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应沈阳市第五中学邀请,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齐俊桐研究员为近400名高一学生作了题为《探索机器人的神秘世界》的科普报告,并在会后参加了学生机器人社团的活动,受到了参加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科普报告先从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马航失联航班救助过程中的使用的“蓝鳍金枪鱼”以及“玉兔号”月球车入题,通过科幻与现实中机器人的描述,为同学们介绍了机器人的概念、内涵及应用前景。随后,齐俊桐通过大量生动的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了国内外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重点讲解了机器人智能型的体现。齐俊桐还在报告中介绍了其团队所研发的机器人在“4.20”四川芦山地震搜救排查过程中的使用情况和他本人亲历地震救援的感受。报告的最后,他鼓励同学们立足学业,树立理想,争取为科技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科普报告结束后,沈阳五中机器人活动小组的同学们现场展示了精彩的机器人互动舞蹈。

齐俊桐对五中的科技启蒙意识和学生科技水平表示赞赏,同时还与同学们就关心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机器人走进校园”系列科普报告是沈阳自动化所青年创新促进会的一项系列活动,旨在组织青年科技工作者将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问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多媒体形式带入大、中、小学校园,使学生从小树立科学意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近年来举办系列活动十余次,受到了广大同学的热烈欢迎。

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位“布鞋院士”:胡子拉碴、其貌不扬、一身黑衣、光脚布鞋。熟悉他的人可能会觉得不以为奇,但这身装扮实在让我们难以想象坐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台前的竟是一位中科院院士。他,李小文,年过六十;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Li-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

一般人的印象里,风度翩翩的学者应该是西装革履、侃侃而谈的,而从眼前这位衣着简朴乡下老农形象的身上,却怎么也看不出半点儿遥感领域学术泰斗的影子。不仅如此,上网搜一下有关李小文院士的介绍和专访,你会惊奇地发现,不同于别人千篇一律的“成功模式”,他竟是学术界的一位“奇才”。

他聪明睿智,自认为是个调皮的孩子,从来没有刻苦学习却也能在每次的考试中稳稳过关;他率性幽默,直言在美国读研究生期间还“一边学遥感,一边看小说”;他追求真理、不虚伪做作,大学时就敢写文章反驳姚文元的《评海瑞罢官》;他深谋远虑、不随俗浮沉,即使在下放到农场种田时,也不忘学门手艺为将来做打算。

这种种的“与众不同”造就了他的淡然率真和不修边幅,没有骄傲自满和高高在上,在科研上取得卓著成就后还保持着简单朴素的外表。一种坦然率直的性格,一份追求真理的执着,一个淡泊名利的心境,也许正是如此才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许。

无独有偶,记得以前采访过一位环境界知名教授,他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我至今都记忆犹新。他说,科研其实没有那么多神秘,就是我们从事的一份儿工作而已,它和超市售货员、的士司机、建筑工人一样没有什么不同,也没有必要把自己想的高人一等。现在看来,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就在于他们真正所注重的都不是外在的虚浮。

我们不是要去责怪那些气度文雅、西装革履的学者们,也不是因为看见别人穿着朴素就大惊小怪,只是觉得这种谦逊不羁的性格成功颠覆了大众传统的认知,让我们明白了穿布鞋的也可以是院士。

事实上,外貌和着装都不应该成为衡量文化素质的标准。笔者认为,李小文院士的行事风格很好的诠释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科研上成绩卓著、生活上低调内敛的学者往往都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了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上,请不要责怪他们的衣着朴素而又不修边幅,他们可能真的忙到都没有时间站在镜子前好好打量一下自己的形象。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古人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内在学识和素质的修养比外表装束和打扮的粉饰重要很多,更何况,做学问者又何须苛求他们呢外表要光鲜呢?

第一次拜访唐淳老师,就被他的个人魅力所深深吸引,没想到原来被大家传说得像神一样的人物竟是一个帅气大方、谦谦有礼的年轻绅士。没有任何架子,还亲切地递上一杯清茶,让我坐下,仿佛那个秋日阳光明媚的午后只是找个朋友聊聊家常,轻松愉快。

对于唐淳老师,大家一直都充满了各种好奇,而加在他身上的各种赞美,更将他的神秘进一步加深。对于他的成绩,同学们更是羡慕不已,也都期许有朝一日能够像他一样成功。为了解开那层神秘的面纱,走进唐淳老师的科研生活,我们对他进行了专访,以求更多的了解这个神秘人物背后的故事,也向他讨教学习、科研的方法与经验以及探讨成为一名好的科研人员所需具备的素质。

兴趣是动力,诚实是基础,还要有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在科研的生活中,我们提到最多的词就是“创造”,唐淳老师作为一个出色的科研人员,他对怎样做一个好的科研人员,并在研究中有所创新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看法。

“第一点就是要有动力”,唐老师是一个对科研充满热情的人,他希望每一个科研人员都能对自己所研究的东西充满热情,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来完成自己的目标。当然,动力需要兴趣来支撑,由好奇心去引导。科研在唐淳老师心目中就像到海边捡贝壳,如果捡到你喜欢的,就会觉得很轻松很愉快,如果你想要捡到最美的贝壳,还得需要持之以恒的走下去,不泄气的挑选。

“第二点就是要诚实”,作为一名好的科研人员,必须尊重事实,做实验时观察到什么就是什么,这既是科研中的诚实,也是对科学的严谨。当然,在对待科研诚实的同时,我们也要善于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唐淳老师提到,虽然近20年来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但其中还是不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面对权威,是否有质疑的精神?是否敢于挑战权威?“一个好的科研人员必须敢于挑战”,唐淳老师认为,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在发现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时,都要敢于提出来,不是说“老师讲的就都是对的,书上说的就肯定是对的”。在科研中,唐老师经常鼓励自己的学生给自己指错误,提建议,他认为,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中追求完美就是一个科研人员创造创新的过程。

放眼国际,要有国际化的视野

当然,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人才,唐老师提出:“我们的科研要放眼国际”。

“首先我们中科院每个所都有自己的专长,但这些特色成果不能仅限所内甚至国内交流,应该更多地把视野开阔到国外”。的确,科研与国际接轨才能得到更多的收获,才能有更多的创新,而这些的前提就是要走出去。我们既要从国外学习新的技术成果,同时也要学习不一样的思维方法,这就是科研无国界的要理。

“其次,做任何事,都要活到老,学到老”。唐老师说,在中国,很多人都很刻苦认真的学习,但真正能放开思想去学习的人,并不是很多。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所以都是学生,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在学术面前太过于在意身份问题,在美国,经常会碰到教授去听报告,因为迟到了没有座位就席地而坐听完报告的情形。唐老师说,不管是谁,在对待科研上都是一样的,一样要学习,一样的跟大家讨论问题,不管你是教授还是院士,甚至是诺贝尔将获得者,都需要平民化的去对待科研!

“最后,就是要学好数理化”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先学好数理化,也许每个国家的语言都不太一样,但知识却是相通的,且学科之间也有相通之处,所以,做好科研,放眼国际,数理化是所有学科的基础。

要敢于突破,更要有团队精神

跟唐淳老师聊了许久,学到了不少新思想,新观念。唐老师在科研道路上是一名佼佼者,他也希望我们能有更好的发展,为自己争气,更为祖国争光。他说,受定式思维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做科研时往往都无法突破思想的束缚,这样的状况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改善。他告诉我们,在科研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做一匹孤独的狼,而要融入一个群体,我们既要出色地表现自己,也要虚心地和团队合作。在科研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地与大家交流讨论,不断地与大家协同完成任务。单单的一个人,不管你多有本事,都可能被一些你无法预测的困难所打败,这时候你就需要大家来支持你,帮助你。所以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要学会融入团队,更要有团队精神。

在严谨中做科研,在‘不严谨’中求发现

“科研中既要有严谨的逻辑思维,也要能在‘不严谨’中求发现”。唐老师的这个观点确实让很多科研人员耳目一新。 当然,科研中严谨的逻辑思维是作为一个研究者必备的品质。没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就无法得到准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很难得出理想的科研成果。但“在‘不严谨’中求发现”如何理解呢?唐老师以自己身边的例子解释了这个诉述。他说,自己有个学生之前在做有关蛋白的实验中很仔细的完成了每一个步骤,但最后却没得出预期的结果,反而发现新鲜蛋白放几天后就可以被氧化,氧化又导致了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发现这个蛋白的氧化是艾滋病病毒成熟的关键步骤之一。一个小小的实验意外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发现,这就是“在‘不严谨’中求发现”。这句话并不是让我们以不严谨的态度对待科研,而是告诉我们,在很多实验中可能会有一些我们并不知道的因素干扰了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既要尊重现实中的实验结果,也要善于认真分析、仔细观察,发现结果背后的一些问题和因素,这样我们才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对于科研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唐淳老师认为科研是生活的一部分,它能给予我们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回报,但科研也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科研之余要以其他的方式去调节一下生活。午后喝喝咖啡,和大家一起打打羽毛球,散散步,聊聊天,既是一种生活的享受,也是科研中的一个小放松,它并不与科研冲突,而是对科研的一种帮助。“要work hard,play hard,有时候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他说,“往往好的想法都是在轻松的聊天过程中产生的,我始终都记得自己导师说过的话‘life is short, but life is good’,所以不要单纯的只搞科研,要学会科研中的小憩”。

一边喝咖啡,一边接受我的采访,我感觉到唐淳老师周末的午后时光过得十分惬意。他用轻快的语言,还有灿烂的笑容告诉我他是有多么的热爱科研,我也能感受到他话语中对我们学生的殷切期望。然而,对于目前国内一些学生的科研态度现状,他也还是有些担忧。他说他能感受到现在学生做科研时往往容易出现“眼低”或者不自信的现象。科研的道路很漫长,这个虽不能够一蹴而就,但也不是难于登天。所以,他希望我们在做科研的时候既不要太心急,也不要小看自己的能力,要有自信心,要知道每一次错误都是提升自我的一个阶梯,只要我们吸取经验教训,踏实对待科研,坚持下去,就会出成绩。

采访后记:加入中科院物数所进行科学研究的这些年中,唐老师一直都很注重自身以及学生在科研中的收获和发展,为此,他发起了一个“Poster Day”的学术交流活动,以物数所波谱专业博士研究生为主体,通过各自展示自己在所内学习研究的成果,让大家互相了解研究内容,同时也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表达自己,有更多的信心,能够更加热情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唐老师告诉我们,由于是第一次开展这种活动,准备时间比较短,所以目前还只在研究中心学科内进行,他希望下次再举办这个“Poster Day”活动时,整个物数所甚至武汉分院都能加入进来,给大家更多,更宽广的交流学习机会。同时他还强调,物数所是一个交叉学科内容比较丰富的研究所,它囊括了数理化生、医学、电子通信等广泛的理工学科,也要通过这个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特色。“我们不仅仅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明白我们在做些什么,也要让其他人都知道我们能够做什么,把自己推销出去”,由此可见,唐淳老师除了专心科研以外,在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以及学科专业的未来发展也做了很多的思考和规划。

人物简介:

唐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美国马里兰大学生物化学博士。2003至2007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至2009年任美国密苏里大学终生制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蛋白质动态结构和分子生物物理,长期从事生物大分子核磁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发表论文28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0篇,包括3篇Nature文章,通讯作者论文3篇,他引累计1000余次,多次受邀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唐淳研究员目前受国际组织人类前沿科学计划资助,为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国际青年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首席科学家,2013年入选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

蝶恋花•西北行

大漠风起烟雨荒。长河落日,星汉看八方。冷月绿洲沙茫茫,梦里依稀楼兰殇!

枯木横沙悲寂凉。沙海万里,冰封泪成霜。小桥古道西风唱,道尽边塞满沧桑。

那年,那月,我,一个人……

往事悠悠,流年似水。大西北野外出差采集实验材料的日子已悄然远去,每当独倚远望或是深夜失眠的时候,却又一幕一幕从记忆中分外鲜明地涌现出来。因此,我略带一份对那时候在野外朴实艰苦旅途的感动,提笔追忆科研“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几个片段……

2010年夏天,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完成基础课程,我便开始野外采集实验材料的旅程。我硕士研究生期间的课题主要研究西北区干旱化对荒漠植物进化的影响。当时经费十分紧张,我只能独自一个人开始了这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征途,从北京开始乘坐火车前往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和新疆的大部分地区采样。

第一次领略到大西北是一个“望山跑死马”的地方,心中充满异样的感动。由于视野极其开阔,前边看似不远的一座山,走下来却那么遥远,往往累得发虚还没到达最初以为近在咫尺的地方。

进入内蒙古的乌拉特前旗,坐乡村巴士往庙台子去采样,下车后我背着包和标本夹,看着不远处的山脚想,那个地方一定会有我想要的植物,便开始往山的方向进发。天气炎热,我穿过一条条干涸的小沟壑,走了两个多小时,山依旧还在远处,巍然不动;回首看,却总是广袤无极的茫茫原野,我独自在空旷的天地间,显得那样的渺小,那样的微不足道。中午时分,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到达山脚,带着几分欣喜在山坡徘徊,寻觅良久,却没有一株自己想要的植物。只好沮丧地坐在滚烫的石头上休息,这里没有一棵树可以乘凉,看着远处自己出发的地方,心里犹如此时此地荒凉的戈壁滩,失望之极。然而这却让我明白,尽管生境是如此的相似,也不一定有同样的植物分布,各种各样的原因使植物成为今天这样的地理分布格局,其实也是很有趣的。所带的水已经不多,我开始往回走。傍晚时分终于回到乌拉特前旗,找到住的地方,吃了一碗面,躺在廉价的小旅馆,闷热、孤独和凄苦的心情让我久久不能入眠,想起这些日子采样的经历,我明白了做科研有多艰辛。尤其是像我这样步行在广袤无垠的大西北进行考察采样,就像苦行僧般的生活,旅途的艰辛不言而喻。就这样,我经过内蒙古,穿过宁夏和陕北,沿着甘肃进入新疆。

进入新疆,下火车的时候,经过差不多一个月的长途跋涉,鞍马劳顿的沧桑在我身上,显得是那样的明显、那样的扎眼。可能是由于2009年乌鲁木齐经历了“7.5事件”的缘故,一些阴影还留在大家的心中。我上52路公交车的时候,我那个编织袋包装的标本夹以及我一身的风尘,映衬着太阳晒得黝黑的脸庞和很久没修剪的胡茬子让人敬而远之。直到我到科学院站下了公交车,我旁边的那个座位始终空着……这个情节,直到我回到研究所很久以后,仍然时时萦绕心中,挥之不去。

接下来是在天山南北采样,当我在喀什下火车的时候,我感觉仿佛来到了另外一个国度,那种感觉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强烈。那一天,灰黄色的天空灰蒙蒙的,扬着尘土,看上去跟沙尘暴没有什么一样,但是没有风,却一直在“下土”。后来我搭车进入了吐古买提乡一个叫做迈丹的村庄,我下车的时候,当地的村民一下子围了上来,让我有点不知所措。我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他们好像对我采集的植物标本很感兴趣。他们把我的标本夹打开,把植物标本一枝一枝地拿出来,折断后看、看了又闻,有的还放在嘴里面嚼着,同时叽里咕噜地跟其他人说着什么……我也听不懂。很幸运,最后他们很友好地把标本还给我,后来我在他们村后的戈壁滩采集到了实验样品,顺利地回到喀什。

有的时候为采集一个样品,付出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当时有个样点要经过乌恰,到几乎是边境的地方采样。我那个时候也搞不懂为什么在自己的国土行走出入是需要办理边境管理通行证的,我在穿过天山南麓和昆仑山交界的那个石碑不远的地方遇到一个关卡,由于没有通行证被拦了下来。当时我解释了很多,我告诉他们我是中科院的,就采集几个样品就回去了。尽管他们看了我所有的证件,还是不行,就不让过去……嘿嘿,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他们不知道我有多希望采集到那个植物,我寻思从河旁边的山谷穿过去也许能采到样品。可是当我淌过河翻过一个小坡的时候,一名边防兵出现在山坡上,端着枪,向我喊话,让我上去。我被带到边防站,他们翻遍了我所有的东西,最后对我拿着的GPS充满疑惑,认定我是搞非法测量的,于是不由分说地没收了我所有的东西后,将我安置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在那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听着他们练操的喊杀声、歌声和号声,我在想,做这些事情有意义么?我这样辛苦为了什么?……后来他们的领导来了,跟我谈了很多,我终于明白了边防军人特有的警惕和崇高的责任。还算幸运,他拦了个车将我送到喀什。一路辗转,我回到了乌鲁木齐。

回首那些曾经漂泊大西北的岁月,现在少了些长嘘短叹,更多是那些日子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和启迪,那段不可重复的艰难历程给我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留下了太多的精神财富,使我在面对未知生活的时候变得更加勇敢、坚韧。后来的一些日子里,自己或是帮助同门采样,走了很多的地方,多次经过沙坡头、喀纳斯等景区,但未曾有一次进去看看。无论是广袤的草原、荒凉的戈壁沙漠,还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坡…… 留下了太多的回忆,现在提笔写下那么几个片段,只是为了向那些如歌的岁月致敬。也正是经历了这样的艰难,我更加珍惜后面的一切。做科研真的不容易,在看起来耀眼的光环后面,有多么的艰辛,或许只有经历了才能真正体会。

因为经历了那样的历程,后来面对的很多困难在我看来都不再算什么。虽然愚笨,但在后来的勤奋努力下,我在硕士研究生期间也略有小成,根据在大西北出差采集的研究材料,先后共发表了4篇SCI论文,其中包括1篇发表于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的研究论文以及1篇发表于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的研究综述。

在这里,我衷心感谢那段岁月里的小伙伴们,包括研究组同门闻志彬博士、马松梅博士、苏志豪博士、张宏祥博士以及师弟张健、师小军和姜小龙;兰州大学的田斌博士、贾东瑞博士;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岳亮亮博士、李国栋博士……是他们给了许多真诚的关照和难忘的帮助!

 

2013年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轻音乐团(以下简称轻音乐团)应邀参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北二外)举办的第十届ABCDV德语国家文化节暨第六届康师傅3+2“红模仿”大赛。此次活动是北二外第十届德语国家文化节中最受瞩目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校内一年一度最受欢迎且规模最大的三大活动之一。轻音乐团作为特邀嘉宾,在比赛开场表演了三首精彩曲目,与观众密切互动,引发全场700余人的热情响应,为整场晚会营造了异常火爆的氛围。

晚上18:30,轻音乐团团长、计算所12级博士生马君,以一首《只有音乐才是我的解药》为晚会拉开序幕。随着乐曲高潮的到来,台下观众逐渐点燃激情,挥舞荧光棒与乐手们一同跟随节拍摇摆。  

如果说第一首歌曲展现了中科院男生的风采,那接下来的两首歌则让台下的观众对中科院女生有了新的认识。第二首歌曲是由计算所12级博士生、乐团美女主唱杨晓鹏带来的《Last Friday Night (T.G.I.F)》,一时间会场各个角落充满观众的回应和声“T.G.I.F…T.G.I.F…”,现场情绪急剧升温,High翻全场。  

最后,同样是位美女主唱,来自计算所12级的硕士生杨似彤,带来了一首中国好声音中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三天三夜》。此时气氛达到高潮,现场火爆至极。 

乐团演出结束后,得到了北二外组织方的强烈认可,并表示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更加深入的合作。

计算所轻音乐团是由计算所团委和计算所研究生会领导的社团组织,其成员以计算所在读硕博学生为主,吸纳中科院各院所、国科大各院系志同道合的优秀学生、员工,其突出的人员组成及精湛的技术水平也代表了国科大学生的风格风貌,给校内外同学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次活动不仅展现了计算所同学的风采,还增进了国科大、北二外两校同学的互相了解和认识,为今后的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