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6日和7日,是我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的日子,距离现在已近1年之久。回顾来时的路,我不禁莞尔。暑假里我并没有准备考研,当别的同学都在学校汗流浃背地复习时,我却呆在家里。9月份,正式开学后,我才着手选学校、复习考研。2012年4月份,复试结束后,我就进了所里做毕设。

暑假的日子像梦一样疯狂

暑假里我对考研一点概念都没有,不知道要考本专业还是跨考,亦或是放弃考研,非常茫然。想得多,做得少,中间的落差就是烦恼。我暂且将考研事宜放在一边,做事情让自己忙起来,心里琢磨着暑假在老家的村子里办中小学暑期辅导班,复习考研的事等9月份再说。

心里装着一个梦想,我每日活力无限,心脏快速跳动,既担心辅导班办不起来,又非常乐意去挑战尝试一下。

租房子、借桌椅、宣传招生……从放假回到家的那一刻,我的身心就从未停歇过,脑筋飞速运转。我把所有亲朋好友的电话号码都拨了个遍,打给中学老师,打给姑叔姨舅,把硬件确定下来:租来一个叔叔为结婚准备的新房作为教室,课桌椅借用舅舅执教所在小学的。请一个远房大爷用拖拉机运课桌椅,眼望着装载课桌椅的拖拉机碾过乡间小路,拐上柏油马路,稳稳地开往我们的辅导班教室,我知道辅导班之梦已真真切切实现了。然后,设计招生海报,印制条幅。当红底白字的“南岭学习班”条幅悬挂在教室外面时,“圈地为王”的感觉硬朗朗地撞击着我,我是个有事业的人了!我和我的搭档在附近几个村庄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宣传。都是父老乡亲,同饮一口井,同耕一块田,同宗同源,多多少少都沾亲带故,我俩叫声爷爷奶奶叔婶大爷,推门就走进庭院,乡亲们一看是本村俩大学生办辅导班,也就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

7月11日,“南岭学习班”正式开课。前天晚上,虔诚敬神的奶奶怯怯地问我:“妮儿,明个清早放一挂鞭炮吧?”我开心地笑了。由20名学生2名老师组成的暑期辅导班就这样诞生了。我们把学生分为初中部和小学部,带领他们回顾上学期的学习内容,预习下学期内容。教低年级学生汉语拼音、乘法口诀表、古诗词,穿插着美术、体育游戏,学折纸、读寓言、猜谜语,我们和孩子一起乐不可支。教初一学生学习代数、文言文、英语音标等。我没想到那些课外天文地理常识和外地见闻对学生们来说是那么有吸引力。他们小小的身躯端坐着,手握铅笔在方格本上写方块字,这种景象真是美不可言。每天的备课任务很重,辅导班结束的前一天晚上,我和搭档熬夜出试题,测验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天,学生们做完试卷,我们当场阅卷讲解。为期一个月的辅导班也就结束了。

在这场梦里,我张开翅膀滑翔,节奏明快。

备考的日子如有神助

暑假的经历让我的生活变得厚重起来,我顿时感觉没有做不了的事,于是我不安分了。

9月份开学,已升入大四的我看到旁人都开始复习,我没有一点紧张,我觉得只要我想复习,随时都可以,分分秒秒的事,效果也不会差。那段时间我没有立即投入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而是寻找考研的方向。我本科专业是运动人体科学,前途渺茫,考本专业的研究生难度小。但我却不想再过这种乏味的生活,我想挑战一下自己,做点难度系数高的事情。我给年长的亲朋好友打电话,商量考研的事情,最后找到了大学里的一位老师,他是中科院毕业的博士,我认为他见多识广,可以给我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那天上午10点钟,大家都在考研自习室里认真地看书做题,我从八楼自习室走出,下楼梯到七楼办公室找董老师。没想到,那一去就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说明了来意之后,董老师和我一起讨论了很久,分析了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我一直不中意,最后董老师盯着我说:“你可以报考中科院。”这一句话在我脑海里炸响!自从高考填志愿失利,被调剂至体育学院,我就没奢求过高等学府。中科院,我想都没想过,我看了看考试科目里的专业课:数学、生理学。定了定神,我说:“让我考虑两天。”

《生理学》尚且可以应付,我在大学里毕竟学过《运动生理学》。数学考《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我只在大一上学期学过《高等数学》上册的一半,没学过《线性代数》。我在接下来两天里,诚惶诚恐地翻阅《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我觉得凭我的干劲,可以征服数学。我告诉董老师,我决定考。

我这个决定着实吓坏了身边的人,舍友、同学都瞪着眼睛看我。我跟她们解释说,我是如何计划复习的,我又是如何能够保证考过的。我不停地说了很多,渴望她们信任我,给我支持。在学校争取完同学的支持,我又坐火车回家,争取家人的支持,又是一番口干舌燥的解说。这就是我,做事情希望得到身边大多数人的支持和理解。

就这样,我说服了自己,说服了亲朋好友,安顿好一切,开始着手准备复习。这个时候离考研只剩个月116天的时间了,而我又选择了考数学,合理规划时间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历表上,我大体规划了每个月的复习内容,详细具体地规划当前的任务。先看教材学数学,计划用15天看线代,30天看高数。当别人的书桌上堆满了林林总总的考研辅导书时,我的桌上只有课本,我从最基本的概念、定义、公式入手,看例题、做课后题。转眼时间到了11月份,我已经扎扎实实地看了一遍数学,开始复习专业课了。我每天上午看数学的辅导书,下午看生理学教材,晚上看政治大纲解析、做英语阅读理解。我按照这个模式复习了一个多月,这样数学看了两遍了,生理学看了一遍,政治看了一遍。接下来一个月,我潜心做历年真题。同样也是上午做数学真题,下午做生理学真题,晚上是英语和政治学习时间,一直到考研那天。

十月初,我内心很不安定,非常担心考不上。我的好友翠从另一个城市坐火车5小时来到我学校陪我度过那段惶恐的时光。

大四了,各种奖学金、评优,大家都紧张地算着自己的平均分,争取国家奖学金、评选优秀毕业生等等,我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因为我的时间已经精确到小时,每一小时做什么我都规划妥当,如果这一小时的任务没完成就会耽误下一小时计划的实施,所以我一刻也不放松。

秋去冬来,眼看着大家的衣服越穿越厚,黑板上的倒计时数字一天比一天减少。我努力告诉自己,越到最后越要淡定。临近考试了,我知道我复习已基本定型,需要做的只是巩固。我放宽了心,那时候还经常约个研友去半小时羽毛球,学累了跑到楼顶露台上极目远眺,下了晚自习到操场上跑步20分钟,这些运动项目给我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那四个月的生活简单而又丰盈,日出日落,书一本一本地看 ,题一道一道地做。“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当你知道你该干啥时,一切都为你让路,如有神助。

初试那天,好友真陪考,像家长一样负责我的饮食起居,考试那两天我过得非常舒坦。考完试后,我的感觉是还想再做几份试卷,因为我所学的内容没完全测验出来。

初试、复试,一路走来,我的考研生活也告一段落。2012年春天,我进实验室做毕业设计。春末初夏,路边的丁香、蔷薇相继开放,高科技充斥着中关村,却依然淹没不了春的讯息。工作日的时候,我在实验室做实验,周末我就到附近游览。我现在所处我位置正是小时候读《语文》课本时遐想的地方,我到处寻找小学语文课文本里插图的原型,圆明园、故宫……

考研是一座城,我在城里城外洒满了草种,辛勤耕耘,春来草自青。

听着广播里对即将考研同学的祝福,我忽然想起自己迈上考研道路的那段日子:承受着压力与考验、伴随着迷茫与充实、充斥着争论与交流、体会着快乐与忧愁、送走萧瑟的秋日、熬过凛冽的寒冬,最终迎来了梦想的花开。

2011年寒假,相信是同届大多数人决定是否考研的关键时期,我也一样面临着抉择。如果说高考是人生的一次转折点,那么考研无疑又是决定人生航向的一次深层次的选择。因为相比于高考,此时的我们更成熟,对社会的了解更透彻,对自己的爱好、未来要从事的事业也有了一定的规划,所以考研比高考要理性很多。此时的我们不会再凭借学校的旖旎风光来选择自己考研的目标;不再仅凭好听的专业名字而选择自己的方向;不再仅凭对专业的肤浅理解而盲目地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此时的我们都有了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观念。所以,研究生的报考过程是一个深思熟虑的选择过程。整个假期,我都在思考是否要考研这个问题。

在家里呆的越久,对父母的艰辛 看的就越是清晰。父亲再也不是当年那个魁梧高大的形象,他的脊背像秋天的高粱已慢慢佝偻,不同的是高粱是被丰硕的果实压弯了枝头,而他却是被我们兄妹的学业累弯了腰。母亲的额头也爬满了皱纹,岁月在她的脸上无情地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看着日益衰老的父母,再也不忍心让他们继续操劳,所以我决定了工作,期盼着有能力养活自己的那一天。

2012年3月,我按时去学校报到。当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的决定时,我的选择着实让他们大吃一惊,接下来老师、同学相继劝说,虽然意志有过动摇,但我最终还是服从了内心最为强烈的想法,坚持了自己最初的选择。这一个学期,我奔波于各个招聘现场,关注着各大招聘网站,去TCL公司实习、做医疗器械的销售等等,虽然很忙很累却也充实,毕竟可以不用担心家里的负担问题。但慢慢地就发现,由于自己的专业属于冷门专业(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除了位于边远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就业环境不理想的动物园,能投递简历的岗位也只有销售,而销售这个行业是家人无论如何也不同意的,父母不希望我过着忙碌奔波的生活,他们轮番打电话督促我考研。看着身边的人天天为自己的梦想拼搏,有时候会情不自禁地怀疑自己的选择,也会不由自主地羡慕他们有一个去完成的梦想。这种纠结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好久,一边是强烈的想工作的心态,一边是考研究生继续深造的诱惑。这个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一个童话里存在的可以预见未来的镜子,来照一照自己的前方到底哪条路更辉煌。就这样天天处于矛盾之中,感觉身心好累。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学期的结束,正好遇到一个去内蒙古做野外调查的项目,为了摆脱这种纠结的状态,缓解一下自己的压力,我义无反顾地报了名。也就是这次野外实习,让我再一次认识了自己,又做了一次抉择。

2012年8月中旬,按时去了内蒙做野外调查,随行的有农科院的一个老师、中科院动物所的一个师姐、还有两个大学同学。逃离了充满喧嚣的都市,站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感受着周围的开阔与静谧,第一次真正理解了“渺 沧海之一粟”,世界好大,而我好小。肆无忌惮地疯跑、呼喊,追赶成群的牛羊,忽然感觉不去在意别人的眼光可以活的如此轻松惬意。索性就暂时放下心里不安与迷茫,追随着内心疯玩了几天。虽然自我感觉把心事隐藏的很好,但还是被老师看了出来,并详细地询问了我对未来的规划。听了我内心的纠结,她就从各个方面给我做了透彻的分析。她让我先屏蔽所有的外界因素,卸掉外界的负担、单从自己的角度做出一个选择,还没等她说完我心里就有了答案,就像当你面临选择时候抛硬币一样,当你抛出的一刹那你心里已经有了期盼。接着又对我的性格进行了分析,并借助于她的人生经验证明了我选择的正确性。现在想想,或许老师就是为了激励我坚定自己的选择,为了给当时不知所措的我一个精神上的支持,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并告诉我人生应该为自己而活。

2012年9月,内蒙回来,同时又带来了一个新的决定——考研。接下来就是查询信息,找合适的学校、方向,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再次面对同学的诧异目光,我选择了沉默,当真正做出决定的时候,所有人的评议都不再重要。接下来就是苦行僧似的生活,每天按照制定的计划学习,虽然很累,但也充实,感受到内心久违的平和。日子日复一日地过着、书本一页页地翻着、笔记一张张地写着,不知不觉到了学校外推保送研究生的时间。虽然当时决定考研的时候,意志坚定,非中科院不去;但真正面对保送到中国林科院的诱惑时,要毫无犹豫地放弃还是很难做到的。考研不仅要付出几个月的艰辛,还要承受未知的结果;而保送相对来说就轻松许多。有了这种惰性想法之后,复习的动力就自然而然地下降了许多。但经过仔细的思考,我最终还是决定放弃保送的机会,虽然付出不一定会有结果,但我知道不付出一定没有结果,前方虽然未知但值得自己再拼搏一次。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接下来的日子我时刻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也就是这句话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一路走来,发现考研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到了最后不管结果怎样,至少我们曾经努力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后悔曾经的选择。我们之所以会犹豫要不要考研,是因为对于未来,我们有太多的不确定;对于人生,我们有太多美好的设想;我们之所以会迷茫,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哪一条路才会最辉煌,时刻担心自己走错了方向。但我要说的是不管你选择哪一条路,记住:每一条路都有独特的风景,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定信念、不要回头,并沿途欣赏周遭的旖旎风光,相信一定能开创出辉煌的人生篇章。

2012年5月10日,星期四,我在中科院从中关村校区开往玉泉路校区的路上,在从教学楼到实验室的路上。我的课程都在中关村校区,而实验室却在玉泉路,这一年的时间里,不知道有多少次从教学区到实验室的经历。

我已经不记得何时第一次坐上从教学区到实验室的校车了,但是那次去实验室,导师和我的谈话却铭记于心:“你现在是研究生了,研究生和本科生最大的区别就是要有独立自主性,本科的时候是在做题和考试,但是研究生阶段和本科阶段不同,就是要自己做一个系统。”回顾自己本科的四年,其实就是在走一条做题和考试之路,虽然没有了高中时的题海,没有了高中时的晚自习,但是每门课都要及格,成绩也要体面。对此我想出了一个形象的类比:

在小学,学生处于奴隶社会,老师完全占有生产资料——知识,学生各方面受老师管制;在中学,学生处于封建社会,老师还是完全占有生产资料——知识,学生受老师一定程度的管制,被约束在课桌上;在大学,学生处于资本主义社会,老师还是完全占有生产资料——知识,学生有了相当的自由,可以自主选课,去不同的教室,但是迫于考试压力仍然要刻苦学习;而在研究生阶段,学生拥有了生产资料。

“考试中心论”

按照上面的逻辑,研究生阶段就是真正自由的社会主义社会了,可是果真如此吗?我对研究生生活还是很迷茫。

又一次坐在从教学区到实验室的校车上,我心里惦记的不是实验室,而是即将铺天盖地而来的考试,学期才过半,考试就接踵而至,看来能在这条路上走的人必须高速行驶,适应快节奏的生活。然而当我再次见到导师谈起考试的时候,导师和我说:“考试成绩固然重要,但是研究生阶段更重要的是搞研究。”此时我心中的“考试中心论”开始动摇,本科的时候还是为研究打基础,因此学积分就是上帝,现在到了考试这个手段为研究这个目的服务的时候了,毕竟分数只是一个学术水平的度量,而不是学术水平的贡献,一个人的一生重要的不是通过考试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是通过科研为社会作贡献。

再一次坐在从教学区到实验室的校车上,第一学期的考试已经基本结束,我以放松的心情迎来了一项新任务——翻译一本书。这可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一条好走的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面临三座高山:晦涩难懂的英文,复杂曲折的内容和汉语表达的问题。“英语是精确的语言,十分擅长写科技论文。”在翻译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理解英语文章的关键是先对每个单词的本意有一个深刻理解,然后这些单词就好像一个大型机器的零件,要理解的是零件组装后零件之间的关系,还有每个零件的实际意义在其本意的基础上有何偏差,这种偏差是“万变不离其宗”,离不开它的本意的。掌握了上述规律,似乎理解英文容易了一些。对于翻译的内容,都是出自本领域专家之手,我一个新手理解内容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技术与科学不同,科学只是研究自然世界中存在的真理,而搞技术的人不仅要懂科学,也要懂人文”。技术归根结底是要用科学的力量为人类服务,它是脚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只船的。明白了这一点,我对待翻译的书籍抽丝剥茧,划分开其中所涉及自然科学和涉及人文科学的两部分内容,终于发现:“原来这本书不是只有专家看得懂。”

最后是汉语表达的问题,“汉语是模糊的语言,擅长写散文和诗歌,不擅长写科技论文”。因此,如何用汉语表述文章意思,让只懂汉语的人也能精确地掌握文章就是我的最终任务,也就是我之前所有工作的最终目标。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很多,写汉语科技论文的时候首先要选好词,就是尽量选择那些意义比较单纯的,没有“二心”的词,然后组成没有“二心”的句子。就这样,一篇自我感觉还算良好的翻译文章就在我的大脑里和电脑里同时形成了,导师给我的评价是“相当好”。原来研究生阶段重要的不是九十多分,而只是一句“相当好”啊。

“科研中心论”

转眼间已经到了春节前夕,同学们大都回家了,在从教学区到实验室的校车上的人也变稀疏了,这一天,我又在校车上。即将放假,去导师那里等他分配假期任务。“中国的学生是中学紧张,大学、研究生相对轻松,而美国刚好相反,中学轻松,但是大学和研究生阶段都是没日没夜地干。”人的一生精力有限,中国人的精力都用在中学时代应付考试,真正对一生所从事的事业有很大作用的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却放松了,这构成了中国目前教育水平不及美国的原因之一。导师给我分配的任务是写一篇综述文章,要囊括近年来在一个领域内的所有文章。学术研究的路终究是不好走的,每一步都存在艰辛,但是这条路又必须要走,否则个人的价值如何实现,祖国科教兴国的战略如何结出累累硕果呢?写综述文章要过的第一关就是信息检索,现代的信息社会,网络上的信息浩如烟海,如何从中大海捞针,找到自己需要的那一缕信息呢?“信息检索有查全型和查准型两种,综述文章属于查全型。”我给出的搜索关键字范围正好是要综述的领域,分毫不差,得到了自己要的论文。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总结每篇论文的大意,一篇那么长的论文,要压缩为一小段话,一定是有损压缩,对信息不仅需要去掉冗余,还要去次存主,就是要抓到文章的创新点。综述文章的组织是下一个难题,虽然论文都是一个领域的,要把它们分门别类,合理安排也不是易事,这就要找到多篇论文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共同点的论文放在一类里。我的综述文章再次得到了导师的赞赏,考试成绩最多是给面试的考官一个初步印象,发表了文章才是自己受用一生的东西啊。

再一次坐在从教学区到实验室的校车上,已经是春天了,“一年之计在于春”,2012年的春天来得很早,我也要尽早为全年计划,争取新的一年有新的收获。紧张的课程学习又开始了,但是我对成绩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在意了,经过这半年多的研究生生活,我已经逐渐从 “考试中心论”转变到“科研中心论”。

研一即将过去了,过去的不再来,留下的只是回忆,前面的路才是我真正要追寻的路,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完成了本科生向研究生的转变,完成了科研能力的培养,完成了爱国主义的教育,走过了人生漫漫长路中的重要一环。

我仍然在路上,在那条熟悉却又陌生的路上,它是我这一年来经常走的路,但是,它每一天都在改变,当我再一次坐在从教学区到实验室的校车上时,校车没有改变,行走路线没有改变,司机仿佛也早已习惯这程式化的开车工作,但是我知道,坐在车上的人正在悄然改变,这个学校正在悄然改变,这个国家正在悄然改变......

 

 

天渐渐凉了,北方的秋天很短,昼夜温差也比较大,可我开始喜欢上这座城市的阳光,喜欢秋天里红的黄的叶子。

11月,考研的孩子们正在准备冲刺了吧?彼时的我,在那间诺大的考研自习室里,正在埋头做数学题,或许,正在发呆。

那一段考研的时光,是我大学里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因为有你的陪伴。

我总觉得我不是那种特别努力的孩子,我没有六点多就已经在操场上背英语单词或者背政治,也没有晚上学习到很晚,甚至坐在自习室里,我也不能完全静下心来学习,我好像总是在数着光阴,然后告诉自己坚持下去。

为了我自己的未来,也为了能跟你在一起。

时间,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好在我们彼此都有感觉的时候,我们相爱了。那一年,大三。同班同学两年多,说过的话屈指可数,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在一起了,我想,这就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吧。

大二的时候,就有了考研的想法,可真正付诸行动,却在大四上学期。我们相遇之前,你就已经签到了国企,而想要考研的我放弃了所有的工作机会。可是考研的过程中,我纠结了,有的时候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2011年10月的双选会,你签的国企会来招聘,我决定尝试一下。

那一次,你为了我,凌晨三点多就去排队,我很感动,也很心疼,可是生活捉弄了我们。那天,他们只招了本油田的子弟和两个研究生。当我打电话告诉你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好难过,真的好难过。

后来,我告诉自己:丫头,你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你一定要考上。亲爱的,三年之后,我再去找你。

考研的日子,三点一线,单调乏味,还要禁受各种外在的诱惑,如果没有你带给我的温暖和快乐,我想我可能真的撑不下去了。你给了我信念,也给了我力量。

南方的冬天,好冷。没有暖气,风很大。每天晚上,你都会来接我,你的手总是那么温暖,你的怀抱让我好安心,安全的把我送回去之后,你再回去睡觉。

我的数学学得不好,对政治的悟性也很低,每次我跟你抱怨说,好难啊,我都不会。你都会耐心地跟我说,宝贝,我相信你是最棒的!乖,加油!

天气好的时候,你会带我出去散心。自行车后座的我,靠在你的背上,总是欢快的像只小鸟,你唱歌给我听,我在后面轻轻的和,那样美好的时光,所有的烦恼都抛诸脑后了。

亲爱的,我想你啦。一南一北,我们只能隔空思念了。

不刻意去想的时候,我真的没想到那时候的时光如此简单,如此美好。因为有你的日子,我忘记了时间的存在。

当我坐在国科大的教室里,偶尔还会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我真得考上了吗?

2012年1月1日,眼看就要考试了,不争气的我竟然生病了,发烧、感冒一起来了,打针、吃药,就盼着早点好起来,可能是天儿太冷了,一直到考试的前夕,我的病还没好,之前的计划都打乱了,一个星期没看书,政治都还没背。走上考场的那一刻,我想,我只能孤注一掷了。

那几天,你为了照顾我,吃了不少苦。你没有抱怨,你只是心疼我、担心我。如果没有你无微不至的照顾,我真不敢想我能不能顺利的参加考试。

查分的时候,我紧张的直发抖,听到分数的那一刹那,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虽然没那么好,可也没那么坏,至少还有机会。

还有最后一关,复试。

那是我第一次来北京,你陪我一起来的。

灰蒙蒙的建筑,几乎没有绿色,干燥的空气,看到北京的第一眼,我觉得我不适合这里。

笔试之后,要等好几天才面试。你住在朋友那儿,让我好好复习,晚点儿再过来找我,你的朋友要上班,白天你就只能一个人待着。那个时候,学校开始做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啦,你想都没想就陪我过来了,你不放心我一个人。

好不容易等到了面试,别的组都是面试完了就出成绩,可是我们那一组,不知怎么等了很久。那天下午六点左右,我们刚到鸟巢,招生办给我打电话说,我没有录取,让我准备调剂。

你握着我的手,告诉我不要难过,还会有办法的。

那一刻,我好害怕,也好绝望。还好,有你在我身边,给我勇气。

现在,我开始庆幸,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开始喜欢这里,我想这里的环境更适合我。

亲爱的,一路有你的陪伴,真好。

也许,很久以后我们才能见面,可是我们的爱,一直在线。

我想,那一段考研的时光,花多少钱我都不想再重来一次,可是那一段关于你的记忆,谁也偷不走。

让今天把明天变特殊,未必因为幸福,因为我们努力不服输,从来不曾退出。                  

                                                          ——题记

 一年,于热恋的人,是短暂而甜蜜的幸福;于备考的人,是疲惫而充实的挣扎;而于我们,国科大研一学子而言,是大学毕业后跌宕期的沉淀时间,是从知识向科研启程的过渡阶段,是成长期、转型期、成熟期。上课、文献、作报告是正餐;出游、蜜恋、睡懒觉是甜点;丰富实用的科学讲座,趣味纷繁的社团活动,别致新颖的业余项目,都是研一这一丰盛大餐所包罗的菜品。满意度与口味、座次和个人选择有关,但毋庸置疑的是,每个人都参与、并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享受了这独一无二的大餐。

就在几天前的项目组会上,老师提醒我赶紧定下自己的研究课题。我回答说,还早呢。老师好笑又好气,你以为你还是研一的新生啊!是啊,已经不是新生了。幡然大悟,研一就这样到尾声了,要流逝了,抓不住了。犹记得初来报到,太阳很烈,心很澎湃。跳动的汗珠演奏不知名的跑调音乐,使我欣喜得找不着北。从此,扣上研一新生的帽子,欢呼雀跃地接受着。

一直标榜自己是“热心的群众”。小武同学说,你是我在国科大见过的最有活力的女生。我其实是个懒人,只不过稍稍热心那么一点点。作为支教社的活跃分子,很多项目都有插足,但最遗憾没能将支教进行到底。作为记者团的“酱油”成员,上半年挥挥洒洒几十篇,至少量上有心理安慰,想想也满足。

我是一个眷恋北的南方人,祖先是南下的北方人,我要回归,以高傲的方式,所以选择38个小时火车之遥的北京,来到国科大,延续与地球科学之约。第一次看到石景山区的名字,我心里很是奇怪,我怎么从一个山区(家乡是云南文山,顾名思义,很多山的意思)到另一个山区了?把这个单纯的疑惑说给同学听,差点没让人大牙笑掉,“人家石景山是一个区好不好”……现在我的心里,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就是我家的地址。每次出门返回的时候,地铁或是公交,听到播报玉泉路站,会觉得格外动听和亲切,心里很有归宿感。大街上远远看到教学楼顶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几个大字,心里就特别放心,觉得家就在不远处。这个面积不大的园区,却见证了一届又一届的国科大学子从这里出发,走上科研之路。这个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一年,承载了我们无数的欢乐和温暖,感动和幸福。

欢乐      生命之本原

意外加入记者团,却无心插柳柳成荫,甚至获得第一期记者沙龙的优秀记者荣誉,当然这是后话。记者团的迎新晚会我印象最深,主持人给力,节目串得好,气氛很high,奖品很丰厚,回忆很美丽。

国科大除了科学方面遥遥领先,课余生活也绝不落伍。“非诚勿扰”交友晚会,火爆得我想旁观都没挤进去。每周五的舞会,五彩的灯光,铿锵的舞步,优秀的舞者,卧虎藏龙。各种晚会,“微博墙”无比给力,马石庄副校长的歌声总能hold住全场。

温暖       生命之力量

支教社是我最初的选择。公益是一盏灯,能点亮最黑暗、最偏僻的穷乡僻壤。在高度发展的首都,也尚有许多绽放在城市边缘的花朵——农民工子弟,他们需要公平的起跑线,需要一视同仁的关爱。我成为他们的品德课和科学课的代课老师,为他们整理图书馆,跟他们一起庆祝节日。

除去成长环境不优越的孩子,社会上还有一个特殊群体,先天的缺陷使得他们不能拥有正常的生活,他们同样需要爱和帮助,需要更多的人给他们传递温暖和人间的真情。这就是义工存在的全部原因。曾跟随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同学去拜访过一户这样的人家,深知义工的辛苦和伟大。正是这些默默奉献者,在传递着生命的力量。

“暖暖平安夜,融融圣诞情”——作为学生会文艺部长的室友,我非常有幸给文艺部的圣诞夜活动取了这个标语。当晚的大红色主调,可爱的米老鼠,振奋人心的竞技游戏,足以在寒冬里的国科大,燃起一丝有温度的火焰。

感动      生命之重建

身教言传屡试不爽,用自身的示范更能激起人内心的感动和共鸣。支教社志愿者付出的,是时间、精力和爱心;收获的,是生命的感动。一张简陋的自制卡片,几个歪歪斜斜的字,从孩子小小的手上接过,却是最能打动志愿者的心。因为温暖,所以感动;因为感动,继而创造更多的温暖,这是比宇宙碳循环还要重要的能量循环。传承的是美德,重建的是以善为本的生命信念。

幸福      生命之真谛

幸福,就是学会感恩和满足。做完一次报告,哪怕只得到老师一个赞许的眼神,几天不眠不休的精神欠佳也会恢复至满血状态。学完一门课程,尽管考试中免不了几处小的失误,绞尽脑汁的两个月钻研书本始终是值得的。不论处在生命的哪一个阶段,也无需用成就大小来衡量业绩,只要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对自己的作品,有所满足,也期待下一次的更好,那么就能拥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幸福。

来到国科大将近一年,点滴的绿色都是回忆的触笔。我们的校园很小,小得从正南门到高能所,慢悠悠也只要十分钟;我们的校园又很大,大得从细胞到宇宙,囊括几十个数量级的研究尺度。我们的生活很单调,特别是考试时期,基本又恢复为考研的三点一线生活;我们的生活又无比丰富,德智体美劳,只要你有心,就有你的舞台。我们的同学很呆,呆得出口就是,元素、分子、物种、岩石;我们的同学又很有才,美食达人、音乐王子、溜冰健儿,话剧才女,比比皆是。

若干年后,研一这一年,会慢慢占据我们记忆的一部分,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就像婚纱摄影在国科大取景的情侣,想来是将最美定格在这里。

国科大,我来过,我喜欢这里。时间或许冲淡感情,但终究抹不去回忆。感谢食堂,解决饿肚子的问题;感谢运动场,编织一道充满朝气和生命力的校园风景线;感谢老师和同学,在我最年轻最有活力的时刻,与我一起,你们的鼓励、鞭策和教导,令我更好更强大。感谢国科大,在最合时宜的时间和地点,收容我,给我机会,让我成长。你永远是我心头的一弯月亮船,是我最美丽的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