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青年学子走进中科院的路途,或曲折,或平坦,但不畏艰辛、持之以恒的精神风貌依然永恒。将考研的故事演绎为文字——这是对一段心路历程的回顾、是一次长途跋涉后的回眸、是一段人生旅途的总结。对于自己,这是一种思路与心路的梳理,对于他人,这是一种体验与经验的启悟。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网(http://news.gucas.ac.cn/)主办的大型征文活动“我的考研故事”从今日起,开始面向中科院研究生院全体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征稿。

    据了解,此次征文的宗旨是:通过青年学子回顾考取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精彩故事、心路历程,来表现中科院研究生院广大青年学子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以启悟更多的有志青年们加盟中国科学院,攀登科学高峰。征文时间为2005年9月14日---2005年12月30日。投稿信箱为: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希望广大学子踊跃投稿。征稿启事全文附后。

   
    亲爱的同学们!

    恭喜你们,经几番拼搏,脱颖而出。
    祝贺你们,经不懈努力,梦想成真。
    你们,从全国各地汇集而来,走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为这个大集体中的一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伸出热情的臂膀、温馨的臂膀,欢迎你们、拥抱你们!
    你们,或许是为使命、为责任,或许是为爱好、为兴趣,或许是为改变现状、为未来发展,或许是用语言也无法表述的理由,在人生的路途上、在事业的求索中,选择了科研,选择了中国科学院。
    考取中科院的路途,或曲折,或平坦,但不畏艰辛、持之以恒的精神风貌依然永恒。我们希望各位能拿出笔,将考研的故事演绎为文字——这是对一段心路历程的回顾、是一次长途跋涉后的回眸、是一段人生旅途的总结。对于自己,这是一种思路与心路的梳理,对于他人,这是一种体验与经验的启悟。

    1.主办:中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网(http://news.gucas.ac.cn/)。

    2.时间:2005年9月14日---2005年12月30日。

    3.对象:中科院研究生院全体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4.主题:我的考研故事(内容自选,题目自定),字数限800-3000字之间。反映自己考取中国科学院的感人故事、美好记忆、难忘经历,来稿要求真实、感人、文笔流畅,原创。

    5.发布:所有投稿稿件均在新闻网所设的专题中依照投稿时间先后发布;选择优秀稿件发布在研究生院新闻网首页,标题形式“[我的考研故事]:……”。

    6.投稿:发电子邮件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投稿时,需注明您的真实姓名、所在院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联系地址、E-mail等,邮件标题前请注明“我的考研故事征文”字样。

    7.奖励:所有来稿均有纪念品赠送,优秀稿件将推荐至研究生院院刊《研究生院》或《中国研究生》、《中国青年》等院外期刊发表。

    8.版权:所有来稿,新闻网拥有使用权。今后若在新闻网其他频道采用不再支付稿费。社会其他网站转贴时须注明出处和原作者姓名。

    
                                                                中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网
                                                                二○○五年九月十四日


     题记:今天我站在这里,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海子

   

  2005年的夏天,肩负着科考的任务,怀着一种激动而又审慎的复杂心情,我们走进了七月的可可西里。

  七八月是可可西里一年中最美丽的时光,大自然充满了盎然的生机……夕阳的余辉、繁茂的高原草甸,缤纷的野花,还有那一群群孕育着新生命的藏羚羊,构成了一幅醉人西部风情画。无怪乎“可可西里”被蒙族人喻为“美丽的少女”和“青色的山梁”。然而,可可西里是一位的双面佳人,此刻的她是那么美丽动人,彼刻却可能露出她严酷的一面——平均海拔达4600米以上(最高峰海拔6860米,最低点海拔4200米)年平均气温零度以下,长年呼啸的凛冽寒风,变幻无常的恶劣天气,使人类很难在这里长期居住。于是,她便被人们主观地视为“生命禁区”。然而,可可西里虽然荒凉,但绝非生命的禁区,它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使这里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我们考察的大本营设在青藏公路里程
K2997附近的一个临时施工营地,距离五道梁10公里,这里是可可西里境内青藏公路沿线环境最为恶劣的地段,海拔在4700米以上。在青藏公路上跑运输的司机口中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到五道梁,哭爹又喊娘”。刚上去的时候我们每个成员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心跳加快、眼花、气喘等),最初几天,多年在高原上工作的导师还得了重感冒(容易引发高原肺水肿),当时我们大家都非常地担心(尤其我又是初次上高原,出发之前查了很多的资料,据说在高原上感冒是相当危险的),我们希望他能下山到最近的城市—格尔木(海拔2820米)调养几天,可他坚定地说了一句:“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不会下去!”。导师的话语和意志让我们深深地感触到,在这个生命的禁区,精神的力量往往要比物质的力量强大得多!本着不懈的坚持和刚强的意志,在十天中我们都挺过了高原反应,更感触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可贵!也正是这种坚持与意志,我才有机会目睹那一幕幕感人的场景……


  七月和八月是藏羚回迁的高峰期,凯旋归来的母羊将领着自己刚刚满月的小
baby跨越青藏公路与铁路两道屏障,返回自己的家园。可是由于青藏公路是青藏地区与外界物资交换的重要纽带,而夏季又是高原上运输最繁忙的季节,青藏公路上的车流可谓川流不息,对藏羚羊的迁移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在人们真切的关爱下,美丽的羊群还是如愿地返回到了久别的家园。


  有一次,几百只羊曾尝试跨越公路,但当时公路上车流繁忙,羊群不得不在路边徘徊了近
3个小时……


  也许你根本想不到,世间有些情感是那样的单纯圣洁。我们的队员走到离羊群过路点不太远的地方,向每位欲通过的汽车司机示意并请求他们为藏羚羊让路,虽然我们不是交警,我们没有任何权力让司机停下来,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每位司机都欣然地配合,他们也和我们一样,用渴望而好奇的目光,注视着由徘徊到勇敢越过公路的羊群……他们那一张张黝黑而刻有岁月痕迹的面庞,在美丽羊群跃入视野的刹那,都不约而同地绽露出惊喜而单纯的微笑。也许爱才是人类最本质而纯朴的情感……


  在这个世界上,尽管我们常说“人间自有真情在”,其实,在野生动物间也不乏原始质朴的情感。在好几次藏羚羊穿越过路时,母羊在过路后发现自己的爱子未能跟随,无论当时车流如何繁忙,也无论当时车辆离她们的距离有多近,勇敢的母亲都会义无返顾地从近在咫尺车轮前原路返回,耐心寻找自己的子女并把它们带过公路……最感人的是有时母羊

8月30日,中科院研究生院与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培养“软件体系结构方向”计算机科学硕士研究生。这是该校继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培养“软件科技理学硕士”项目之后在软件工程领域开展的又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同日,该校与山东大学在北京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 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局长潘教峰表示,中科院研究生院大力推进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符合中科院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方向。在知识创新工程三期,中科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大学、企业等国内创新体系单元以及与科技发达国家大学、科研机构的联合与合作,不仅创造一流的成果,更要造就一流的人才,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此前,中科院研究生院已与德国马普学会、德国乌帕塔尔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瑞典隆德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来源:2005年9月5日科学时报)

     早晨起床, 看到青年公寓6号楼前排起了长长的新生报到的队伍,看到了一张张兴奋而又忙碌的脸,不禁感慨又是一年花开花落,我的中科院生活就要结束了。

    一整天了,论文只做了一点点,如果用毫无进展来形容也并不夸张,脑子里所想的都是在这里走过的日子,点点滴滴,顿时变得那么清晰而温馨......

    那个秋天的报到

    还记得那个金秋时节,刚刚从一所大学走出来的我,怀揣着那张盼望已久的录取通知书,来到了这座仰慕已久的研究生院,心里早已乐开了花。那个略显炎热的正午,玉泉路的操场上排起了几列长长的报到队伍?就象今天的报到队伍一样?青春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有的人,已经和自己身旁的同学成了好朋友,甚至找到了和自己属于同一个研究所的嫡系同学。你问我一句“本科哪里的”,我问他一句“从家到北京要多长时间”。虽然,我们都已或多或少的经历过这样的场景,然而当自己的大学本科生活结束的时候,还有机会再重温这一幕,不能不说是一种幸福。至少对于我而言,幸福是这样的。四年以前,我极不情愿而又无可奈何的来到了一所普通高校,郁郁寡欢的我还来不及品尝这新鲜的一切就被一纸毕业证送出了校园,然而那一天,那一个时刻,我得到了我想要的幸福瞬间,它只是一闪而过,但它永驻我心。找到了自己的宿舍,想象着同屋的舍友会是怎样的“牛人”。“我考研数学不高,才130多”,“我是大三才过高程(高级程序员)”,顿时间我明白了,不仅仅是这个小屋,整个玉泉路研究生院里,聚集着一大群谦虚的“牛人”。于是有了以后的虚心求教,有了日后的挑灯夜战,有了日后宿舍里激烈的学术争论......

    玉泉路的快乐生活

    在北京这个喧嚣的城市里,可以找到一个不怎么受外界干扰,能潜心学东西的场所实在是不太容易,不过还好,玉泉路边上的研究生院恰是这样一个快乐天堂。在这里,我们汲取着知识的养分,那个每到吃饭时间就非常拥挤的学生食堂,那个后来采用了记时收费的地下洗澡间,那个公寓楼前略显粗糙的篮球场,还有那此水泥筑起的简易乒乓球台,甚至是公寓旁边那间小餐厅的蛋炒饭,都成为我记忆里不可磨灭的一部分。它们将和我的青春岁月一起,成为我心里的永恒,成为我心目中无悔的中科记忆。2004年的新年似乎来的很早,最后一次坐到玉泉路礼堂里,欣赏着中科院版的《无间道》,捧腹于一个又一个中科学子们自编自演的相声小品,陶醉在一曲又一曲或通俗或民族或美声的歌曲,快乐的玉泉路生活就这样结束了??接到研究生院通知,下个学期开始,我们入住中科院青年公寓。

    紧张的研二生活

    一年的集中学习结束之后,我们就各自回到了各自的培养单位。室里的项目多,学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科研工程力量。刚回所不久,导师就把我安排进了项目组,开始参与到项目中去。当时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多少次想象自己在设备先进的实验室里挥汗如雨,多少次梦想着自己的设计可以变成性能稳定的产品,现在就要成为了现实。然而,项目的要求顿时让我感觉到自己这些年来的知识储备是那么的经不起考验,于是开始恶补,开始硬着头皮顶着压力往前走。还记得那一年的十一长假,我一天也没有跨出过所里,甚至比平常起得还早,回去得还要晚,中国古人云“天道酬勤”,在我身上得到了应验。首先是得到了导师的表扬,其次便是项目组的认可,一时间,我认为我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富于成就感(虽然我的工作比起整个大项目而言微乎其微),似乎天也蓝了,空气也清新了,甚至是四环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来车往也成了一种美景。在那个时候,我觉得,人活着只要是觉的有价值,就是快乐的,哪怕他身无分文,哪怕他无家可归。现在的我,更多的参与了项目,也做出了更多的贡献(姑且自以为是这样吧),但每每想起一年以前的我,还是一遍又一遍地感动于那时的豪气冲天,感慨于那时的万丈理想。

    要毕业了

    真的就像文人墨客描述的那样?弹指一挥间,我要毕业了。也许只有到了快毕业时才真正体会到离别的感伤,才顿悟到有些人有些事是那么的值得珍藏在心间。还想再和所里的兄弟们半夜三更不睡觉得火拚CS;还想再和一帮铁杆球迷们通宵达旦地为鲁尼受伤而婉惜,为希腊夺冠的神话而激动的无法入睡;还想再一次挤在6号楼前的空地上看一看“科苑星空”周岁庆典,那时候,她就两岁了吧。还想做想看想说的事情太多太多,然而我清楚的知道,我的中科院生活行将结束,这一切都将属于我自己,小心翼翼地珍藏在我心里,和我一起去远征......

    非常喜欢那首《再别康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轻轻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祝福一张张崭新的面孔,也祝福象我一样在这里度过了自己无悔青春的科苑人!

    (作者:白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8月30日,中科院研究生院与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培养“软件体系结构方向”计算机科学硕士研究生。这是该校继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培养“软件科技理学硕士”项目之后在软件工程领域开展的又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同日,该校与山东大学在北京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 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局长潘教峰表示,中科院研究生院大力推进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符合中科院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方向。在知识创新工程三期,中科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大学、企业等国内创新体系单元以及与科技发达国家大学、科研机构的联合与合作,不仅创造一流的成果,更要造就一流的人才,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此前,中科院研究生院已与德国马普学会、德国乌帕塔尔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瑞典隆德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来源:2005年9月5日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