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绶启:现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鱼类生理生态学学科组组长、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同时担任中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理事、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水生生物学报》副主编、《Aquaculture Nutrition》编委、《Aqua feed》编委、《中国水产科学》编委、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等职。
七月明晃晃的太阳将一路绿荫扯成满地的斑驳,解绶启副所长的办公室就与一片水杉相邻,倒显得几分幽静和清凉。
他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学科带头人、鱼类生理生态学学科组组长、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一位从事水生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家。我们有幸采访了百忙中的解所,他的温文尔雅、睿智豁达给记者留下极深的印象。他既有领导者的高瞻远瞩,又有文人墨客的热情奔放;既有科研工作者的严谨逻辑,又有艺术爱好者的敏锐洞察。初识解所,是在水生所新生入所教育会上,一席话洋洋洒洒、旁征博引、谈古论今,给我们展示了水生所悠久的历史、优秀的科学家及其继往开来的科学殿堂。通过解所的介绍,我们不仅了解了秉志、王家楫、伍献文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著述等身、严谨治学,也叹服于饶钦止、梁彦龄、陈启鎏等老先生的艺术修养、横溢才华!
尽管解所的科研成果颇丰,且在水生所担任领导职务,但我们还是更愿意用一个艺术家来解读这位科研工作者。走进解所的办公室,才发现小小的天地里,藏着一屋山水笔墨。他给我们讲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展示他收藏的各色砚台,给我们讲书法、绘画,展示他的摄影作品,听他的黑胶唱机……一杯浓香的咖啡,一支悠然的乐曲,与其说采访,倒更像友人相聚。由此距离拉近,慢慢走近解所,发现他这个科学家更像是一个田园诗人。
志于道——负笈数载专科研
对于自己走上科研这条路,解所说自己小时候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个科学家。读完研究生后,就理所当然地留在所里工作,觉得留在中科院的研究所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后来导师建议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解所轻松考取,然后就一步一步地走上了科研道路。解所说自己的想法很简单,觉得投身科学是一件光荣而有意义的事,整天和鱼儿打交道也是苦中有乐。因为热爱,所以就一心做。
也正因为热爱,所以更会义无反顾地付出。寒来暑往,也遇到过很多困难和问题,但他都一一克服,直至走到今天。在研究领域,如今的解所已是硕果累累,论文、著作一堆……解所曾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专项项目、国家攻关项目(课题)、973课题、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重点项目、中科院方向性项目、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武汉市晨光计划等30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刊源论文50多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用生物能量学模型估算半精养鱼类的营养需求,解决了国际上长期存在的半精养鱼类补充营养的定量动态估算问题;首次从能量学角度探讨了鱼类利用植物蛋白的能量学机制,在国内开拓了鱼类营养能量学的研究领域;系统地探讨了鱼类对氨基酸的需求和植物蛋白的利用,为解决廉价饲料蛋白提供了科学依据;系统地开展了不同食性鱼类的比较研究,为阐明鱼类食性进化和营养物利用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他所在的研发团队的“鱼类生长差异的生物能量学机制”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鱼类能量学机制的研究”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长吻鮠人工繁殖及规模化养殖技术”2001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湖群规模化养殖技术”2001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异育银鲫营养、饲料与投喂技术”2003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5年科研成果“长江中下游湖群渔业资源调控及高效优质模式”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淡水名优水产健康高效养殖技术及产业化示范” 2009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解所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2007年,他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解所说在科研这条路上遇到困难是很常见的,而知难而上有利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很多时候,创新的思想、创新的方法,都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想出来的。就科研来讲,遇到困难时,首先就是要查阅文献,看看别人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尤其应该从不同方面去关注,而不要仅仅局限在你所做的实验材料。然后就是要善于思考,书本教给我们知识,但有时候也会局限我们的思维,要大胆思考。再次就是要积极尝试,问题出现了,不着手解决,问题会一直站在那里,查完文献,深思熟虑之后,就要积极地尝试着去解决。大多数人并不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缺少解决问题的勇气。
在水生所这么多年,解所说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能耳濡目染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理解和融入水生所深厚的文化底蕴。水生所很多老一辈的科学家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近距离接触那些老科学家们,他们的科研精神,为人处世之道,都是他一生用之不尽的财富。解所说,人存于世,要先学会做人,而后再学做事,更要立志高远。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句话是对的,永远不会过时。不要把科研当作唯一可做的东西,要先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这样再加上一定的科研素养,即便不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也绝对是可用之才。
据于德——行政管理勤思量
解所在所内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他说中科院区别于高校最大的特点在于科学院要做的就是解决国家的重大问题、重大需求,而这个需要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需要不断地培养科学的后备人才。中国科学院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也要建设一流的研究所。解所说,在教育方面,一流应该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首先要有一流的教学服务人员,这是“一流”的前提;然后要有一流的硬件设施,这是“一流”的基础;有了这两项“一流”,才能吸引来一流的导师;有一流的导师,才能吸引一流的学生。这样“良性循环”下去,才能形成一流的研究生教育。
在水生所学习工作二十多年,见证了水生所每一步的成长历程。解所说水生所的变化基本上就是科学院的变化,她的变化和国家的科学体制密切相关。过去,在有限的科研经费的情况下,科研成果产出多,解决了国家很多重大的攻关问题。现在这种以课题组为单位,尤其是为考核单位的科研体制有利有弊,需要随着科研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所长扮演的应该就是如何让大家去接受这种变化,同时不断调整和完善,让全所发挥整体的综合力量。
作为水生所副所长,解所时常也在思考怎样让所里的各项体制日需完善。比如国外的一些科研机构,包括国内的一些院所,如上海的神经所、生化所都有研究生导师轮换制度,给导师、学生提供双向选择的机会,这种双向选择的制度有它一定的优势。然而,水生所能否采用这种制度?经过综合考虑,发现这种制度在水生所目前尚不可行,因为专业差异比较大,基础训练不同,学生经过一年的轮转,无法打下良好的基础,进入研二又要马上做自己的课题,会应接不暇。所以只能一步一步改进,同时更多的考虑到学生的研究兴趣,如现在所里在报考研究生调剂的时候,以前采取的是老师选择学生,而现在采取双向选择,让学生先自己找导师,找自己喜欢的方向,自己喜欢的导师,然后导师再选择。
对于现在盛行的“博士生越来越像专科生”说法,解所娓娓道来。他说现在有些博士生只去了解自己研究领域的东西,“专”是对的,同时“太专”也是不对的。“博士”的“博”狭义的中文理解中有广博的意思,而我们作为研究生,应该有着广博的知识面,不仅要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着很专业、很深入的认识,而且还应该吸收其它学科的营养,这才是一个博士应该具备的素质,才会有学科交叉、有创新的发现。硕士生也好、博士生也好,在学期间都应该多了解一些其它专业的东西,而不能光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看东西。但他说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也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在学生身上,因为他们有毕业和就业的多重压力,很多学生想到了但却没有精力去了解其它学科。现行的这种研究生教育模式还需要继续完善,学生不但要多“做”,更要多“想”。
对于一个科研工作者,不能不提的一个词就是如何创新。解所说创新能力确实很重要,但现在“创新”这个词被提得太多了,很多学生包括有一些老师,都没能领会创新的具体内涵,只是一味好高骛远而不愿意去做基础而实用的东西。一提到实验就想有没有什么创新的想法、方法,为了创新而创新就很容易出问题。其实很多时候,创新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结果。他说咱们的学生还是应该先把基础的东西做好,再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样的话,创新也会成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我们需要“仰望星空”,更需要“脚踏实地”。
依于仁——亦师亦友须尽心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水生所有一个学生交流QQ群,名叫“水生小屋”,有几百个同学参加,异常活跃。QQ群除了发布各项大小通知外,有问仪器设备的,有问老师办公室的,有失物招领的,还有提建议的,包罗万象,什么都有。解所就是这个QQ群的创建者,他当时的想法就是随时随地可以和学生交流、沟通,现在也真正成了同学们钟爱的“小屋”。即使解所在线,大家都能够畅所欲言、毫无顾虑,因为大家都知道,解所是亲近学生的,很为学生着想。平时解所行政工作很忙,科研也不轻松,但是群里只要一有声音,涉及同学们切身利益的,解所一定会在第一时间给出回复和解决方法。他说自己身为一个所领导,有责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便利,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他说作为一个老师,需要多与学生交流。他有时候在群里与学生聊天,一聊就是两三个小时。他希望听见学生内心的想法,也鼓励他们敢于提意见。学生提意见,是真心为水生所的建设出谋划策,希望水生所做得更好。对于他们,更应怀有一颗欢迎和感谢的心。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中科院的研究生作为中国未来科研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历史使命。但他也说作为研究所的学生,很多同学虽然现在是在进行科学研究,但以后并不一定会走科研的道路,对于这些学生,解所鼓励他们去发展自己的特长爱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但作为研究生的份内之事还是应该认真完成,在研究生的几年时间里,扎扎实实学习,认认真真做科研。要么不做,要么就认真做,这不仅是科研态度,更是人生的态度。虽然将来的职业也许跟科研无关,但这中间学到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是相通的。人才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的禀赋爱好不一样,从事的职业不一样,但对于国家、社会的贡献却是不论大小的。
解所对待学生就像对待朋友一样,随和得没有一点距离。他会默默记下实验室学生们的生日,会在他们过生日的时候,组织全实验室一起买个蛋糕聚一下。不一定喧嚣奢华,但实验室的生日烛光也一样满溢欢声笑语充满温馨和温暖。解所的QQ一般在线,也经常进学生空间,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动态。有人找他聊天,经常就是几个小时。他说这些交流,能让他和学生走得更近,自己也学到很多东西。
游于艺——满屋山水书墨香
解所的办公室,满溢书香和墨香。墙上挂着梁彦龄老先生的山水画和女儿的创意绘画。大大的书橱里面,除了满满的专业书籍,里面摆着很多他收藏的砚台,还有他设计的国际会议的纪念盘等等。他的爱好很多,喜欢书法、绘画、摄影,还有收藏砚台。第一次和解所接触,就是在他的办公室里,他给我们展示了很多自己多年收集的砚台,有端砚、歙砚等等,还耐心地把砚台拿到水池边,沾上水,欣赏其多彩多姿的纹理,感受其温润如玉的质地,金星砚上那点点滴滴,倒真像黑色夜幕星光闪烁;罗纹砚上的丝丝缕缕,也恰似静静湖面碧波荡漾……平时闲来无事,还会摊开宣纸,写上几行毛笔字。他写的是颜体,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解所办公桌上的玻璃,就压着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平时学生找他签字,解所经常是直接拿着毛笔签。他说自己很多年前就开始订阅《书法》杂志。他也画山水画(他说自己是幼儿园水平),兴起时也会直接用签字笔在餐巾纸上描,数秒就是一幅青远山水。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解所自己也雕刻印章和制作电子管放大器。他的自刻章被女儿戏称刻得比本人还帅,而他办公室就摆着自己做的电子管放大器,摆上两个大音箱,还有黑胶唱机,仿佛回到了旧时光。他有很多的碟子,CD和黑胶,古典音乐、轻音乐、民俗音乐等等。工作累了,或者有朋友来,随便放一张,是一种休息,也是一种享受。解所也喜欢诗词,前几年在党校学习,灵感来袭,信手拈来一首《水调歌头·登井冈山》。解所也玩摄影,他说通过镜头,能捕捉和定格很多稍纵即逝的瞬间。某个黄昏或者清晨,解所也会挎上单反,去拍摄自己看到的美景。而平日学科组的聚会、出席会议等,他总是那个拿着相机给大家拍照记录的人,都是在当事人无意中抓拍的(他说这比摆弄个POSE更生动),而他自己很少出现在镜头下。他还很用心的将这些照片做成电子书,配上诙谐幽默的文字解说,甚是有趣。
他说人有时候需要有一些业余爱好来陶冶自己,可以放松心情,找到更多的生活乐趣。不管是看书、写诗,甚至是信步走走。就像一个爱好摄影的人,处处都可以发现不同角度的美。他还说,做科研就要像一个摄影人,能处处留心,才能以敏锐的目光发现新的东西,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爱生活,会生活,懂生活。诸多的叹服只能凝为高山景仰。解所说自己喜欢做科研,做行政工作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科研。同时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也是家庭的一份子,也有责任和义务照顾儿女。他说女儿是从小骑在他的脖子上长大的,坚持有空就多陪女儿。女儿的名字取自《诗经》,许是因为遗传和熏陶,从小她就喜爱艺术,学过钢琴、芭蕾、泥人、书法……绘画还拿过全国奖项。解所说起女儿,一脸慈爱。
解所对我们说,生活和科研应相辅相成,而不该背道而驰。
采访后记:全文用的称谓都是“解所”,而没有用解所长、解老师、解研究员等等,因为在水生所,“解所”是个响当当的亲民称呼,大家都习惯叫他“解所”,就像一个老友一样亲切。本想着一个多小时能结束采访,但实际上解所和我们一直聊了三个多小时。如若不是他要匆匆赶回去陪女儿吃晚饭,也许我们还会一直畅谈。来时烈日当头,去时已是彩霞满天。很庆幸在研究生期间能遇到解所这样的好领导、好老师,他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研究著述多利国,为人处世重修身。无论在科研治学之道,还是为人处世之道,抑或是在志趣爱好造诣上,他都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风向标,敦促我们勤耕不辍,止于至善!
张敏: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9级博士研究生,师从该所淡水生态学研究中心系统与流域生态学学科带头人蔡庆华研究员;2012年6月毕业,获得博士学位,进入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工作。2009年,曾以志愿者身份参加第13届世界湖泊大会,获“优秀志愿者”称号;同年获邀参加“中德长江研究合作10周年系列研讨会”;2009-2010年度,获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二等奖学金和中国科学院“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10年,参加在德国举办的“全球变化背景下淡水生态系统评价”会议和“生态水文模型及SWAT理论与应用”夏季讲习班。研究生期间,共发表17篇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8篇,4篇被SCI收录。
常言说:“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兼有山与水的性情与特质,淡泊宁静而不失坚韧刚毅,张敏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子。理科生的睿智笃定,女孩子特有的易于感知美好与幸福的心灵,她以奔跑的生命常态和诗意的生活方式写意绚丽美好的青春。作为武汉教育基地“首届毕业生典范论坛”活动的现场访谈嘉宾之一,张敏同学愉快地接受了小洪山记者团的专访。
山高出云外,天宇旷然
张敏是个山东女孩。访谈间记者追问当初为什么会不远千里选择到江城武汉的水生所读研,她说因为自己对水有一份特殊的情怀,所以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这个专门研究内陆水体的国内权威机构进行深造。与水生所结缘,这一结就是五年。从当初那个懵懵懂懂的硕士生,到如今获得令人羡慕成绩的优秀博士生,五年的蜕变,让张敏从一个略显青涩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乐观开朗、成熟大方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知进退,明得失,人生才能从容自如,走向成功;识棋理,懂布局,下棋方可占据主动。张敏身上所体现的那种对科研的执着追求、对人生的豁达乐观,成就了她的今天。五年的研究生生涯,让她收获了很多。张敏坦言,今天的成绩与她积极向上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生在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拼搏精神,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就一定可以收获硕果。张敏特别欣赏“浓烈之极始归于平淡”这句话,她将今天的成绩看得很平淡,因为她认为只要拥有积极努力的心态和永远奔跑的姿态,就像会蝴蝶效应一样,今天的一个选择和举动,一定会在日后生活中得到映射和体现。所以,我们需要一直努力,不懈追求。
志存高远,责任在肩
人行道,譬如行远,譬如登高。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对于自己即将到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工作,张敏感到非常开心,因为与水的再次结缘,让她有机会可以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科研兴趣结合在一起。忆起当时应聘面试的经历,张敏仍然记忆忧新。凭借自己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出色的科研业务水平,张敏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拿到此次招聘进入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的唯一一个名额。
对于未来规划,张敏说,人生充满很多变数,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守自己的信念,珍惜当下的生活。能从事科研工作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只要心中牢记科研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就可以将幸福一直延续和传递下去。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方面尽快缩短走上新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另一方面让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都能再上一个新台阶。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张敏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先磨砺,后成长
张敏回忆,几年的研究生生活,也曾有过委屈的泪水和迷惘、徘徊的时候,但更多的是收获后的欢笑和喜悦。作为中科院的一名学生,严格系统的科研训练造就了张敏吃苦耐劳的性格。读研期间,不仅经常要在实验室加班加点,而且经常出差参与科研项目的执行和交流,作为一个女孩子,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正如张敏自己所说,其实不是“爱一行干一行”,而是“干一行爱一行”。她认为,几年的科研生活,除了让自己在科研上有了长足进步,更在沟通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有了全面的提升,就像“春风化雨”,这些变化都是在潜移默化的磨砺中发生的。张敏感慨,“以科研实践带动人才培养”的科学院理念引导她具备了从事科研工作所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她很庆幸,凭借坚持与努力,自己在一步一步地朝着科研梦想不断前行。
回望过去 感念师恩
回望这几年的求学生涯,张敏说时间真的犹如白驹过隙,一晃就没了。与同学们在一起做实验、听报告、打球逛街,与导师就一个学术问题探讨几个小时的情景,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历历在目。今天,张敏终于戴上博士帽步入社会,走向新的工作岗位。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她由衷感慨:这一切离不开父母的支持,离不开朋友的关心,更离不开自己导师的关爱和教导。
谈起2008年的那个春节,张敏仍是心怀感激。她所在的实验室那年在湘西河有个野外监测站,需要她和几位同学守站驻点检测,从来没有离家过年的张敏将第一次独自在外过春节。由于恰逢中国南方遭遇百年不遇的雪灾,数着日历上的日子离春节越来越近,几个同学们对家乡的思念愈发强烈。而就是在那个漫天飘雪的春节,导师蔡庆华研究员竟然也从家中赶到了湘西河野外监测站,亲自陪着几个驻点的学生一起在野外度过了那个令人难忘的春节!导师的敬业和关怀,给她留下深刻印象。每每回想起这件事情,张敏都觉得很温暖。
乐观、开朗、坚韧、执着,这是张敏学姐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淡素若菊、和蔼可亲”的她,即将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踌躇满志,振翅待飞”。让我们将她的那份乐观、那份执着好好品味,迎来属于我们自己幸福的科苑生活。
后记:采访结束,已近黄昏,天气是那么神清气爽。不知不觉与张敏师姐畅聊了两个小时,她的经历,我们都感同身受;她的励志,使我们深受启发。因为年轻的脉搏,永远有着相同的频率。
“周三早上,在我刚开始一天的熔盐电脱氧实验的时候,女孩发来短信了。这已经是自从手术完成半个多月来数不清第几次她向我报平安。她身体中,血液免疫系统正在恢复,造血干细胞增殖表达在正常增长中。我立即回复她:‘好呀,加油!:)’来自她的短信在我手机中都在同一个文件夹里,按照时间的先后,显示着一个生命复苏的过程。而对于我,就像是做出了一系列从来没有人做出的好的实验结果,喜悦如甘泉从心底汩汩而出,激励着我继续争分夺秒地完成我的工作、实验、文章、毕业……”
然而,这如电影般感人的场景只是个抒情的想象。我作为中华骨髓库150万余个造血干细胞登记样本中的一个捐献者,这次行为只是一次正常的配型成功和志愿捐助。按照规则,供患双方和中华骨髓库都是单向联系的,相互的身份是不公开的。经过了5天的注射动员剂,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达到了很高的浓度,5月23日对我进行了外周血采集。采集类似于输血,不同的是血液从一个胳膊的血管流出,大多数成分又从另一个胳膊输了回来。而血液在体外时,流经一个很小的机器,造血干细胞为主的成分就在机器中被分离开,收集出来。经过3个半小时的采集,在当天上午60ml造血干细胞成分血就采集完成;当天下午就输进了患者的身体,一切安全又妥当。现在还没有更多的消息。患者还处在术后观察中,从骨髓库了解的情况是“还没到一个月,目前没医院反馈,按以往经验此时患者皆安好”。
能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确实也是难得的人生经历。这绝不是我有多高尚或者有多勇敢。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不是抽骨髓,也对身体没有什么伤害,捐献前后也没有什么剧烈不适。国内这样的治疗已经有了2800多例,十多年的时间,技术上很成熟了。只是相比来说知识的普及远不够。大多数人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我也从没想过捐献会在我身上发生。若是大家有机会了解并捐献血样到中华骨髓库,必定我们所很多人都愿意做这样的善事。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很多类白血病的唯一途径。然而全国每年新发病白血病患者就有4万多例,因为配型很难,相比较骨髓库的样本量太不足了。每年移植手术只有几百例,太多的白血病患者因找不到合适的捐献配型而无法治愈。捐献5ml血样和一个承诺,就有可能挽救一个生命甚至一个家庭。人生中若能有机会救人一命也是莫大的荣幸,况且这对自身并没有多大的伤害。
虽然也有过一些困难,然而在面对这个事情时,并没有什么要犹豫的。因为我们的环境就是这样教我们的。捐献前后,真实感人的事确实有很多。
大连化物所党委书记包翠艳百忙中前后几次关心我看望我。在采集的时候,包书记等一行人代表所班子专程到北京看望我,送来了全所职工和研究生的慰问和关心。她几个小时地坐在我的床边,握着我的手鼓励我,还带来了张涛所长和她亲笔签名的慰问信;导师李灿院士和组里的几名老师上午在院里开会,下午要赶飞机,中午还赶时间来医院病房看望我;研究生部特意安排了食堂在所里照顾我的伙食;五室余松华老师和李军老师等等老师都在关心我,慰问我,说有什么问题就和他们说;还有组里的同学们对我起居的关照,特意从大连过来看望我的师兄……连负责采集的大夫也说:“还没见到哪个捐献者采集时有这么多单位的人来探望,你们单位也让我们很受感动!”同样的,6月2日我休整后返回大连时,所工会、团委和五室的老师们,带着全所职工和研究生的慰问与牵挂到火车站迎接我。回到所里之后,太多太多的同学和老师都问候我、关照我,我觉得就像是回到了一个大家庭。我才发现,其实这些就是平时我们无比熟悉的环境。这就是我们的研究组、研究室,我们可爱的研究所。也许平时没有特别的感觉,但在必要的时候,她就在身边,是最温暖的怀抱。
人可以做的事,有时是可以超过原本想象的一些限制的,并非完全可预料。这次捐献其实我并没有准备太多,不是我个人积累的结果。李老师对我们组的学生常常讲,在这里我们要做的不仅是科研能力的锻炼,还应该在这里成长、成材,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品格,以更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于2012年6月11日凌晨)
大三初涉科研,风风火火三标书,数月兴致高涨,然一无所获,杳无音讯,打击甚深,一时不知所措。此时初闻院士孙汉董,数十载钻研香茶菜,铁训静坐冷板凳,心沉自然明。恍悟数月之渺小,乃自身浮躁之气环绕,当步步成印,方能寻得章法。不然急功则事败,近利则路歪。此乃初动,未见院士其人,先听其诲戒,引我走出迷茫,甚是投缘敬佩,遂决心投其门下,拜其为师,深学天然药化之奥妙。
国庆正欢,金秋恰浓,揣着梦想,踏进春城花城,拥抱动植物王国。原本山川,极命草木,身体站立在了心仪已久的昆植所,激动万分。推免面试开始,初见孙老师,精神抖擞,温文和蔼,融化了我全身绷紧的神经。你面试这几天住哪呢?还习惯吧?你家是哪的?你父母身体还好吧?做什么工作呢?你有什么爱好?……这种种的问题让我泣动了,显然,孙老师关心的是我这个人和我的品质,他没有提那些晦涩的专业知识,也没有在意我简历上的种种奖状,而在聊到我通过兼职和奖学金支付学费生活费的时候,给予了肯定和赞扬,说年轻一辈就该多分担家里的负担,多体验生活的艰苦,才会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此乃二动,相人者,当以德为先,德德相吸,方能脉脉相传,薪火熊熊。
月转星移,扶正流苏,本科毕业,告别广东的炎炎烈日,迎来了昆明的四季如春。刚到组上,巧逢大伙集体出游,因迟来之故,席位缺一,孙老师虑人之虑,担人之心,特留小蒋(与我同届的孙老师的学生)相陪,师之用心,良苦周到,得此良师,小蒋与我均为之善解人意而欣动。此为三动,师思学生所思,师感学生所感,百忙事务然能周虑如是,师之楷模也。
澄明抚仙湖,饮虹醉二仙。携众人卷沙数浪,踢球乐奔,畅游珠江源头。不逾矩之年,身体仍矫健不输后辈;古稀之岁,依旧思维清晰,言行利索;试问古今七十之人,能入水百米直游,出水健步盘球者,能有几人?此情此景,画成四动,惊叹感动,师与生,无辈分高低之间,无长幼次序之隔,共享欢乐,共度时光。且以身为证,谁言从事化学事业者,不能健康长寿?
鸿雁南飞,节律也;日升月落,时序也;六点二刻起,慢走2公里兼做操,七点二刻进早饭,八点到实验室,十二点进午饭,中午看新闻和中央科技节目,两点一刻复回实验室,六点二刻进晚饭、看新闻或携妻散步游园,八点一刻,再回实验室,直至11点方回家就寝,孙老师之作息也。“我在实验室,我的学生自然也会在”,“八小时出不了科学家”,不多言,此乃五动,为师者,以身作则,为徒者,何有不效法之理?名师出高徒,因不在其名,实在其行,撼动铭记于心。
春夏秋冬,北京的四季鲜明轮换,一年学毕,第三次再在熏衣草盛开的季节来到昆植,淡淡的幽香洋溢着浅浅的笑容,和那浓浓的激情,终于要正式开始做实验了,降于我身的项目难度不小,只能匍匐探索前进。和孙老师就项目的第2次讨论让我愧动了,本应由我汇报实验进展和项目概况,却被孙老师查找的详细资料和笔记震住了,看着手上曾沾沾自喜的薄弱的信息,惭愧不已,为孙老师认真、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所折服。孙老师仍时刻保持在科研一线的状态,实验功夫依旧娴熟,此成六动,勤显于业精,行成于善思,让我们年轻一辈受益匪浅。
六动动于心,心动动于情,孙老师其他头衔人尽皆知,此处暂且不谈,然称其为一善教育者,当之无愧,传道、授业、解惑全达,且躬行、培德、善用,师者如斯,良品优绩定能代代相继,芳流不绝。
人物简介:马娟,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1级硕士研究生,现任中科院研究生院学生会办公室主任。曾获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赛铜奖,广东省金奖,国家奖学金,华南理工大学校级优秀学生会干部,校级“三好学生”标兵,第八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优秀新人”称号等荣誉。马娟是一个将学业与公益、自我实现与服务他人需要相结合的女孩。无论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还是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支教社的活动,到图书馆协助整理旧书,她都不曾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踏实认真地付出。
第一次见到马娟是在研究生院玉泉校区人文楼前,一米七六的个子,简单的T恤,淡淡的质朴的微笑,使她在人群中尤显得不同。在经过简单自我介绍后,便开始了我们的采访,她的语速很慢、温和、从容,丝毫没有任何傲气。正是她的宁静和恬淡,整个采访气氛一下变得轻松了起来。
虚心好学,坚韧不拔
马娟,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成绩一直很优异。她认为课堂并非生活的全部,但学习的确是第一要务。学习需要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和严谨认真,刻苦钻研,积极探索追求卓越的理性。
五年前,她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大学期间,马娟同学尽管担任了不少学生会职务,需要投入很多时间,但她从未放松并总是利用其他同学娱乐和休息的时间来学习。她勤奋努力,广泛涉猎各个方面的知识,尤其是与专业相关的环境领域。为了在完成各项工作的情况下不影响学习,马娟每天几乎都是很早起床。正是由于她的刻苦努力,踏实付出,她的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在2009-2010学年,她的成绩排名和智育排名均为专业第一,完成第二专业金融学的学习,并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及心理咨询师学习。
上本科时,马娟的专业是环境科学。当她开始决定选择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方向大部分是跟生物相关。“我是资环学院的,但是我选的课基本在生命科学院上,我就是长期混迹在生命学院的资环人。”说到这里的时候,马娟开心地笑了起来。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缺乏生物学知识的背景,她对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有些不适应。但是,她并不为此气馁,反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在肿瘤细胞生物学课上,她每次都是坐在前三排,认真听讲做笔记。时间久了,老师跟同学们也都认识她了,这让她很骄傲。她总是说,希望通过这集中教学这一年的学习,建立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完整认识,系统地了解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新,而不是做一个永远跟着别人走的高级学术民工。
马娟很爱上自习,她开玩笑说自己是教学楼里的钉子户。教室的安静让她觉得很自在,她觉得在教学楼上自习才有浓重的学习氛围,注意力才更能集中,才有更好的效率。因为马上就要离开研究生院了,所以她打算尝试走遍能上自习的每个角落,好好感受那些让她留恋的地方。
谈吐间,马娟总是表现的十分谦虚。在一年前,她以优秀的成绩保送至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我的导师是麻省理工毕业的,有着不错的海外学习经验,所以跟他谈话经常会用到一些英文,并且我们这个领域的大部分优秀文章都是用英文写作,而我总觉得自己的英语不好,所以我还经常学习英语”。事实上,在研一上学期,马娟便以优秀的成绩获得硕士英语考试的免试,并顺利通过博士英语考试。
“在理性选择目标后,认准既定目标坚定不移动的走下去,不要轻易放弃这个而转向下一个⋯⋯”这是马娟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正是她在求学之路上最真实的写照。
服务同学,甘于奉献
马娟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学生会担任办公室主任,她说学生会一直是一个包容性强,有活力,有热情的学生组织,里面的各位成员也都身怀绝技,干劲十足。学生会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下,真正服务于研究生院的所有同学。而她这个部门的职责就是对内协调,对外联络,主要的工作是发达通知,管理学生会的物资和财务,及协助各部门开展活动、会议等,这基本就是学生会的后勤部门。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这份工作需要十足的耐心,要用饱满的热情和负责的态度参与其中。
其实,在刚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马娟满怀着憧憬,却也有些茫然。但是,她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她从学生会的干事做起,努力工作,最后竞选成为院学生会主席。在这期间,她与另外一些同学成功创建青年志愿者部,也学会了怎样和组织一起成长。让“污染更少一些”废旧电池回收活动是马娟策划组织多项活动中的一项。在这项活动中,她积极地整合资源开拓思路,大胆尝试,利用志愿者环大学城单车宣传,高校内摆摊宣传等方式,使得这一活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广州大学城其他高校也加入了长期组织废旧电池回收的活动之列。正是这些形式多样的环保知识普及宣传活动,使得环保观念深入人心,马娟跟她的同学们也受到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除了在校内积极组织活动外,马娟还经常投身社会活动。在2009年的时候,马娟参加了广州春运志愿者,那时的她来回穿梭在车站内,扛着行李,拉着拖车;微笑列队,挥别归心似箭的旅客。她用热情、真诚、贴心的服务诠释了志愿者精神。在2010年的时候,她毅然报名参加了亚运志愿者。经过选拔和培训,她成为摔跤和柔道比赛场馆的志愿者,主要负责组织协调观众等工作。虽然做的事情很普通,马娟却认为:“只有每个志愿者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整个比赛的顺利进行。”志愿者的工作很平凡,没有太多轰轰烈烈的事情,但带给她的感动却无处不在。
对于学生工作,马娟始终坚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岗位无大小,可以发掘的锻炼机会和拓展平台是无限的,关键在于你看待工作的意义。所以,她对学生会的工作总是饱含激情,有责任感。当笔者问及参加学生会是否会有影响到她的生活时,马娟笑着说,“不会的,参加学生会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你处在的环境中,你会结识很多人,并且能提高个人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所以,在这里,我不仅能实现自己的发展,还能收获很多珍贵的东西,比如友情,友情也是一种财富”。
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态,在实践中,她能很好处理学习生活和学生工作的关系,从而高效完成。也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态,她坚持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事情无论大小,全都认真对待,争取做到最好。在研一后半期的时候,加入学生会的同学都在忙自己的事,沟通渐渐少了,为了让部门的同学加强交流,增强凝集力,马娟组织部门人员定期开会,在周末的时候一起运动,打羽毛球。由此,整个部门间的感情更加深厚……
在空闲之余,马娟更是积极地参加支教社,实践公益。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华奥小学,面对着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她倾己所知,不仅教他们科学课,并不断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在教三年级同学科学课时,当马娟告诉他们磁铁的相关知识,告诉他们植物里面有都含有微量的元素铁时,有个小孩子就好奇地问,为什么蔬菜里有铁元素,磁铁却不能吸附它们?面对这些天真的孩子时,马娟总是很耐心地解答。她觉得自己这一些微不足道的帮助也许能带给他们快乐和希望,而她也总是被孩子们那纯洁的渴求知识的眼神深深触动。有一次,在马娟讲完课程后,有个小孩子送给她一张自己亲手制作的画,这让她感动了很久。“支教工作能让我感到自己的价值,我很享受这个过程”,马娟微笑着说。
活得精彩,为自己加分
优秀的马娟在骨子里却还是一个小女生,她爱好瑜伽,摄影。跟大多数的女孩子一样,她也是爱美的,她喜欢在粉色的纸上写上自己喜欢的格言,喜欢美甲。在儿童节那天,她去逛了超市买了很多零食,旺仔牛奶,爽歪歪……她说要有孩子的心灵,成熟女人的姿态,要学会自娱自乐,做一个永远是有着正面力量的人。
她也是一个感性的人。在某一天,她来四公寓的超市买酸奶的时候,当她看到运动场上那明亮的灯光,在灯光下那些运动着的同学们,这个场景让她开始怀念大学时光,有一些小伤感。马娟非常爱好写作,总是喜欢写一些漂亮的文字,“沐浴朝阳憧憬着新一天的精彩,披着晚霞回味着这一天的点点滴滴,这一朝一夕之间的每一天串联出一段幸福的经历……”
马娟是一个孝顺的女孩子。她说,在外面的时候总是免不了想念家人,但是她不能让父母为她操心,所以她经常给家里打电话。现在的她还年轻,不能给予父母物质上太多的回报,但是她总是愿意让父母有着精神上的享受与骄傲,这也是她努力学习的动力之一。
马娟是回族人,信奉伊斯兰教。但是她说她从来不想因为这个原因,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忌讳而与其他的人有距离,有隔阂。她很喜欢旅行,喜欢在北京的胡同里穿梭,喜欢拿着相机拍下那些精彩的画面。在华南理工上大学的时候,她特别喜欢广州那些带有岭南风情的建筑,而这一切,她觉得自己快乐就好了,经历就是一种财富。所以,她要在每一天接触不同的人感受不一样的经世之道,感受他们面对不同场景的理事之道;每一天都因为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而感动,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而新鲜,感受到不一样的风情而充实;享受成长的每一天,每一天都会变得精彩。
后记
在接受采访期间,马娟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总能给人带来老朋友般的感觉。
对于学习,马娟非常感谢本科时一位严谨认真的老师,那位老师曾告诉她“学环境并把环境保护当事业来做的人,是在同时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那一次之后,马娟便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专业,思考自己能做什么。对于今后的打算,她满怀期待,希望在本领域做出一番成绩来,服务于社会。
而对于中国科学院的认识,马娟说在很小的时候,看了自然科学书中那些奇妙的东西,她便立志当一名科学家。科学家用科学知识和孜孜不倦的探索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而来到研究生院,她觉得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在别人看来,马娟总在不知疲倦地行进中。而在行进中,她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在广袤天地中寻找自己对社会的意义与价值。面对四面八方袭来的鲜花与掌声,马娟始终低调处理,她说,自己只不过是做了自己想做的和该做的,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而她,则继续在为服务同学,服务社会的路上跋山涉水,一路艰辛一路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