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作者:生物系
-
分类:专题报道-old
-
-
点击数:2681
11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我听取了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先生关于加强自主创新的专题讲座。会上刘先生旁征博引,生动形象地将科研工作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及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所处的重要地位做了深入而详尽的阐述。使我从宏观上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我国科技发展的远景战略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便于让我们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更好地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贡献。对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实现自主创新,使我们的科研工作保持新鲜活力,通过刘先生的讲座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科学研究:要与生产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要改变对生产和科研间互动关系的认识。“科研要与生产相结合,把我们的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这样的话提了许多年,而我们对这些话的理解更多的还是大学里的某个教授申请了某个专利,跟哪个企业合作赚了多少钱。科研为生产服务,以更好地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变成了科研为研究人员创汇,使其摆脱经济拮据的尴尬!也正因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出了许多年,大学教授里成为百万富翁的不在少数,而我们国家投入了许多资金的国家级科研成果却有许多躺在高科技的象牙塔里等着过时,无法为国民经济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例如,当我们骄傲于我国载人航空的圆满成功时,我们却连生产一部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发动机都难。其实科研成果投入到生产实践,为生产服务,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良性循环。科研成果被投入到生产实践,一方面为生产服务,创造出经济效益,一方面还要接受生产实践的检验,在实践检验中对其进行评定,从而对我们的科研工作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下一步的科研找到方向,并用其创造出的经济效益支持接下来科研工作的经费消耗。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比起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国家对科技部门的投资也不能与其相比,这就更要求我们将自己的科研工作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把我们的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并用其创造的经济效益来支撑我们下一步的科研工作,真正做到以科研促生产,以生产养科研。这是我们的科研工作得以保持其新鲜活力的经济基础。
人才培养:要以社会需求为动力 我们对人才培养的方向要加以改变。我国的人才培养大多与生产实践有着一定程度的脱轨,院校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差距,读学位是学生自己的事,培养人才是学校、导师的事,都与社会无关。由此所导致的学生学位与能力不一致,学历越高,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就越小,就业面越窄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美国宝洁公司在我国近几年招聘的员工中,最高学历是硕士,本科生是主导,而成为天之骄子的博士生却无一被聘。
返观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校读学位的学生中有不少是大公司的职员,委培到大学的科研机构去进行学习,所从事的研究项目也大多跟自己公司的产业方向相关,人才培养是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去进行的,跟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使得科研院所的研究能力与工厂企业的生产能力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而不是为了学位而生产学位!切实地改变我们对人才培养的方向,以社会的需求为动力,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巩固使我们的科研工作保持其新鲜活力的人才基础。
自主创新:风物常宜放眼量 我们的工厂、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科研的投入要有长远眼光。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诺贝尔奖得主中有不少是大公司研发部门的骨干,例如宝洁公司的研发部门就有三位得过诺贝尔奖的顶级科学家在为其服务。这些跨国企业不仅对生产相关的技术研发给予极大投资,而且乐于对自己所从事领域的基础性研究给予关注和投资,因为他们明白基础研究中的一点突破可能就会带来整个产业链条的生产加速。
返观我国,大多数的教授,博导都集中于大学及科研院所的深宅大院,与企业工厂联系甚少。我们的工厂企业中有自己研发体系的很少,而有自己的科研队伍又能对其相关基础科研领域给以投资的则更少。我们的企业家更多关心的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又出了什么专利可以赚钱,自己可以拿来用,而不是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远景规划来对科研人员提出要求。“风物常宜放眼量”,不拘泥于现实生产的局限,而将我们的眼光放长远,这是使我们的基础研究工作保持其新鲜活力的根本动力!
如刘先生所讲,我们的科研工作现在所缺的是一个比较完善合理的体制,一旦我们把这个体制的问题解决了,我们的科研工作就会取得长足的进步,我们的研究工作就会永葆新鲜活力,就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其应有之力!
(本文作者:渠德忠,生物系2005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科院华南植物所)
阅读更多: [评论]科研、人才培养、自主创新:风物常宜放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