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迄今已举办了3年,先后讲了39场。3年来,论坛先后邀请了中国高层领导、外国政要、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就人们关心的政治、科技、经济、外交、环境、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等问题进行广泛的学术探讨和交流,致力于促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新结合,促进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新觉醒。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造就创新人才

    在2003年~2006年的论坛上,专家学者先后对科技创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中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 加强自主创新,造就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等话题进行了分析。

    专家学者提出,创新人才推动社会进步,造就创新人才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要求,是时代的需要。我国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造就创新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与核心,这关系到我国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与全球产业分工当中占据主动地位。

    国家要加快发展,提倡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是“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必不可少的话题。论坛专家认为,文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历史经验表明,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文化的进步必然包容当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成果。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是近代文明演进的主旋律。

    有专家认为,科学技术交叉重组分工越来越快,集成综合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科学的社会化生产,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促成了许多新产业的形成。科学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个国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许多科学技术在微观领域的突破带动了科学技术向前突破。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引来了许多新的科学技术竞争,比如说人类基因组,超导、纳米、生物、空间技术等,科技全球化的速度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性的因素。过去的竞争是某个技术的竞争,现在科技的竞争已经推动了全方位,从资源竞争到市场竞争,从人才竞争,信息的占领以及核心技术的占领,推动科技资本要素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空前的活跃。促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基本战略。

    世界各国都把自主创新作为主要方向来考虑。美国提出科学知识前沿要全面领先的战略,英国提出创新,要确保科技优势与强大,日本提出科技立国、知识产权立国的战略,韩国提出以科技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印度也提出新的技术政策,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决定了必须要走创新型国家的道路,要满足今后15年7%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是个人口众多和资源环境有瓶颈制约的国家,这就决定我们必须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要把自主创新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生产要素进行科技知识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形成技术创新。创建新型的科技文化,避免浮躁,形成人才辈出的计划,在人才培养上要有一种制度性的安排。以人为本为内涵。科学发展依靠人,把人作为资源来看待,把人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和战略储备来进行培养。科技的发展趋势要实现几个转变。一是在发展的路径上,要从跟踪模仿型向加强自主创新型转变,中国整个科学技术导向要掌握自主权。二是在创新方式上,从注重单向技术研发开发向加强与重大产品和新型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进行转变,实现技术的全面联合,从技术到产业整个链的各个环节上全面进行部署,在科技产业链上全面延伸,三是在创新体制上,从以研究院所改革为突破口向整体推进创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实现一种系统的运作,系统的效率和系统的调动。四是在发展部署上从以研究开发为主,转向以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并重为主。五是国际合作,要面向全球化,从一般性的科技交流向全方位转变,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方式进行转变。创新体系建设,中心是要解决提高竞争力的问题,竞争力的核心不是技术本身,竞争力的核心是体制与机制的竞争,是运作有效性的竞争,是一个系统的竞争。科技必须要和经济结合,科技是经济的内生动力,它是生产要素,它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器。科技应该成为经济的动力。

    二、发展学科交叉,多元并举

    在2005年11月的论坛上,有专家以“文理交融,多元并举”为题,分社会、学科、个人三个层面讨论了交融和并举的关系, 他认为,文理结合是古代社会的历史必然,文理分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文理交融是未来社会进步的必需。现在世界已从小科学时代进入大科学时代,原来意义上的大科学时代是科学的社会化,已进入社会科学的国家化,所以必须交融。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应该是文理交融,多元并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文和理都是科学,都是以人为本。社会层面的融合指确保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发扬积极的人文精神,造就高素质的人,由这样的人去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不断创新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经常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科学中心的出现都伴随着这个国家的思想解放运动而产生。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英国的宗教革命,法国的启蒙运动和政治革命,德国的哲学观念的变革,美国的思想解放和技术创新。很多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源理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科技发展靠创新,科技创新要借助科技创新的人才,科学技术本身是双刃剑,用对用错全在拿剑的人,人的意志、意向、意愿、意图都决定于人文取向。科学的负面影响是因人文精神的欠缺,要靠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联姻合作才能解决,科技用在哪里是人文决定的。近代的生物医学也给人文社会科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和学科,"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是恩格斯说的话。科学技术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改变了上层建筑,其实得从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生产力开始。 是科学改变了世界 ,促进人类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改变人们的价值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的理性化。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应该是文理交融,多元并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一种文化滋养一种制度,反过来,制度又促进文化”。

    为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2003年的论坛邀请专家讲“发展学科交叉,促进原始创新”。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一些城市成了外国建筑大师或准大师“标新立异”的建筑设计的“试验场”。针对这种现象,论坛专家讲了“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对人居环境科学进行了人文思考,并引用王国维先生的“中西之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动。 且居今日之世,讲究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中西之学应相互促进,相互启发,相得益彰。

    有专家针对我国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的挑战,引用WHO向全世界公布的数据,指出了中国国家医药卫生事业所面临的问题,他希望集科研、疾病控制、食品药品监督、预防、医疗、卫生教育、健康促进、规章法律、科学管理为一体,使公共卫生体系成为一个完整的、协调的、高效的、机动灵活的(大卫生)的网络系统和战斗部队。

    有专家结合可持续发展,谈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计算机时代的东方数学,什么是科学,谈到要了解科学精神,了解对科学的认识,对科学的理解,世界格局中的中国经济,从经济全球化看中国经济,信息化怎样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欧洲的经济体,人口老龄化及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经济全球化对我们的挑战,中国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等问题。专家认为,中国正在变成一个强有力的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三、保护环境与生态,走和谐发展之路

    在2004年4月、11月的论坛上,有专家以 “我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为题,倡导21世纪生态文明,构筑中国和平崛起的绿色屏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他结合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发展,生产力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介绍了我国在环境退化方面面临的严峻事态,针对这个问题,在科学技术方面应该采取的对策。他的结论是:面临着挑战和机遇,要用新的发展观点,促进中国兼顾环境和发展两个方面,科学技术可以起到作用。

    有专家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来自环境演化研究的启示”为题,从地球系统科学、环境地质学的实证中窥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和发展,指出,环境问题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环境问题研究本身就是环境演化的研究,需要认识现在和过去,需要综合地把地球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有特殊含义和内容的地质时代来研究,这个新的地质时代就是人类世。人类世是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的新视角,也是从地球环境科学和人文科学中寻求自然科学的走向和实践的新途径。

    有专家从农业发展历史看科学与人文的互动,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通过农业的发展历史进行考察,专家认为,农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科技与人文互动的历史,原始农业以养殖和种植作为核心,叫做神农之世,耕而食,质织而衣,无相害之心,是谓同德吃自慈之隆也。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文之间有了双重的良性互动。在工业文明的时候农业的双重非良性互动,农业科技、生产和自然是非和谐的模式,人类中心主义,城乡二元、价格剪刀差等一系列的东西出现了。工业文明时期农业是非主体产业,对人文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近代农业科技突出的正负效应,使农业处于社会矛盾的中心,他希望构建后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文的双重良性互动。科技与生产、自然以及与人文之间的互动,农业文明时期的双重和谐互动和工业文明时

     【新闻网讯 李瑞娟】4月9日,资源与环境学院805班的五位同学怀着激动的心情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路甬祥院长和论坛理事长郑必坚的演讲。

    之所以激动,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去人民大会堂,被她那庄严肃穆的气氛所感染,另一方面原因是两位演讲者的激情演讲。

    郑必坚理事长作了题目为“中国和平崛起和中华文明复兴”的主题报告,作为一名中科院的学生深感这个事业的伟大,我们的祖国正在一步步的走向强大,我们这个时候应该做的是什么呢?郑必坚理事长的报告中提到我们应该在自主创新的同时,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我们的事业是伟大的,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很多,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利用好“两种资源”,用我们的切实努力为这个事业添砖加瓦。路甬祥院长的报告主要是针对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展开的,他生动的报告是我们知道了在历史上的每次大变革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那些创新的发明家,为我们以后的学习指明了一条路,一定要走创新之路。

本报讯 今天上午9时,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指出,在很多研究生培养单位,存在研究生很难有自主选择研究课题的权利,很多研究生沦为导师的“打工仔”。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是中科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今天上午举行了两场讲演。在第二场讲演中,路甬祥指出,教育的外部环境制约了教育创新,同时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他特别提到,很多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成为导师完成自己科研任务的“打工仔”。路甬祥的话音未落,听其演讲的研究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院长郑必坚在第一场讲演中指出,中国在走向世界时,不文明的举止有可能被国际社会放大,在国际合作中影响中国形象。 (文章来源:法制晚报 2006-04-09单金良)

本报综合消息 在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即使能够参与科研实践,也难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往往不是为了充分发挥研究生的潜能,着眼其长远发展,而仅仅成为导师的打工仔。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对此现象深表忧虑。4月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他对“科研老板”现象大加挞伐,认为这严重阻碍创新人才培养,对构建创新型国家极为不利。 据悉,在一些科研院所和高校,研究员或教授成为“科研老板”已不足为奇,研究生沦为导师的“打工仔”也屡见不鲜。更有甚者,老师之称谓已赫然被“老板”所取代。 路甬祥称:“对科研老板,科学院历来都是反对的,不赞成的,不提倡的,但是科学院规模很大,不能否认在科学院内部个别地方或许还存在这种现象,但这种做法在科学院没有土壤,没有法理根据。” 他希望,中国学术界今后倡导高尚的科学道德风范,创造严谨求真务实的学术风气,反对极少数人利用自己的声誉和地位,不合理地占有科技资源,然后采取分包的办法来完成其科研任务,老一辈科学家要指导、提携、帮助、支持青年科学家。“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从规范管理上入手;另一方面要从舆论监督、科研团体内部的民主监督建设入手,对于严重违背学术道德,甚至违背法律与政策的行为,一定要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严肃处置。” 另外他还建议,要通过加强管理和监督,使“科研老板”没有市场,对严重违背学术道德甚至违法行为,则依法处置。 在题为《造就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的主题演讲中,路甬祥还提出,在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方面,中国教育仍存在三大不足: 一是应试教育现象尚未根本改变,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力的保护、培育与发展。 二是教育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尊重,一方面,政府对教育应尽的职责还不到位,另一方面,学校还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制约了创新人才培养。 三是大学教育与科研和社会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近些年大学和研究生扩招以来,大学生、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机会明显减少。 在回答有学生提出的当前学术界的浮躁问题时,路甬祥表示,资源的短缺、过度的竞争会引发浮躁情绪;制度的不规范、不透明、不够民主和科学,也会诱发行为的不端。 他认为,除去浮躁风气,应该从每个部门政策规范做起。比如说奖励制度,要奖励真正对国家、民族、人类有重大科技贡献的人,一般的贡献应该由市场来回报。而当前的问题是奖励太多,搞了很多人为的等级和奖励,使得一部分人模糊了科学的本质。 消除“科研老板”生存的土壤/谭雄伟 也许,科学院没有“科研老板”现象的土壤,但“科研老板”在某些领域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为什么会出现“科研老板”呢? 所谓“科研老板”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科研人员,却担负着项目公关任务;他们几乎不在一线搞科研,却往往能拿到科研项目。他们曾经在科研第一线做出过成绩,可现在不再亲自搞科研。他们获得了各种国家级的头衔和荣誉,被提拔到一些科研部门的领导岗位,逐步脱离了科研第一线。这些人通过不同渠道积累了各种关系,荣誉和头衔成了他们进行公关的必要工具。以自己的名义拿到大把的项目资金,自己并不参与研究,而是层层分包,或给同事,或给学生,然后又把承包项目单位的成果集中到自己的头上,成为拿到更多更大项目的资本。 显然,“科研老板”已经把科研变成了经营。某研究所所长透露:“这样的人在单位往往还比较吃香,没有他们,很多项目的确无法拉来,没有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究其原因,“科研老板”现象的出现,与目前的项目审批制有关。主管部门及其相关人员拥有太大的资源分配权及项目审批权,又缺乏公开透明的项目审批程序,留下了较大的寻租空间。 那些与掌握科研资源分配权的人关系密切者,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通过“终南捷径”得到科研资源。一言以蔽之,项目批复过程的不透明,催生了科学界的“新职业”———“科研老板”。 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就曾在谈到计算机技术时警告说,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确实有了巨大进步,但是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反而比50多年前增大,“这种差距仍有着继续增加的趋势”。 为什么会这样?有人说是因为科研缺钱。其实,对于中国的科研事业而言,缺少的不仅仅是金钱,我们还缺乏科学合理的科研资源分配政策。因此,要消除“科研老板”现象,就必须革除现行研究资源分配方面的弊病,改革项目审批制度,公开透明项目审批程序,建立科学合理的科学研究资源分配政策。 (文章来源: 工人日报 2006-4-13 版次六)

严查项目审批,加大对科研团体监管力度 据华夏时报报道,在昨日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表示,要严查项目审批,加强对科研团体的监督,从而杜绝科研老板。 “领先的科学家有组织其他的科学家以及研究生共同为完成科学项目作出贡献的资质和任务,这就不能成为科研老板。”路甬祥指出,中科院历来反对科研老板,但因科学院规模很大,在科学院内部或还存在这种现象。 在今年“两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尚廉委员提出,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主管人员拥有太大的资源分配权及项目审批权、项目申请不透明、科研人员待遇和项目挂钩———日益催生了科学界一个全新的职业:“科研老板”。黄尚廉说,称其为老板,是因为他们已把科研变成了经营,他们的任务就是“跑部钱进”,奔忙于申请项目。 路甬祥指出,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从管理上入手,加强管理的科学、民主、透明性;另一方面要从文化建设、舆论监督、科研团体内部的民主监督建设入手,使这些科研老板更加没有市场,更加受到科学界内部和社会舆论的谴责。而且对于严重的违背学术道德行为的,甚至是违背法律与政策行为的,一定要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严肃依法处置。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由路甬祥和郑必坚共同倡导发起。论坛举办3年来,邀请了中国高层领导、外国政要以及著名专家学者,就政治、经济、外交、环境等方面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文章来源:新闻晨报2006-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