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忠植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任研究员,IEEE高级会员、AAAI和ACM会员、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人工智能技术委员会(TC12)委员、IFIP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工作组主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博士生导师。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80年9月至1983年4月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学习研究。1989年8月至1990年5月作为访问教授赴荷兰、挪威讲学研究。2004年赴澳大利亚合作研究。2005年在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开设数据挖掘课程。并担任《WebSemantics》、《Informatics》、《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杂志的编委。 几十年来,史忠植一直在智能科学、知识工程、分布智能、机器学习、神经计算、认知科学等领域兢兢业业,忘我工作,为我国智能软件的发展探索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专家系统工具OKPS 人工智能自1956年诞生以来,已走过了50个年头,对未知领域探索的热情,一直激励着人们不断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进展。其中,专家系统可以说是人工智能应用最成功的领域之一。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专家系统遍地开花,取得了许多可喜成果,然而,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并不理想。 史忠植根据当时应用中发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型的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史忠植带领着他的科研团队,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出专家系统工具OKPS(Object-orientedKnowledgeProcessingSystem)。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推广应用,OKPS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通用专家系统工具。目前,OKPS已在许多单位应用,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在建立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渔情分析专家系统中,OKPS发挥了关键作用。 同时,《海洋渔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服务系统》成果获得2001年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得200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多主体环境MAGE 在科研过程中,史忠植积极倡导分布智能的研究,负责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高技术的智能计算机系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史忠植发展了较完整的智能主体(agent)理论和技术,是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理论上,他提出描述智能主体行为的RAO逻辑,对主体的动态知识、信念、动作等给出了严格的刻画与描述;技术上,他采用一种构件式组装的多主体系统结构,设计了主体建模语言AUML;策略上,他运用一种基于约束传播的主体规划方法;应用上,他发展了面向主体的软件方法学和需求工程,把面向对象的CORBA技术扩展为面向主体的CARBA技术,这在软件技术上具有革新意义。此项科研成果———“知识信息环境KISE”———于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名列第一)。 史忠植也是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主体环境MAGE研制成功的第一人,并因此而取得了软件著作权,目前这项成果已在许多单位推广应用。 早在1988年,史忠植就发表了《知识工程》专著;1992年,发表了英文著作《PrinciplesofMachineLearning》,这也是当时国际上仅有的几部机器学习专著之一;1998年,他出版了专著《高级人工智能》。在中国科学院出版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下,2000年,史忠植发表了国内该领域第一部专著《智能主体及其应用》,并被国防大学等选用作研究生教材。 史忠植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作主题报告,介绍有关分布智能的研究成果。2000年10月,作为程序委员会主席,他成功地创办了IFIP第一次智能信息处理国际会议,也是IFIP世界计算机大会的8个主要会议之一。 知识挖掘平台MSMiner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国家竞争力,通过获取海量的信息并使其成为自身具备的知识更是至关重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忠植就一直钻研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方面的课题。 80年代,他提出属性论的公理化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概念聚类和归纳学习方法;随后,提出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聚类算法,能有效地用于海量数据的知识挖掘;基于信息几何和Fisher分,提出了一种新的贝叶斯分类算法;在粗糙集数据分析中引入包含度,提出了一种粒度计算的模型;与合作者一起提出了基于分类超曲面的海量数据分类法,该方法的挖掘精度和速度比支持向量机好,适用于海量数据挖掘。 2000年,史忠植在国内首次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挖掘平台MSMiner。2002年,史忠植在IEEESMC主办的机器学习国际会议上作了“MSMiner—数据挖掘平台”的主题报告,受到国际同行一致好评。 由史忠植主持研制的Web智能信息处理系统Ghunt,是一个网络信息智能获取与处理系统,也是一个网络信息智能获取与处理的完整解决方案。这种智能搜索引擎对用户定制专门的信息更为有效,与Google、Openfind、百度等搜索引擎相比较,具有明显特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2002年,史忠植出版了专著《知识发现》,被许多学校用作教材,广为参阅,并被读者评为5星级图书,一直处于畅销书的前列。 主体网格智能平台AGrIP 史忠植和同事们在面向智能主体的软件开发方法,以及关键技术和算法、智能语义Web服务、主体网格智能平台等方面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的动态描述逻辑DDL、面向智能主体的软件开发方法、主体网格软件架构和服务模式、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等研究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促进了软件开发方法从实体单元的被动性到主体自主性的转变,从执行的单一模式到协同工作方式的转变,从系统演变的静态性到系统演化的动态性的转变,从基于实体的结构分解到基于环境感知的自组织转变,形成了一套面向主体的软件理论、方法和技术。 其研制的主体网格智能平台AGrIP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协同性、可复用、分布性、智能性等特点,在安全、能源、环境、制造业、服务业、国防等众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在市场,这对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和知识产业的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多年来,由于成绩突出,史忠植获部委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大奖:1979年、1998年、2001年均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年来,史忠植发表著作10本,发表学术论文350多篇,为国家培养了40多名博士,100多名硕士。 进入21世纪,面对国际新的挑战和国家新的需求,史忠植又积极倡导智能科学的研究。他尝试从机理上探索人类自然智能的本质,为人工智能注入新的活力。 史忠植在信息技术领域开辟了我国智能软件探索之先河,在人工智能诞生50周年之际,他又踏上了智能科学的自主创新之路……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2006-03-10)

科技界有这样一句话:“吃海带不忘曾呈奎,吃扇贝不忘张福绥”。从最早的“八珍”之一,到现在市场上随处可见,扇贝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而这一切,有“扇贝之父”之称的张福绥功不可没。昨天在全省科技大会现场,张福绥将自己40余年来的科研生活娓娓道来,表达了一位老科学家对家乡的拳拳之心。 八旬老人心系山东科技 “省委省政府把这个大奖颁给我,我非常激动,也非常高兴,感谢大家给我这么大的荣誉。”虽然拿到了全省科技最高奖,张老在接受采访时的第一句话还是如往常一样谦和,“我个人并没有做多少工作,就是在大家鼓励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罢了。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做一些对山东经济发展有益的工作。” 张老1927年出生于山东省昌邑县(今昌邑市),今年已近八十高龄。谈话中,张老一直强调自己作为一名山东人对家乡的情感:“我是山东人,对山东发展一直非常关心。这次获得全省科技最高奖,我准备把奖金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继续搞好山东省的科技工作。” 从教书先生到“扇贝之父” “我是从山东大学水产学专业毕业的,当时被分配到广东教书。广东的水产品十分丰富,但缺乏科学的养殖方法。教书时,我总想到自己的知识不足,就带着学生到沿海向农民'取经’,想办法去学习养殖知识。”就是这样的一个“教书先生”,因为这样的原因,与海洋生物与贝类养殖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果说入门仅仅是机缘巧合的话,那么上世纪50年代末期,张老考取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研究生,并在1962年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专业博士毕业,则是出于对海洋生物学的热爱。“我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毕业后,刚开始搞基础理论,但随着经济和生产发展,这些大环境的改变也让我逐渐改行,专攻养殖的工作。” 之后,张老一直从事海洋生物学和贝类增养殖学研究。1982年,他首次从美国大西洋沿岸引进生长特快海湾扇贝,解决了扇贝移殖后的许多生物学问题,并在我国形成世界上第一个海湾扇贝养殖产业。上世纪90年代,他又引进墨西哥湾扇贝,现在南海已形成产业。目前,海湾扇贝的养殖已成为沿海渔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他也被沿海渔民尊称为“扇贝之父”。 “搞科技,关键要有思路” 谈及所从事的研究以及今后工作中的计划和打算,张老将自己的感受与本次山东省科技大会联系了起来:“张高丽书记的报告很重要。我们是做科技工作的,最关键是要有思路、有目标。山东省的科技现状怎么样,以后工作该怎么搞,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些问题在张书记的讲话中都能找到答案。而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逐渐考虑这些问题,并要行动起来了。” 张老也非常重视市场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市场的后续开发:“现在搞科技工作讲的是产、学、研相结合,而不是光坐在家里研究。现在我省的海洋生物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怎么解决呢?我认为现在我们需要搞海洋区域开发,饲养哪些水产品是最合理的,达到既不影响环境又有市场,经济效益还能最大,是今后要考虑的问题。现在有的海域状况好,有的则不是很好,开发时要有所选择。生产要与科研、经营、产业等联系起来,同时要形成市场,山东市场目前很好,完全有发展的潜力。” 张福绥,男,1927年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从事海洋生物学和贝类增养殖学研究,发展了中国海软体动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理论,系统提出并建立了贝类人工育苗和养殖工程化技术,是我国贝类增养殖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和贝类增养殖产业化的主要奠基人。曾获省级以上重要科技奖励14项,并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与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山东省优秀科技拔尖人才。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2006-02-23 07:51:19)


    □采访: 管载麟 贾宝余 肖洁

   □受访:成思危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

    11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成思危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教育本身有两个根本作用,第一就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另外就是提高全民道德文化素质。他告诫研究生,从事科研要认真地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尊重别人的劳动,在别人的基础上提出新思想、新观点。他勉励研究生要有远见、有决心、有恒心地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成为对国家、社会和人民有用的人才。

    教育的两个作用:育人与培德

    《大学周刊》: 您长期从事多种学科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开发,治学态度严谨认真,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奖项,在管理科学界、软科学界及化工界都享有很高的声望,是我国著名的软科学专家、管理科学专家和化工专家。您能否结合自己长期的科研和治学经历,从科学研究与自主创新的角度,谈谈您的切身体会?

    成思危:我觉得,科学研究本身就是要搞创新,科学研究首先要抱着一种务实的态度,要实事求是,从客观的事实中寻找规律。这里面我认为有几条比较重要:

    第一,要认真地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要如实地去分析这些成果。在一般情况下,我主张学生首先要学会查文献;

    第二,要尊重别人的劳动。如果你引用了别人的成果,你一定要说明,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一定要认真。对于一篇文献,你引用它了,有些数字、日期、情况可能要参考几个不同的文献,最后来做判断,这是因为有的文章不一定准确,另外有的观点不一致;

    第四,在别人的基础上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我一般讲话,喜欢用自己的语言,讲自己的东西。科学研究也一样,既要熟悉人家的思想,又要讲出自己的东西。

    《大学周刊》:您曾说要推进我国的自主创新,首先要发展教育事业。同时您还提出,经济发展只能保证我们的今天,科技可以保证我们的明天,而只有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后天。这就说明教育在保证一个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吗?

    成思危:教育本身有两个根本作用,第一就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另外就是提高全民道德文化素质。这两个都很重要。

    首先看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因为各国的竞争就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本质就是科技实力的竞争,而科技实力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最关键的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所以,我们的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我也特别讲过,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一些国家是头脑国家,生产知识、输出知识,而另外一些国家是躯干国家,接受知识、运用知识。我们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不能一味去做躯干国家,而要建设头脑国家,一定要有承担创新的人才。

    再看教育的第二个目标。教育除了要培育创新人才之外,也要致力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也非常重要。因为没有较高的全民素质,就不能使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现在,我们确实有不少问题。不久前,香港迪斯尼乐园开园的时候,我们有一些游客表现得很不好,喧哗、插队、躺在椅子上睡觉等各种情况都有,我们在风景区经常看到满地垃圾,这都是素质问题。所以教育就要在这方面发挥作用。

    高等教育要重质量而非数量

    《大学周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本科、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您作为国家领导人如何看待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态势?

    成思危:高等教育确实存在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高校扩招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要保持平衡,但是高校扩招以后,大学的入学率大大提高,再加上传统观念中比较重视学历教育,而不重视职业教育,所以造成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比例的失调,人才结构的失衡。现在中央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问题,因为一个工厂不能没有工人而只有工程师;一个医院不能没有护士而只有医生。

    另一方面,在高校扩招的过程中,由于师资、校舍、后勤等方面跟不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比如,老师上课负担太重,甚至备课都会受影响。我认为我们的大学最重要的职能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如何真正鼓励学生去创新,我觉得是一个大课题。研究生教育也要着重抓质量,不能只追求数量。

    《大学周刊》:您现在在研究生院管理学院亲自指导多名博士生,也在北京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担任兼职教授,培养了一批研究生。您能否从教书育人的角度,谈谈您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您更注重研究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成思危:今天下午,我刚刚和自己指导的研究生做了面对面的交流。我每个月要跟研究生开一次答疑会,平时比较忙,就用电子邮件、书信等方式和研究生联系。

    我觉得,在研究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首先一条就是教同学们要学会做人。因为人品、素质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第二,要培养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我对研究生的论文发不发表没有硬性要求,但是我认为有些没有成熟的东西不要随便发表;第三,就是着重给研究生指出一些思路,他们按照我的思路去探索。我不限制他们的具体工作,但他们的思路要正确。作为导师,我不限制他们自己的发挥,而是鼓励他们创新;第四,鼓励研究生之间的相互启发。为什么把他们聚到一起?就是要他们有广博的基础,不要只懂得一点,所以要求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广度,有学科的深度,还要有哲学的高度,另外还要有远见。这样的人才才是我们需要的。我不希望我的研究生只懂得他自己专业中那一点,别的什么也不懂。

    《大学周刊》: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虽然起步晚,但是起点高。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越来越大。您作为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管理学家,如何看待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的优势?在哪些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成思危:管理学院比较年轻,各方面的评价还不错,实际上我觉得有的人可能是因为我当这个院长,给我这个面子。刚才我跟其他几个院长说了,虚名对管理学院来说有名誉效应,但另外一方面,也应看到与其他学校的差距。现在发展势头不错,但竞争力不强,特别是没有较多的学术带头人,所以我还是要求引入更多高层次的人才作为学术带头人;另外学术带头人的引进也要有个战略的思考,不要因人设事,要根据我们的总体目标引进人才。

    对于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我提出它的主要研究目标是金融领域,引进人才要根据这个目标,而不要东一下,西一下,十个人十个方向,最后还是整合不了,因为整合才能显出优势。

    《大学周刊》:您经常出国考察访问,到过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实地考察。您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尤其在管理科学领域与世界优秀同行相比,要借鉴哪些经验?

    成思危:我们的管理与教育同世界一流的商学院相比,我觉得有几个差距。

    第一,我提出中国管理学科有三个基础:数学、经济学、行为科学。从这三个基础来看,中国学生的数学还是不错的,或者说相对来说是不错的,但是经济学和行为科学就差得比较多了。说实话,国内真正熟悉西方经济学的人不多,而且我认为西方经济学也应该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一个借鉴与融合的过程。国内把这两者融合得很少,学马列经济学的不懂西方经济学,学西方经济学的不懂马列经济学,这两者需要有一个融合的过程。另外,我们的数量经济也比较差。所以总体来说,我们的经济学这一块相对比较弱。国内的行为科学更弱,管理学界搞行为科学的人太少了,所以从基础上看,我们与国外相比就有比较大的差距。

    第二,从我们教师的队伍来看,真正有管理经验的比较少,往往是改行来教管理的,真正在企业工作过或长期在企业做研究的人太少,所以对企业的了解太少。我觉得管理主要是企业管理,不懂企业特别是不了解中国的企业是不行的。从教师的素质来看,对国外管理的了解,对中国企业状况的了解还需要提高。

    第三,就是我们现在的教材、课件也跟不上了。有些人主张全部用英文教材,我不大赞成。用英文教材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程度,但那毕竟是人家的东西,我们自己的教材要中西结合,我们古代有很多优秀的思想,例如孙子兵法等,我们都可以与管理结合起来。目前,我们还缺乏这方面真正有深度的、中西结合的教材,同时也缺乏比较好的课件。

    上述三个方面的差距比较明显。另外还有一方面,就是管理学院自身的管理。从外部看,目前对管理学院的管理比较死,教育部规定了统一的大纲,我认为应该给予一定的灵活性,比如培养金融的MBA就和培养别的MBA不一样,不能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纲;从管理学院内部看,国外的管理学院独立性比较大,因为它要筹款,当然要有独立性。我们现在的管理学院,基本上就是个二级学院,没有多少自主权,这样不利于发挥管理学院本身的积极性。在国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相对灵活些,其他的学校管理学院基本上还是原来的体制。

    学习之道在于寻找动力

    《大学周刊》:有报道说您每天保证要写至少一千字的文章。您日常政务如此繁忙,还坚持勤奋治学,能否谈谈您的治学方法和业余生活吗?

    成思危:我的治学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的。第一个是好学,要有坚持学习的动力,即上进心、责任感和求知欲,没有这些动力,学习是很烦的事情。

    第二是利用好时间。我确实比较忙,只好用业余时间学习,早晨差不多学一个小时,晚餐时就开始看新闻联播,然后就是写东西,节假日基本上不到外面去。我当了八年的副委员长,休假一次没有休过,北戴河一次没有去过,我就是利用这些时间学习。我的业余生活比较简单,每天早晨打太极拳,一般晚上除非去不可的外事活动,我一般不出去应酬,节假日也是这样。我的爱好一个是音乐,一个是打桥牌。音乐可以陶冶性情,打桥牌可以锻炼大脑。

    《大学周刊》:在查阅您的履历时我们发现,1951年您从香港回大陆,随后在化工行业一干就是40年;1981年,您前往美国学习工商管理;学成回国后担任许多重要领导职务。是什么促使您做出多样化的人生选择?这种选择对今天的中国青年学子成长道路有什么启示?

    成思危:我觉得人生总有选择,有几个关键时刻。我一生就有三个重大的人生选择:第一个是1951年回到祖国大陆。这个选择是一种决心,当然受了爱国主义的影响;第二个是到美国不读化工读管理。这个选择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我认为管理更重要,我们国家在管理上比科技更落后,所以下决心去读管理。当时不少人以为管理是资本主义的一套,回来没有什么用,但我当时还是下了这个决心,这个选择是一种远见。第三是参加民建,从政。当时有人给我建议,当一个普通的政协委员,你的意见根本传不到上层,只有依托一个民主党派,才能真正地发挥你的作用。

    总结我一生的这三个选择,我认为青年学生在做自己的人生选择时,一定要遵循这三点:先有远见,再有决心,然后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来源:科学时报-大学周刊 2005-11-28 17:01:42)

     1978年,科学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破土出芽,并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当时年近36岁的陈颙研究员,作为一名兼职教授,满怀热情地站在研究生院的讲台上,开设了他的第一门课程。25年过去了,陈颙教授先后在研究生院开设了6门课程,正式出版了三本教材,是研究生院教师中开课最多的导师。无论是在担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等行政职务工作异常繁忙的时候,还是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后,他都没有放弃教学工作,仍然作为一名教师,在讲台上、在实验室中挥洒着激情和汗水,默默地耕耘在研究生教育这片土地上。

    重视实验课程 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给第一届研究生上课时,陈教授要求同时开两门课,一门是“岩石力学”理论课,另一门是“实验岩石力学”。在教学过程中,他不仅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直接到位于三里河的实验室做实验,掌握实验方法。

    当时,研究生院的院址在林学院院内,学生到外边做实验较远,不好组织,加之“文革”后刚恢复招生,大家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对实验技能有所忽略。但是,陈颙教授坚持让学生通过实施实验方案了解岩石力学的实验设备,使研究生掌握岩石破裂机制的电学、声学、光学等测量方法,并根据自己十多年的实验经验,提出具体注意事项,直接指导学生提高从事科学研究的实验技能。

    他还把地学教研室的主任和教学秘书请到三里河实验室,亲自演示从制作岩石样品到测出各种数据的全过程以及具体的机器操作,以此引起教研室领导对实验课的重视。

    陈教授的实验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许多学过此课的研究生,回所后能够直接从事科学研究,受到导师和所里的好评。1987年,研究生院首次进行优秀课程的评选,陈教授的“实验岩石力学”课程获得优秀课程奖。

    将最新成果引入课堂 拓宽学生视野

    1985年,陈教授增开了第三门课程“新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80年代初,研究生院实验设备很少,学生在所里上“实验岩石力学”课,第一次用到(闭环)伺服控制压机控制岩石的破裂,第一次见到岩样的变形速率是由计算机给定的,面对先进的自动控制仪器设备,学生都惊叹起来。看到此情景,陈老师萌发了开设新技术应用课程的想法。之后,他亲自主讲了“CT技术、深钻技术与测震技术”;同时,他还邀请科研一线的专家讲了“空间技术的应用”、“地壳形变测量”、“地球物理探测”、“计算机的应用”、“新年代学”、“高温高压技术”、“地球化学新技术”等讲座。

    在课堂上讲授完理论课后,他要求学生直接到位于白家疃的国家地震基准台站实习,亲自了解新技术在地震台站网的应用,亲眼目睹我国基准台站的数据应用于地震预报、预测。

    短短60学时的课程,不仅使学生对新技术在地震台站台网和地球科学中的应用有了广泛的认识,而且对于他们后来的研究生涯也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一位1985年学过该课的学生,虽然已经出国并从事另外的专业工作,但仍然对当年学过的这门课印象深刻。他说,这门课程真正是大师开的课,站得高,望得远,老师的学术思想前卫,有的内容甚至是他出国后国外也才开始关注。这样的课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生应学的课。

    追踪国际前沿 发掘新的教学生长点

    陈教授不仅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非常重视新知识和新信息的传播,在不断追踪科学前沿的同时,寻找新的教学点,开设新课。

    1982年分形应用于生态学和积云物理学,1989年我国召开第一届全国分行理论及应用学术讨论会。同年,他在研究生院首开关于分形、混沌动力学的讲座课程,之后连续六年开设了“分形几何学、混沌动力学预测问题”课程。

    在课堂上,他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复杂的地学现象,探讨应用的可能,从而解决地学中的有关地震预报,各种灾害预报的预测问题,如地震及其它灾害预报所面临的问题等,大大激活了研究生探讨未知世界的兴趣与潜能。

    1993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中,首次列出了“分形论及其应用”的研究内容,陈教授及时把这一重要动态告知研究生,实现了课堂教学内容与前沿研究项目之间的零距离。1998年,他编著出版了教材《分形几何学》。

    如今,分形几何已与传统的欧氏几何学一样,成为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应用于研究宇宙的起源与结构以及地震分布与预报等地球科学难题。该研究领域的科研队伍不断壮大,新的成果不断出现,陈教授成为了这一领域许多研究人员的启蒙老师。

    25年来,陈颙教授一直活跃在研究生院的讲台上,有上千名研究生听过他的课,跟随他去过野外的地震台站台网。现在,他仍然在不断地探索着新的教学生长点,准备开设新的课程。他是我们这片绿阴校园的典范。

    陈颙院士简介:

    陈颙,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所长、国家地震局副局长等职务。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颙院士发表科学论文近100篇,专著10本,研究成果多项获奖。在我国实验地球物理领域内,陈颙院士最早开拓发展了岩石物理实验研究,他发现的岩石热开裂现象已被应用于核电站的安全性监测。他关于岩石受热开裂的研究,已被国际上用来研究核废料处理的热应力问题;他提出的“图像动力学”作为研究地震过程的新方向,通过分形几何学及混沌动力学建立多维离散模型,进行地震预测,并将地震学与工程科学和经济学结合一起,首次编辑了全球地震危险性图和全球地震灾害预测图,该图应用价值广泛,现已被联合国等机构用于减灾规划。

    陈颙院士目前担任着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会(IAPEI)的地震预报和地震灾害委员会主席、国际地震中心(ISC)执行理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并任9种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的主编(英文版“中国地震”主编,美国纽约Alerton出版社出版)和编委(荷兰“Natural Hazard”编委;地球物理学报副主编等)。

    (来源:《研究生院》2003年第五期)


    李开复,祖籍四川,1961123日出生于台湾;1979 - 1983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学士;1983 - 1988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1988 - 1990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1990 - 1996 美国苹果电脑公司(语音组经理、多媒体实验室主任、互动多媒体部全球副总裁)1996 - 1998 美国SGI电脑公司(网络产品部全球副总裁、Cosmo 子公司总裁)1998 - 2004 美国微软公司(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自然互动部全球副总裁)1988 美国商业周刊最重要发明奖(语音识别)1989 世界Othello对弈冠军;1991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最佳论文奖;2000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20057月,李开复离开微软,加盟Google

    20044月,李开复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举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了题为“科技、教育、人才与现代化”的演讲;20054月,李开复受聘担任中科院研究生院名誉教授。他建有“开复学生网”(http://www.kaifulee.com),与广大的中国学生进行人生、理想、科技、学习、国家等方面的深入探讨。


    在许多中国青年学生的心目中,李开复这个名字是一个品牌,一个“既有着古典中国学者儒雅风范,又有现代美国人之自信、成功进取精神”的品牌。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博士,微软公司原全球副总裁,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对于中国的大学生来讲,他还意味着开复学生网和那著名的四封信。18日下午,这个品牌人物带着他那品牌的微笑来到了中科院学子的面前,阐述他关于人生、事业、学业等方面不断进行选择的智慧。演讲开始前,李开复教授接受了研究生记者团的采访。

    如果能够帮助所有的中国青年学生,那肯定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人生在世只有几十年,所以价值应该最大化,让世界有我和无我是有差别的。

    记者:您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名誉教授,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我们的老师,不知道您介不介意我称呼您李老师?

    李开复:可以啊,当然可以叫我李老师,我来研究生院已经很多次了,我记得今年4月来演讲的时候,休息时坐的也是这个位置。

    记者:李老师,您对中国的青年学生十分关心,您那四封信在学生中很有影响。您专门建立了“开复学生网”这样一个网站来与学生交流,您当时是怎么想到要建立这样一个平台的呢?

    李开复:其实,当时也是一个很偶然的事情,我在与很多的青年人交流后,觉得有必要把一些普遍的东西归出来,特别是在我写了第三封信后,有人提议来做一个专门的网站来与青年人进行交流。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后来慢慢积累,就做成了现在这么一个专门的与青年学生交流的网站。

    记者: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推动您做这么多帮助学生的事?

    李开复:我一直有这么一个理念,那就是:不能为了做紧急的事情而忘记去做重要的事情,虽然我有很多紧急的事情,但是帮助中国大学生无疑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作一个成功的演讲,我能够帮助几百人;写一本好书,能够帮助几万人,但是如果能够帮助所有的中国青年学生,那肯定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人生在世只有几十年,所以价值应该最大化,让世界有我和无我是有差别的。


    这是一个竞争和选择共存的时代,但是,时代没有传授选择的智慧。所以需要你们自己不仅要有学习的自觉,更要有选择的智慧,能够自己学习那些值得学习的东西,不管是中国古代的智慧还是西方优秀的方式。

    记者:您接触过很多的中国大学生,您对于他们的整体感觉怎么样?或者说,如果中国大学生是一个人,那么您觉得这个人有什么样的性格和特点?

    李开复:我觉得中国的学生很勤奋,基础很好,很愿意听过来人的意见,open-mind。只是学习的方法有些问题,比较习惯于死读书的方式,创意方面比较欠缺,激情一般比较欠缺,或者是有激情但不见得很理解为什么要激情。这些问题我觉得主要是因为社会教育和家庭环境造成的。

    其实,今天的青年人很幸运,因为可以说中国近一两百年来没有一个时代,青年学生能够受到一个完整的、优秀的教育,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或者是温饱,而且能够接触互联网,有很多选择的权利,有信息的接触。但同时,因为你们是第一代达到这个状态的学生,社会教育和家庭环境可能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心态来帮助学生进入一个这样的时代。 这是一个竞争和选择共存的时代,但是,时代没有传授选择的智慧。所以需要你们自己不仅要有学习的自觉,更要有选择的智慧,能够自己学习那些值得学习的东西,不管是中国古代的智慧还是西方优秀的方式。


    你要尝试不同的路,尝试了也许你不喜欢,但是仍然对你是个收获,要有好奇心,要大胆的尝试,才能在你要转变的时候知道应该转到什么路上来。另外,我觉得还应该保留扎实的功底、勤奋的学风,最好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记者:那么您理想中的大学教育是什么模样?

    李开复:应该是能够启发每一个人,提供足够的选择和尝试,能够容忍错误,尊重自我的选择。

    记者:现在很多的大学生对自己没有一个透彻认识,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您当年读书的时候,有没有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规划?

    李开复:有,有规划,但是改了很多次。我觉得有很多不同的境界,比如说其实你是迷茫的,但是你不知道你是迷茫的,那是最糟糕的。你是迷茫的,但是你知道你是迷茫的,那你就应该开始找一些路。但是这些路也不要认为是不能改变的。比如我大一读的是法律,但是我大二就把它放弃掉了。我研一老师叫我做的是人工智能,研二的时候我告诉他我要做统计,他支持我。所以,你要尝试不同的路,尝试了也许你不喜欢,但是仍然对你是个收获,要有好奇心,要大胆的尝试,才能在你要转变的时候知道应该转到什么路上来。另外,我觉得还应该保留扎实的功底、勤奋的学风,最好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书读多了,没有理解,不知道应用,还不如不读,浪费时间。强迫读是一定会忘记的,读书一定要理解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怎么去应用。如果纯粹是为了读书而读书,那没有意义。

    记者:李老师,我们同学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自己专业的书读得比较多,而其它方面的书涉猎得比较少,我不知道您对这个怎么看?

    李开复:我觉得书读多了,没有理解,不知道应用,还不如不读,浪费时间。强迫读是一定会忘记的,读书一定要理解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怎么去应用。如果纯粹是为了读书而读书,那没有意义。我从来不背书,我只理解这本书说什么,自然也就记住了。人的脑子容量是有限的,只用背的方式是一定会忘记的。读书是好事,但是如果读太多的书就会变成书呆子。

    记者:那您一年读多少书?

    李开复:我很少读书,我一年大概最多读十本书。我读书之前,都会先看看这本书值不值得我读,我的时间是很宝贵的,在读每一本书之前我要理解这本书讲什么,书评是什么,阅读会得到什么,我是否欠缺这些东西,需要这些东西。但是我在网上会读很多页面,会读很多东西,但是也不是阅读每一个页面,可以有方法筛选一些自己觉得要读的,运用一些工具比如RSS 。


    对于如何提高人文素质,我在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里曾说,“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要靠实践,要靠例子,要靠榜样。

    记者:我们中科院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理工科的学生,可能需要在人文方面加强一些,您认为读书对于我们提高人文素质有作用吗?

    李开复:我认为读对了书是有用的,但我非常不赞成为了多读而多读,而且也不赞成用课堂的方式来提升人文素养。人的头脑到一定时候应该就定型了,象我现在就不可能成为一个诗人。因此,不要太强求自己做那些不擅长或不喜欢的事情,世界上也需要一些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家或没有科学精神的诗人。一般来说,让科学家增加一些人文知识是一件好事,但是不要用这种课堂读书的方法。

    还有些理念例如诚信、价值观不是上课可以学来的,而是一种从小到大的培养、根深蒂固的事,而我觉得更多的老师可以用以身作则的方式作为很好的例子,例如你要教学生团队精神,那让学生组成一个团队来做partner,可能比讲一堂课更好。就象我在第四封信里说的,“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要靠实践,要靠例子,要靠榜样。

    诚信方面的要求是不可以低的;一个是很有创造力,有学习的能力;三是有实干的能力,很扎实的功底,在计算机方面不只是理解一些片面的知识,而是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核心算法这些东西。还有激情,我觉得一个很枯燥的人在google这样的公司可能不会适应。


    大企业在招聘人才中,诚信方面的要求是不可以低的;要很有创造力,有学习的能力;有实干的能力,很扎实的功底;还要有激情。

    记者:您曾在微软公司任全球副总裁,现在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Google公司的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那么您在招聘大学毕业生的时候,有什么基本要求?

    李开复:一个是要符合公司的价值观,诚信方面的要求是不可以低的;一个是很有创造力,有学习的能力;三是有实干的能力,很扎实的功底,在计算机方面不只是理解一些片面的知识,而是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核心算法这些东西。还有激情,我觉得一个很枯燥的人在google这样的公司可能不会适应。

    记者:假如现在有这样一个学生,笔试和面试他表现非常突出,您对他非常满意,但是结果在查他简历的时候发现这个其中有假,比如说他没有参加过社团活动,但是写参加了活动,对这样的学生您会怎么处理呢?

    李开复:我想我会理解,可能会有一些内情,我会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但是我会着重考察他的回答,如果他给我一个很好的理由,说其实我作了,但是我没有报名。我会去查一些实情,如果可以理解,那没有问题。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他很明显说谎了,但是他依然在抵赖,这样我们肯定不会招收。中间的那些可能比较困难一点,就是他承认错误。那我可能还要再请他来面试一次,看他以后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记者:您在笔试和面试中更看重哪一个?

    李开复:笔试不看重,笔试只是一个筛选的过程,删掉那些肯定不能达到我们的希望的,我们不会根据笔试来做什么排名之类的,谁排第一或谁排第二不会有,主要是面试。另外一个就是我们也十分看重实习,如果你实习在我们这边做得很好,那也是很重要的。


    简历中不要用很多形容词,比如说什么贵公司是我一直很敬仰的,我一直很刻苦努力,这个没有意义。coverletter要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得好的话,如果从履历来看你没有机会被考虑,也有可能还有机会。

    记者:简历是不是很重要?

    李开复:我们会用多种方式来看简历,coverletter要写好,如果你的coverletter能够写好的话,那么你的机会就会大很多。不只是看你的履历表,有些习惯于履历表里写什么血型身高籍贯的,结果我们在乎的没有写进去,或者是写期望薪水是多少,我们看了以后多少会感觉不是很合适。coverletter里如果你能够很清楚的描述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公司、为什么适合这个公司或者你为什么很优秀,同时给出例证和理由。不要用很多形容词,比如说什么贵公司是我一直很敬仰的,我一直很刻苦努力,这个没有意义。coverletter要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得好的话,如果从履历来看你没有机会被考虑,也有可能还有机会。

    记者:您接触过我们中科院软件所和计算所的学生吗?您这次来有没有意愿带走一些学生?

    李开复:我们还没有给第一个中国大陆的offer。我当然希望能在这儿找到一些好学生,不只是招收一些,而是招收一批。

    记者:听说您将带五十名关门弟子?

    李开复:是,我可能会亲自培养五十名学生,我已经在开始设计课程了,但是我这个课程没有课本,一本书都没有。都是用Online的方法来学习编程,学习算法,用Online的方法来使用google 软件工具,因为这样能够更有兴趣,从而学习得更快更多。如果是纯粹的一对多的broadcast,我觉得效果不会好。 

    (记者魏沛、李娇、梁琪、洪佳)

   阅读本专题更多文章请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