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专家评审和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审定,50位青年学者获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其中,沈阳自动化所机器人学研究室齐俊桐研究员作为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青年科研人员的优秀代表获此奖项。
  
    “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由中国科学院与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联合设立,旨在吸引和凝聚创新思想活跃的青年人才,奖励在各学科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
   
    齐俊桐同志是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表现突出的青年科技工作人员,硕士生导师,他先后承担和参加了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在科研工作中表现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挑战、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为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开辟旋翼飞行机器人这一前沿研究领域做出了贡献。

 

 

杜宇国是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务处处长。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他曾任国科大化学与化工学院执行院长。近日,记者就化学学院的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研究生培养等问题专访了杜宇国老师。

 

记者:作为国科大化学与化工学院前执行院长,对于过去几年化学学院的教育改革,您认为在哪些方面比较成功?您对其未来发展有何建议?

杜宇国:化学学院是集教育、科研于一体的单位。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我认为应该尝试把大班改为小班,根据学生本科专业和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开展分级授课,使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有机会以提高课时数的方法来进行弥补,也便于老师准备授课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使学生的听课效果更好,我一直在争取让化学学院开设的课程更像研究生的课程,而不是老师单方面的灌输式教育。当然,这些工作总体上要和学校的政策相一致。

化学学院这几年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我认为归结于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我们化学学院所开设的课程、课程大纲是由16个培养单位组成的学科专家组一起讨论制定的,并按学科专业要求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等,这些课程所涵盖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化学与化工学科研究生回到培养单位后开展学位论文研究所必须掌握的。其次,化学学院每年举办两次教学研讨会,教师之间进行教学体会分享,并邀请来自北大、清华和研究所的一线教授、研究员进行教学经验交流,由老教师对各科新教师进行示范指导。第三,化学学院每年组织两次学院领导与选课学生的教学座谈会,会上学生代表对老师所讲授的课程进行点评,会后学院对每门课程的问题进行梳理,并随后给相关教师一些改进建议。第四,在条件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化学学院组织开设了多门基础实验课,为部分研究生提供了动手锻炼的机会。总之,这些年,化学学院的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同时我认为,化学学院绝不仅仅只是进行教学的地方,我们的老师还需要跟上各个学科的发展,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并不断地将学科前沿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此外,我们的实验条件也有待提高与完善,如此才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至于课程检索课,应注重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结合学生们自己的课题进行检索。让每个同学亲自去实践。

记者: 您作为导师,您培养学生的理念是什么?

杜宇国:学生最重要的是学到技能,走出校园能够为国家做贡献,目前的学生比较天真、淳朴,在学科研究方面很少有自己的主见,自己思考的比较少,吃苦能力也明显下降。同学们不妨反思一下自己享受的生活中有多少是自己创造的,又有多少是父母给予的。无论是做人、做学问最重要的是要能够独立思考。在课余时间多关心国家的发展,把自己的志向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学会与人沟通、协作,多交几个真心朋友。

我期望,每个学生能够珍惜读研期间的每一天,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还要时时刻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每个给予自己帮助的人,从而做到内心平静,不会去苛求很多科研、学业以外的事情,以平常心对待每一天。

学生对于未来可以做一些规划,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多积累知识。时刻准备着,在需要的时候积极发挥自己的才能。每个人的选择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关键是选择合适自己、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发展道路。

记者: 为了促进学生的就业与成长,学生更加良好地发展,学校应有良好的教学配置,请问您在这方面有哪些想法?

杜宇国:我们的教学改革务必要落到实处,比如加大科学实验技能、素养的训练,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仪器理解仪器原理,以便回到培养单位后能够很快进入到科研状态。今后的教学改革方向,仍然要在院所融合方面花气力。  国科大的学生是中科院的学生,不是仅仅局限于玉泉路园区、中关村园区,要学在校园,实践在科研院所。目前教学实验室的组建,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能让全体研究生实现集中教学与研究所科研的有机结合,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

我们学院历来重视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只要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事情都应该去做,全心全意为培养学生着想。科研课题是培养学生的必要平台,但不能盲目违背教育规律,使“育人”与“用人”的关系走入歧途。学校也应开设适当的人文素质课程,为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化发展提供养料。每位科学大师的成长都离不开从理论到实践的实习过程,掌握了全面的理论知识后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实践,并从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创建新理论。目前对于毕业学生评价的指标比较单一,我认为不应该唯文章而论,学位评定委员会应全面评估学生的培养过程及掌握的技能。

记者: 根据您多年教学研究的经验,您认为国科大学生的优势与劣势在哪里?

杜宇国:我认为国科大的毕业生具有动手能力很强、学术眼光比较宽、且远等优点;但最大的缺点是基础理论知识不够系统,不够扎实。学生在做实验的同时要多思考,既要勤勤恳恳做实验,又要学会勤总结。在动手做实验之前,要清楚地了解课题背景、意义以及前人工作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学生要学会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并要先自己尽力去解决问题,然后再去咨询老师或师兄师姐。

记者:您在科研这条路上走到今天,这是您最初的理想吗?您现在的位置与当初的理想偏离得远吗?您认为学生应该怎样把握好自己的理想?

杜宇国:可以说走到现在并不是我预想之中的,在科研这条路上我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上研究生的时候,我对模糊数学很感兴趣,参加的某一科研项目获得了市级优秀奖。后来我发现有机化学中的有机合成专业能创造出许多新物质,可以用来做药物、做新材料,很是吸引我。幸好上清华大学的时候,所有的化学专业课程都选修过,基础知识还算扎实,于是我调整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最终博士、博士后的专业都定在了有机化学和化学生物学方向。

我认为每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第一要喜欢;第二,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的成绩开始积累,从而培养自己的兴趣;第三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第四要把握机会。同时还要端正自己的心态,要学会合作,达到兼收并蓄。

记者:人的一生有很多抉择,时至今日您对自己的选择后悔过吗?比如当您选择读硕、读博时,当您打算出国时,您是怎样做出决定的?您认为当初的选择正确吗?

杜宇国:当年我也和你们一样迷茫:毕业以后是去企业还是教书或是做研究?但是我非常明白一点:必须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才有未来,否则,未来是虚无缥缈的,即使机会来到你面前,你也无法抓住,因为你没准备好。

上大学时,我的父母认为16岁的我不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为我报了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但高中时代的我最喜欢数学和化学,所以对环境专业曾一度无法接受。当时又不能转专业,我只能调整自己去适应,不过在环境系我选学了许多自己同样很喜欢的化学专业课。后来上研究生时我被推荐到中科院的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从事数学建模的研究,但化学工作的创造性及科研过程的真实性一直吸引着我,最后我终于下定决心考博,报考了化学专业。所以说,我们可能并不清楚自己会做什么,但要做好准备,如果没有那段经历,我就不会对化学那么投入,这和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人一辈子有很多事都在做选择,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们能做到的是拥有可以做选择的能力与知识。

记者:自1995年以来,您已在有机化学领域的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00多篇,已授权和申请的国、内外专利几十项。总之,您是一位很成功的科研工作者。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大小诱惑,一些人偏离了最初的轨道,与成功失之交臂,那么您是如何一步步地走过来的?

杜宇国:首先我想说,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我并不在意自己发了多少文章,而是在意我的文章有多少被广泛应用,不是仅仅的一个文献号,而是评述类的应用。1999年,看到一篇文章说“试了多种方法之后杜的方法很好”,为此我激动了半天。

对于发表的文章,我更在意它对科学的贡献,而贡献的体现之一就是被人引用。如果在一个很著名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很烂的文章,是不值得骄傲的。如果专利被企业了解以及应用,那也是很不错的,比如咱们化学学院一个老师的专利,为国内石油企业带来了上亿的产值,一个人一辈子做几件这样的事就知足了。年轻人不要把发文章、专利当做自己唯一要做的事,否则很有可能走偏路,要明白那些只是你奔向奋斗目标的副产物。

此外,如果想在某一行业持续做下去,兴趣最重要。或许有人说自己对啥也不感兴趣,该怎么办呢?这可能需要摆正自己的思想,调整好自己。要么就培养自己的兴趣,从容易的事做起,当你不断取得成功时,就会慢慢喜欢上你做的事情,就会有成就感。兴趣也是靠培养的,没有人天生下来就是科学家。

记者:有人说,科研之路是孤独的,艰辛的,您认为一个成功的科研工作者应具有哪些品质?

杜宇国:我想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种初步的评判或是评价。一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不会觉得累,也不会觉得烦,反之,就会觉得很烦、很累。兴趣很重要,当你真正喜欢的时候,一点也不觉得辛苦。我在美国做博士后的时候,曾因经常周末加班而被同事告到系主任那里,说:“Dr. Du一天到晚做实验,我们美国人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周末休息权就被他毁掉了。”没人强迫我加班,也没规定周末不许进实验室,所以系主任只是问问,连批评都没有。当我喜欢有机化学的时候,会把它当成一件大事,脑袋里会一直想着反应机理,以及如何提高产率、如何节省步骤、怎样确定结构,等等。当问题一个个被解决的时候你就会非常有成就感,自信心也会更强。当然如果总不成功,心里就会很抑郁,但真正的强者是会调整自己的。由此联想到老师培养学生,也应该是这样,给研究生的科研题目应难易相结合、远近相结合,避免学生由于“三年不开花”而造成心理压抑。

做科研的乐趣,在于自己体会。由于我经常加班做实验,有些人总是“替我”感到辛苦,殊不知那个时候却是我干得很开心的时候。鞋和脚是否合适,自己最清楚。当年陈景润撞到电线杆的时候,我想他会觉得很幸福,因为他全身心都在想着那个数学问题。在做能够证明自身潜力的事情时,自己会很幸福,不觉得辛苦。

至于科研品质,最基本的还是人的素质,人的品德。首先人要有正气、心地要善良。其次要有很强的个人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否则,无法对科研结果进行合理的推理。此外还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现在已经不是一个苹果砸出一个理论的年代了,科学发展到今天,需要很多人的合作,很少有个人发现的。比如,材料化学需要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专家的通力合作,在团队里一起无私地分享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做出创造性成果。此外,学会与人打交道也是科研成功的一个很重要因素。现在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或是在跟年长的人打交道时,总是被谦让,导致形成了一种“总是被让着”的惯性思维。因此,现在的学生要学会互相谦让;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不仅是对父母;对教育我们、传授给我们知识的老师,对那些给予我们安慰的朋友及同行益友,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记者: 您曾于1995年赴美读博士后,2001年后又多次赴美做访问学者,您认为出国及深造对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杜宇国:适度的对外交流对科研之路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不局限于出国。通过接触不同肤色、不同阶层、不同专业的人,有利于自己认识世界、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扩展思维。

一个人未来事业的方向不见得是他本科、硕士或博士所学的学科。我认为一个人的博士后经历非常有用,因为博士后期间,合作导师给你一个题目后,就完全由你自己设计研究方案,然后再与合作导师商定。你学的知识在这一期间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且你所用的一定是你学会且掌握了的知识,因此有助于使这些知识得到升华。你付出了自己的心血,自然你对它的体会最深。而读硕士或博士期间,老师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自己的思想体现较少。工作以后,你所擅长的一半来自博士后期间积攒的经验及自信,这样你就会沿着这条路往下走。有兴趣你们可以做个调研,我相信多数老师的科研方向与他们博士后期间的经历密切相关。所以我觉得博士后阶段对人生影响非常大,第一开阔视野,第二真正独立做事情,第三结交了许多学术界朋友,这些都很重要。

记者: 现在女博士普遍被认为是第三类人,毕业后找工作处处碰壁,又嫁不出去,对此您有什么建议吗?

杜宇国:人可能有很多的梦想,同时我认为想要的东西越多,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面对现实,调节自己可能是最基本的原则。我觉得,一个人在不同时期要有不同时期的任务,应把个人问题适时地解决好,比如结婚生子的问题。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女生往往比男生更艰辛一些。因此,我个人觉得一个女孩子,对于组建家庭的事情应及早规划,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事业、家庭两者兼顾当然更好,但当发生冲突时,要学会根据自身状况有所舍取。

女生也应该放开心态,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学会调节自己。知足者常乐,很多人,要的太多,思想负担很重,就会很不快乐。当你实现理想的能力和现实相匹配时,你才会感到幸福。

白露时节,秋渐凉。学期伊始,意甚暖。

2012年秋季,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更名国科大之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上,有318名三好学生标兵,1014名优秀学生干部,以及357名优秀毕业生受到表彰。

成功之人必有过人之处。为此,记者专访了14名优秀学生代表,他们的优秀令人欣羡,他们的故事,或传奇、或励志、或感人,他们的声音,是我们最贴心的正能量。

李娜  “一切都已经归零”

“一路走来,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知识、能力、心态和了解自己的重要性,挑战过各种第一次,我一直没有停止去尝试、去突破……”自动化研究所的三好学生标兵李娜,在开学典礼上如是说。

我的标签: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三好学生标兵。

我的座右铭: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

我的经历:曾带领团队获得过研究所机器视觉创意大赛最高奖,申请专利7项,授权1项,EI检索国际会议论文两篇(均为第一作者),申请科技创新项目1项。参加过第四届科学院青年创业大赛,并成功晋级决赛。

我的学习态度:比较端正,更乐于专注于自己认可和渴望做的事情中。曾经参与了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分析,虽然很多朋友认为这件事占用了我很多的时间,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件事的整个过程中我收获很多,也很享受这个过程,可谓是沉浸在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中。

我喜欢的:最近爱上了Katy Perry的一首歌《Firework》,感觉里面的一句歌词很有深意,“Maybe you’re reason why all the doors are closed; So you could open one that leads you to the perfect road.”

我的梦想:儿时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梦想,现在大多都没有触及过。儿时对于心理学的兴趣,导致很喜欢看心理学方面的书,例如,《发展心理学》。

我的心声:对于刚开始研究生生活的新生来说,应该能够明确的是我们只不过是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一切都已经归零。研究生学习的特别之处在于要专注于你该做的及你自己想做的。能够真正的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并坚持,下多少工夫都不为过。

白博  “不要在意得失”

我的标签: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优秀学生干部,自动化所研究生会主席,自动化所篮球协会主席。

我是学生干部:从小学开始就从事学生会工作,觉得学生工作已经是自己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了。其实这些工作挺平凡的,但是每当看到同学们,有的甚至还不熟悉对方,却能为了学生工作,通宵奋战、群策群力、不计得失,只为了把工作做好,就觉得心里面暖暖的。

我的兴趣:田径、篮球、排球(这个比较专业、以主力二传身份参加过省级比赛,还获得了比较不错的成绩)。

我的梦想: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所建树;希望有机会去世界各地走一走,转一转。

我的心声:自己还年轻,不要在意得失。现在正是付出的年纪,只有不过多地考虑得失,付出努力,才有可能在将来收获一份成功。

刘西  “向身边人学习可以少走弯路”

我的标签: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优秀毕业生,现任自动化所助理研究员。

家人眼中的中科院:在外人看来,中科院是一个很高级的研究机构。以至于每次回家,老爸老妈都很自豪地跟别人介绍说:“我儿子在中科院读博士。”直到看见他们脸上放光,我才体会到:哦,原来在中科院读博士是一件这么光荣的事情啊!

我的经验:学习、做事应该积极主动,这是我最大的体会。能进入中科院的学生,智力水平不会有天壤之别,但研究生阶段却会过得天差地别。有人延期,有人提前毕业;有的人读得很辛苦,甚至“少白头”或者“绝顶”,有人却轻松惬意、事半功倍地完成学业。我认为,不仅要从书本上学,更要从师兄、师姐、导师身上学,这样能帮助我们在研究中少走很多弯路。

我的心声:五年的硕博经历,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一大帮志同道合的同学及朋友,还有实验室良好的科研氛围和融洽的师兄弟关系;最大的感触就是在科研的道路上走了不少弯路,回过头来想,还是当初的自己不够主动,错过了很多学习的机会;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谈个女朋友,这五年稍显枯燥。

谢红辉  “一定要规划好自己的目标”

我的标签:自动化研究所硕士,优秀毕业生,自控设计员。

未来规划:成为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

最大的收获:认识了一大批优秀的人。

最大的感触:收获多少在于自己努力了多少,做研究更是如此!

我的心声:一定要有个职业规划,是否硕博连读,读博与读硕的发展规划等。做这个选择时一定要遵循内心的想法,结合自己的性格、家庭背景以及兴趣爱好等。做出决定后,就要踏实地干下去,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另外,多参加一些活动,凡事积极主动,发展自己各方面的兴趣,让自己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总之,要有自己的规划、自己的目标,研究生生活是否精彩掌握在自己手中!

凡石磊  “把握好当下”

我的标签: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三好学生标兵,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获得者。

我的经验:在自己效率最高的时候看书,多与其他人交流讨论问题(学数学的,交流讨论很重要)。在效率低下的时候,打球调节状态。另外,就是一定要主动,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懂就要主动向别人请教、交流。

我的感触:看到一些数学家,不管什么时候都会随身带着笔和纸,随时记录着自己新的想法以及和别人交流的心得。这个方法特别可取。

我的心声:把握好当下,考虑好眼前的问题,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往前走。

于垚   “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的标签: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硕士,优秀学生干部,数学所负责人。

我的感触:竞聘的初衷是希望能在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上锻炼自己。最触动我的事是2011年年底和十名同学一起排练手语舞,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在数学院元旦晚会登台表演。

我的爱好:足球,网球,科幻小说,推理小说。

工作感言: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只要用心、细心、耐心、下苦心,就没有不成功的。

人生信条: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终将知道。

我的心声: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遗憾的是感觉自己在专业领域进步较为缓慢。

 

刘亚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的标签: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生,优秀毕业生,留所工作。

我的未来规划:踏踏实实、快快乐乐地做科研。

最大的收获:“你不能和别人比,而是要和自己比,这就比如一个迭代的最优化算法,只要下一个迭代点比当前点好,我们就应该接受这个点。”这是我的导师戴彧虹研究员的一句影响我的话。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心态上的改变。刚入学的时候感觉压力特别大,自己心态也不好,总觉得别人都做得比我好,急于求成,结果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后来在课题组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慢慢调整和改善。

我眼中的国科大:这里是助我成长的地方,是一个让人快乐、充实并有所收获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完善人格,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研究水平,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的感触:有三点特别重要: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以及浓厚的兴趣。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个不用多说。在科研工作中,心态起到关键作用,这点我深有体会。因为科研的过程是相对比较枯燥的,往往有的问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就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急于求成,静心很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热爱所从事的工作,那么这就是一种乐趣,乐在其中,奇妙无穷。

叶昌青   “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的标签: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优秀学生干部,生物物理所足球协会会长,爱好足球、健身和吹牛。

我是学生干部:因为来所实习比较早,帮老师和同学做了点小事,觉得很开心,另外也想锻炼下自己,就竞选了班长。2011年,某天中午得知我们班级的一个同学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具体就不说了)。我号召全班同学以及足球协会的队员们迅速地在全所展开宣传,为他捐款。当天下午,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募捐到了5万多元,2天总共募捐了10万余元。整个过程让我很感动,觉得每个同学都是那么的可爱!

我的工作感言:尽量做到尽职尽责,为大家考虑好,清楚同学们的实际需求和想法。然后就等着收获惊喜吧。再就是要平衡好工作和科研的时间,毕竟科研是首位的。

我的人生信条:人生只有一次,并且短暂,专注于梦想,才能活得精彩。等要“挂掉”的时候,尽量地少留遗憾。

我的梦想:研究生顺利毕业;趁年轻骑车去拉萨;爬一次珠穆朗玛峰;去南极和北极;出一张唱片;拍一部电影;写一本小说;挣很多钱。如果能力允许的话,我还想建一所私立的大学。呵呵,这些有点虚,不过确实是我内心的想法。

我的收获:成长了很多,最重要的是知道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还有很多好朋友以及美好的回忆;认识了科研、了解了北京、开阔了眼界。遗憾就是没有遗憾。

周强军   “提升自己,研一非常重要”

我的标签: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优秀毕业生,美国斯坦福大学Axel T. Brunger实验室准博士后。

我的目标:努力进入工业界,投身药物研发,尤其是癌症药物研发,实现自我价值。

最大的感触:在生物物理所,几位老院士让我由衷敬佩。有一次在日本同步辐射KEK光子工厂熬夜收集晶体衍射数据,正好遇见梁栋材先生带着他们实验室的人员也来收集数据,而梁先生已经将近80岁高龄!更让我感动的是,梁先生的“夜宵”竟然是从国内带过去的面包和牛奶……郭爱克院士也同样在我们都觉得很难吃的食堂吃饭;陈润生院士经常坐公交车往返于生物物理所与计算所……老一辈科学家是我们的榜样!

最遗憾的事:我父亲于2010年底被查出患有肝癌,已到晚期,而我却无能为力。最可笑的是,当时我的课题正是研究一个非常有潜力的特异肿瘤治疗靶标的结构和功能。同时由于课题非常紧张,我也很少有时间陪我的父母。现在我的课题已经做成功,正在准备投稿,但我父亲的病情却更加恶化。

我的经验:最重要的是自我定位和自我规划。新生入学后应该将自己定位为一名“研究者或科学家”,以这样的身份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去研究。另外,导师在研究生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千万不可完全依赖导师,而需要有自己的规划。我个人认为研究生第一年非常重要,如果想提升自我价值,这一年是很好的机会。

刘武   “做人做事要讲‘三气’”

我的标签: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三好学生标兵,计算所研究生会副主席,学生党总支文体委员,计算所篮球协会会长,微软驻中科院校园大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党员。

对自己的总结:没少折腾,一直在努力。

我眼中的中科院:这是一个很大很高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只要你肯努力,你所获得的就能超出你的想象。

我的座右铭:做人做事要讲“三气”——正气、骨气、大气!这是入学之初,我的导师李锦涛研究员教导我的。从那时起,这“三气”就成了我学习生活的态度和座右铭。

我的作息和爱好: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泡在实验室。幸好我一直坚持每天运动,给大家推荐一个比较好的运动方式——跳绳。不受场地和人数限制,很方便,很健康,每天跳20分钟,不耽误时间,锻炼效果却非常好。

我的成长感言:小时候既没有苹果砸过我,也没注意过水壶烧开水。我觉得重在总结。最好每天能都对自己做一个总结并写下来,然后一周一小结,一月再一总结,半年再一总结,一年再一总结,这样做至少能让自己一直抓着时间的尾巴,不至于一眨眼就让时间溜走很多。特别是研究生时期,生活学习节奏特别高,每天接触的信息量也特别大。如果不及时总结,一段时间过去再往前回顾,后悔的就只有自己了。

我喜欢的书:《听南怀瑾讲经》,这本书主要是南怀瑾大师对儒、道、佛经典的解读,并在解读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延伸,讲的是在中国做人做事的大道理。

我的学习经验:研究生学习主要是靠自己,除了做项目,其他没有任何人要求你去做。不过在中科院这个大家都很刻苦的环境里,想不努力也是很不容易的。

其次,要时刻关注前沿。首先要知道自己领域最“牛”的会议期刊,并且关注有影响力的文章。学术讲座最好去听听,实验室的课题讨论也最好能参加。领域“牛人”的博客也要一直关注。要知道,一个好的研究方向能让你事半功倍!

邱强   “很想重过一遍研一的生活”

我的标签: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优秀学生干部,研一体育部部长,研二学生会副主席,现任博士班班长,减肥、学英语。

我的经历:大学就做过很多学生会工作,投入精力多,研究生本打算专心做科研。但在一位校友师兄的鼓励下,又走上了学生干部之路,受益不少。研一在创业商学院青年发展中心,发现自己对学生工作还是很有新鲜感,认识新朋友,大家晚上开会,都不亦乐乎。但这些跟本科时候的工作很不一样,因为大家时间精力有限。也正由于这样,大家会把事情想得全面,办事效率高了不少。以前一个比赛可能需要20个人组织,现在三四个就可以。

我的感触:大学在外联部,接触的都是企业人士。研究生的时候任体育部部长,就发现“公平、公正”其实特别难做到。工作中,难免受到别人的质疑,而处理好这个心态,就特别重要。国科大学术气氛特别好,来这儿是对的,这边的同学也更优秀。遗憾的就是很想重过一遍研一的生活。

我的人生信条: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我的心声:过去我们常讲,做学生工作要有激情,有热情。现在渐渐地感觉,做工作更需要有耐心,有责任感。我们因为热爱而从事这份工作,在热爱中,学到了技能,学到了经验,在成长过后,我们更需要有一颗知恩图报的心,继续踏踏实实地把工作做好。

王岳   “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我的标签: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硕士,优秀毕业生。

我的收获:积累了大规模模拟电路设计经验,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成长很快。目前是一名电路工程师。未来准备了解更多集成电路市场知识,结合电路设计能力,向集成电路方向产品经理发展,争取制定优秀的产品定义和策略。

最遗憾的事:考虑过一些专利申请问题,但没实行;没能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过论文。

最大的感触:科研与工程项目在时间分配上并不冲突,建立在实际工作基础上的科研更有价值;自身工程能力、研究能力和探索精神之间呈现螺旋式增长。

我眼中的中科院:最大的特点是严谨求实,团结奋进。无论导师、项目负责人、青年员工,还是学生都很注意科研与实践的结合,重视科研工作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团队的科研氛围都十分融洽,大家可以平等地讨论学术,相互学习科研方法和工程经验。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尤其新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快速成长。

我想告诉新生:研究生第一年是打下坚实科研基础,同时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的好时机。如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项目研究,实战经验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是同等重要的。

王璐   “阅读文献是重中之重”

我的标签: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博士,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

我的时间安排:周一至周六基本是实验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周日会出去放松一下。

我的学习态度:努力扎实地掌握好基础知识,才能提高整体的水平。

我的座右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感动我的故事:高中的一次班会上,老师讲述了他的一个学生的奋斗过程:这个学生不是什么名人,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虽然天资并不聪颖,但是一直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喜欢的电影:最喜欢的是大学时候看的《美丽心灵》。主人公纳什目标很简单,但在病魔的重压之下,实现这些目标却是非常困难的。他虽然患有精神分裂症,却通过意志的力量坚持进行数学理论的研究,并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而纳什也成为一个不仅拥有美好情感,并具有美丽心灵的人。

我的学习经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我觉得阅读文献是重中之重,也是与以前大学阶段学习的不同之处。只有经常阅读专业相关的文献,才能不断有新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务。还有就是经常和导师交流,才能更好地学习如何做科研。

杨妮   “过好每一天”

我的标签: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硕士,优秀学生干部,动物所的研究生会主席,第一期动物所研究生专刊的主编。

我是学生干部:一直以来最深刻的感受是,除了比别人多一份忙碌,更是多了许多收获。学生会工作让我受益终生,它给了我许多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机智,这期间养成的良好性格是我最宝贵的财富,同学们对我的真心回馈也让我收获了一生的朋友。

我的爱好:我是理科生中的文科生,常规的学习时间之外,很喜欢阅读欧美文学,也喜欢自己写写随笔文章。闲时拿着相机出去拍拍四季也是一种享受,偶尔约着朋友一起唱歌也很开心。

我的生活感言:在学习和生活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一天的事情,那么惊喜都会在意料之中;如果踏实地做事情,就会慢慢走向成功,这与行业和兴趣无关,重要的是积累。每当决定一件事情之前,我都会问自己,会不会后悔?于是跟着自己的心走,因此感觉经历过的每一天都没有遗憾。

12月20日上午,玉泉路校区的2012年秋季汉语班的最后一门课程考试结束。中午,留学生、任课老师和相关管理人员在玉泉校区举行结业仪式。哥伦比亚籍留学生DIANA CAROLINA ESTEVEZ VARGAS等9名留学生荣获“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外国留学生”称号。

参加本期汉语学习班的共有来自丹麦、德国、哥伦比亚等17个国家的94名留学生,培养单位包括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动物研究所、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丹学院等19个单位。本学期共开设4个汉语班,分别安排在玉泉校区、奥运村校区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教学任务由外语系和人文学院的教师承担。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留学生们学习了《基础汉语》、《汉语口语》和《中国概况》等课程;游览考察了故宫、长城等历史名胜;参加了北京外办、对外友协举办的 “北京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等文化活动。尼泊尔籍留学生UPENDRA BARAL说:“汉语集中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也充分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留下一段美好的人生记忆,为未来在中国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奠定了基础。”

2012年秋季汉语班已顺利落下帷幕,有些留学生们将奔赴各自的培养单位开展专业学习和科研工作。

目前,国科大目前共有来自55个国家294名在学外国留学生。

 

9月10日下午,丹麦首相赫勒·托宁-施密特女士访问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出席首次中丹学院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

据了解,2010年4月1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丹麦科技创新部、丹麦八所公立高校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共建“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中丹科教中心)”协议。2011年9月,中丹学院成立,承担中丹科教中心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和管理职能。

近日,记者就中丹学院的办学理念、特点、生源、发展方向等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助理、中丹科研教育中心(Sino-danish Center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简称中丹中心)中方主任朱相彬。

突破困难     创建中丹学院

采访在一个不大的会议室进行。朱相彬刚开完会,可能是这一段时间工作的劳累加之天气转变引发的感冒,他声音嘶哑,看上去很疲惫,但他依旧热情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朱相彬首先介绍了今年国科大留学生的招生情况,“我们今年共招收了124名留学生,其中有74名留学生来自中丹学院,占留学生的绝大多数。中丹学院今年首次招收了140名学生,其中中方硕士生56名,丹方硕士生49名,中方博士生10名,丹方博士生25名。”中丹学院留学生数量和中国学生数量基本对半。

“中丹学院的成立,这将成为留学生培养的重要平台。”朱相彬表示。

中丹项目始于2008年,中科院研究生院成立了中丹科研教育中心。中丹中心是一个“教育、科研及产出的平台”,也是国科大与研究所融合的载体,而中丹学院的建立是“实现培养人才,输出人才”的重要举措。朱相彬坦言,由于两国在文化背景、法律法规、教育规则、办学理念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中丹项目在四年的运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以前不曾遇到的困难。这个项目一直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由于我们不断地克服困难,才保证了此教育项目的顺利进行。

朱相彬接着谈到:“中丹学院与丹麦8所公立大学(包括哥本哈根大学、奥胡斯大学、哥本哈根商学院等)开展了科教合作,这将博彩中丹两国科教优势资源。”他还饶有兴趣地向记者全面介绍了中丹学院的办学特色,“首先,中丹学院实行中丹双导师制度,采用英文授课,授课教师50%来自于丹麦各大学;第二,中外学生在同一个课堂学习,让多种文化在同一间教室碰撞;第三,中丹学院的毕业生将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丹麦合作大学的双学位。这一切举措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端科技和管理人才。”

中丹学院第一批学生主要就读于生命科学、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可再生能源、水域环境和社会科学五个领域。在国科大9月6日的开学典礼上来自丹麦的学生Christensen说,她之所以选择中丹学院的神经科学和神经影像学专业,是因为中国在这方面和美国有很多交流,在这一学科比较领先。她很想在中国学习,并今后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而来自德国的Christoph则选择了行政管理专业,他说自己对中国非常感兴趣,也希望将来能到中德大使馆工作。可见,中丹学院吸引外国留学生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在于中丹学院各个学科的教育科研优势。朱相彬充满信心地表示,“未来我们还会建设更多的学科项目,比如拟在2013年增加纳米科学与技术、生物能源硕士研究生双学位项目,以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为基础,采取国内外最先进的教学方式,做好学院培养人才的工作。”

博丹麦教育之长   为我所用

对于中国高校对外交流,英美国家绝对是首选的交流对象。那么,国科大为何选择了丹麦大学?对此,朱相彬解释到:“丹麦是传统的北欧发达国家,政治经济长期稳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经济实力支撑起了丹麦高校的科教水平。”说毕,他端起了茶杯,润了润沙哑的嗓子,又接着聊起来,“丹麦很多学科领域都位居世界领先地位,比如,以丹麦物理学家波尔为旗帜的哥本哈根派曾为现代科学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而此次与国科大合作的八所高校也是出类拔萃的,在一些领域很有建树,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例如,哥本哈根大学是丹麦及北欧最古老,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立大学,从1479年建校以来,哥本哈根大学总共诞生了9位诺贝尔奖得主。”谈到丹麦大学的优势,朱相彬可谓如数家珍,深谙每所高校的优势,“再如,丹麦技术大学建于1829年,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技学校之一,第一任校长便是以发现电与磁之间的相互关系而闻名遐迩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丹麦排列第二位的综合性大学奥胡斯大学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她培养出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廷斯·克里斯蒂安·斯科、C++编程语言发明人比雅尼·斯特劳斯特鲁普以及我国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等世界知名人士。在工商学科方面,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的哥本哈根商学院是北欧最大的三所商学院之一,在全球商学院中也名列前茅。”

国科大一直重视人才培养,注重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优势教育资源的引进。选择丹麦,这对“博其所长,为我所用,促进‘以人为本’和‘育人优先’教育理念的实现”一定大有裨益。

朱相彬认为,中丹学院是院所融合模式下国际化教育的创新实践,它的存在和发展意义已经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大学二级学院,超越了中国传统的研究生培养理念和范畴。国内大学与国外大学的联合办学,通常合作的模式是一对一,而国科大与丹麦共建的中丹学院是我们同时面对丹麦一个国家的8所公立高校,这是中外合作办学实践的创新发展,这一定能丰富我国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形式和内容,推动国科大国际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培养高层次留学生”

在谈到目前国科大留学生状况时,朱相彬说:“目前,在籍留学生数量超过历年,已达到240人,其中博士生占三分之二。”同时他接着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留学生,确保留学生的培养质量。”

据了解,国科大依托110多个研究所,自2002年开始招收国外来华留学生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来华留学生招生和管理制度日趋成熟,留学生教育事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套别具特色的留学生招生、管理、培养和学位授予体制。国科大的留学生具有“层次高、能力强、性格成熟”等特点。

朱相彬还简要介绍了国科大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历史,“国科大招收留学生初期,留学生主要来自第三世界国家,以来自周边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居多。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国科大的品牌效应逐渐凸显,来我校求学的留学生国别日益丰富。现在,我校留学生来自近50个国家,不乏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留学生专业分布上,朱相彬介绍说:“目前,我校留学生涉及专业共90余个,与现阶段国科大学科建设发展水平是基本一致的。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来华留学生的专业领域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的人文社科专业以及中国传统的中医药专业。吸引更多留学生来华攻读理工类硕士、博士学位是我国高等学府对外交流需要努力的目标之一。”朱相彬还表示,“国科大一定会继续扩大生源国别,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留学生。”

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引进来”——吸引国外优秀师生来国科大,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走出去”——旨在让更多国科大的师生走出去,参与到国际学术交流的环境中。朱相彬说,国科大一直在努力创造师生“走出去”的条件,始终把为师生出国创造条件以及提供良好周到的服务作为外事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他接着说道:“目前,国科大创建了一系列国际交流项目,其中包括‘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欧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中-荷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中德国际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博士生国际论坛’、‘中日研究生论坛’等,种类丰富。”国科大一系列对外交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举措,都旨在培养高水平、高层次的学生,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人才。他强调,“中丹学院的建立也会进一步促进国科大对外的交流,更好地引进国外优势资源。我们要把中丹学院作为新的发展契机,进一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事业。”

送给新生的“数字魔方”

访谈期间,朱相彬拿出了手头一份报刊的初稿,报刊名为《SDC时报》,SDC既是中丹中心的简称,也是中丹学院的简称。“《时报》是白春礼校长题写的,是中丹学院自己的报刊。内容主要是展现中丹学院的教育科研动态、学生生活等。这是第一期,我们准备以后不定期出刊,争取一年刊发6到8期,发给学生以及学校的相关单位。”朱相彬边说还边给记者展示报纸的草稿版,这是一份全英文的彩色报纸,绿色的基调让人心情爽朗。大概有六七页纸张的样子,上面圈圈点点的是他为报刊内容做出的修改。

采访结束时,当记者请朱相彬给新来的同学提一些在国科大学习的建议时,他妙语连珠地抛出了这块“数字魔方”:

一曰,精通一门外语;二、三则为,有两三个好朋友、好老师,发表两三篇学术论文;四、五是,读四五本好书,包括非学术的;六、七意在,出席六七个学术会议;八、九表示,每年精读八九篇好的学术文章;十说,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工作、平平淡淡生活、潇潇洒洒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