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日前,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命名表彰辽宁省第四届省级优秀专家,沈阳生态所博士生导师李培军研究员榜上有名。

    多年来,李培军研究员一直从事国家攻关、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和中德、中澳国际合作项目研究。在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研究方面,提出了自然处理与人工处理技术并行的水处理政策;在土壤污染诊断与污染土壤修复研究中,提出了土壤污染诊断的指标体系,构建了污染土壤修复的原位与异位修复理论与技术体系,建设了实用规模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先后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SCI论文20多篇,参加撰写专著6部,授权专利7项,并培养硕士研究生14名、博士研究生17名。

    2004年,他作为首席科学家成功地申请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污染形成机理与生态修复研究”,目前正在组织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为解决环境问题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贡献力量。

     【新闻网讯  王兵】11月24日,地学院特别邀请了来自美国罗德岛大学的Kenneth A.Rahn教授为研究生院学子作了一场题为:“Backward from observations to sources of Beijing’s air pollution”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地学院杨复沫老师主持。

    上午十点,报告准时开始,Kenneth A.Rahn教授首先介绍了一下他的研究背景和目的,简单概述了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就目前普遍采用的两种监测大气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然后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他们目前所采用的Backward approach 模型。并运用这一模式对最近北京的大气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强调说,控制大气污染首先要搞清楚污染的来源,只有在确定污染源以后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大气污染。在报告过程中,杨老师考虑到同学们专业背景的不同,对Kenneth A.Rahn教授在报告过程中的一些比较难懂的地方为同学们作了详细的补充说明。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并与教授进行了交流和讨论。Kenneth A.Rahn教授还展示了他的一些照片,并借助于照片向我们简要的介绍了他的成长经历。

    Dr. Kenneth A. Rahn,美国罗德岛大学海洋学中心教授,1962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专业,1971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大气科学博士学位。Dr. Rahn是世界著名的大气科学家,长期研究全球范围的酸雨问题与大气气溶胶的传输机制,以及酸雨污染源的成因、来源和归宿。他首次发现了北极圈的雾霾现象,此行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在该领域领先长达20年之久。Dr. Rahn也因此被世界著名杂志“科学”、“美国新闻周刊”和“自然历史杂志”作为新闻人物专题长篇报道。近年来,Dr. Rahn根据不同地区提供的气溶胶中众多元素的大量基本数据,加以形象化的图像归纳,创立了图象因子分析法。这项新方法可用于追踪大气污染的来源和传输机制。

     【新闻网讯  赵江南】11月22-24日,武汉教育基地组织各培养单位教育管理干部一行10人,由基地何长才主任带队赴上海教育基地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习交流与考察。

    参考考察期间,武汉教育基地及各培养单位的教育管理人员和上海教育基地及培养单位的教育管理人员进行了座谈。上海分院教育处处长郑丽敏主持会议。上海分院各所16位教育干部参加了座谈会。何长才主任首先介绍了武汉教育基地近年来的建设发展情况。他说,武汉教育基地经过了数年的努力,基本上实现了“统一招生宣传、统一毕业派遣、统一数据上报、统一集中办公、统一入学教育”的五个统一,并充分利用教育基地的整体优势扩大了社会影响,逐渐在湖北省创造了中国科学院武汉教育基地的品牌。随后,与会人员从教育基地和培养单位两个层面,互相交流了研究生学籍管理,助学金的构成和发放,精品课程建设、公寓管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就相互关心的研究生教学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实地参观考察了有机所的基础实验室和研究生公寓、生科院研究生公寓、上海教育基地教学楼等地。
    
    通过参观学习,不仅增强了两个教育基地间教育管理人员的相互了解和认识,而且还从上海教育基地及各培养单位的教育管理人员那里学到了许多在研究生培养和管理上好的做法,为武汉教育基地及各培养单位在今后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上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双方都认为这样的学习交流与考察非常必要,相互间可以学到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扬长避短,进一步促进教育基地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1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我听取了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先生关于加强自主创新的专题讲座。会上刘先生旁征博引,生动形象地将科研工作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及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所处的重要地位做了深入而详尽的阐述。使我从宏观上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我国科技发展的远景战略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便于让我们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更好地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贡献。对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实现自主创新,使我们的科研工作保持新鲜活力,通过刘先生的讲座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科学研究:要与生产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要改变对生产和科研间互动关系的认识。“科研要与生产相结合,把我们的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这样的话提了许多年,而我们对这些话的理解更多的还是大学里的某个教授申请了某个专利,跟哪个企业合作赚了多少钱。科研为生产服务,以更好地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变成了科研为研究人员创汇,使其摆脱经济拮据的尴尬!也正因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出了许多年,大学教授里成为百万富翁的不在少数,而我们国家投入了许多资金的国家级科研成果却有许多躺在高科技的象牙塔里等着过时,无法为国民经济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例如,当我们骄傲于我国载人航空的圆满成功时,我们却连生产一部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发动机都难。其实科研成果投入到生产实践,为生产服务,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良性循环。科研成果被投入到生产实践,一方面为生产服务,创造出经济效益,一方面还要接受生产实践的检验,在实践检验中对其进行评定,从而对我们的科研工作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下一步的科研找到方向,并用其创造出的经济效益支持接下来科研工作的经费消耗。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比起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国家对科技部门的投资也不能与其相比,这就更要求我们将自己的科研工作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把我们的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并用其创造的经济效益来支撑我们下一步的科研工作,真正做到以科研促生产,以生产养科研。这是我们的科研工作得以保持其新鲜活力的经济基础。

    人才培养:要以社会需求为动力

    我们对人才培养的方向要加以改变。我国的人才培养大多与生产实践有着一定程度的脱轨,院校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差距,读学位是学生自己的事,培养人才是学校、导师的事,都与社会无关。由此所导致的学生学位与能力不一致,学历越高,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就越小,就业面越窄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美国宝洁公司在我国近几年招聘的员工中,最高学历是硕士,本科生是主导,而成为天之骄子的博士生却无一被聘。

    返观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校读学位的学生中有不少是大公司的职员,委培到大学的科研机构去进行学习,所从事的研究项目也大多跟自己公司的产业方向相关,人才培养是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去进行的,跟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使得科研院所的研究能力与工厂企业的生产能力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而不是为了学位而生产学位!切实地改变我们对人才培养的方向,以社会的需求为动力,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巩固使我们的科研工作保持其新鲜活力的人才基础。

    自主创新:风物常宜放眼量

    我们的工厂、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科研的投入要有长远眼光。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诺贝尔奖得主中有不少是大公司研发部门的骨干,例如宝洁公司的研发部门就有三位得过诺贝尔奖的顶级科学家在为其服务。这些跨国企业不仅对生产相关的技术研发给予极大投资,而且乐于对自己所从事领域的基础性研究给予关注和投资,因为他们明白基础研究中的一点突破可能就会带来整个产业链条的生产加速。
 
    返观我国,大多数的教授,博导都集中于大学及科研院所的深宅大院,与企业工厂联系甚少。我们的工厂企业中有自己研发体系的很少,而有自己的科研队伍又能对其相关基础科研领域给以投资的则更少。我们的企业家更多关心的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又出了什么专利可以赚钱,自己可以拿来用,而不是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远景规划来对科研人员提出要求。“风物常宜放眼量”,不拘泥于现实生产的局限,而将我们的眼光放长远,这是使我们的基础研究工作保持其新鲜活力的根本动力!

    如刘先生所讲,我们的科研工作现在所缺的是一个比较完善合理的体制,一旦我们把这个体制的问题解决了,我们的科研工作就会取得长足的进步,我们的研究工作就会永葆新鲜活力,就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其应有之力!

    (本文作者:渠德忠,生物系2005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科院华南植物所)

     【新闻网讯】11月24日晚上,中关村园区S101教室座无虚席,数百名科院学子聆听国内著名中日问题研究专家、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员金熙德教授的演讲:《中日战略博弈的深度分析》。

    在讲座中,金老师从历史、现实与政策三个层面,全面讲解了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同时,分析了近年来中日“政冷经热”现象,中日能源、外交、领土等方面争端,以及日本对待侵略历史的态度等等现象。最后,金老师提出:应当理性看待中日关系中的各种问题,冷静对待各种过激言论,同时积极应对日本与中国的挑战。在演讲中,金老师巧妙的语言和激情的讲演,感染了在场所有同学,获得了一次又一次掌声。演讲结束后,金老师热情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本次讲座由新成立的学生社团“中科院研究生院新青年学会”承办,该社团以宏扬人文精神为宗旨,在此后还将举办一系列相关活动。

    附:金熙德研究员演讲概要

    引子部分:

    中日关系比较比较热,引人注意,无非两个原因: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处于结构性的调整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近几年来都趋于好转,比如俄罗斯,唯独日本,越来越困难 ,也有两点原因:日本太强大了,国力强,有优越感,中日差距虽然日渐缩小,但还是存在同时相互依赖性太深。比如,抵制日货就不合理。中日贸易占中国整个外贸的13%,全部抵制,中国几百万人就失业了,所以存在既需要合作对话又有矛盾的关系。

    今天谈三个问题:[1]全面认识中日关系,这个比较虚,大家可能不爱听;[2]准确把握日本的外交战略;[3]理性处理中日关系。小泉新内阁,这个新搭起的班底有两个特点:强硬派多了一些,比如官房长官、外相,但还是希望他们在负责任的位置上改变以 往他们不负责任的言行。中日摩擦集中在领土问题。日本原来负责东海问题的产业大臣,已经换上一个较为温和的人物。这一精细安排,至少暗示了如下几个特点: a,冲淡内阁的鹰派色彩;b,政治、经济问题分开谈;c,有可能开始迈向务实之路 。小泉何时下台?自民党总裁只能有两任,每一届2-3年,按照这个规矩,小泉明年9月就下台。这里也有例外,比如中曾根,干完两届又干了一届,小泉也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性?不能排除,理由是:自民党想打赢2007年的参议员选举。自民党普遍认为没有小泉,没有办法在大选中赢得选举,所以也有20%的可能性会再干。那么谁能继承小泉,小泉指定继承人有两个标准:a,忠于小泉;b,忠于他的路线(对内改革,对外强硬),但这些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只是一种预测。

    一:如何全面认识中日关系?

    1、2000年的交往史特点:中强日弱,中华日夷,日本学中国,中国向日本输出“先进文化”。

    2、150年来的中日近现代关系史(大致19世纪中下叶开始):日强中弱,中国学习日本;日本侵略中国,中国学习日本。有两次高潮:a、19世纪末20世纪初;b、20世纪80年代。

    3、二战后的60年关系:受制于冷战格局的60年。美苏决定中日关系的走向。

    4、复交33年的中日关系史:起初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中日改善关系,美国支持中日友好。现在是美国扶日抑中,日本依赖美国。国际环境已经变了。此外,中日国力对比对发生了变化,由日强中弱变为相对的中强日弱。

    5、冷战后的15年:进入结构性调整期。美国对中国的看法越来越严峻:中国并不想和美国挑战,美国却认为中国是挑战者。同时,双方关系的主导者由领导人转向民间,而民间敌对情绪日益高涨。

    二:准确把握日本外交战略

    1、150年日本的发展过程,用三个崛起来概括:自明治维新之后,军事崛起,日本强盛,妄图灭亡中国,最终彻底失败。二战后,经济重新崛起同时正在进行的政治崛起。希望日本不要走老路,不要认为中日是"零和游戏"。

    2、二战后,日本的外交有二:a追随美国;b经济中心主义(与1978年的中国差不多)。[现在已经改变:a日美对等;转向政治外交,不再是低姿态。日本为何强硬?这不是强者的姿态,这是心虚的表现。日本感到没有时间压制中国,这几十年里必须实现压制中国的目标,以后等中国强大了,就没有机会了。中国现在不是急躁的时候,不到摊牌的时候。日本在历史上几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现在不能被打断。

    三、理性处理对日关系

    从容应对,不要着急。中国不是自大,就是自卑,都不对:应该是有一种强者的心态,不要老在鸦片战争的阴影里面,不要老是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国际规则不承认悲情,应该反思自身的问题。不能小看日本。GDP是中国的三倍,人均GDP是中国的30倍。社会现代化、国民素质 、社会保障体系、贫富差距、环保以及其它软实力,中国均需要向日本学习。同时也不要悲观,日本没有根本性的战略储备(军事人员、核武器、远程导弹)。

    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已经确立了政治大国的地位,日本则还在争取过程中。中国经济崛起与日本政治崛起的诉求,是交织在一起,我们要冷静对待,不惜一战或者休克的态度都是不可取得。对日本,要有理有力有节:对右翼不能手软,对民众,要争取,在国际上,要广交朋友。目前两国的新闻报道,都是负面多,正面少。今后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对当代日本要有客观、理性和全面的认识。

    民众对两国都有误解和扭曲。例如:根据一组调查,日本80%以上民众认为中国会搞军国主义;同样,中国也有80% 以上认为日本也会如此。受调查者中,80%未去过对方国家,信息主要来自本国的媒体。1亿2千万日本人,绝大多数既不友好也不反华,不关心政治,友好和强硬的人数,均在3-5%左右。靖国神社是进行战争动员的地方,日本要争取民族尊严,国民可以去,领导人不能去。他要去,那么,他就应当明白去的代价并且愿意付出这一代价。对台湾,要求日本:a不能说三道四;b不能发展官方关系;c更不能进行军事合作。在钓鱼岛和东海问题上,搁置争议,维持现状。日本入常,中国“难以支持”(与“不支持”有区别)。对中国民众:a观点是个人自由;b不能做违反法律和有损中国形象的事情。

    提议中国政府对日政策,政治和经济分开处理,加强中日军事交流,中日军事交流亟待加强:现在的状况是:两国的友好派都受到压制,强硬派在弹冠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