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11月19日讯 记者袁玥】18日下午,由中科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主题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拉开了序幕。在国台办主任陈云林演讲结束后,经第二场报告的主持人、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叶中华教授介绍,一位面容清朗的老人风度翩翩地走上了讲台,开始阐述他关于科学与人文的深入思考。

    这位老人刚刚过了73岁生日,他做官做到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做学问做到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首批院士,做军人做到将军;晚年退休至今,10多年里他游历中国,跑遍了大江南北;此外还集自己半生经验写作一本《漫谈科教》。如此丰富的人生使他的报告驾轻就熟、十分有力,博得听众多次掌声。

    他就是秦伯益。他的演讲题目是《文理交融,多元并举》。他以自己多年从医的学科背景出发,与大家分享了他长期以来对科学和人文的深入思考。对于文理交融与并举,秦伯益从社会、学科和个人这三个层面分别进行了论述。

    对于社会层面的文理交融,秦伯益按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文理结合是古代社会历史的必然;文理分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文理交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需。秦伯益认为,古代社会由于知识积累还少,而且教育不分科,因此知识分子大都可以做到文理兼通。到了现代社会,科技革命带动了知识爆炸,大科学时代降临,知识无限细分,学科间隔行如隔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有效率的培养人才,教育也就变得更有针对性了。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能解决人类社会的所有问题,文化、道德、制度才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支柱。因此,秦伯益提倡我国应该“始终发扬积极的人文精神,造就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再由这样的人去探索掌握自然规律”,造福人类。

    学科层面的交融与并举,秦伯益从文理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影响为主,结合现实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出于自身工作经历,他尤其推崇古人的这句话: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他认为这句话最能表现出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之紧密。

    个人层面的文理交融是每个学生都最感兴趣的部分。因此,秦伯益在这个问题上讲得非常全面、细致,力避偏颇、武断之语。他首先引述了李慎之的话,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人文素养,就是变“子民心态”为“公民意识”,“要说人文教育,这可以算是根本的人文教育。”然后他谈到了如今社会与学校之间价值取向脱节的这一现实矛盾:社会要个性化人才,而学校只能输出共性化成品。

    最后,在具体针对每一个人的时候,有些出乎意料,秦伯益没有像之前那样着力表现文理交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而是更多的强调了“个性的发展”。他认为教育不是万能的,不能要求大家一样思想,一样行动,不必也无法强求一致。为此他举了很多例子,历数众所周知的偏科才子,鼓励大家扬长避短,“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但当然,在他心里,一个人最好还是应该“既有自然科学的专业深度,又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当学养”,“固然我们无法要求所有科技人员都能文理交融,但有没有这方面的交融,不仅影响着他们事业上的成就,更影响着他们能否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这影响贯穿在整个青年、中年到晚年、直至垂暮之年”。

    秦伯益是江苏人,说话绵软而又抑扬顿挫,有唱戏念白之感。在谈到社会现实时,他用了很多有意思的语言,说大家都是逃出了应试教育的牢笼又掉入了应试科研的陷阱,说有些人求职不成“海龟”变“海带”,引得台下阵阵笑声和掌声,大家在感受到他语言幽默、心态年轻的同时,也感受到一个科学家针砭时弊的犀利。(编辑:李峥)

    进入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主题报告会专题>>> >>>

     【新闻网讯 贾宝余】“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主题报告会11月18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坛,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应邀作有关台湾问题的首场演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邓勇教授主持首场演讲。

    陈云林从事对台工作多年,对台湾的历史有深入了解。他的报告以《从历史的纵深谈台湾问题与我对台工作》为题,分“一九四九年前的台湾历史”、“一九四九年以来两岸关系的复杂性”、“现阶段台海形势和对台工作要点”三个部分。其精彩的演讲不时博得听众的热烈掌声。

    首场报告结束后,原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作题为《文理交融,多元并举》的第二场演讲。秦伯益从社会、学科和个人这三个层面对“文理交融”分别予以论述。大家在感受到他语言幽默、心态年轻的同时,也感受到他作为科学家针砭时弊的犀利。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叶中华教授主持了秦伯益的演讲。

    此后几场主题报告还将邀请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国家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将分别以《加强自主创新》,《从能源企业的国际竞争看我国的能源战略》,《中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我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为题做主题演讲。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由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和知名理论家郑必坚共同倡导发起,邀集中国高层领导、外国政要、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等社会名流发表主题演讲,旨在从科学和人文的角度研究战略问题,从战略的高度探讨科学与人文的发展,致力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贯通。

    进入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主题报告会专题>>> >>>

     【新闻网讯  记者 沈丹丹】“要充分利用集中教学的这一年时光,打牢专业基础知识;也要通过参加活动来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在11月16日,由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学生会组织的“新老生交流会”上,一位研二的同学对师弟师妹道出了自己一年来如上的“感悟”。

    16日晚7:00,在玉泉路园区教学楼704,一场热烈温馨的交流会已经开始了。此次交流会主要针对研一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感情上所出现的困惑进行的一次面对面的交流。邀请的是本部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成英之,萧晓玲两位在读博士和张成根,周云峰,张洪伟三位在读硕士。前来参加的大部分都是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研一新生。

    “我当时就是没认识到《群论在化学中的应用》这门课的重要性,没选修。但现在需要了,今年又没开,自己学起来很费力。所以大家应该多与自己科研组的师兄师姐交流,看他们正在做什么,从而了解自己的方向,然后对现在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尤其对那些与自己方向有密切联系的课程更要扎扎实实的研读。”另一位师兄说。

    当一位同学针对现在一些有关研究生轻生的报道询问他们是怎样看待和缓解自己压力的时候,周云峰师兄说:“好多压力不是来自科研本身,而是来自生活等其他方面,所以我们应该摆正心态,把心胸变得宽阔些,多与同学和其他人沟通。”

    成英之在强调导师重要性的同时,介绍了在实验设计上要进行创新思维的方法,并鼓励师弟师妹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创新。师兄师姐们还分别对研究生与本科生在学习生活上的差别;有关研究生考试;以及如何丰富课余生活;如何对自己定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交流。

    “师兄师姐更贴近我们,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使我对今后大半年的研究生学习与生活有了初步的计划,感觉自己不像以前那样茫然了。”研一的一位同学如此感慨。

     【新闻网讯  记者吴旗韬】“科苑之星”青春风采大赛预赛将在本周六(11月19日)下午五点在玉泉路礼堂鸣锣开场,参加预赛的四十二位科苑学子将参加比赛,胜出的十名选手将参加决赛。

    记者今天从“科苑之星”青春风采大赛组委会了解到,截止目前,本次比赛的所有赛前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我们全体工作人员正热切盼望预赛的开始,”本次活动组委会成员之一、来自地球科学学院的张立斌说,“本次比赛我们请到了校团委和地学院的相关老师作为我们的评委,同时还邀请了校学生会文艺部的和各院系文艺部的成员参加评审团。”

    在此前的11月16日下午和晚上,“科苑之星”青春风采大赛组委会分别在中关村园区和玉泉路园区召开了参赛选手的赛前动员会,动员会上,组委会成员向各位选手详细介绍了本次比赛的流程,并表示,本次比赛将以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比赛对于每位选手的公平。动员会上,各位选手还分别抽签决定了比赛的出场顺序。

    来自外语系的参赛选手高丽群在动员会后举着抽到的2号签告诉记者,“我觉得这次活动整体组织的很好,感觉很正规,我会好好准备,争取可以进入决赛”。

    据悉,预赛将向研究生院全体同学开放,届时欢迎所有同学到场观看。

     【新闻网讯 刘振宇】为了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物理学院学生会生活部于2005年11月11日至11月13日举办了物理学院本年度的游泳比赛并且获得了圆满成功。

    11月11日晚上9点50,第一天的比赛如期开始,参加第一天比赛的依次是306,310,305班,306班共有六人参赛,自一开始人气就非常高,呐喊声助威声此起彼伏。随后的310成为第一天的几个冷门之一,只有六名选手参赛的他们在个人50米赛中有四人游进了50秒并有两人冲进了决赛,其中潘文光同学38秒的记录直到第三天才被打破,在随后的班级接力赛中他们也表现得非常出色。第一天最强大的阵容莫过于305班,共有17人参赛的他们充分体现了本次比赛人人参与的精神,而305班的五位女生巾帼不让须眉的表现更是成为了第一天比赛的最大亮点。8人游进50秒的成绩也证明了他们的团体实力。个人比赛后后进行了第一天的团体200米接力赛,305班和310班参加了此项比赛。305班在第一棒抢占先机,310班则在绝大。部分时间紧紧追赶,比赛气氛十分热烈。310班在最后一棒缩小了距离在仍没有翻盘,最后305班以2分53秒获得第一天的头筹,310班以2分56秒暂时获得第二。305班的记录直到第三天才被强大的半导体所307班打破。

    11月12日晚上,第二天的比赛正式开始,第二天共有301,308,302,303,309,304六个班参赛,是预赛中参赛班级的最多的一天,热闹程度可想而知,加油,欢呼声从开始一直持续到最后。如果有游得比较慢的同学,最后的一段距离往往是全场同学一起加油,到达终点后无论是成绩怎样的同学都会得到全体同学的一致欢呼,充分体现了本次比赛团结友爱的精神。在比赛成绩上,每个班都有40秒左右的同学出线冲入决赛,但并没有人打破前一天的纪录。值得一提的是303班。303班的个人最快成绩是44秒,是4个班中最低的,但是他们在团体接力中3分04秒的成绩却遥遥领先,成为当日的第一名,团体的力量可窥一斑。

    周日预赛的班级是半导体所的307班,他们以一个完美而绚丽的成绩为整个预赛画上了一个句号。不但39人参赛为各班之首,7人游进50秒,其中王彦硕同学还以36秒的成绩打破了第一天由潘文光创造的38秒纪录,凭借整体无与伦比的实力,310班在团体接力中更是以2分33秒,领先第二名足足20秒的优势稳获冠军。半导体所的拉拉队和团队精神更是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只要有自己班级选手参与的比赛,拉拉队的加油声就会从开始至迟到最后一秒,敬业精神令人赞叹。

    预赛后的男子游泳比赛决赛成为本次比赛的高潮。17位男生和6位女生分别参加了男子组和女子组的决赛,决赛高潮迭起,异彩纷呈,来自307班的王彦硕携初赛雄风,超越自我,以34秒69的成绩勇获冠军。来自310班,曾创造第一天纪录的潘文光,以37"25获得亚军。

    在男子组前10名中,团体优势突出的307,305班各有3位入账,310班获得2席,301和302班各获得一个名次。女选手巾帼不让须眉,来自303班的何安以48秒01的成绩获得女子组冠军。

    无论是在初赛和决赛中气氛最热烈,不但成绩最好而且拉拉队热情投入的307当之无愧地获得了最佳组织奖。

    据物理学院学生会宣传部的同学介绍,为了更好的服务同学,丰富同学的文体活动和业余时间,物理学院还将组织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以及各班特别约定的各种球类比赛,物理学院宣传部还将为您带来更多最新报道,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