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2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中国发现一块距今12.6万年的史前人类头骨,分析结果显示头骨的主人曾遭受严重外伤,它也因此成为一个最古老的证据,证明史前人类曾暴力相向。此外,这个头骨也揭示出我们的古代祖先懂得照顾伤者的温情一面。
在对生活在距今12.6万年的马坝人的头骨进行扫描之后,科学家得出这一发现。马坝人的遗骸于1958年在广东省马坝地区发现,也因此得名。扫描结果显示,头骨出现破裂,由钝器造成的外伤所致。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这名伤者可能被石头、较重的骨头或者木块击中。研究小组成员、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的林纳-斯切帕特兹表示:“这个人曾遭受严重外伤,被钝器猛地击中头部。”
斯切帕特兹指出,被钝器击中导致出血和脑震荡,可能出现反胃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脑损伤。当时,这名伤者躺在地上,非常无助。但扫描结果显示,头部的伤口最终愈合,伤愈后的马坝人又存活多年,说明他在受伤后得到他人的照料。斯切帕特兹说:“头骨被向内压,压迫软组织。但这个人显然是幸运的,并没有立即死亡,反而继续生存了很长时间。”
研究小组表示,虽然不能排除意外受伤的可能性,但借助于现代法医学检测手段以及其他证据,马坝人被人击伤的可能性极高。斯切帕特兹说:“很难想象一个人因为摔倒导致这一区域受伤。”遗骸分析结果显示,尽管遭受重伤,马坝人还是一直活到40多岁,对于史前人类来说已经算长寿了。
研究小组指出这一发现支持了此前进行的化石研究得出的证据。此前的研究显示,穴居人以及其他古代人类经常暴力相向,同时又照顾伤者和易受攻击的同伴。斯切帕特兹表示,马坝人在几天或者几周内逐渐康复。她说:“他在受伤后需要休息,需要别人的帮助,例如给他提供食物。在猎人-采集者社会,你真的需要其他人帮助自己走出困境。”在本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科学家描述了这一发现。
北京时间11月30日凌晨2时50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十三号”成功送入太空。
“遥感卫星十三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生产,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将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承担此次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52次航天飞行。
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8日在南非城市德班召开,各方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前着手最后一轮协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27日说,各国代表不至空手而归,只是寻求设定《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不容易。
目标艰巨 第二承诺期分歧严重
本届气候变化大会,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会期为本月28日至12月9日,与会各方将再次聚焦《京都议定书》。
菲格雷斯27日说,寻求设定《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恐怕是德班大会上各国政府代表“难以完成的任务”。即便实现突破,也可能在大会最后几天。
菲格雷斯所言“突破”,即各方可能达成某种妥协。
去年底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上一轮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决议,虽认可《京都议定书》有第二承诺期,却没有设定出第二承诺期的具体时间表,针对发达国家减排目标的表述措辞模糊。
《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年末到期,而德班大会是到期前的最后一轮气候谈判。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针对第二承诺期存续议题分歧严重。发展中国家普遍要求保留第二承诺期,日本、加拿大等部分发达国家却拒绝这一提议。
成果难料 技术资金会取得进展
一些人先前预测,本轮气候变化大会成果不会多。菲格雷斯否认这种说法。
她预计,德班大会无论如何也会就《京都议定书》产生一些成果,同时在技术转让和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绿色气候基金”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2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德班会议的当务之急是就《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和资金、技术等重要议题取得进展,希望各方进一步显现诚意,增进理解,加强合作,推动德班会议取得全面、平衡的成果。
西方媒体先前报道,欧洲联盟代表可能在德班大会期间提出一套推动各国减排的新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