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关村教学楼S201不时传来阵阵掌声。研究生院“十二五”研究生青年发展系列活动之“航空航天产业专场”主题论坛热烈举行。本次邀请到的嘉宾是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戚发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航天项目管理和系统专家、原国家航天局副局长郭宝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现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吴季。论坛在研究生院副院长侯泉林的致辞中拉开了序幕。
 
此次活动的宗旨是从政策规划、行业趋势、技术战略多角度出发,探寻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轨迹,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中国科学院广大优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解读“十二五”,指导他们掌握学科和行业的发展方向,引导他们制定自己的长期科研计划和自身职业规划。
 
论坛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五十余年来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及下一步规划;航空航天行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和进一步深化面临的问题;航空航天科技及产业的发展对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与影响;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内寻求创新与发展。
 
戚发轫作“中国航天事业与产业带来的社会变革”的报告。他从自己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工作经历出发,为同学们介绍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起步、发展、跨越的各个阶段,并分析了我国在此领域取得的成就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我国航天55年的历程中,以钱学森、戚发轫等老一辈的科学家为中国创造了三种能力——进入太空、利用太空、控制太空。随后,吴季作了“中国科学院空间科技发展规划”的主题报告,他为同学们详细解读了我国已经制定的空间站计划、登月计划、夸父计划等。
 
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戚发轫、郭宝柱、吴季一起就同学们的问题展开讨论。戚发轫真诚、朴实的长者之风令现场同学颇为感动;郭宝柱则带领同学们走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主战场,并以实现中国人百年以来的强国之梦与大家共勉;吴季与同学分享了他每天都在实践的温总理的寄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在热烈的掌声中,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嘉宾介绍:
戚发轫:中国知名的空间技术专家,原神舟飞船总设计师,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第九、十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次、一等奖、三等奖各一次,航空航天部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获中国工程科技奖,200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中的技术科学奖。
 
郭宝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航天项目管理和系统专家,原国家航天局副局长。中国航天人中一位博采众长、深入研究项目管理和系统工程的尖兵。特别是质量问题在技术上归零的“定位准确,机理清楚,故障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的五条标准,以及质量问题在管理上归零的“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的五条标准,一直沿用至今。担任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期间,主持起草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这是中国第一次向全世界明确宣示新形势下中国航天活动的现状以及近期和长远发展的策略和规划,对外宣传中国航天国际合作的策略。

吴季: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现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理事、国防科工局科技委成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001年任我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卫星有效载荷与应用系统总设计和总指挥。2004年任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总指挥并获五部委联合颁发的突出贡献者奖。2005年中俄联合探测火星计划“萤火一号”科学实验卫星,负责有效载荷的研制,并任“萤火一号”工程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

12月15日上午,中科院副秘书长、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以及中科院基建局副局长邢淑英等专程来到了研究生院奥运园区,就研究生公寓建设工程的进展情况进行调研,并针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现场办公。理化所所长张丽萍、副所长赵震声、研究生院副院长王艳芬、行管局局长助理毛士新等参加了调研。
 
与会人员听取了理化所基建部副部长李华关于研究生公寓建设工程的概况、进展情况以及下一步急需解决问题的汇报。目前,研究生公寓工程中,园区锅炉房已经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4号、5号研究生公寓的主体建设也基本完成。研究生公寓竣工后,园区入住的学生将达到4000人,供电问题成为建设工程顺利完工并验收的最大障碍,如不能解决,将无法保证学生明年3月的按期入住。针对这一难题,邓勇和邢淑英认真听取了参加会议的各方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经讨论后决定请相关工作人员尽快提出几套解决方案,并与供电局协商沟通后拿出最佳解决方案,以确保证明年3月份学生能够如期入住。随后,邓勇与张丽萍、赵震声就园区食堂的使用、改造及今后的管理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研究生公寓项目的建设,得到了理化所的领导和职工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邓勇代表中科院领导以及研究生院,对于理化所为支持中科院研究生教育事业以及研究生院的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和赞赏。
 
行管局、理化所和研究生院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施工方、监理方代表20余人,也参加了当天的调研活动。

12月15日上午,由研究生院主办,声学研究所承办的以“信息领域前沿与发展”为主题的2011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学术论坛在声学所DSP大楼多功能厅顺利召开。本届论坛共收到中科院各培养单位、京内外各大高校论文共110余篇。声学所所长王小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基金会办公室主任张晋连、声学所所长助理颜永红出席了论坛开幕式。论坛开幕式由声学所人事教育处处长刘卫华主持。

会议首先由王小民致辞。他代表声学所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向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向来自各高校和其他院所的研究生表示热烈的欢迎。王小民指出本届研究生学术论坛通过加强研究生的学术交流,使同学们拓展学术的视野,激发学术的热情,启迪学术的思维,提高学术创新的能力。研究生承担科技创新的责任,肩负着国家繁荣昌盛的使命,王小民希望大家能树鸿鹄之志,练卓越之才,修高尚之德,提升自己高屋建瓴的解题能力,运筹帷幄的写作能力,逻辑清晰的表达能力,以及亲自动手的创造能力,以智慧与汗水、勤奋与才华、魅力与人格,点燃青春,实现梦想。最后王小民代表声学所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重点感谢了研究生教育基金会的支持和为本届论坛辛勤工作的老师和同学,并预祝论坛顺利举办。

张晋连代表研究生教育基金会对论坛的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她介绍说研究生教育基金会致力于加强中科院与国内外各界的研究合作,接受和管理社会各界支持研究生教育的各类捐赠,同时为中科院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提供物质和管理专项基金的平台,促进和支持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声学所举办的的“信息领域前沿与发展”研究生论坛是2011年通过专家评审的十个论坛之一,希望能通过本次论坛加强中科院和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同时为信息领域的同学们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这一领域更快更好地发展。

论坛的最后,声学所音频、信号处理、水声、超声等领域四位专家分别为大家作相关报告。颜永红研究员通过在安全领域、远程广电领域、自然语言理解领域、音乐检索以及科技助残计划等方向的应用介绍了声学所所取得的相关成就。王劲林研究员介绍了声学所在信号处理学科的研究现况,并重点介绍了云计算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主要技术方案及其在中国的总体应用状况等。刘纪元研究员首先介绍了水声信号处理的历史以及近些年来的主要发展状况,以声纳技术面临的新的挑战分别介绍了声纳研究进展及应用,最后介绍了声学所在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张海澜研究员通过超声波特征入题,以超声波在生活、医学及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介绍了超声波工作原理,最后对超声信息提取与处理做了详细讲解。

接下来论坛将分别在声学所DSP大楼四楼多功能厅及德昭楼218会议室进行音频信号和水声超声的分会场讨论。届时会有由专家评审出来了的优秀论文的学术报告,欢迎大家前往两个会场参加讨论和学习。

 2011年12月12日,科技管理学院主办的“课题组长培训研讨会”在玉泉路园区成功举办。中科院相关部门领导、课题组长培训的授课专家、已举办课题组长培训的分院和研究所的人力资源主管领导、京区相关研究所人事处长32人与会,共同研讨课题组长培训的意义和目标、方案设计与实施、成功经验以及改进与创新建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党组原副书记、科技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郭传杰研究员主持,研究生院副院长苗建明教授出席会议。
 
 科技管理学院院长霍国庆教授以“课题组长与科技团队竞争力”为题做了主题报告,他指出,科技管理学院将全力推动中科院课题组长培训常规化,将在中科院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适时推行课题组长上岗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化学所王春儒研究员、院士工作局赵军处长作为授课老师代表分别做了主题发言,他们认为,课题组长培训有助于课题组良好运行、有利于课题组长自我发展、有利于促进研究所科研管理人才的成长,针对海归课题组长增多的事实,需要增强国情院情教育、团队精神培养、廉洁廉政、基金申请与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科技管理学院迄今已举办或参与组织了4个研究所和3个分院的课题组长培训,其中,山西煤化所党委书记蔡榕、福建物构所副所长曹荣、上海硅酸盐所人事处处长宁聪琴、大连化物所所长助理毛志远、昆明分院人事处副处长周亚玲、沈阳分院人事处副处长曲文生等专程赴会并做了交流报告,他们首先介绍了本单位举办课题组长培训的情况和经验,并对科技管理学院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他们认为,课题组长培训的效果是显著的,具体表现在改变了课题组长的思维定势、拓展了战略思维、提升了团队管理能力、增强了团队创新文化建设能力。他们还就未来的课题组长培训提出了改进建议:一是建议课题组长培训能以科学院的层面组织,希望课题组长培训系统性、常规化;二是根据培训对象情况,分类分层进行培训;三是根据培训需求,确立各类专题进行系列培训;四是加强案例分析和自由交流、讨论培训方式。
 
 参加研讨会的其他研究所的代表也踊跃发言,寒旱所副所长马巍、西北高原生物所副所长陈世龙、广州地球化学所副所长夏萍、理化技术所副所长吴剑峰、物理所人事处长邸乃力、高能所人事处长郑文莉、动物所人事处长杨俊成、心理所科研处长陈雪峰等参会代表也对课题组长培训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中科院计划财务局综合处杨兴宪处长肯定了科技管理学院在课题组长培训方面取得的成效,建议加强创新活动能力、创新思维、知识管理能力和资源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建议与中科院有关部门沟通来解决培训常规化问题。
 
 郭传杰研究员最后进行了大会总结,将本次会议总结为五“有”:一是有共识,与会代表一致课题组长培训有必要,对于提升中科院的创新竞争力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二是有分享,各位代表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特色和理念进行了交流分享,明确了今后改进和努力的方向;三是有创见,从课题组长培训的定位、目标、原则、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四是有价值,本次会议对中科院未来的创新队伍建设和创新能力建设具有积极的价值;五是有积极性,各研究所对课题组长培训很有积极性,研究生院在推动课题组长培训方面也很有积极性,希望这两方的积极性能跟中科院人教局的积极性结合起来,三方达成一定的合作模式,更有利于课题组长培训的开展。

为适应英语教学发展趋势,提高北京市研究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课外活动,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举办了以“发展与安全”为主题的2011年北京市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经过近两个月的初赛和复赛,来自北京市近四十所高校的十八名优胜选手进入决赛。

12月10日上午,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会长陈锡章教授与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教授分别致辞后,决赛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礼堂正式开始。来自各高校的研究生们用流利的英语口语,自信的表现,阐释了他们眼里的发展与安全问题,展现了一场高水平的英语演讲赛。选手们的专业背景各异,对于发展与安全问题,他们见解深刻,从深度和广度上都对“发展与安全”这个主题做了详尽的阐述。他们的演讲风格也各有特色,虽然每个选手的陈述只有短短的三分钟,却都很有说服力。如获得一等奖的选手方旭飞讲述了自己家乡的当地政府急于发展,牺牲了村民的一些基本需求,最后他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呼吁:“发展先生,请你先慢下来,等一等你的人民吧!” 选手们的优秀表现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激烈角逐,依据评委们的综合打分,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的许寅喆等三名同学获得特等奖,来自清华大学的方旭飞等六名同学获得一等奖,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彭建腾等九名同学获得二等奖。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会长彭工教授总结了这次比赛,并对选手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这次比赛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人民大学出版社外语出版分社的赞助,以及研究生院外语系、研究生院团委以及学生会的辛勤工作。最后,在开心热闹的气氛中,2011年北京市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