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民乐风暴来袭后,西洋音乐又在一个渗着些许凉意的夜晚,给校园送来美的浪漫享受。广大师生对学生处和团委筹划并实施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给予了行动上的支持和极大的赞赏。但是,在音乐会上,记者也看到了一些“特别”的行为。

    镜头一:离演出开始还有一段时间时,一男生端坐于工作席间,待其他同学询问其身旁两个空位可以坐否,他称自己是学生会工作人员,片刻后将有同事入座,理直气壮,其他同学只好走开。待学生会工作人员结束维持秩序、检票等工作,欲落座时,发现座位已被占。由于工作人员承担着每个节目的串场和献花任务,因此必须坐在离舞台最近的位置,以便协调。问及时,该名男生又谎称自己是记者团成员,有写稿任务,需要座位。被揭穿后依然和其同学占着三个座位不肯离去,眼看演出就要开场,几名忙前忙后的同学却无法落座,。最后,还是老师出马,把那位男生及其同学“请”出了工作席。

    评论:对高雅艺术有如此热爱当然是好事,但是,仅为了能够坐在前排就屡次撒谎,如果不是热爱音乐到了痴迷的境地,那就是别的问题了。成年人应有豁达谦让、顾全大局的胸怀,更何况是名研究生呢。

    镜头二:演出间隙,主持人报幕时,全场寂静,坐在离舞台很近一排的一名男生此时仍然在向身边同学高谈阔论,对刚结束的节目评头论足,声音不小,惹得前几排同学纷纷回头看他,他仿佛得到了赞许似的,评论地更热烈了。终于有位同学忍不住了,善意提醒他安静些,他不服气地用言语回敬,那位同学忍无可忍批评他后,才止住了此男生的聒噪。

    评论:尊重他人是做人最基本的品德。然而,在这样的演出场合里,全场观众都安静地沉浸在美好的音乐中时,却依然有人连最基本的准则也达不到。最可怕的不是做不到,而是连意识都没有。

    此外,一些同学也就鼓掌的规则问题在BBS上进行了激烈地讨论。由于在本次音乐会中,些许乐段之间也有观众鼓掌与喝彩,于是一位同学在BBS上这样写到:“关于观众的掌声问题,鼓掌不能限制,但问题是应该学会如何鼓掌。这是国际惯例,难道在中国这也要走样?还是趁早养成好习惯的好。本次演出暴露出一些问题,通过改正和正确引导给与解决不是很好吗?”一部分同学表示支持,也有同学提出不同意见:“这里面的讲究多了去了,文化差异,没必要太强求了。”

    笔者认为,欣赏音乐需要一个优雅、安静的环境,出席音乐会时的一些规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音乐会的惯例。按照国际惯例,出席音乐会必须衣着整洁、仪容大方,不大声喧哗、谈笑,不携带饮料及食品进场。音乐作品演出过程中,乐章或乐段之间的间歇、停顿不应鼓掌,鼓掌应当在整个作品所有的乐章或乐段演奏完毕后进行。

    也许有些同学会说,这些规则太吹毛求疵,外国人的规则,中国人没必要遵守。但是,请问您有没有想过这些规则制定的原因何在?对于一个整体的作品来说,各个乐章或乐段之间,有着作曲家不可分割的情感表达和哲理思维的内在联系。如果在乐曲的停顿和间歇时鼓掌,也许就会破坏演奏和欣赏的整体效果,或者影响演出者的情绪和发挥。并且,欣赏环境有赖于听众的通力合作,观众懂得演出习惯和规则,就显得很有礼貌了,既是对演出者的一种尊重,也体现了自身的修养。

    其实,出席音乐会还有更多相当繁琐的规则,比如观众应准时入场,中途进场会影响演奏家和其他观众的情绪。参加音乐会如果迟到,必须等一曲演奏完毕方可入场;入场后应关闭手机、传呼机,不使用闪光灯拍照,演出过程中不随意走动,不高声议论,尽量控制和掩盖自己的咳嗽声。同时还应该注意避免物品的落地声、纸页及塑料袋的翻动声、呢喃细语的议论声等噪音干扰。相比之下,我们需要注意的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作者:研究生记者团 记者陈曦)

     【新闻网讯 记者陈曦】5月12日晚10时许,“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之“欧美风情”西洋经典名曲鉴赏音乐会在玉泉路礼堂演出圆满完成。观众用持久而热烈地掌声表达了他们对青年音乐才俊们的感激与敬仰之情。

    早在几天前,由于票很快售完,科苑星空BBS上就不时出现求票的帖子;今日演出未开始前,礼堂外已拥着许多观众,有结伴来的青年同学、有带着孩子的中年老师,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的同学带来外国友人一道观看演出。礼堂里早已座无虚席,不时有同学入场,急切地寻找有空座位的可能。没有座位的同学,也坦然自若地站在靠近两侧墙壁的过道里,相比即将能享受到的音乐大餐,仿佛这样的屈就算不了什么。

    演出精彩纷呈,观众的情绪也饱满高昂,礼堂里自始至终都回响着潮水般的掌声和由衷的赞叹声。特别是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起立鼓掌致谢,久久不愿离去,气氛十分热烈。

    演出结束后几分钟内,科苑星空BBS上已经出现了讨论本次音乐会的主题帖,回帖率很高。一位同学写到:“小提琴首席果然很厉害,小提琴独奏让我惊艳。”立即引来回帖一片,其中一位同学颇为专业地评价道:“仔细听可以听出最后有一小段是同一时间在两条弦上拉,有类似双小提琴的效果,我只在电视上听到一小提琴大师表演过,现场听到,我承认我当时嘴巴张的大大的。”还有的同学表示,期待学校引进更多的高雅艺术,使学子们有机会汲取文化艺术的精粹,促进学业和思想情操的全面发展。

    一些没有求到票无法进场的同学也在网上表达了深深地遗憾之情。

    也有一些同学提出了批评意见,一位同学的意见是:“晚上的音乐会,感觉没有想象的好。音乐会中有些独奏还是挺不错的,比如手风琴和萨克斯,开场的打击乐还是很拉风的。但是有些曲目我看来从难度到现场演出效果都不能满意,长笛的节目,曲子选的也太简单了;弦乐四重奏四把琴的音都不准,第二个曲子才稍好一些,而且两个曲子的难度也小,没有体现出音乐学院应有的水平;钢琴的独奏和四手联弹很失败;小提和大提的独奏还比较中规中矩,没有明显错误,但是出彩的地方也没有。”

    也有的同学表示,此次西洋音乐会没有上次的民乐演奏会那么精彩。“根本不在一个级别啊,这次是学生演出,而民乐演奏会都是演奏家啊。”有同学这样评价。

“极地考察、探险是一种强人的事业和强国的象征。”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日前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著名地质学家刘嘉麒院士畅谈极地科考与全球变化。他说,全球200多个国家中,能在北极和南极都建站的也就10来个国家,其中就包括中国。 刘嘉麒曾经担任我国南极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对南北两极都进行过广泛的考察,对于极地科考的艰辛深有感触。但他强调,多个理由促使中国人必须去极地。 首先,南极、北极都是科学的殿堂,“自然科学提倡创新,一个很重要的创新源泉就是探险或是考察、发现”,而作为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南北极是气候环境的航向标,全球变化的很多问题都要从南北极找答案。 据刘嘉麒介绍,从气候变化来看,近20年全球升温很快,而北极、南极的记录是非常敏感的。在现场,他向听众展示了北极冰川后退的对比图片。“从冰量的变化来看,假设以1955年为100%,到了2000年,只剩下79%;到2050年,将仅剩下54%。”而冰融化后,大量淡水注入到大洋里,改变大洋的盐度和洋流暖流的速度和方向,就会引起气候的变化。 刘嘉麒还指出,通过对冰芯和海洋沉积物进行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找出气候变化的规律。“我们掌握这些变化规律后就可以预测未来,比如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气候将怎样变化,人类就有思想准备。”此外,在极地还能够观测到地球臭氧层的破坏情况。 在全球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南北极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它吸引各国科考队的第二个原因。刘嘉麒说,两极的矿产资源、淡水资源和生物资源以及旅游资源都相当丰富。比如,现在已经发现南极有200多种矿产资源,而且那里的石油、天然气含量都很大。虽然根据《南极条约》,目前世界各国对那里的资源不能开发,也不能采集;但《南极条约》毕竟“只管50年”。 此外,到极地进行考察和探险,还有经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各国都希望掌握更多的极地空间资料和海洋资料。刘嘉麒说,其实现在世界各国已经在两极划分势力范围。“人家建站我们不能撵别人走,而我们建站的地方别人也不能撵我们走。” 刘嘉麒认为,在极地科考上,我国尽管起步比较晚,但这几年由于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并对极地事业非常重视,也有一些具有奉献精神的科学家去极地探险。他谈到秦大河院士1990年极富勇气的横穿南极之旅,“7个多月,6000多公里,完全凭走”,“当时一共6个国家参加,影响面很大”;去年中国科考队成功登上南极冰穹A区最高点也令他非常激动,“冰盖最高点是4093米,就是我们测的”。 (来源:科学时报 2006-05-09 10:37:20本报记者 肖洁)

     【新闻网讯 记者陈曦】才送走中央民族乐团才艺卓著的艺术家们,又迎来中央音乐学院青春洋溢的青年才俊。5月12日晚7点半,“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第二场——“欧美风情”西洋经典名曲鉴赏音乐会在玉泉路园区礼堂如期举行。包括打击乐、小提琴曲、大提琴曲、长笛独奏、古典吉他独奏、独唱、男女二重唱、手风琴独奏、萨克斯风独奏等在内的共17个节目,使得礼堂里不时爆发出热烈的赞叹和掌声。

    同龄人之间的“对话”

    此场音乐会最特别之处,在于全部表演者均为中央音乐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正如马石庄副院长在演出开始前的讲话中所强调的:“这场演出预示着'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进入了新时期——因为演出者都是中科院学子的同龄人。”台上的年轻人用深厚的音乐素养和娴熟精湛的技艺向台下的年轻人展现高雅艺术的独特内蕴和无穷魅力,台下的年轻人则以一次比一次响的掌声和此起彼伏的阵阵赞美声向台上的年轻人传递他们的感动与惊叹。虽然没有言语的交流,但同龄人间的这种“对话”却比任何一种语言都更真挚、都更默契。也许马院长的一番话最能表达同学们的心情,他说:“今天音乐学院的学生们为中科院学子带来了精彩的文艺演出,我则期望着我们学科学、学技术的同学们将来也能走出中科院,走进中央音乐学院,为他们送去科学知识。”

    丰盛的西洋音乐大餐

    古典乐曲引人沉静深思、现代音乐催人激情洋溢,本次演出节目种类繁多、风格多变,可谓古典与现代结合,通俗与高雅共赏,激情与理趣相融。

    演出帷幕由西洋打击乐《圣曲》拉开,《圣曲》分为慢板和快板,快板讲述的是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所爆发出的不可估量的拼搏精神。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现代打击乐团的三位女孩演奏的就是《圣曲》的快板部分。她们身着黑衣,身形颀长婀娜,时而屏息凝神俯身轻击、时而互相凝望配合默契,时而又重重敲击鼓面,发出极富激情的鸣响。细微舒缓处如山间清泉潺潺流过,又如人群在窃窃私语;热烈重击时则如雷声轰鸣,更如万马奔腾咆哮,其演绎出的宏大场面和生命那种不屈不挠的无穷力量,令礼堂内响彻掌声。

    《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的风格是优雅、欢快、明朗的,但明亮的外表之下又隐藏了极其丰富深刻的人生阅历,要将这样一位大师的经典作品演绎得到位,可不是件容易事儿。然而,管弦系研究生高参同学今晚却将这首曲子演绎的极其传神。他举止优雅、神情淡定,举手投足间显尽艺术家风味,一位听众评价说:“演奏者的技巧、神态和举止没的说,男人的艺术美感让人惊艳也不为过。”

    大提琴是弦乐中最富于表现力和抒情性的一种乐器,它低沉婉转的音色常能引发听众心灵深处最真切的情感。而长笛则与大提琴形成了鲜明反差,因为它音色明亮、清脆,故在乐队中常被用于演奏最高音区。当大提琴“遭遇”长笛,该绽放出多么奇特却又美妙的音乐奇葩。两位清丽的女生演出的大提琴与长笛独奏《天鹅》,用婉转悠扬又带有些许忧郁的旋律,把听众送进那凄美动人的童话故事中。

    手风琴独奏《遗忘》、《无穷动》是今晚很出彩的节目。演奏者刘昭同学年纪不大,获奖却不少,多次在国内外的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演出前他还利落活泼地帮助同学准备乐器,待自己端坐台上时,又是那么的沉稳与踏实。调音,演奏。只见他双目微闭,身体随着乐曲微微律动,诗一般的乐曲从指尖缓缓流淌,他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观众则沉浸在他营造的动人气氛中。他演奏的这两首曲子是阿根廷探戈作曲大师皮亚佐拉的代表作。皮亚佐拉作为十分优秀的手风琴大师,不仅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手风琴作品,同时,对于探戈音乐国际化和流行化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将演出推向高潮的节目,则是萨克斯风演奏。萨克斯管兼具铜管乐器的豪放和木管乐器的优美细腻,其演奏技巧非常轻快自如。在萨克斯风四重奏中,四位表演者首先介绍了他们所执的不同种类的萨克斯。Bb调高音萨克斯,声音高亢、明亮,主要用于独奏;Eb调中音萨克斯,音色华丽优雅,是最广泛使用的萨克斯,用其使用者庄绪鹏的话说,就是“柔情似水”。Bb调次中音萨克斯,声音柔和悠扬;低音萨克斯则音响低沉浑厚,极富磁性。压轴节目是萨克斯风独奏,身胖体憨的庄绪鹏将《午夜激情》与《回家》两首经典名曲演绎的出神入化。《回家》的曲调刚一响起,台下便爆发出轰鸣的掌声和呼声,他走到台边望了望台下,随后干脆直接走进观众席中,边吹边走,绕场半圈,整个礼堂在曲声、呼声和掌声中沸腾。

    “意外”的加演曲目

    只要持有节目单的同学就会发现,其实今晚安排的节目只有16个,可是,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却是17朵精彩丰呈的艺术奇葩。其中第12个节目,男女二重唱《茶花女》选段《饮酒歌》是临时安排加演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据记者了解,中科院许多同学都是为了一睹各种乐器的芳容和聆听由它们奏出的经典乐曲而来的。但是,当卢彦同学浑厚、极富穿透力的嗓音响起时,所有人登时一震,随之而来的,便是狂风暴雨般的掌声。女声独唱者阮余群更是用其高亢、清丽、明亮的嗓音深深打动每一位观众,台下不时响起“再来一个”的呼声。于是,表演者们灵机一动,立刻安排了二位的二重唱,女声的柔美亮丽,和着男声的沉稳雄厚,交织起伏,悠扬深远,每一个音符、每一句词都深深扎进观众心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年轻的“老演员”

    说他们年轻,是因为他们年龄确实不大,同我们一样,正值青春年少,或内敛沉静、或热情奔放,处处显露出年轻人的青春活力。说他们“老”,则是因为他们个个都是胜任各种比赛的佼佼者,具有极其丰富的演出经历,别看年纪轻轻,却才艺高超,经验老到。随便提起一位,要不然就是师从某某著名演奏家,要不然就是在各级比赛中屡获大奖,再不然就是远赴重洋,在海内外多次演出。此次演出,对他们来说可谓驾轻就熟,演出时的那种投入与从容也就不足为奇了。

    期待学校引进更多高雅艺术

    演出结束后,许多同学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希望学校引进更多的高雅艺术,引领校园文化不断提升,使学子们有机会汲取文化艺术的精粹,促进学业和思想情操的全面发展。

    据学生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满足广大师生的愿望,作为学校学生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近期还将邀请北京舞蹈学院等演出团体来校举办专场演出。届时,相信广大科院学子们又将享受到一场缤纷的视觉盛筵。

     【新闻网讯 记者陈曦】国家经过8年调查得出结果,我国沿海海岛分布实际数目为7332个,而并非媒体通常报道的6500个。中国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日前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首次对外公布此消息。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自北而南为渤海、黄河、东海和南海,大陆沿岸有1.8万公里,沿海分布着7300多个海岛,而我国媒体上一般报道都是6500个海岛。据孙志辉局长说,国家经过8年调查,发现海岛真正数目是7332个,而此项结果在此次论坛前尚未对外公布。

    据孙志辉介绍,我国岛屿岸线是1.4万公里,从自然形态上来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这四个海岸线自然沿线是472万平方公里。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即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约为300万平方公里;我国传统管理海域,领海和内属是38万平方公里。

    孙志辉特别强调,在太平洋东部还有7.5万平方公里,与渤海几乎一样大的地区(渤海为7.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矿区,他希望同学们在提到海洋的所有权时,一定要记住这一块也属于我国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