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晚19点,M129期明德讲堂在玉泉路校区阶一6教室如期举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医史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朱建平以“我的科研人生”为主题为同学们做了精彩的报告。

朱建平首先给大家讲述了“立志、责任、爱国”,运用了“只争朝夕”、“人生短暂,珍惜光阴,做有益事,做有用人”等各种名言警句与大家共勉。在立志方面,他用三个字“定、随、舍”来概括,告诉大家“、人生目标适时调整、学会舍”;在责任方面,他告诉大家要“在其位谋其事”;在爱国方面,他说“医学是无祖国的,但医学家是有祖国的”,并且强调爱国不是一句空话,而要付诸行动。其次,他介绍了自己26年来在中医史学、中医术语研究方面的科研体验,告诉大家在科研工作中一定要做到“坚持、坚韧、坚强”。他还给大家详细地讲授了“如何选题”,强调了“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的重要性。最后他用“儒、道、佛”三种思想阐述了人在青年、中老年、晚年三个阶段应有的三种精神境界,年青时自强不息,只争朝夕;中老年恬淡虚无,顺其自然;晚年心静如水,视死如归。

演讲的最后,同学们积极踊跃提问,朱建平都做了详细的回答。

朱建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主持多项国家级研究。有关成果先后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科技奖、著作奖等各种奖励15项。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医药科普等文章120余篇,独著及主编《中国医学史研究》等30余部书籍。在中医史、中医药术语研究领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很多时候,我们都想有个人知道我们好不好、我们在恐惧什么。而不是,盯着我们惊慌的表情、迷茫的眼睛,只做远远的旁观,以不亲近的身份聆听我们脆弱的声音。

很多时候,我们都想有个人知道我们行不行、我们在害怕什么。而不是,一味指责我们笨拙的动作、愚蠢的理解能力。你可知道:你轻微的不屑、不经意间的嗤鼻,浇灭的是我们满满的期待,以及想在你们面前表现良好的渴望。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想做好、学好、听好。像竹子拔节样,那些环有深有浅。我们真的是漫步于深水中、冷暖自知。你们优雅的步调、平稳的呼吸,温和的表情,我们羡慕不来。只能在后面沉重的牵扯步伐,尽量跟紧、跟紧……

很多时候,我们也想出色、冒尖,让你们刮目相看。原本上帝造人、人人平等。可是三六九等却以群分。或许是自甘任命,我们依然在喘息着、哪怕闹腾着。我们存在于这个世间,就该获得多一些的鼓励和理解。

很多时候,我们把一些低落浅埋在转身的背影里。你们看到我们灿若千阳的微笑,是万千叮咛的坚强在作祟。

很多时候我们介意了,却摇头说没事。很多时候你们说痛了伤口,却无所谓微笑。很多时候我们口是心非,你们却理所当然。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害怕守在你们身旁,因为你们的光芒唤醒的只是蜷局在身体里那个叫自卑的玩意。

很多时候,我们想静静地想明白欲望的起始。因何而起、因谁而生?在这样黑白不分明的世界里寻找不会变黄的白色,那么绝望。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孤独,并不是没有人在身旁、没有人关心。而是,那个有着光芒的人离自己太远。

很多时候,我们发脾气、使性子。其实是对自身恼火:为什么不能优秀得更多一点?为什么那些毛病、缺点全部入了你们的法眼?安慰自己最多的一句话:哪怕落后一点,只要还有希望、还有肯定,是能够追赶上的。我们不想重复夸父追日的悲剧,也学不来他那样的壮观和苦情。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莫名其妙地睡不着,在想以后的出路。不是杞人忧天,不是自寻烦恼。有些心事,它,在心里生了根。

很多时候,敲打文字,不是记录感情,而是描述心情。很多时候,它们不代表什么,不是宣言不是愤青,只是最真实的独白,在属于自己的黑夜,编织午夜阳光。

11月3日,随着最后一声哨声落地,2013年度武汉教育基地“小洪山”杯篮球赛完满收关。武汉植物园篮球队作为六支参赛队伍之一,经过激烈角逐,成功出线进入半决赛,但被水生所队所压,与决赛失之交臂,最后在季军争夺战中,顶住多名主力队员缺阵的巨大压力,奋力大战病毒所队却不能敌,最终获得本届赛季第四名的成绩。

篮球赛已然结束,打篮球的那些大男孩们却依旧在球场上跑来跑去、左攻右守。他们热爱着篮球,呼吸着因篮球跳动而飞扬的青春气息。他们因篮球而聚在一起,切磋球技、商讨战略、分享心得。他们打打闹闹,却在骨子里从不轻言放弃,相互鼓励迎接比赛。他们大大咧咧,却在球场上沉着冷静,奋力拼抢。球场上的他们正能量十足,每一个传球都利落潇洒,每一次起跳都果断决然,每一滴汗水都剔透晶亮。他们信仰年轻,崇尚奋进!

记者由衷钦佩这样一群充满阳刚之气的队伍,遂有幸约得球队队长赵状军同学,与其共同分享着这支队伍的喜怒哀乐、成长历程,并记录下来与诸位共享!

人物名片:赵状军,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研究生,师从傅金民研究员。现任武汉植物园篮球队队长,个人爱好篮球、羽毛球。其人生信条是“拼一个个春夏秋冬,搏一声声无怨无悔”!

记者:赵状军你好!首先,请你作为队长,对自己的球员们做一个简单介绍,他们在打球上各有什么优势?

赵状军:今年,我们球队共召集了12名球员。中锋包天润,是武汉体院的篮球特长生,球打得相当不错;大前锋黄文俊师兄,移动速度快,投篮出手点高;小前锋韩飞,防守相当给力,篮板也不错;得分后卫苟君波,机动性强,意识好;在球队我司职组织后卫,其实在大学我更多的是担任得分后卫,速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我们的首发在几支参赛队伍中其实还是具有相当强的优势,而且轮换阵容中也有像杜奎、叶忠铭、吴昊这样投篮很准的投手,也有杨贤鵬、孟红杰、戴文魁、马百全这些机动性强的防守悍将。

记者:植物园篮球队什么时候成立的?组队有哪些要求?平时的训练又是什么模式?

赵状军:武汉植物园篮球队其实一直就有,没有比赛的时候大家也在一起玩。只是每当武汉教育基地有比赛的时候,我们才选拔一些打得好一点的队员。我们平时的训练都相当刻苦,训练项目有空中接力打板100次这样的团队配合项目,也有针对个人设置的挡拆配合和无球掩护配合。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被推选为植物园篮球队队长的?有什么契机?你又是怎么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队长呢?

赵状军:我是去年10月份当选武汉植物园篮球队队长的。当时武汉教育基地组织比赛,园里需要人带头选拔和组织球员训练,我平时打球多,对大家都比较熟悉,因此人教处蔡小丽老师让我负这个责。我当选队长后,给球队定了个目标,就是一定要带领植物园闯进决赛,因此特别注重平时的训练,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整个训练由包天润负责指导并严格要求训练质量。

记者:武汉植物园在武汉地区六个培养单位中学生规模算比较小的,而且又面临男生比例明显少于女生的情况,那么植物园队的优势是什么?相对于其他五个队,我们的劣势又在哪里?

赵状军:植物园的确是一个女生撑起大半边天的地方,男生不多,而且会打篮球的男生就更少。因此相对于其他五个研究所,我们没有任何身体上的优势可言。记得去年打比赛时,由于第一场比赛时间因雨顺延,我们是连续两场作战。由于没有协调好,同组的物数所队和测地所队都抢着要打植物园队,都想通过赢一场来鼓舞士气。就是这样一个小细节,彻底地激发了我们球员的斗志。虽然我们身体没有优势,但我们打得很团结,每个进攻和每次防守都全力以赴。我们没有个人的单打独斗,更多的是场上的默契配合,依靠的是彼此信任和团结奋进的精神。

记者:本赛季植物园队从小组赛打到半决赛再到季军争夺赛,一路走来,你作为队长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赵状军:篮球运动带给了我们太多的快乐。虽然比赛是为了好成绩,但经过去年的历练,我们的球队更团结、更稳定,在努力比赛的同时,我们队员更多地是在享受一起打球的乐趣和共同协作的感觉。

记者:本年度比赛植物园队在半决赛中败给水生所队,失去夺冠资格;季军争夺赛中又失利于病毒所队,仅获得第四名的成绩。相比于去年亚军的辉煌,有没有失落?

赵状军:失落肯定有。我们本来是奔着冠军去的,无奈在比赛过程中我们有好几个主力受伤或者出差,导致实力大打折扣。虽有遗憾,但队员们在场上全力以赴、拼劲十足,值得称赞和鼓励。

记者:请客观评价一下今年球队的总体表现,在技战术和配合等方面有何经验教训?

赵状军:今年球队的总体表现有些起伏,主要是因为增加了不少新成员,致使球队在配合方面缺少了一些默契。其实相比去年,我们今年球员在技术和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果几个主力不缺阵,我想我们的战绩应该会更好一些。

记者:面对主力队员的缺阵,你觉得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力量支撑着植物园篮球队走到最后?

赵状军:主力缺阵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轮换,尤其是最后一场打病毒所队,三个主力缺阵。面对比我们高大的对手内线,而且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我们的队员在心理上多少有些起伏。等队员放下心理负担后,几次精彩的进攻导演了一波9:0的进攻高潮。就是这种永不放弃的奋进精神让球队坚持到最后。

记者:对那些与你一道在球场拼搏驰骋的小伙伴们,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赵状军:还是我去年曾经说过的:植物园,好样的!我们虽败犹荣,我们来年再战!接下来,我们要把这种永不放弃的年轻心态和奋进精神带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记者:2013年度的“小洪山”杯篮球赛已经在这个秋天告一段落,这也是你研究生生涯的最后一场篮球赛事。作为队长,你有什么想告诉师弟师妹们?

赵状军:(呵呵)希望师弟师妹们好好学习,业余时间可以多参与各种校园文体活动。

采访后记:研究生的生活相比于大学本科阶段略微单调。读研的我们面临着很多的压力,对自我的要求也变多。在这样紧张的氛围下,我们需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抓住青春的尾巴,让它尽情绽放出绚烂的色彩,如同一直奔跑在篮球场上奋进拼搏的健儿们!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代表作,本书通过查拉图斯特拉在世间的一些经历和与人类的对话表达尼采自己的观点。查拉图斯特拉自认为是个救世主,想要拯救人间,但是世人却不理解他,把他当作傻瓜一样看待。我想,这也许就是尼采当时所处的境况,因为众人总是对于孤立外来的人抱着怀疑的态度。本书一开头,查拉图斯特拉就对圣者宣称“上帝已死”,这正是尼采的观点,可以说有些狂妄但也很大胆,有创新精神,一种不为世人所干扰的精神,一种想要救世的精神。在接下来,他向世人宣讲了如何做一个超人。在尼采的定义里,“超人”是人要“超越自我”,要发挥自己的无限的潜能,来提升自我。他通过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超人必定是大地的意思”,这是尼采世界观的一个表达——认为只有一个世界,就是这个“大地”。肯定这个世界,肯定人世间,主张灵与肉的统一性,一义而多元。反对宗教把灵与肉的世界剥离成二元世界: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即今世世界和来世世界,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把真实的世界看成假象,而把一个虚构的世界当作是真实的世界,从而否定人世间。尼采批判那些相信来世的认识人生的侮篾者。

我对这本书中的一些话非常感兴趣。下面就对这些话做一番自己的解读。

1、“人类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终点;人类之所以可爱,正在于他是一个跨越的过程与完成。”

人生是个不断前进的活动过程,人的存在如“千百桥梁与阶梯,投向未来。”人是个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主体。人世间是一个一义而多元的缤纷美好的真实世界,经过如此之热情与理性润育后的人生,就像一个壮阔充盈的大海,饱藏了“彩色的鱼虾”。这句话与生命哲学的观点有所相似,生命是生物体由生到死的体验过程,它是个过程不是终点,所以在生活中把握当下,珍惜现在,感悟生命这样才能获得无悔的人生。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没有静止不动的事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永不放弃,不要妄自菲薄,努力使自己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进步,随着时间的积累,量变总有一天会成为质变,我们会得到我们想要的,因此生活是要慢慢过的,急躁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有拥有一颗平静的心我们才能收获宁静和谐的人生。

2、“的确,人是一条不洁河。我们必须成为大海,方能容纳一条不洁的河而不致自污。”

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有很大的震撼,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了。是啊,我们都是一条不洁的河,拥有这样或是那样的缺点,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会不断接触不同的人,同时看到他们身上不同的缺点,我们要学着与这些人交流,就要学会容纳这些人的缺点,同时又不被他们的缺点所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为,才能做到与不同的人都能和谐相处。我们要勇敢承认自身的缺点不断完善自己,要有宽广的胸怀来接纳一些目前看似离经叛道的人和事。这句话与我国的古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有相同的意思。但是说着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这要求我们要不断的超越自我,包容所有林子里的各种鸟。而我们面对的最大的困难就是自己,我们不够狠心来通过磨难历练自己,我们看不清自己的优缺点,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去哪里,这又回到了哲学最初、最经典和最根源的问题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人要如何成为超越自身的存在成为可以容纳污水河的大海呢?并且人即使超越了自己也不要妄想超越自然——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大地”。

3、“他对众人所说的一番话,众人听了一笑了之,却只有那个走钢丝的认为是对自己说的”。

尼采认为生活在平静生活里的人们根本听不进去,只有在要走钢丝的那种危机时刻,才真正会开始反思自身并接受他话里的真意。这句话反映了人只有真正经历绝望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才能鼓足勇气去开拓新的大陆。这句话教会我们要居安思危,不要沉浸在幸福中。同时这句话也反映了尼采当时所处的一个社会环境,很多人并不同意尼采的观点,只有极少数那些处在绝望中无路可走的人,才会选择尼采为他们选择的路作为他们最后的选择,可见尼采也在自嘲自己的悲哀,自己对人类的绝望。反映尼采对人类绝望的另一句话:“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人的可爱之处在于,他是一个过渡,也是一个沉沦。”这章最后说这个进化的过程就好比在悬崖上走绳索,他爱那些所以走在绳索的人们,即使他们犯着不同的错误,但那都是进化的过程。但问题是,他眼前的人却不是那种正在走在绳索的人,这世界上太多人都还只停留在动物的那一端而裹足不前。尼采的悲观来自于他对人类的绝望,也正因为他不够自私无法完全的自我中心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正因为他在乎那些让他失望的人们才如此绝望。

4、“没有牧羊人,只有一群羊!每人都要平等,每人都平等:谁感觉不一样,谁就自愿到疯人院去。”

我觉得这句说的是现代社会的弊端。因为遵守着社会的规则,追求着平等人们慢慢变得相互保持着一定的空间,尊重但却又不容易信任。所以对柏拉图这样突然出现的牧羊人,在他们看来就像一个非常不一样不合群而应该进疯人院的疯子。只因为他试图劝道他们,改变他们的现状。大家都认为自己很聪明,虽然会互相争执却不伤肠胃。是说人类贪生怕死,缺乏坚持。对于追求真理,人们更在乎活得久一点这个问题。这句话与电影《穿越疯人院》要表达的主题相同。

5、“往前去,懒鬼,投机分子,苍白面孔!别让我用脚后跟叫你痒痒吧!你在这两个塔楼之间干什么?你应该在塔里面,应该把你关进去,你挡住了比你更有本事者的去路!”

这句话很清楚地表现出对弱肉强食的反驳。查拉图斯特拉心目中的即将成为超人的人类正是在这绳索上冒着生命危险前进着的人们,不管他们前进得有多慢,都是值得尊重的。而这句出现的在后面催促并看不起弱者的人直接导致了前者悲惨的坠下绳索并死亡,这也同时表现出人心理的脆弱。查拉图对即将死去的坠落的人说没有魔鬼,没有地狱。你的灵魂将比你的躯体死得更快。那人不信任地抬起眼睛看他。“如果你说的是真理,”他然后说,“那么我即使失去生命的话,也是什么都没有失去喽!我不比一只人们又是揍,又是用少量食物喂养来教它跳舞的动物高明多少。”“可是并非如此,”查拉图斯特拉说;“你把危险作为你的职业,这没有什么好轻蔑的。现在你为了你的职业而毁灭:为此我要亲手将你埋葬。”这说明查拉图斯特拉并不在乎人死了以后会怎么样,即使一切都消失了也没什么重要的,“是你怎样的活过,跟为什么死去,在那些人看来我不过是介于疯子与尸体之间”,这是查拉图斯特拉的自嘲,正因为他清楚的感觉到想用自己的意识影响改变别人的意识有多难。

6、“我明白了:我需要同伴,活的同伴 不是死的同伴和我想去哪里都随身背上的尸体。

我需要的是活的同伴,他们跟随我,因为他们要跟随自己前往我要去的地方。查拉图终于明白真正的同伴不是一个什么都附和跟随自己如果死人般的人,真正的同伴,朋友是一个跟自己有着同样的目标并因此而跟随你的活人,有着自己想法的人。而人,即使身为一个带领众人的牧羊人,也同样需要同伴,而那羊群中也可能有着成为同伴的人。这句说出了朋友的真正含义。

以上是我对文中最喜欢的句子的理解。本书处处反映尼采对人类的绝望和对自己的自嘲,一种近似疯癫的状态让读者看清世人的真正面目,充分表达了尼采的观点。

总之,这是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是读尼采必读的书籍,也是会让我们受益匪浅的一本书。

小时候我喜欢听故事。

我妈说小时候哄我睡觉,大人已经困得拿不起书了,我还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扯着爸爸的袖子:“然后呢?”小时候的故事里世界上的美好事物都永远待在一起,比如美丽的公主和英俊的王子,当然还有雪白的兔子和温柔的小鹿,苍郁的大森林,华丽的宫殿,深邃得像眼睛一样的湖泊。而故事里的坏家伙们都会死掉,惊恐的喊着“哦,不!”然后摔下悬崖。

长大了,故事开始变复杂了,书里的故事不再都是甜蜜的结局,而小伙伴偷偷咬着耳朵讲的故事,也有了各种各样的情绪,湿答答的雨季和迟来的花季在故事里浸满泪水,幸福像小朵的烟花,一闪一闪,勾着姑娘们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故事里来。

前段时间《致青春》上映的时候,有个很久没联系的姑娘突然给我留言,她说《致青春》是你的故事,我看电影的就在想,看啊,你就是郑薇。我惊讶,因为我在这部片子里找到的自我定位是朱小北,我笑着跟她解释,我不是当女主角的料,能跑个龙套就很幸运了。她沉默了一会儿说,可是在我心里你就是女主角啊。巧的是,我常常会翻看一个姑娘的微博和空间,咀嚼她的每个句子,她是我从小到大的好友,在我心中是光芒万丈的女主角,活泼、犀利、温柔又勇敢。我得意洋洋的时候她能一盆冷水浇醒我,失意恐慌的时候她抱着电话蹲在宿舍走廊里跟我煲几个小时的电话粥,听着电话那头空荡荡走廊里的回音,小心脏就踏踏实实地落回心里。

你看,我们的故事里的主角往往不是自己,而光芒万丈的也总是别人眼中的我们。不管怎样,能看穿自己所有狼狈和不堪的也只能是镜子面前那个唯一的你,形形色色故事里的虚幻与真实,也只有自己心知肚明。

所以长大的我,习惯了沉默地听故事。

故事里的是是非非,没有流泪、流血的主角来亲自讲述,只有一句神秘的窃窃私语:“哎,听说那谁谁谁……”,就像从花斑豹的身上揪下一撮毛,从维纳斯的脚下捧起一粒沙,从拿破仑的衣橱里翻出一本低俗小说:你以为你听懂了的故事,其实那只是沾染了太多情绪的道听途说。

有一段时间好为人师,喜欢听各路大神讲身边各种狗血的故事,然后冒充知心姐姐端上一碗心灵鸡汤,热气腾腾五味杂陈,哄着哭成泪人似的失恋者趁热喝下,或者和伤痕累累的暗恋者一起品尝。总之,讲了很多自己也做不到的大道理,换来患者们“妙手回春”的鲜红锦旗。然而花团锦簇烈火烹油的热闹之后,却什么都留不住。故事里的人儿和现实中的人儿差别那么巨大,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另一个则匆匆丢下一堆乱糟糟的情绪就转身离开。再后来,我就喜欢只看不说,故事嘛,听听就罢了,投入自己的感情在别人的故事里总是那么无谓又可笑。当惯了冲锋陷阵的勇士,也要有一段躺在晃悠悠的藤椅上喝茶的悠闲人生。

终于还是没能成为小时候的自己希望成为的写故事的人。虽然听了很多故事,也可以信手捏造出五彩的故事,可最终还是愿意花时间好好整理自己的故事。我想,我们都只是一个个生活在流光溢彩的故事世界里再平凡不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