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自主创新,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主题报告会上阐述了这个问题。他指出,由于科技全球化的速度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促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基本战略。 刘燕华指出,当前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八点: 关注点之一,要把自主创新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在我国注册的专利特别是高新技术专利中:计算机类,外国的专利占70%;生物技术专利占87%;信息类专利占92%;半导体类的专利占90%,高新技术产品的专利在我国注册的,还是以外国人为主。刘燕华引用美国权威的咨询公司报告里的一句话:只有技术独立才有经济独立,最后才有政治独立。他特别强调:引进技术并不等于引进技术创新能力,中国要站在世界民族之林之中,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创新能力。韩国从引进技术的开始就提出了一条明确的政策,技术只能引进一次,同时他们还对科技经费进行了调整,引进与消化、吸收的费用比例是1:5,即,花一块钱引进的技术要用五块钱进行研究和开发,通过技术的改造实现他们的生产。韩国的口号是引进一批、生产一批、出口一批。通过这种引进、消化、吸收带动了韩国科技水平的提高。而中国目前引进与消化、吸收的资金比例是1:0.08,我们大批的钱用在引进上了,没有用在消化和吸收上。刘燕华介绍说:过去有一种说法,叫做以市场换技术,这种观点认为,只要市场开放了,技术也会随之而来,通过招商引资来大批的引进技术。可是事实的情况怎么样呢?事实证明这种路子根本就走不通。第一,市场是有限的,一旦让出去了,要夺回来十分的艰辛;第二,让了市场并不见得会得到技术;第三,让了市场则废掉了自己的技术;第四,让了市场又缺乏核心技术,有可能发展成为依附型的国家,最后受制于人。 关注点之二,要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近年来很多研发型企业迅速崛起,山东的海尔、深圳的华为、安徽的奇瑞等等,但是总体上来说,中国企业在研发方面还相当弱。发达国家的企业拿出销售收入的2%用于研发的,目前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还不足0.5%,四倍的差距。我国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还要有一个漫长的路程。 关注点之三,我们要实现重点跨越,通过关键技术领域的跨越,从后发国家走向世界的前列。 我国在许多领域是有优势的,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通过我们的努力是可以引导世界潮流的。 要实现跨越,我们必须要有选择,要超前部署、超前设计。现在在许多的技术领域可以说我们已经走入了前列或者是有了跨越的机会。通过宏观的设计,选择重点实现跨越,进行人才储备,建设公共平台,通过重大工程,使我们的发展瓶颈能够得到彻底解决。 关注点之四,推进军民结合,实现寓军于民。 我国目前的体制是民品的研究和军品研究是分离的,有许多是重复的,军品的研究成果要实现民可用,民品的成果要实现军也可以用,这些在发达国家已经做到了。比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的高技术通讯器材、计算机软件等高新技术设备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硅谷,硅谷也被称为它的军火库,60家公司获得了250亿美元的定单,它是通过军民结合,在战时民用支援军用,平时军用的研究支援民用,这种体制和机制我们必须建立起来。我们要做到军民结合共同推进科技发展。 关注点之五,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特别是利用全球的生产要素进行科技知识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形成技术创新收益。 积极参与国际舞台各种各样的活动,特别是参与科学计划,在各大科学计划中要形成我们的话语权,形成我们的信息收集网,要在国际规则制定中有发言权。我国已经成功开展了许多国际科技合作,在利用国际资源方面有了很丰硕的成果,但是也要看到:我们参与的多,主导的不多,低层次的多,高层次的不够,关键人才,特别是组织性人才还相当缺乏。我们要实现自主创新,一方面要自己努力,另一方面,还要能有一个广泛的国际合作渠道,特别是参与国际高科技俱乐部的一些重大活动,实现互补,实现双赢,我们参与国际合作绝不是去打工,而是共同发展。 关注点之六,在政策上进行重大突破,使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轮子紧紧扣在一起。 科技与经济结合、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主要的是要通过政策的协调,创造一种平等的竞争的环境,在税收、投资、贸易等方面,全面促进科技发展。 关注点之七,深化对科技发展规律的认识,创建新型的科学技术文化,避免浮躁,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上要有一种制度性的安排。 关注点之八,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力资源观念,把人才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和战略储备来进行培养。 科技发展依靠人,要全面提高方方面面的科技人才的素质,包括研究人才、培养人才的人才、技术人才,还有一些服务性人才、管理性人才,特别是一些领军人才。另外科技发展服务人,也就是说,使科技的发展更贴近于生活,更贴近于满足社会需求,使科学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足够的体现。 (来源:学习时报 2005年12月08日记者 陶春)

时间:2005年12月3日 地点:人民大会堂小礼堂 报告人: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 报告题目:我国的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 主持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苗建明教授 苗建明: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做到五个统筹,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东南亚的地震和海啸频繁,10月份南亚的大地震我们记忆犹新,而上周末江西九江又发生了5.7级的地震,造成了人员伤亡。如何充分的发挥科技的力量,尽早地认清地震灾害的规律,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成为人们十分关心的话题。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建民同志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陈建民局长1982年北京大学地质系地震地质专业毕业。其后在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工作,1986年10月,地震地质专业研究生毕业,是中科院研究生院83级的研究生校友。陈建民研究员1994年先后担任国家地震局预测预防司副司长,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2004年12月,任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他积极地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害法国的修订,组织了中国与东盟签订的建立地震海啸预警系统技术平台的行动计划。陈局长在国家地震局工作至今已有20多年,对我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有深刻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他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国的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陈局长发表演讲! 陈建民:很高兴今天下午有机会和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同学们共同探讨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今天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向各位同志汇报一下全球地震活动和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第二个方面,介绍一下当前我国是如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第三个方面,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下一步,我们国家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一些设想和思路。 第一个方面,全球的地震活动和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首先,大家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不断变化和运动的,尽管我们可能平常感觉不到,实际上我们大陆每年都要以几毫米甚至几厘米的速度运行。今年大家都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的最高峰,三千万年以前这一个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三千万年的造山运动,形成了它今天树立在世界成为最高的顶峰,要以每年多少的速度来提升造山运动,同时形成了我们国家的青藏高原。我们现在生活居住的七大洲是一个格局,同志们看地图、出国都有亲身的体会,但是就这样的七大洲大陆在地球上的分布现状,也不是一陈不变的。两亿四千万年以前,七大洲是一个完整的大洲,但是经过板块的运动,地球自转,地壳的运动逐渐经过两亿四千万年的演变,形成了今天的大陆在地球上分布的格局。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谈防震减灾,地震本身也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它经过地壳内部能量的不断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突然的释放过程,产生地震。 通过我们的记载,我们生活的地球每年要发生五百万次左右的地震,大家可能没有感觉到那么多,怎么能有那么多的地震,实际上很多的地震,99%以上的地震是我们人感觉不到的,也就是无感地震,震级很小,能量的释放很低,但是地球不断的发生地震,这些地震通过仪器都能记录到。每年人能感觉到的有感地震大概也就是不到一万次,同时一万多次的地震里面造成灾害的地震,地震能量释放的比较大,对地表的破坏比较强的地震不过每年100次左右。 同时地震的分布也不是随机的分布,我前面介绍了地球的板块运动,几大洲的分布,地震的分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这是历史上地震记载下来的。首先我们看环太平洋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带,图上给大家显示的红的点,包括绿的条带,这是一个全球非常活跃的地震带,我们叫环太平洋地震带。另外还有一个就是从地中海、欧洲、非洲、地中海到我们的喜马拉雅,这是横穿欧亚大陆的地震带。地球上地震的活动主要是集中在这两个带上,当然其他的地区也有一些零星的地震分布,地震的发生。其中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大概是占了80%,全球地震的80%要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其中15%是发生在地中海到喜马拉雅地震带,还有5%是分布在其他的地区。从地震分布来看,我们联想到地震灾害的分布,地震灾害的分布它肯定和地震的分布有密切的关系。我刚才讲到了全球每年有这么多次地震,其中85%的地震发生在海洋里面,如果这些地震都发生在陆地,对我们人类的影响,对我们人类生命,我们社会发展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只有15%是发生在陆地,但是这15%发生在陆地的地震,确实给我们人类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对我们人类的生命,对我们生命财产,对我们的城市造成了影响了破坏,巨大的损失。 比如说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是2003年发生在伊朗巴姆的7.0级地震,巴姆震前是一个古都,几十秒之内变成了一片废墟。这是唐山,大家都很清楚,这是76年发生在我们国家的7.8级地震,这一次地震使整个唐山市全部变成一片废墟,这次地震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整个地震造成了24.2万人的死亡,16万多人受伤,光唐山市市区就死亡了16万人,因为它是涉及到天津、北京,天津死亡两万多人。大家可以看到地震灾害给我们人类正常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我现在再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地震它给我们人类带来的灾难。首先我们看一下这张表,我就不详细说了,这张表列出了从20世纪以来一些全球重大的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最近的一次就是10月8号巴基斯坦的地震,这次地震造成了50亿美元的损失。现在表上给的是死亡了7.3万人,据说可能已经超过8万人,因为那个地区的人口比较稠密,户籍管理比较混乱,很难统计出准确死亡人数。过去来看,2003年9月1号,日本的关东发生了8.2级地震,死亡14万人,这当中有90%是地震灾害以后,房屋倒塌造成了火灾,90%是火灾烧死的,是次生灾害。地震本身的灾害并不仅仅是直接的损失,还有次生灾害。另外95年日本大坂到神户的地震,4.2级地震,也是因为电器的短路,煤气的泄露引起了200多处火灾,大家看这个图片一片大火,其实是地震之后次生灾害造成的。另外还有一个我们国家1933年四川叠溪发生了一个7.5级地震,造成了山体的滑坡倒塌,堵塞了当时的闽江,水不断的积累,水位提高,冲垮堵塞物以后,把下游淹没了,淹死两万多人,冲毁了五万多亩良田。区别日本新潟地震导致山体滑坡,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地震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是巨大的,地震除了引起火灾、水灾外,还经常造成一些生命线的破坏,这是95年阪神的7.2级地震,把高速公路、高架桥震塌了,这是重大的生命线工程,交通枢纽/巨大的地面的断层,使铁路严重的变形破坏,中断了交通。这个是99年土耳其伊兹米特的地震,不但高架桥塌了,同时把底下的高速公路也都阻断,重大生命线工程的破坏,也对我们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个是99年发生在我国台湾省的集集地震,这个地震破坏了电网,电网破坏了以后,大家可想而知,停电以后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包括一些企业的停产,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 我前面给大家简单的举了几个例子,给大家一个概念,地震给我们造成的影响、破坏,给我们人类生存带来的重大影响是什么。所以我刚才也讲了,造成损失的主要是陆地地震,但是海洋地震也不能忽视,去年海里面8.7级的地震,这个地震造成了巨大的海啸,这个海啸很短的时间内不断的传播能量,印度洋沿岸十几个国家都受到重创,经济损失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但是人员死亡目前的说法是30万人,所以印度洋海啸影响很大。产生海啸的地震一般都是离海岸不是很远,但是一定要有一定的能量,6.5级或者是7级以上的地震,能量很大,这是一个。 产生地震的破裂有两种,一种是岩层水平错动,释放出能量造成破坏,还有一种是垂直的,在海底的断层突然的垂直运动,在一定深度的海水里,大概是一千米左右,同时又有比较平缓的海岸线,像大海一样冲击海岸,而且不是一次往海岸上冲击,要分几次,历史上记载最大的海啸水头是60米,这一次印尼海啸是十几米,冲击印度洋沿岸的海岸线。从去年的年底到今年的年初,大家看新闻天天都在报道,我们的国际救援队也到那里实行人道主义救援。造成海啸主要原因还是地震,另外还有飓风,大的山体滑坡也会造成,海底的火山喷发,相对于那些来讲,地震是主要的,地震的能量是巨大的。 大家老是说,你一上来就讲多少级地震,七级或者是六级半以上的地震才能产生海啸,我首先给大家交代一个基本的地震震级的概念,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家老是说唐山地震是7.8级,印尼是8.7级,这中间的关系是什么,差了将近一级,我给大家一个基本的概念。这一次印尼的8.7级地震相当于唐山地震的30倍,震级差一级,能量差30倍,并不是我们想象的五级和六级就差一级,一个六级地震相当于释放了三十个五级地震的能量,它的破坏不是一个线性的,大家要有一个概念。后面我可能要讲到地震的烈度,对地表的破坏程度。 大家知道45年美国人在日本的广岛扔了一颗原子弹,这颗原子弹的能量相当于5.5级地震的能量,唐山地震相当于2800颗美国人在广岛扔的原子弹释放的能量,把一个城市毁了,死了那么多人,后面我还会讲这个例子,这儿只是给大家一个概念,考虑地震释放的能量。唐山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当然不能简单的等同,相当于释放了2800颗广岛原子弹的能量。 全球地震灾害的分布也不是均匀的,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地震灾害,目前来讲日本、伊朗、土耳其、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美国、智利,都是受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我们国家处于什么地方呢?我们国家的地震十分频繁,我们国家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到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汇部位。这边是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南边是印度板块。我们国家的地震活动多,跟构造的边界条件非常有关系。目前统计,全球发生在陆地上的地震,发生在我们国家960万平方公里上的有多少呢?是三分之一,有三分之一的破坏性地震发生在我们国家,所以说我们国家是一个地震多发、震灾严重的国家。所以作为我们

     【新闻网讯 记者马振亚】12月3日下午,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报告会圆满结束。三天以来,共有2000余人次听取了第六单元报告会。除了中科院研究生、各研究所科研人员、政府和媒体人员,首都部分高校的学生也参加论坛。

    中科院研究生、科研人员、媒体记者对论坛的评论,近日来涌现在报端和网络上。然而,其他高校学生对论坛的看法,较为鲜见。他们的感受是什么?人文论坛的优势和不足在哪里?人文论坛在北京高校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到底如何?他们会有什么建议或者批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几位来自首都高校的听众。

    林萧对人民大会堂内部的小厅以及大理石建筑非常着迷,但她的分析并不因这些而失去冷静和深刻。她是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谈及参加论坛的感受,她说:“我在现场询问了很多听众,但发现绝大多数来自中科院研究生院,首都高校的听众非常少。如果要扩大论坛的影响力,我认为必须让更多的外界人士参与进来,达到听众多样化。如果北京乃至全国高校都有学生代表来参加人文论坛,这既实现了听众多样化,又在全国范围内宣传了人文论坛。”

  外交学院二年级硕士生武永首先肯定了人文论坛的高规格和清晰的主题。他说:“论坛嘉宾、主题、地点,决定了论坛规格。我们有一个外交学院论坛,主题定位也非常清晰,邀请嘉宾是国内外政要,外交家和顶级学者,但你们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我们还局限在外交学院。你们应该利用中国科学院的系统优势,围绕主题和嘉宾塑造自己的品牌。你们已经做到了“走出去”,下一步是如何扩大社会影响力,并在这个基础上塑造品牌,提升品牌形象。”

    “除了演讲人,我不清楚论坛邀请的其他嘉宾的情况,也许你们应该为听众发放论坛手册之类的东西,让我们了解更多的信息。”一位不愿透漏身份的女学生说。

    北师大一位同学比较了人文论坛和他们的 “京师学堂”名人论坛。他认为,论坛合作伙伴也会对宣传发挥很大的作用。他说:“我注意到你们的合作伙伴是高等教育出版社,那么你们在论坛宣传上应该具备优势。你们可以把论坛内容以书籍,画册,光盘,网络视频的形式传播,当然,如果光盘和画册能够免费发放更好,因为,定价太高的话,很少有人去购买。网络视频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手段,成本低,而且这个方式适合广大在校生。”

    来自北京大学的一个本科生向记者介绍了“北京论坛”的一些情况,他自称做过“北京论坛”的志愿工作者。他认为,论坛定位非常重要,主题内容可以纵深拓展。他说:“北京论坛由北京大学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主题。和你们相比,北京论坛内容更丰富,我们设有政治、社会、经营管理、教育、法学等分坛;此外,我们一次论坛就会邀请40余个国家的代表参加,规模比较大。我希望你们人文论坛今后的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就充分说明了你们的实力。”

时间:2005年12月3日下午2:30 地点:人民大会堂小礼堂 报告人: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 报告题目:中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 主持人: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王霁 王霁: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这个论坛非常荣幸的请到了著名的经济学家,今年荣获首届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的吴敬琏教授给我们发表演讲,吴敬琏教授是我们论坛的高级顾问,并参加了论坛的筹划工作。他是社会公众熟悉和爱戴的经济学家,被媒体誉为“把生命和中国改革连在一起的经济学家”,他秉承着“科学良知和公民责任感”投身于经济学研究,把研究工作与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他研究工作的特点,也是他取得成就的原因。1984年—1992年,他五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03年获得国际管理学会“杰出成就奖”,他在理论经济学、比较基础分析、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和政策、现代公司治理等研究方面均有建树。吴敬琏教授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经济学会执行委员会成员。他还担任了《改革》、《比较》和《洪范评论》等杂志的主编。吴敬琏教授的演讲题目是“中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也有很强的现实性,刚才很多的同志都要向吴敬琏先生提问,吴先生有一个希望,在座有很多都是媒体的同志,对吴先生的报告也非常关注,如果媒体的同志想报道吴先生的讲话,希望在报道之前把你的报道稿子送到大会的组织单位来,我们转交给吴先生,避免报道不准确,希望大家理解。下面我们就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吴敬琏教授来给我们发表精彩的演讲! 吴敬琏:很高兴能够跟我们科学界的朋友们讨论一下工业化的道路,或者我们叫做增长模式的问题。这可能是党中央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对这个问题怎么理解得更为科学,现在还在讨论之中,我只是说一点个人的意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我今天想讲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增长模式和工业化道路问题上我们现在面临着什么问题。 也可以说,现在我们所遇到的许多具体问题,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根源就是在增长模式或者工业化道路问题上。比如说矿难不断发生,有各种原因,其中恐怕有一个原因是人们不太注意到的,就是增长模式的问题。现在我们采取了粗放的增长模式,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要求经济快速增长,就一定会对于能源提出很高要求,要求能源增产也要快。我们现在都知道,我们主要依靠的能源是煤炭,而大概有40%的煤矿安全不达标。这种情况下,能源的供应仍然非常紧张,不够用。如果是矿难的发生是因为执法不严,这是对的,是有执法不严的问题,有一个官商勾结的问题,执法无法贯彻下去。但是除了在执法方面要加强努力之外,我们的增长方式要改变,增长方式不改变,即时40%的安全不达标的煤矿都停下来,能源的紧张程度比现在还要紧张,不知道要到什么程度。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在其他方面的改进之外还有一个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 中国经济遇到的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我们采用什么样的增长模式,采用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按照经济学家的习惯,先得有一个分析的框架和理论上的框架。 从开始工业化到现在,先行工业化国家大致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这三个历史阶段中,各有自己不同的增长模式或者叫做工业化的道路,在理论上有不同的概括。 第一个阶段叫做早期经济增长,大致上是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1770—1870这么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增长的主要内容是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驱动因素是资本积累,主导产业是重化工业。 有很多人从不同的侧面对这种增长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第一个是马克思,我们学过政治课,应该都很熟悉,学过经济学的人当然更熟悉。马克思说因为这样一种增长方式一定会导致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对劳动的比例上升,资本对劳动比例上升在资本构成上,不变资本对可变资本的比例上升,这个有机构成提高就一定会导致两种规律性的现象,一个现象叫做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另外一个现象叫做失业人口的增加。马克思说是这种增长方式下必然的规律,这两个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就是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就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这是马克思的分析。同样也是属于马克思主义阵营中的斯大林是另外一种分析,他认为在后进国家就是得采用这样的方式,以尽量多的资本积累来发展重化工业,用重化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斯大林这种思想后来就变成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路线。 西方国家也有人对于这种增长模式做了一种概括,有名的就是霍夫曼定理,他是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他预料在后期阶段资本品的生产将要超过消费品的生产,成为主导的产品。理论上最一般性的概括,理论经济学上叫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这个增长模型的特点简单的说,就是投资决定增长,投资率越高,增长率越高。 第二个阶段是从19世纪的后期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1870年左右到1970年,这个阶段在发展经济学上叫做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不是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而是效率提高,主要的驱动因素不是资本积累,而是技术进步。其主导产业却非常难讲,因为到了这个阶段,产业三分的理论确立了,产业不光是工业、农业还有服务业,有三个产业。三个产业之间,还有一个融合的趋势。比如说现代制造业,现代制造业有很重要的内容是原来看成服务业;比如说认为科学技术的作用大,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创新原来是服务业的内容,但是现在已经变成现代制造业中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农业其实也是这样,到了现代农业,首先科学技术,科学的研究和技术创新是不能避免了,比如说我们现在用的双杂交这种技术,没有摩根生物学,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个技术。而科学的研究和技术创新原来意义上说是服务业。另外一端来说,现在的服务业跟商业、金融业是密切结合的。现在我们这里已经开始了,我们的果农自己组织了销售合作社,在西方先行的工业化国家,农民自己搞大商业19世纪就开始了,现在常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新奇士的橘子,美国加州在19世纪后期组织的销售合作社。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出现了三个产业融合的趋势,很难说哪一个工业或者工业部门在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这一阶段的理论概括就是很有名的,发展经济学上叫做索洛的新古典外生增长模型。他对哈罗德-多马模型提出了质疑,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详细的去讲索洛的质疑是怎么回事。按照哈罗德-多马模型是看资本投资,靠投资来支撑增长,索洛讲投资增长得过快,结果一定是效率降低。实际上先行的工业化国家并没有出现这个现象,所以索洛说支持增长的不光是投资,而有另外一个因素,这个因素是什么?索洛把它叫做技术进步,就是效率提高。不过索洛这个模型在理论上有一种缺陷,他把技术进步看成是外生的东西,可以从外面拿进来的,先进的国家有好的技术你把他拿过来就行。到了20世纪后期,人们认为这个理论有缺点,技术进步是内生的,不是外生的。他的证明是什么呢?按照索洛把技术看成一种外生的东西,先进的国家他的技术被后进的国家拿来以后,后进国家的增长速度就会加速,一定会出现一个现象,叫做趋同,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趋同。有一些国家赶上去了,但是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跟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经济差距越拉越大。 20世纪后期经济理论叫做新增长经济学的内生增长模型,跟索洛不同的地方,时也承认技术进步是支持增长更重要的因素,但是他认为这个技术进步不是一个外生的东西,不是可以从别的地方拿过来就用的,而是跟他自身的制度、环境等等有关的。所以有些后进的国家因为制度缺陷太大,所以怎么赶也赶不上去,而且跟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它是反应了一个更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这就是信息时代的增长阶段。信息时代增长的主要内容是用信息通讯技术来改造整个国民经济,驱动因素是信息化,主导产业是信息通信产业。信息通信产业是一种服务业,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业。所谓信息通信产业,说它是主导产业的意思并不是说生产电脑的,生产外围设备的产值越来越大,他的主要内容是说,信息通信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了,降低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成本,提高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 我们现在碰到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从建国以后,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后,我们是按照早期经济增长这个模式走的,因为斯大林的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所谓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其实是早期在西方国家经济增长模式一种变形。比如说我们讲到哈罗德-多马模型的时候都会知道,多马自己也承认这一点,他是从受到了苏联2的增长理论和苏联实践很大的影响。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在大跃进以后就发生了很多严重的问题,到我们改革开放以后,很想转变这种增长模式,但是始终没有转过来。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做了两次国民经济的大调整,大调整就是要改变结果,到了“九五”计划,正式提出要转变增长方式,但是我们看,现在“十一五”又提出这个问题了,要转变增长方式,这就是说我们没有转过来。本来要求在2000年就转过来,但是隔了一个“十五”计划还没有转过来,“十一五”又提出来,这是“十一五”的主要任务之一。归纳起来说,就是我们早就要改变增长模式,但是一直没有转过来,由此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情况。 现在对于说要转过来有些同志提出了质疑,我们现在经济水平还很低,还不是转的时候,现在我们还要经过一个绕不过去的阶段,这是所谓重化工业化阶段。这是早期经济增长的时候,人们总结说是要经过这么一个阶段。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在我们这个生产力水平上,能不能转变模式?除了逻辑上去进行讨论之外,还可以看一看人家,就像刚才说的,人家是在什么时候转的,人家是在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以后,也就是说19世纪的末期,19世纪的70年代开始转。我们就要看一看人家为什么在那样低的经济水平上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记者李斌、卫敏丽)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日前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建议循序渐进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地震宣传工作,将地震知识、自救互救等纳入到教育体系,特别是纳入中小学生的教育体系。

    “纳入课本,纳入课堂。”陈建民说,“用一个娃娃影响一个家庭,逐步提高全民的地震灾害意识和地震知识水平。”

    11月26日发生在九江瑞昌之间的5.7级地震造成12人死亡,8000多人因灾伤病。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有多少人在地震灾害中死亡?陈建民透露了这个数字:28万。“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震灾严重的国家。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自然灾害死亡情况来看,地震灾害占了50%以上。”

    论坛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面对前来听报告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和各高校学生,陈建民介绍说,据有关方面记载,地球每年要发生500万次左右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地震是人感觉不到的,即无感地震,震级很小,能量的释放很低,每年人能感觉到的有感地震是1万次左右,其中造成灾害的仅为100次左右。地震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是巨大的,地震除了引起火灾、水灾外,还经常造成一些生命线的破坏,如交通中断、电网被破坏等,这些次生灾害更加剧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来源:新华网2005.1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