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下午,粒子物理学家、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做题为《面向21世纪的粒子物理学——探索物质微观结构与宇观结构之谜》 的报告。这是校友会主办的“与院士面对面系列讲座”之一,研究生院物理科学学院副院长郑阳恒教授参加并主持报告会。
 
本次讲座主要介绍在被称为物理学世纪的20世纪,人类对物质结构的研究经历的三次大的跨越:从原子物理到原子核物理又到粒子物理。物理学在这三次跨越所取得的重大科学成果转化成为巨大的生产力,为其它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研究工具,并对社会和政治发生了深远的影响。粒子物理学的成就以标准模型为顶峰。21世纪的粒子物理学面临巨大的挑战:标准模型中的Higgs粒子有待发现,以解释对称性破却和质量产生机制。中微子实验的最新成果预示着粒子物理的新突破。天文观察到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在标准模型的理论框架内是无法解释的。研究物质最微观结构的粒子物理与研究物质最宇观结构的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相互交叉和融合。粒子物理学研究努力探索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现象和新物理,正处在重大历史性突破的前夜。陈院士在深入浅出地生动讲解同时,告诫同学们,“今天的科学,就是明天的技术!”,并鼓励同学们要坚定信念、刻苦钻研、为祖国的科学研究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面对面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参加,陈院士针对大家的问题一一认真作答。陈和生院士的报告语言生动、旁征博引、很好地帮助同学们了解了粒子物理学实验研究的前沿问题。报告会结束后,陈院士就匆匆赶往另一个会场。陈院士表示:尽管非常忙碌,但很愿意“挤”出时间走到学生中间去,用亲身的经历告诉大家,“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尽的,探索也是无止境的!”
 
陈和生院士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84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同年成为我国第一位博士后;1998年起至今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先后担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国际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委员、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主席等职;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获得何梁何利奖。
 
 

  12月15日,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邓勇会见了丹麦工业基金会首席执行官Mads Lebech先生。双方总结了关于推进中丹科教中心项目建设的会谈情况,并就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院长助理朱相彬和丹麦驻华大使馆副大使Søren Jacobsen先生、丹麦科技创新部的相关人员出席了会议。

  邓勇书记表示,中方非常重视中丹科教中心的建设。过去两年多的时间见证了双方的不懈努力和精诚合作。中方将不遗余力地推动项目开展,把中丹科教中心建设成为两国科研教育合作的典范。同时,该中心也将成为彰显两国深厚友谊和合作传统的里程碑。

  Mads Lebech先生重点总结了与雁栖湖新园区总设计师崔彤先生的会谈情况。他十分赞赏中方将建筑融入自然的建设山水新园区的理念,也十分欣赏中方能将业主的初衷与设计师的设想相统一。

  中科院研究生院与丹麦科技部、丹麦工业基金会于12月13日至15日举行了为期三天的会谈,商讨如何进一步筹备中丹科教中心科研教育活动和中心大楼的建设。

12月16日晚,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创新与战略”论坛第十场系列讲座在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举办。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科院党校第九期所局领导干部特训班学员田长彦研究员为我院研究生做了题为“干旱区盐生植物资源与研究进展”的精彩报告。论坛由研究生院培训部副主任谭红军主持。 
 
田长彦研究员就新疆盐生植物资源与研究进展主要从五个方面做了重点介绍,即新疆地理的独特性、新疆植物分布情况、干旱区盐生植物情况、现有的盐生资源以及目前研究的进展。课后,田长彦研究员还就学生关注的盐生植物研究与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并鼓励热衷于科研的年轻学子投身于科学研究,以科技进步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田长彦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中国土壤学会十届常务理事与盐碱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干旱区绿洲生态农业和盐碱地生物改良技术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新疆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90余篇。

 

 

 
12月16日上午,研究生院2010年学生管理工作研讨会在长春召开,来自各教育基地、培养单位以及研究生院各院系的教育干部13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长春光机所申德振副所长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他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会议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表示能够承办本次会议是研究生院和与会代表对长光所的信任,并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马石庄副院长在致辞中首先感谢长春光机所对于本次会议的精心筹备和热情接待,他表示:学生管理工作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一环,有着独特的复杂性、多样性、无规律性,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大家能进一步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将学生工作做到有序、有责、有法可依。
 
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以工作报告、经验交流以及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生处的几位老师,分别就学籍管理、学生心理危机处理、就业派遣、户籍管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以案例剖析的方式来总结工作方法、明确工作要求,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工作报告之外,几个单位的工作交流也让大家受益匪浅。魏洪老师介绍了长光所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方面的做法与成效,刘燕娟老师介绍了化学所为推进毕业生就业所采取的多项举措,化学学院的陈立老师则重点介绍了她参与处理的两个学生心理危机的工作案例。
 
与会的教育干部们普遍反映本次会议非常务实,由于近年教育干部的人员流动较大,大家都希望今后的能有更多这样的培训和交流机会。马石庄副院长在大会总结时强调,本次会议的突出特点就是以案例说事,他要求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干部们,工作中要认真总结经验并撰写案例,积极开展案例研究,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隆冬的长春,室外寒风呼啸,室内却暖意融融。长春光机所研究生部的老师及参与会议服务的几位青年志愿者,他们热情周到的服务和周密细致的安排让与会的老师们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生活的精彩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而我们缺乏的正是阿甘身上所具备的对生命的执着与对生活的热情。向前奔跑,向前奔跑,向前奔跑……只要我们抛却世俗观念的干扰,对生命充满希望,学会生存,热爱生活,定会成就非凡的一生。
 
12月12日晚上七点,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生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403、411班举办了以“珍惜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旨在激发同学们对“三生教育”的重视和关注。比赛伊始,化学学院副院长兼书记李增喜教授说:“三生教育的主题演讲比赛对我们意义非常,最后的结果并不重要,重在过程与参与”。虽然比赛已经结束,但三生教育却并没有就此终结,相反,这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和反思。
 
三生教育,“生命教育”,即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生活教育”,提倡“热爱生活,了解生活常识,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生存教育”,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学习生存知识,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目前,“三生教育”在马石庄副院长等领导的倡导下,渐次在全院范围内展开,希望这一活动,有助于引导广大研究生们健康成长。
 
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最高震级7.1级,死亡人数及财产损失无法估量,举国哀痛。胡锦涛总书记曾在抗震救灾前线说:“当前第一任务还是抢救被困人员,珍惜每一个生命”。总书记的言行和他的一举一动都对生命的尊重表露无遗。尽管当是救援条件十分恶劣,但还是争分夺秒、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可以说对生命的珍惜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试问,还有什么比放弃生命更可恶的事情呢?
 
但针对频发的大学生自杀现象,却令人扼腕痛惜。2010年9月28日,中国传媒大学发生一起大学生跳楼自杀事件;2010年11月13日午夜,在地处长春的东北师范大学某研究生寝室楼里,该校音乐学院一名研二女生从她所在宿舍的9楼坠落,当场身亡;2010年11月18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09级社会工作系一女生从该校学子3号楼12层跳楼身亡,同日晚,吉林艺术学院本科一名大一学生以坠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仅20岁的生命……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件,想必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学校尤其是大学中倡导进行三生教育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他赋予了生活极其崇高的意义。 有一部有名的电影《阿甘正传》,主人翁阿甘用对生命的执着、生活的激情诠释了这一切。阿甘的智商只有75,却获得了比常人更杰出的成就,“荣誉、财富和爱”,不是偶然,不是运气,而是坚定地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他永远都知道如何让生命充满活力,“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将会是哪种”,生活的精彩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而我们缺乏的正是阿甘身上所具备的对生命的执着与对生活的热情。向前奔跑,向前奔跑,向前奔跑……只要我们抛却世俗观念的干扰,对生命充满希望,学会生存,热爱生活,定会成就非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