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等25家科研单位共同发起的中国认知科学学会,于11月30日在北京宣布成立。这标志着认知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成熟的学科将在中国得到更加深入的发展。
 
学会主要发起人、中科院院士陈霖介绍,认知科学是在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交叉融合基础上产生的一门新兴科学,充分体现了现代科学跨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特征。目前,我国认知科学的研究教育体系已经形成。认知科学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萌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来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钱学森、周光召等老一辈科学家深刻洞察了它的科学价值,曾努力推动认知科学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国家主席胡锦涛就认知科学的地位《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两次谈到。目前,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作为我国8大科学前沿之一,得到了科技部、中科院、基金委的强力支持,以认知科学命名了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和部门重点实验室近20余个。我国从事认知科学研究与教学的单位达上百家,遍及20多个省市区。这门新兴科学的发展,在客观上需要有全国性的一级学会来推动其高度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中国认知科学学会应运而生。
 
成立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成员。陈霖院士当选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中科院院士段树民、贺福初和郭爱克任副理事长。
 
会议期间,德国科学院院士、慕尼黑大学教授Ernst Poeppel,从神经科学角度谈了什么是认知科学,中科院院士张钹和北京大学教授朱滢分别从人工智能角度和心理学角度谈了认知科学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的挂靠单位为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在谷歌中输入“奥利弗·豪·洛瑞”这个名字,只能得到几张面容模糊的肖像照,寥寥无几的新闻报道,以及一篇发表于1951年的学术论文。
 
一篇就足够了,这可是全世界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截至2004年1月,这篇题为《用Folin-酚试剂测量蛋白质》的生物学论文已经获得了275699次引用。论文中,洛瑞根据自己在美国纽约公共健康研究所作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测定蛋白含量的方法。
 
对于生物学研究来说,测量蛋白质含量就像学习“一加一等于二”一样基础——不管是细心的妈妈想要辨别含有三聚氰胺毒奶粉,还是爱美的女士挑剔蛋白质含量多少的食物,或者医生想要从血红蛋白数量来判定病人是否贫血,都需要进行蛋白质测量。
 
也许正是因为这项研究的基础性,洛瑞这篇发表于《生物化学期刊》的论文成为“引用经典之作”。
 
如此傲人的成绩让当时的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对洛瑞的文章进行研究。在一张精心绘制的图表里,这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曲线从发表后一路高歌,在上世纪80年代,每年都可以获得近1万次的引用,遥遥领先于同领域的其他论文。
 
不过,随着考马斯亮蓝法等新检测方法的出现,洛瑞论文的引用曲线渐渐下滑。但直到今天,这篇论文仍然被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引用,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加拿大到中国、日本,以及地中海区域的以色列。
 
自己的话被别人引用,这可是成为名人的必经之路。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统计,那些历史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信源无一例外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马克思、列宁、莎士比亚、亚里士多德……
 
至于一篇论文如何才能获得较高的引用次数,专门研究论文的国际期刊《科学计量学》认为,虽然内容是决定性因素,但仍有不少细枝末节会改变引用的次数。
 
其中之一就是论文标题。伊朗研究者发现,标题长就更容易被引用。万一你的标题是一个问句?那它只可能吸引更多下载,而不会有太多引用。如果标题里还含有个冒号的话,那下载和引用都别指望能多到哪儿去。
 
按照这些最新研究,要是洛瑞当初为自己的论文取名为《蛋白含量测定新法:Folin-酚试剂管用吗?》,估计“论文引用世界第一”的宝座就有可能拱手让人了。
 
还有一个屡试不爽的法子就是上报纸。美国学者认真地分析了十年间《纽约时报》中引用医学论文的报道,他们发现,被报纸引用过的论文引用次数远高于未被报道的论文,特别是在报道刊发后的一年以内,引用率可以高出72.8%。
 
回到洛瑞,尽管论文中提出的蛋白定量法为他赢得了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荣誉,却没有打动诺贝尔奖的评委。在此后的每次典礼上,他只能看着那些论文引用次数比他少好几个数量级的获奖者穿着精心准备的礼服,从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评委手中捧走奖杯。
 
这导致他在面对美国华盛顿大学邀请他出任医学院院长一职时,不自信地打起了退堂鼓:“在我之前两任院长都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但是,我看我除了自己掏钱去旅游以外,怕是没指望能到瑞典去了。”
 
事实上,不只是洛瑞遇到这样的情况。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上世纪90年代就成了目前健在的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人。即便在整个历史上,他也高居第八,排在弗洛伊德之后。负责统计的研究员甚至感叹说,“看来没有人写论文能够不引用乔姆斯基”,但就算这样他至今与诺贝尔奖无缘。
 
但是话说回来,论文引用真的这么重要吗?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的就是洛瑞了。他最后还是成了医学院院长,而且还是美国最优秀的医学院之一。虽然这个生物化学博士唯一跟医学沾边的也只是拥有“医学学位”而已。他在即将进入80岁的时候写过一篇题目是问句形式的文章,叫做《一个并非天才的人如何在学术研究上取得成功》。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2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中国发现一块距今12.6万年的史前人类头骨,分析结果显示头骨的主人曾遭受严重外伤,它也因此成为一个最古老的证据,证明史前人类曾暴力相向。此外,这个头骨也揭示出我们的古代祖先懂得照顾伤者的温情一面。
  
    在对生活在距今12.6万年的马坝人的头骨进行扫描之后,科学家得出这一发现。马坝人的遗骸于1958年在广东省马坝地区发现,也因此得名。扫描结果显示,头骨出现破裂,由钝器造成的外伤所致。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这名伤者可能被石头、较重的骨头或者木块击中。研究小组成员、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的林纳-斯切帕特兹表示:“这个人曾遭受严重外伤,被钝器猛地击中头部。”
  
    斯切帕特兹指出,被钝器击中导致出血和脑震荡,可能出现反胃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脑损伤。当时,这名伤者躺在地上,非常无助。但扫描结果显示,头部的伤口最终愈合,伤愈后的马坝人又存活多年,说明他在受伤后得到他人的照料。斯切帕特兹说:“头骨被向内压,压迫软组织。但这个人显然是幸运的,并没有立即死亡,反而继续生存了很长时间。”
  
    研究小组表示,虽然不能排除意外受伤的可能性,但借助于现代法医学检测手段以及其他证据,马坝人被人击伤的可能性极高。斯切帕特兹说:“很难想象一个人因为摔倒导致这一区域受伤。”遗骸分析结果显示,尽管遭受重伤,马坝人还是一直活到40多岁,对于史前人类来说已经算长寿了。
  
    研究小组指出这一发现支持了此前进行的化石研究得出的证据。此前的研究显示,穴居人以及其他古代人类经常暴力相向,同时又照顾伤者和易受攻击的同伴。斯切帕特兹表示,马坝人在几天或者几周内逐渐康复。她说:“他在受伤后需要休息,需要别人的帮助,例如给他提供食物。在猎人-采集者社会,你真的需要其他人帮助自己走出困境。”在本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科学家描述了这一发现。

 

 

 


    北京时间11月30日凌晨2时50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十三号”成功送入太空。

    “遥感卫星十三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生产,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将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承担此次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52次航天飞行。

 

 

 

 

 


    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8日在南非城市德班召开,各方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前着手最后一轮协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27日说,各国代表不至空手而归,只是寻求设定《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不容易。
  
目标艰巨 第二承诺期分歧严重
  
    本届气候变化大会,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会期为本月28日至12月9日,与会各方将再次聚焦《京都议定书》。
  
    菲格雷斯27日说,寻求设定《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恐怕是德班大会上各国政府代表“难以完成的任务”。即便实现突破,也可能在大会最后几天。
  
    菲格雷斯所言“突破”,即各方可能达成某种妥协。
  
    去年底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上一轮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决议,虽认可《京都议定书》有第二承诺期,却没有设定出第二承诺期的具体时间表,针对发达国家减排目标的表述措辞模糊。
  
    《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年末到期,而德班大会是到期前的最后一轮气候谈判。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针对第二承诺期存续议题分歧严重。发展中国家普遍要求保留第二承诺期,日本、加拿大等部分发达国家却拒绝这一提议。
  
成果难料 技术资金会取得进展
  
    一些人先前预测,本轮气候变化大会成果不会多。菲格雷斯否认这种说法。
  
    她预计,德班大会无论如何也会就《京都议定书》产生一些成果,同时在技术转让和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绿色气候基金”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2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德班会议的当务之急是就《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和资金、技术等重要议题取得进展,希望各方进一步显现诚意,增进理解,加强合作,推动德班会议取得全面、平衡的成果。
  
    西方媒体先前报道,欧洲联盟代表可能在德班大会期间提出一套推动各国减排的新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