非常相似,也是一颗光谱型为G的黄矮星,只是质量稍小,温度也相应地低了一些。
  
    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是美国宇航局发射的一台专用于寻找系外行星的轨道天文台,它拥有空前的超高灵敏度,能够察觉遥远恒星哪怕最细微的亮度变化。如果一颗恒星周围存在行星,当这颗行星经过恒星前方时,它将遮蔽一部分恒星发出的光,从而导致恒星出现轻微的亮度变化,称为“凌星”,而开普勒望远镜所探测的正是这一效应。它运行在地球轨道上,对天空中超过15万颗恒星进行仔细观察,确认它们有没有显示出这种亮度变化,如果发现有,为谨慎起见,它还需要至少3次重复观察才能最终做出确认或排除的决定。
  
    威廉姆·布鲁基(William Borucki)是宇航局加州埃姆斯研究中心科学家,也是开普勒望远镜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他领导了这一次发现Kepler-22b的工作。他说:“这一次幸运之神垂青了我们。我们第一次观察到这颗系外行星可能存在的凌星线索是在望远镜升空调试工作完成后仅仅3天的时候,而到了2010年假期的时候我们终于观察到3次重复显现的凌星现象,从而可以确定此项发现。”
  
    一旦开普勒望远镜锁定一个目标,科学家们还将调动地面上的大型望远镜以及宇航局在轨运行的斯皮策空间红外望远镜帮助进行确认。开普勒望远镜所观察的夜空是一小块固定的夜空区域,该天区位于天鹅座和天琴座附近区域,这片天区在地面只有在春季至初秋这段时间才能进行观察。从地面进行的辅助性观测将帮助科学家们最终确定他们的发现。
  
    截止2 011年2月份,科学家们共报告发现54颗位于宜居带的系外行星候选体,其中Kepler-22b是首颗得到确认的。有关此项发现的内容将在《天体物理学报》发表。
  
    12月5日至9日,开普勒小组正在加州埃姆斯研究中心举行科学会议,宣布他们新发现的1094颗系外行星候选体。自从上一批候选体于今年2月份发布之后,开普勒望远镜小组圈定的系外行星候选体数量又增长了大约89%,总数达到2326颗。其中大约207颗大小接近地球,680颗是所谓的“超级地球”(即比地球稍大),1181颗大致和海王星大小相当,203颗接近木星大小,另有55颗大小超过木星。
  
    这些发现主要基于开普勒望远镜在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之间进行的观测,其中小体积行星的发现数目大增。今年2月份以来,地球大小和“超级地球”类别的系外行星候选体数量增加了200颗以上,增长超过140%。这一成果暗示在银河系中大小相当于地球1~4倍的行星的存在可能相当普遍。
  
    目前我们知道其中有48颗候选体位于它们各自的宜居带中。这一数字相比2月份时的54颗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开普勒小组在2月份之后采用了更加严格的宜居带定义,其中引入了大气温室效应,这将导致宜居带的范围向外侧延伸。
  
    娜塔莉·巴塔哈(Natalie Batalha)是加州圣琼斯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开普勒项目科学组副组长,她说“地球大小系外行星数量的惊人增长告诉我们开普勒望远镜将要探测到的将是何种行星:它们不但大小和地球相仿,并且它们还可能是宜居的。”

 

 

 

 
据英国广播公司12月3日报道,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欧洲航天局当地时间2日宣布,放弃获取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通信信号的尝试。
 
我国“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搭载在俄罗斯“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内部。
 
欧航局官员说,他们已经竭尽所能联络“福布斯-土壤”。“我们已用尽所有技术选项,”欧洲航天局负责俄罗斯火星探测器协助项目的主管人员沃尔夫冈·黑尔说。
 
“福布斯-土壤”上月9日升空后未能成功变轨飞向火星,滞留在近地轨道,且轨道逐渐降低。如果地面技术人员一直无法与探测器建立通信,“福布斯-土壤”最终将跌落地球。
 
欧航局技术人员11月22日一度收到“福布斯-土壤”发出的信号,给挽救这一探测器带来一丝希望。但按欧航局说法,自那之后,“福布斯-土壤”音讯全无。
 
欧航局发言人勒内·皮舍尔告诉德新社记者,已向俄罗斯方面通报欧航局决定。他说,欧洲航天局仍需执行其他任务,“无法继续推迟其他任务”。
 
欧航局官员说,俄罗斯航天局仍打算继续寻求建立与“福布斯-土壤”的通信,一旦俄方发现新希望,欧洲航天局仍愿意提供帮助。
 
●萤火一号
 
我国“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搭载在俄罗斯“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内部,是我国第一个去“探望”火星的微小卫星。
 
“萤火一号”以探测火星空间环境、大气环境为主,具体探测火星空间磁场、电离层及其变化规律,探测地形地貌、重力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