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三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三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说,中国正在编制国家防震减灾规划,提出防震减灾的奋斗目标,就是到二0二0年全国基本上达到抗御六级地震的能力,东部发达地区要率先实现。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将着力开展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把大城市和城市群作为防震减灾的重中之重。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加速阶段”,为此,今后将把大城市和城市群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重点监测,周密设防。力争用比较短的时间,使全国大中城市和城市群防震减灾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是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而中国九亿农民中,三分之二以上居住在具有潜在地震危险的区域。由于受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民住房抗震能力非常差,中国广大农村基本不设防。许多地方已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农村不设防的局面,国务院明年将召开现场会,把新疆“城乡抗震安居工程”等在全国其他地区进行推广。 三是试点并推广地震紧急处置技术,减轻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可能遭受的地震灾害损失。“十一五”期间,国家在进一步加强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严格执行设防标准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开发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技术,选择选择城市轨道交通与燃气系统、高速铁路等,建设地震紧急处置示范工程,并尽快加以推广,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的地震安全提供保障。 四是建设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保持地震预报世界领先。中国地震预报水平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地震预报能力仍然很低。“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在首都圈、川滇等地区建立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建设立体地震观测网络,建立面向国内外专家的开放、流动机制,力争通过多手段、多学科努力,进一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五是实施强震应急响应与联动工程。灾情获取能力薄弱、应急救援技术保障缺乏、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动协调能力薄弱是中国目前制约地震应急工作的主要瓶颈,因此,地震应急必须走向联动协同,各级地震应急指挥机构要与同级政府公共应急平台建立衔接和协调关系,并实现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应对。今后,国家将建设强震灾情应急监控系统、地震灾害应急联动协同系统和地震紧急救援技术系统,实现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国家公共应急新格局。 这位刚从江西地震灾区回来的地震局长表示,地震灾害严重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就必须把防震减灾作为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动员全社会力量,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能力建设。 (来源:中新社 2005124)

本报讯(记者王荟)在昨天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透露,“十一五”期间防震减灾工作中,大城市和城市群的防震减灾是重中之重。 陈建民说,当前城市化进程非常快,大量财富和生产都在城市聚集,一旦发生灾害,必然产生重大损失。 我国的城市是高风险城市,如果地震发生,还将伴有煤气网、管网、电网等故障,城市会陷入瘫痪。 陈建民介绍,据2004年统计,如果停产一天,北京就会有12亿元的经济损失,珠三角是34亿,长三角是73亿。他强调,要加强对地震的宣传,但是希望群众在接受有关宣传时不要恐慌,不要“一宣传就觉得要地震了”。 (来源:新京报2005年12月04日00时42分)

     新华网北京12月4日电(记者卫敏丽)中国知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日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表示,中国要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症结在于体制障碍,而关键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

    吴敬琏指出,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改变政府职能错位、越位、不到位的状态,建设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吴敬琏说,中国计划经济旧体制留下了很多“遗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表现在政府职能上。目前有很多专家认为,政府工作存在越位和不到位两种情况。所谓越位就是说政府管了一些不应该由政府管的事情,所谓不到位就是政府应该管的事情没有管,或者管得还不够好,如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提供基础的社会保障系统等。

    吴敬琏说,转变增长方式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话题,并非始于今日,是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对此,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实施行政许可法、提出建设法制政府等,但由于转变政府职能必定会触动某些人的权力和利益,因此这些问题能否真正落实好是关键。此外,吴敬琏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需要从加快科学和技术进步、加快服务业的发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等四方面着手。(完)

    (来源:新华网 www.XINHUANET.com 2005年12月04日 11:19:21)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电(记者 孙自法) 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三日透露,目前,中国已建成基本覆盖主要地区的地震监测台网,同时,地震预报工作当前也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三日下行继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陈建民应邀发表《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的主题演讲时透露了上述信息。他说,通过近四十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国积累了丰富的地震前兆资料,加深了对前兆异常表现特点的认知,摸索出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的思路和程序,继辽宁海城地震成功预报后,还对中国大陆二十八次地震作出了一定程度或比较成功的预报,使中国地震预报水平领先世界。 陈建民称,成功预报的前提和基础,是必须具备相当的监测能力。目前,中国已经建成包括测震、形变、电磁、流体四大学科,共有二十余种观测手段的地震监测台网,基本覆盖了中国主要地区。目前,首都圈地区可监测一至一点五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是五到十分钟;省会城市和东部地区可监测一点五至二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是十到十五分钟;其他地区可监测四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是二十到二十五分钟。 与此同时,中国当前的地震预报工作也已纳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国务院发布《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对地震预测和地震预报做出不同的规定:预测意见由专家作出,而预报意见要经过一定程序由地震部门提出,报省级以上政府风险决策,并由政府向社会发布。 这位地震局长介绍说,中国地震监测台网所使用的监测仪器大都是自行研制,这些仪器目前已出口到澳大利亚、日本以及中亚、东盟、南美的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印度洋地震海啸后,中国向印尼援助了地震监测技术和设备,并建立地震观测台网,今年巴基斯坦地震后,应巴方请求,中国还将向其提供地震监测技术援助。 陈建民表示,地震监测台网除服务于地震预报外,还广泛应用于包括监测地下核爆、爆炸监测、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监测等,国家安全、安全生产、防范一些突发事件甚至是一些恐怖事件,地震监测台网都可以开展辅助性工作。 他提醒说,虽然中国地震监测台网已具有一定监测能力,但地震预报水平还将长期处于探索和经验积累阶段,目前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短期和临震预报,大多数地震还不能预报出来,地震预报仍然是国际性科学难题。 (文章来源:中新网 时间:2005 年12 月4 日)

     【新闻网讯 记者周琼】12月3日下午,国家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以《我国的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为题做了当日第二场主题演讲,这为“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报告会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苗建明主持了本场演讲。

    陈建民局长从全球地震活动和我国地震灾害特点、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现状、未来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构想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工作的基本情况。

    陈建民首先介绍了一下全球地震活动和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他指出,全球地震在分布上相当的不均匀,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大概占了全球地震的80%,地中海到喜马拉雅地震带占了15%,而其余地方的地震数目占不到总数的5%。而我国正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到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全球发生在陆地上的地震,有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

    同时,他向大家描绘了地震给全球带来的破坏。不仅地震本身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的损失,地震引起的次生灾难同样导致了相当大的损失。而地震对中国的破坏尤其严重,陈建民用数字指出,20世纪以来,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数是160万,我国约60万,几乎占全球的一半。而就一场地震具体的死亡人数来看,从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一次地震死亡20万人以上的,一共六次,我国就占了四次。

    在介绍完全球和中国地震灾害的特点之后,陈建民接着向听众重点阐述了我国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现状。他指出,经过40多年的努力,我国形成了预防为主,防御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和总体的思路。

    他认为,在地震的监测预报方面我国形成了“长中短临”的预报思路。长的十年左右我们要搞判定,中的1—3年,短期的3个月,临近的10天左右,或者是更短的时间之内做出预报,尽可能的减少伤亡。他同时指出地震的监测预报是相当敏感的话题,容易引起社会的恐慌,但是他保证绝对不会因为这样的担心而出现有情况不报,绝对不会用牺牲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安宁。

    而在震灾预防工作方面,陈建民主要从“地上”和“地下”两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首先“地上要搞结实”。必须对全国划分烈度区划图,保证建筑物的结实程度,和当地发生的地震烈度相匹配;尤其要对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进行单体的抗震性评价工作,以保证它们面对地震时的安全。其次“地下要搞清楚”。地基的软硬程度,地下是否存在断层,都是在城市和工程规划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在应急方面,陈建民指出,因为地震是一个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应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对于地震而言尤其重要。事实上我国也确实将地震应急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在我国的预案体系里,一个国家总体预案,80个专项预案,其中地震预案就占到25个,将近1/3。

    演讲的最后,陈建民向听众介绍了我国下一步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一些设想和思路。

    他认为,第一是要把大城市和城市群的防震减灾作为重中之重。他认为,当前城市化进程非常的快,大量财富和生产都在城市聚集,一旦发生灾害,必然产生重大的损失。而我国的城市是高风险的城市,不仅仅是地震,还包括电网、煤气网、管网等等,一旦出现问题都可能给国家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第二是要开展农村的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陈建民指出,我国农村的房屋基本是不设防的,四五级的地震,房屋都倒塌了。而另一方面,对大多数农民而言,大半辈子的收获主要就是一幢房子。一旦地震,基本上就一贫如洗,因灾致贫的情况在中国比比皆是。

    第三是要做好生命线工程的紧急试点工作。他强调指出,生命线工程对于整个国家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一旦出现问题,其损失可能是难以估量的。所以必须加强生命线工程的预警检测和应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