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吴登生,今天很荣幸能代表获奖同学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学习经历和成长感悟。首先衷心地感谢导师徐伟宣研究员、李建平研究员和各位老师给予的指导和帮助,也感谢携手并肩、共同努力过的同学们给予的支持和友爱,因为有了你们的鞭策与鼓励,才能让我获得这个奖项,才能支持着我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不断地奋斗、不断地进步。

我是2008年进入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入学前,作为80后的我,一样有着同龄人的烦恼,一样面临着就业和房子的未知,一样担心自己会成为“啃老族”、“月光族”、“蚁族”,一样会对博士生活和未来产生迷茫,但是三年的学习科研经历,彻底排除了心中的犹豫和不解,让我坚定地意识到这段科研生活对于我人生的意义。虽然过程中会有许多的困难和磨练,但正是这三年宝贵的学习生活,让我体会到专心科研的喜悦,教会了我去寻求未知的乐趣。在与课题组一起探索和历练的过程,让我慢慢将之前的迷惑化解,更加坚定和执着的选择科研这条路。今天在这里回顾这段刻骨铭心的学习经历,我很激动,并将其总结为两点体会。首先,兴趣是学习与科研的最大动力,要培养自己的研究兴趣。我是跨专业学习,刚进所的时候,导师安排我加入可信软件风险研究课题。面对这个崭新的课题,没有退缩和放弃,而是积极主动和导师研讨、借鉴师兄师姐们的经验,了解它认知它,慢慢就会发现课题的可爱之处,就会在这个领域上投入兴趣与热情。其次,学习与科研过程中,需要良好的团队合作。导师以坦诚直率的性格、开放的眼光、将我们研究团队融合成一个和谐、团结、奋进的集体,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安心、快乐地成长。

学习科研过程中也有很多感悟,我借用徐伟宣老师在我们毕业讨论班上总结的三点要求与大家共勉。

首先是珍惜时间,正如前人所说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时间是开展所有工作的保证。总的来说,学习科研时间还是紧迫的,这就要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时间,投入到科研过程中。比如在看文献看到疲惫的时候,可以去和课题成员一起讨论项目进展,可以去给亲人朋友打个慰问的电话,再以愉悦地心情和饱满的精神回到文献中来。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有次研究所组织提前,在排队等待化验的过程中,我们所好几位老师拿出打印的论文,在研读文献。老师们这种分秒必争科研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我。此外,要合理有序地运用时间,按照计划统筹安排是很必要的,充分利用各种时间碎片,去学习工作,提高科研效率。

其次是明确目标,在科研过程中我们应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有创新潜力的又需要一定勤奋和努力的课题,这可以避免枯燥乏味。一旦明确了目标,就将坚定的执行,不再随波逐流,随意动摇更改。因为只有方向明确,才不会逆风行舟。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可以量化的,能准确地知道达到什么样子才算真正完成目标。一个明确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包括长短期的时间规划,以及完成目标的具体时间和最后期限,没有最后期限,可能会出现拖延现象,最后完成不了目标。

最后是敢于尝试。科研过程中会偶然发现很多异常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敢于尝试,突破传统观点的束缚,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努力创新。管理科学领域著名科学家华罗庚先生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华老希望自己深奥的学术能为工农业生产生活直接服务,但他的专长是数论、多复变函数论等,这些高深的数学理论,怎样去和工农业生产直接联系呢?”华罗庚开始从每一个数学分支里分析,尝试用数学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最终建议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取得了巨大成就。华老的事迹也告诉我们这些后人在科研的过程中应该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一如既往地秉承珍惜时间、明确目标、敢于尝试的原则,努力做好科研工作,以优秀的成果来回报老师们的恩情。

我是来自电子所的2012届博士毕业生刘悦。今天在这里接收这一份荣誉,我感到无比的荣幸。我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刚刚进入研究生院的激动心情,在研究生院这五年求学的时光,这是我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承载着我人生最宝贵的记忆。这五年,有苦也有甜,有喜亦有愁,今天在这里,我们所有的努力最终能得到肯定,首先要感谢科学院,感谢研究生院,感谢电子所给我们提供了优秀的科研平台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里,我们的知识得到了增长,我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中科院“博学,笃志,格物,铭德”的院训,电子所“创新、求实、团结、奉献”的所风,时时刻刻激励着我,并将深深影响我今后的人生。

感谢我的恩师邓云凯老师。邓老师严谨细致的治学风格,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忘我的工作精神、渊博的学识和宽厚正直的高尚品格让我由衷钦佩,为我树立了优秀的楷模。他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和对学术研究敏锐和前瞻性的眼光,都让我在学习中获益匪浅。他从科研精神、工作态度、学术眼光,业务水平等多个方面,给了我很多灵感和启发。感谢王宇研究员,他在我博士最后两年直接指导我工作,他敏捷的思维,广阔的眼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是我这两年来不断进步的源泉。他务实求真的科研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勤奋进取的工作精神永远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特别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对我学业不遗余力的支持和对我生活无微不至的关爱!无论面对学业还是生活,他们都给予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不断前进的动力!感谢我的同学们,我们在这五年的时光里,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你们为了带来了灵感和坚持的勇气!感谢同时感谢所有亲人朋友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感谢他们对我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帮助!

对于今天在这里的所有毕业生,都已经为自己的学业画上了一个句号。这一路走来,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是非常贴切的。我相信在座的同学也有不少的人跟我一样,读博生涯的开始是伴随着迷茫和困惑的。毕竟从大学到研究生阶段的转变是本质性的,这是一个从锻炼学习能力到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从此就完全告别了纯粹的在老师指导下学习的阶段。我也听到过很多人抱怨导师对自己的指导太少,其实并不是导师指导的少,而是你对研究生导师的职责期待根本就是错误的。研究生阶段,导师充当的是领路人的角色,他们给予我们的是宏观的指导和方向上的把握,越是优秀的导师就越不会事无巨细的、手把手的教学,我们正是需要自己摸索,才能最终锻炼出独立科研和工作的能力。记得有一句玩笑话说:读博的过程就是把导师培养成院士的过程。但是如果你真的能够你导师的职业生涯起到了推动作用的话,那么你的导师一定把你培养成了一名无与伦比的研究生。记得我在刚刚入所,自主选题的时候也觉得不太适应,但是通过了自己的调研和与导师一遍一遍的讨论,虽然最后几个课题被先后淘汰,但是这个过程使我对相关领域的现状、趋势有了比较明确的了解,为以后科研工作的展开还是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因此,即使自己摸索的过程中,我也碰过壁,走过弯路,但是我依然感激导师给我这样的机会。这样的经历让我认清自我,明确方向,摸准自己的长处,明确志向,在人生也有了一个大方向上的初步的规划。当然我这里所说要锻炼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并不是说不重视导师的作用。导师是我们的学业乃至未来的事业上的指路明灯,他们有着敏锐的学术眼光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常常我们自己纠结很长时间想不通的问题,导师的几句点拨会让我们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其次,要虚心请教,勤于沟通,学会从自身外部获取信息。除了自己的导师,还包括身边的其它老师,师兄师姐,同学以及文献和资料等。我们身边有太多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能向他们请教和交流,使我们的宝贵财富;与师兄师姐、同学的交流和辩论也是科研学习和进步的一项重要手段,往往会让我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文献资料是我们科研学习的重要资源,能让我们了解前沿的技术,把握学术发展动向,另外文献资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通过邮件等方式和相关研究领域内的优秀科研工作者交流的机会,这种交流经常会让我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三,我觉得研究生应该积极地、尽可能地参与各种科研项目,这是提高业务水平,积累实践经验的肥沃土壤。项目攻关的过程中,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挑战,当然也伴随着无限的机遇,会大大开阔我们的眼光,提高我们看问题的高度,这样的科研成果,包括论文、专利也更有实际价值,也有更高的命中率。另外,我觉得除了明确的主攻研究方向之外,尽可能的涉猎一下相关领域的知识,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提高科研能力。多参与实际项目对知识的全面性也有很大帮助。

最后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刻苦钻研的科研精神。任何成绩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再有天赋的人想要成功,都得先用功。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科研的路上需要坚强的心和坚定地意志。研究生院为大家提供了优秀的师资力量,科研环境、科研氛围,以及充足的项目支持,持续的努力一定会带给我们杰出的成绩。

学业的结束仅仅是职业生涯的开始,我们不能止步,未来有更多的高峰等待着我们去攀登,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我们去战胜,学业的成绩为我们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激励着我们要更加努力,取得更多的成绩。

我很荣幸能第一个站在这里讲一讲我自己的故事。我想说我能获此殊荣,多多少少就像我会第一个站在这里是一样的,可能是因为我的名字笔画少,并不代表我比其他人优秀多少,而是因为一点点运气加上耐得住寂寞。

我叫白文理,半年前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其实在保送进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之前我是不怎么了解这个地方的,只是在少年隐约的记忆中憧憬过中国科学院的大名,依稀记得那是我年少时所梦想的科学殿堂。踏入科学院的校园后,科研工作与日常生活融为了一体,一个又一个从实验室夜晚而归的日子让我渐渐体会到这里成为科学家园的温暖。时隔未久,如今回想,时光如飞,百感交集。当我离开科学院的时候,心中的感受是多么复杂,相信在座的同学们已经或者终将有所体会。年轻的我们,回头看到的总是美好与后悔的纠缠态。寂寞与忙碌是不变的主旋律伴随着偶尔沮丧迷茫的无奈插曲;平淡和枯燥作为短暂的休止符让我们在吹响奋进号角的同时不至于无气可喘;失落与挫折交替变换着节拍,汗水与欢笑将一个个片段连结起来。五年时间的学习与生活虽然很短暂,就像一首歌,一曲唱,千回百转,唱一曲,便岁月如风。但毕竟人生要往前方走,离开的时候我就认定这不过是我人生中又一个重要的起点,后面的路还很长。

站在这里,我想我并不代表谁,因为我非常满足我有这样一个机会代表我自己,感激在那些过去的酸、甜、苦、辣的日子里陪伴着我,帮助过我,指引过我,或是给予我批评的人们。一定要感谢你的父母,和你的伴侣。其实和帮助你前行的人相处并不需要太久太频繁,就像我的导师陈良惠院士对我的教导和鼓励一样,总会出现在人生中最需要的那一刻。我无法想象科研和融合着科研的生活是一片阳光普照的金色大地,我只能说真正的科研就像在未知领域的大海航行,总是漫长漆黑的暴风雨过后,你才能欣赏和享受那么一点绝世美景。我了解并不可能总有人与你在黑暗中一路同行,相比之下,我更愿意相信我在黑暗的前行路上不会永远一个人。我每次看到伫立在我们研究所门口的黄昆先生的铜像时,就明白大师和教诲你的人不会陪着你一步一步地走,往往只馈赠予你他们的精神,但这就足够了。在感谢那些启发过我们的导师的同时,其实我们更应该感谢那些没有启发过我们的教授,因为正是他们迫使我们自学。而从长远看,自学才是我们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能力,将成为我们今后成功的关键。

我前面讲到的运气其实也可以被理解为机遇,谁都不能否认机遇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稀缺资源。当我们所有的条件都完备、整装待发的时候,适当的机遇能让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事半功倍。我在半导体所学习,科研,选课题,申请项目的时候,每一个环节其实都是机遇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在入学的时候碰到了能够正确指引我的好导师这本身就是运气。

在科研学习上,我想讲一讲我的一个师兄,我想其实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这样的人,关键的区别是你决定向他学习还是只站在场外看他尽情发挥你只有几声喝彩。我的这个师兄,科研上很强。若干年前他也是院长奖的获奖者,现在他已经是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了。在与他相处的那段很长的时间里,他把他那种科研的精神耳濡目染的传染给了我,这里我用了“传染“两个字是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我有点受不了。后来我发现如果我们要从事科研,那就必须拥有这种精神。首先,他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拼搏的原动力,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而完全是他兴趣所在,当一个人在他的工作中能够追随自己的兴趣爱好,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周末的时候,他会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写文章,即使是跟我看电影吃闲饭的时候,他也会经常将观察和感受到的细小事物联系到现有的科研上,不论是发展方向上还是应用方法上,他总有那些奇思妙想,于他而言,生活与科研是不分家的。这一点上我想,科研与文学、艺术一定是想通的,他们并不是高于日常生活的存在,而是完全源于日常生活,抱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改善生活的初衷,科研才会丰满起来。这让我清楚了为什么《生活大爆炸》没有被拍成一部纪录片,而是拍成了一部生活喜剧的原因。其次,他的科研态度是正确的。我们的一篇文章在他手里修改的时间远远长于写文章的时间,可能的话他会重复你文章中做过的事情,确信你的方法是无误的,你的结果是可信的,当审稿人提出各种疑问和刁难时你都已经将应对方法烂熟于心。他会细读所有你文章中引用的引文,我相信很多我们的同学自己都不一定细读过自己的引文,但他会确认你引文的正确性,是否合适,或者引文本身的参考价值。这种对待科研的态度,是他传染给我以后,我才发现我是多么的幸运,可以同样拥有这样的态度和品质。

关于耐得住寂寞,很多人都提起过,我只想与你们分享一小段经历。当时我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做访问。刚到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生活不能自给,科研跟不上步伐,以及对家里的牵挂。为了不分心浪费时间,为了尽快融入当地的生活和实验室的工作中,我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贡献给了文献、计算、实验和与导师的交流上。带过去的方便面很快被吃光了,榨菜成了宝贝,后来有三个星期,煮燕麦成了唯一的供给品,偶尔看看《在日本留学的日子》就能温暖的一塌糊涂。熬过去了也就好了。当然科研的寂寞总还是存在的,因为你总是为了让别人认可你的结果而不停地努力,这种东西可能原本就不存在,可能与他人的理论或向往背道而驰,种种如此,甚至有时你自己也会彷徨,也不相信你正为之奋斗的东西。这时我们就需要一点忍耐,耐得住周围没有任何支撑的寂寞,坚持住自己的方向。这点经历只与同学分享,或与大家共鸣,可能你们做的比我更好处理的比我更快。当然,后来的科研与生活就一切自如了。

在科学院度过的这五年时间,一切都是那么让人难忘。我们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留在了这里,在心头堆积,在脑海里回荡。回想,有明灯指引有伙伴同行,我们为某个课题,某个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有幸为人类的认知或科技的进步哪怕添过半砖片瓦,那是何等的无上荣光,而这些都将成为我们记忆里的宝藏,给予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

我们在这里成长,最后我们又从这里重新起航。一些人进入了企业,一些人继续奋斗在科研道路上,一些人远赴重洋追寻梦想,也有些人开始转行。对于往后的日子,我想说,更多选择,更多欢笑。可能当我们白发苍苍、垂垂老矣时,我们仍为我们经历过的这段时光,以及为他人和自己做过的事感到自豪。

我想起一部电影里母亲对儿子的话“活在这个世界上,你要么做一个聪明人,要么做一个好人”,我知道,大家既然坐在了这里肯定都是聪明人,但做聪明人我想总不会是一辈子的事儿,那我们不妨试着再做一个好人,像黄昆,像邓稼先,像钱学森钱三强那样的前辈们学习。成为举世大家之后仍有坚定信念的人,取得辉煌成就后仍将其视为起点的人,我想这就是我们心中的好人。希望以此与各位同学共勉。

我是微生物研究所三年级博士研究生刘树文,非常感谢中国科学院大学给我这个机会,非常荣幸的能够在此时此地和大家交流一些体会。

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的教育背景。2007年我本科毕业于南阳理工学院生物化学工程系。在座的绝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没听说过我的母校。南阳理工学院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在高考网2012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上排名第582位,属于全国前600强的高校。2010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生物化工专业,2010年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同年9月份,以倒数第一的初试成绩考入微生物研究所。通过在微生物所两年的学习,获得了保罗生物科技优秀学生特别奖,并且能够和这么多优秀的同学一起交流我的体会,我感到万分荣幸!

我首先要感谢导师温廷益研究员,他非常注重科研素质的培养和研究方向的选择。优良的科研素质和正确的研究方向,使我在进入微生物所以后受益匪浅,进步飞快。

首先,温老师经常强调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要经常沟通交流。考博网上报名不久,温老师就打电话询问我的硕士工作背景以及我对工业微生物领域一些问题的看法。后来在初试和复试结束之后,温老师又给我打过几次电话,探讨研究方向。后来我的同学知道此事后,说中科院的博导竟然会放下架子主动联系你,真是佩服。考入微生物所以后发现,导师不只是在研究方面,还经常与学生探讨时事新闻、生活琐事以及职业规划的问题。我以前是一个比较内敛的人,后来渐渐发现,及时的沟通交流对自己的实验有很大的帮助:一,可以互通有无,找到最有效的实验方法和信息,提高工作效率;二,及时纠正工作失误,少走弯路;三、在相互讨论的同时激发灵感,获得新颖的实验思路。

其次,温老师治学严谨,注重细节。要求我们不仅要深入理解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清楚实验操作步骤的原理,思考实验细节。温老师会亲自示范,教我们练习扎实的实验技能,并且几乎每天都会去实验室三次以上,发现学生操作不规范会及时纠正。细节决定成败,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对于实验的顺利进展至关重要。

再次,温老师会针对每个学生的基础和性格制定不同的研究方向。刚进实验室时,温老师和我分析,发酵调控技术是产品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桥梁,是实验产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关键,也是目前研究所的短板,并且我在硕士期间从事过发酵方面的学习,所以希望我继续从事发酵工程方面的工作。但是由于自己认知程度的限制,我却执拗的认为另一个方向的研究对我更有吸引力。在争论了一两个星期之后,双方达成妥协,我同时开展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实验。两年时间过去了,我在发酵调控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而另一个方向的研究进展缓慢。

此外,再谈几点自己对研究工作的感悟。

第一,研究思路,即“idea”,决定研究的水平和价值,决定将来发表文章档次的高低。然而我经常发现自己和身边的大多数人,在研究思路的获得上投入的精力非常少,占不到总工作时间的十分之一。而我认为,至少应该花费大于40%的时间总结归纳文献,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寻找思路,制定方案,谋定而后动。第二,勤奋是高效的执行研究思路的保障。我的发酵过程调控实验,总共完成了一百二十批次发酵,每个发酵批次需要三天的时间。发酵需要夜间取样,所以就在实验室摆了一张折叠床通宵取样。通过一年半时间的努力,最终筛选到了最适的补料底物,建立了高效、精确、操作简单的控制方法,显著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成本。第三,团队合作。读研时间有限,而熟练掌握一门技术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的时间,所以技术层面上的团队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保障顺利毕业。第四,对待挫折的态度。可能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实验思路都无法通过实验得到验证,因此需要不断的调整、改进解决方案,而不是轻易的放弃。多一些坚持,就会增加成功的概率。

最后,我用实验室的一条标语来总结我今天的体会,“细节决定成败,改变决定进步”!

【新闻网讯 记者徐志双 卜红玲】12月14日早晨,石景山区迎来了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8点15分,笔者出门的时候,草坪里已积起3cm以上的雪,但是主干道上的雪已被清除,这无疑为师生们的出行平添了几分安全和便捷。

“他们好早啊,怪不得一大早就听到响声,还以为外面施工呢。”看到主干道上挥舞着铲子的工作人员,同行的朋友这样感慨道。原来早在不到7点,后勤部门的50余名人员就忙开了。“昨天晚上有大雪预警就部署好了,今天早上6点多就开始了铲雪工作。要不雪一堆积一踩踏就会结冰,很不安全”,维修部门的王志强跟记者简单交谈的过程中,并未停下手中铲雪的活儿,“每年都这样,如果雪一直下,我们就继续工作。”

感谢这些“马路天使”,他们默默无闻的工作给广大的老师和同学带来了“温暖”。有你们,白雪皑皑的冬天就更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