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已经是年二十五了,把实验室里的事情处理完,我终于踏上回家过年的路。
    这是我第十二个赶着回家过年的春节,经历着每一年的春运高峰期,一路上堵着车,高速变成了低速。看着眼前拥挤而慢慢移动的车队,以及无数张回家过年的焦急脸庞,我开始变得愈加的平静。想我的家乡,想着这些年家乡经历的种种变化,我沉思了。
    这些年,我的家乡变化了吗?
    18年前,也就是1995年,那会我刚刚上小学,我们村小学的教学楼还是泥瓦房,几间房连在一起,夏天很是凉快,没有风扇,更没有空调,可夏天上课还是很舒服。同学与同学之间相处得很融洽,除了学习上互相竞争之外,其他就没有太多的攀比。我们在没有水泥硬化的操场上跳房子,跳绳,天真欢乐的笑声在校园上空回荡,在彼此之间建立了纯洁的友情、相互的信任,共同面对风风雨雨,健康成长。春天来临,校园里的两颗玉兰花就开得特别的好,簇簇叶子中是层层的白色花瓣,那浓郁的芳香飘满了整个校园,甚至在读书的时候都不会忘记呼吸这花香。每当雨过天晴的早晨,玉兰树下落下的花瓣仿佛是一个个白色的发夹,女同学们都很喜欢捡上几片,压在课本中,把花香与墨香融合在一起,这是一种独特的享受。
    那时,我们村大部分的民房,都是泥瓦房,极少看到水泥平房。有几户人家做生意或外出打工挣钱了,盖两层的平顶房就会被称为小洋楼了。尽管住在瓦房里,可那时的乡亲生活过得自在呀,邻里关系融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忙时,村民都在水田里干活,农闲时,就集中在村头的那颗榕树下,打打牌下下棋。我们作为小孩的,就更开心了,夏天天气炎热,我们都会到小河里玩水,捉鱼,捕蝉,很多有意思而且很快乐的活动。因为那时候没有太多的钱去买玩具,我们就自己动手发挥聪明才智去制作。18年前的我,看这个世界,可能只有一个村子那么大,有几十户人家,有自行车,有泥瓦房,有条玉带似的公路,还有一条两岸满是香蕉树和竹子的小河。
    透过车窗,我似乎又回到了18年前的那个家乡,那个小小的山村里,几十户人,破旧的泥瓦房,那曾经历的天真与快乐, 画面中的人和事似乎难以忘却,回忆总是在回旋。
    这些年,我的家乡变成了什么模样?
    2013年春节,我又回到家乡过年。记忆中那泥瓦房的教学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层里外装修得非常漂亮的小洋楼,水泥硬化了学校的操场,把跳房子的故事淹没了;玉带似的公路不见了,替代它的是一条笔直的一级公路,晴天的沙尘暴消失了,雨天的水花消失了;村里唯一的一条小河也因为修路而改道变得比较直了,河岸的香蕉树矮了不见了,垃圾填满了河道;公路上走的自行车几乎不见了,公路两旁停的都是小汽车,乡间的房子从山上搬到了田里,占用了大量的耕地;经常都回听到谁家的几兄弟为了争抢房屋地而吵架,甚至动武,亲兄弟成仇人;过年大家都带着钱回来,聚在一起就是赌博,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年纪轻轻出去打工的越来越多,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淡了,趣味越来越少了,甚至很多人都不回家乡过年了…… 这些变化无一不引起我深深的思考。
    我的家乡所在的城市处于广西的东大门,这里所在的市里到广州或者珠三角城市都不到三百公里的路程,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就有大批的村民南下到珠三角打工或做生意。我父母那一代就是最早到珠三角地区打拼的人。20多年后,他们的子女又成了第二代的打工者或生意者。经过二十年的打拼,大部分人都挣到不少钱,甚至举家都迁往广东生活,在那里立足谋生。当然每逢过年,他们都会举家开着小汽车回来过年。口袋里钱多了,生活富足了,现在的生活,二三十年前根本无法想象。
    我上小学前,虽然村里小学的硬件软件措施都不好,但也有四百多学生。而现在,村里小学的硬件软件都好起来了,在学儿童却只有二百人左右。村里人有了钱,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都在打工或者做生意的地方附近为他们的孩子找了较好的学校,宁愿花费多一点。再加之现在一个家庭一般是一个或两个孩子,这样导致村里小学的生源是越来越少。春节,这些在外谋生的村民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赌博,这似乎是个全民皆赌的时代,大赌小赌,老赌少赌,口袋里是钱,眼睛里是钱,嘴里谈的是钱,手里抓着的是钱,似乎进入了极度拜金时代。因为钱,村民的生活条件好了起来;也因为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了,小的争执就容易上升为斗殴打架;因为要建新房子,几兄弟就会因为房屋地而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亲兄弟成为仇人;小小的利益冲突会被放得很大,此类的争夺很容易酿成惨剧。
    村里的路宽了,而乡亲们的眼光短了;口袋里的钱多了,而乡亲们的心胸窄了,相互攀比的心更强了;富人看不起穷人,挣到钱的大哥瞧不起穷困潦倒的弟弟……村里最热闹的是年前几天和年后几天,一过完年,村里的小汽车都开走了,整个村落空荡荡的,静悄悄的,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那些抛荒的稻田,以及那些日落还未找到归途的小鸭子。
    我的家乡只是中国数十万个农村的缩影。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潜藏的是农村的没落以及文化的贫瘠、人与人之间的冷落与自私……这些诟病该怎么治疗,摆在了每一个人的眼前,亟待解决。而“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似乎给了这些难以治愈的诟病一剂良药。我们应该并且有理由相信,若干年后,在中国广阔的农村,会有装修漂亮的小洋楼,一辆辆的小汽车,交谈融洽相处和睦的邻里,以及干净的环境和整洁的街道……这是中国新农村的美好蓝图。
    那时候,再来谈谈我们的家乡。

1月,穿过北京厚厚的雾霾,背起沉重的行囊,我终于再次踏上了这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回乡路。一路由北至南,从广袤无垠的白色平原到山峦叠翠的湿寒,褪去半年来的疲累倦怠,心中满是抛却一切的轻松欢愉,有人说“再美的景色都不及回家的路”,这句话和列车的咣当声一起一直回响在我耳边。事易时移,故乡永远都在那里,依然其景可爱,其人可亲,其情可叹。

                      山绵延水潋滟
             “柳岸相邀几叶舟,书香缭绕半江秋”
             “风月楼前谈雅士,流光影里数名流”
                                     ——《白鹭洲书院》
    江南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鹭洲书院正是坐落于我的家乡江西吉安。只见赣江犹如一条丝带从市内穿流而过,白鹭洲正如丝带上的一颗绿宝石镶嵌其中。岛因白鹭得名,方圆数十里,葱葱郁郁,层林密布,岸边柳树依依,随风摇弋,美丽的白鹭环绕嬉戏其中,仙姿绰约,更有高三层的风月楼雕梁画栋,雄伟壮观。当年太守江万里为来此讲学的朱熹、周敦颐、程大中等六君在此立祠建书院,并得宋理宗赐字“白鹭洲书院”。从这里走出了文天祥、刘辰翁、邓光荐等栋梁之才,经历代变迁,古风犹存,书香缭绕。
    同样广为人知的要属革命摇篮井冈山。也许许多人会将这座山与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划上等号,其实不然。崇山峻岭不仅有历史的底蕴,更难掩其秀色。五指峰巍峨矗立,辽阔云海气势磅礴,清泉石上与百鸟相鸣和,万壑争流,层林欲染,更有瑰丽绚烂的日出,十里杜鹃长廊,红绿相映,好不壮美。
    有五潭十八瀑之称的龙潭瀑布群,以数量多、落差大、形态美而著称。碧玉潭水声震耳,水雾如烟;锁龙潭掩映林中,似蛟龙欲出;珍珠潭水声清脆,如珠落玉盘;击鼓潭声如其名,有巨石相阻,跌宕成趣;最后的仙女潭为最美,落水口有一卷髻状苍石,水流分成两股迂迥,在苍石下又合成一股直冲而下,远看就好像一位仙女衣袂飘飘,起舞翩翩。

                        青峰传奇不老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西江月•井冈山》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当火车驶入江西境内,广播里便响起了《十送红军》、《请茶歌》等革命歌曲,十送红军描述的正是当年井冈山人民惜别红军的感人场景,同车厢多是老乡,他们纷纷跟着唱起,有的甚至兴致高昂不间断地和了好几首,虽在途中,却让我感到仿佛已至乡土。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朱德扁担”、黄洋界上炮声隆……这些历史从小学课本中开始知晓,或更早就从祖辈父辈口中听闻;一本经年泛黄的烈士证,一首不觉哼起的革命旋律,饭桌上摆上的红米饭,家中某位长辈当年跟随长征队伍的老故事……革命历史仿佛离我们很近。重上井冈山,一草一木仿佛都涵着神圣的意味,悄然倾诉着那段艰苦却光辉,并影响深远的岁月。
    妈妈也是个红歌迷。随着电脑在家家户户的普及,人们可以从网络上搜索下载听到想听的歌。刚刚学会怎么用电脑的妈妈更是迫不及待地捣腾她的“音乐宝库”,“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勒哎,小心路上就有石头”,听到一首《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她兴奋的告诉我,“这不就是我们那儿的山歌调子嘛,完全一样!连唱‘石头’的时候也跟我们那儿的‘土话’一样!”惯久普通话的我已不能分辨歌词里哪些是‘土话’的平仄,却从心底里感到一种温暖穿越时光、翻山越岭而来,也许这些歌会被一些人嘲笑为“老气”、“老土”,但却是一方水土为一方人留下的文化烙印,融入了生活,植根于灵魂,通俗却蕴味,历久而弥新。

2月,伴着家乡春茶萌芽的淡淡清味和采茶曲的婉转韵律,我又要与它做不舍的分别。此时江南桃花已然盛开枝头,如云霞班绚烂热烈,“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来去匆匆的故乡人,载着悠悠如往的故乡景、故乡情去往不同的目的地,茶花茶香梦里,萦绕着永恒的牵挂与想念。

 

浓浓故乡情,思我花冠城。唯有牡丹真国色,倾国倾人又倾城。
     在那牡丹盛开的地方,正是我的家乡山东菏泽。
桑梓情,菏泽的生活
     其实,山东菏泽算的上是山东省的边城,这座容纳几百万人的城市蜗居在山东省的西南方,地处华北平原的中心地带,放眼之处鲜有青山绿水共为邻,世代安享华北平原一望无际的坦荡,年年供奉母亲河黄河的太平。天空纤尘不染,经常呈现出纯净的宝石蓝色,漫步在河边的清水走廊上,或者坐在翠绿的草坪上,干净、明亮的天空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静谧中透露出几分神秘。
    菏泽又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接之处,既毗邻成仁取义的孔孟之乡曲阜又接壤豪气冲天的聚义之地水泊梁山,历来为兵家相争之地。地灵则人杰,这里还是庄子和孙武的故乡,千百年来,菏泽的古老文化里便融合了庄子的细腻和孙武的粗犷。
    菏泽人冬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扒开窗帘看看外面的天气。若是晴天,便一骨碌爬起来到街口叫上一份胡辣汤开始灿烂的一天;若是天有雨雪,便要在被窝里闷上许久,一鼓作气,匆匆穿戴了来喝一碗胡辣汤去去寒气。“老板,老规矩!”话毕,老板就操起传了几代早已溜滑的大勺在浓稠的汤锅里一搅顺势捞上来满满一碗汤来,童叟无欺。再淋上香油、醋,立刻香飘万里,将一城人伺候的妥妥当当。
    这便是菏泽传统中不可缺少的早市。
    天还没亮,操劳的生意人便支开炉灶煮汤,这汤底也是因了派别不同而异,反正都是要加上粉条、面筋、海带,融上大咧咧的胡椒。待汤煮的差不多了,就开始支开桌椅,在香烟袅袅中迎来第一位顾客。
    说起家乡菜,每个人都有舌尖上最中意的那道。但我最难的还是家乡的野菜。在我的记忆力,有两种野菜最令人垂涎三尺。一种是“扫帚菜”,再就是家乡人念叨的“面条颗”。还有就是槐花和榆钱了,这却是很少吃的,只是偶尔嘴馋的时候拨弄一把往嘴里塞。
    所谓扫帚菜,顾名思义,这种植物的植株长大后可以做成扫帚。扫帚菜是大地回春时节冒出地面的,刚露头时小得很,叶子细且水灵灵的。它大多生长在田间地头里。上一年的种子成片地落在地上,来年它们便一窝蜂地冒出地面,几年就会发展成一大片。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这吃摘野菜也得趁早,看着它长到二尺高左右,叶子还很嫩时捋下来为最佳。洗干净了,和上面粉上锅蒸。出锅后浇上蒜泥、醋和拌上香油,面的口感和菜的香,蒜的辣和醋的酸,混在嘴里真的有说不出的味道。
   “面条颗”是一种长在麦地里的野菜,因为它的叶子像面条我们都形象地叫它面条子棵。当麦子返青后,地里的野菜野草也开始萌芽了,初时它的形状有些像兰花草,只是叶子的棱角没那么分明,面貌也和蔼许多。春天麦地里要拔草的,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里,有很多农人在弯腰拔草,也有用锄头锄草的。但是,你若发现有三五成群的大姑娘小媳妇大娘大婶散在一块地里,弯腰拔东西,她们准是拔面条子棵的。她们腰里系着个布兜子,嘴上说说笑笑,走的路径也是随心所欲,这哪是在拔草,分明在为晚餐准备野菜嘛。
    如今好久没有尝过这两种味道了,久违的老朋友们。
梦萦忆,菏泽的特产
    说起菏泽,便不得不提这雍容华贵的牡丹。
    明末,当一粒牡丹花种子偶然坠落在这方宝地便开出了最美的牡丹花,如今,菏泽仍以其天香国色的牡丹昭闻天下。为了将菏泽之美推广出去,菏泽一直都在精心打造精致的牡丹产业。现在,政府倾注了大量财力进行科学育种,白牡丹、绿牡丹、黑牡丹等等争相进入市场,渐渐的,菏泽牡丹以其悠久的传统、花色的艳丽、花盘的硕大闻名于世。每年4月牡丹盛开的时候,牡丹园里都有各色牡丹争奇斗艳,因此慕名访花的游客络绎不绝。而随着牡丹花会的日益火爆,菏泽国花的相关产业也发展起来,其中的花冠酒业便在业界小有名气。近年来,菏泽更是招商引资,不仅拥有中原油田、化工等重工业,服装、食品等轻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经历了几十年的奋斗与拼搏,城市的年龄在增加,城市的面貌却日新月异。
    菏泽人勤劳质朴,言道东明西瓜、曹县烧饼、单县羊肉汤,这些都是喜闻乐道的特产。待到夏天,东明的大西瓜溜圆溜圆的成熟了,人手一个大西瓜必要乐呵呵的搬上了称评一评今年瓜王落谁家。但从饮食上,羊肉汤的做法是最讲究的,每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秘方,程序上一定要一早熬了几个钟头的汤底,高高支起的大锅里咕嘟咕嘟的泛了几层白沫便是从羊骨里顿出的骨髓来,这样才算得上好汤,闲来无事时找个羊肉汤馆,就着地道的大烧饼,几块钱美味又管饱。
诚欢喜,家乡的蜕变
    菏泽市地处华北平原,奇在其境内竟鲜有山水,唯有世世代代供养的母亲河黄河慢慢从其胸膛流过。所以,菏泽整体上都是笔直的四通八达的马路,最繁华的就是位于市中心的步行街。十多年前,这座城市终于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开始了她的蜕变。
    90年代在菏泽城中心有一个街心花园,种植着各种低矮的树木,小时候我总喜欢在它身边转悠,觉得它又大又美,这在一处却看不到对面的风景,再赶忙跑到对面去,奔腾而来的车辆仿佛被它劈开分流,慢悠悠地奔往另一个方向。慢慢的,我长大长高,以前慢悠悠的人工三轮车,如今早已换成时髦的东风雪铁龙“的士”了。原来俊秀的花园却变得斑驳低矮,像年老的父母的背。就像冬天的枯木必将为春天新绿所替换,这陈旧的街心花园终于被换上了新装。当街心花园被扩张一圈之后,当象征菏泽新的地标被簇拥在花园中心的时候,这里真正开始了现代化发展的突飞猛进。如今,城市的马路越修越宽、居民的房子越建越好,这里拥有了自己的广场、公园、连锁超市和各种品牌。外出求学后,我回家的次数就越来越少,可是每次回家都能强烈地感觉到这里的变化。
    偶尔,我也会和父母悠闲地在街上转转,现在的广场上聚集了很多人,新安装的健身器材带给家乡父老们很多快乐。而我们家的北边不远处就是学校,记忆里这里有几间小瓦房,瓦房旁边的两间平房是老师的办公室,校门口的两边宣传板上各印着“向雷锋学习”和“向赖宁学习”的宣传图片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学校里的孔子庙,每年开学校长都要率领全校师生在孔子像前“辞旧迎新”,那庙前的大铁钟响起的声音仿佛传递着延续千年的文明,“铛铛档”伴随着我走过似水流年。十年弹指一瞬间,如今,破旧的瓦房被三座教学楼取代,那铁钟也换成了电铃,铛铛档的声音也永远留存在记忆里了。当太阳即将落山的瞬间,最后一丝余晖照在了三座教学楼上面的大字上——“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家乡的确变了,生态环境变了,人也变了。讲文明、讲卫生的人多了,热心的人多了,栽花种树的人多了,戒烟、戒酒、戒赌的人多了。回到原来读书的一中,那儿增加了不少的现代化建筑,但她依旧美丽,孩子们依旧活泼可爱,昔日的老师们依旧爱岗敬业、和蔼可亲……
    家乡的变化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我为家乡的惊人变化感到骄傲和自豪。长假结束那天,当我我依依不舍地踏上北上的列车,我才深切体会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眷念和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