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物简介:

黃垚,男,1985年5月3日出生。2003年到2007年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获光学学士学位,2007年到2012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师从该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高克林教授,主要从事囚禁单个钙离子光频标相关的实验研究。研究生阶段以第一作者在国际物理期刊PRA上发过两篇文章和在国内物理核心期刊CRL上面发过文章。研究生阶段获得过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奖学金和武汉物数所所研究生奖学金。求学期间最大的成就是在高克林研究员带领下,作为研究主力完成了国内首台钙离子光频标(也称“光钟”)的锁定。因科研任务需要,延期至2013年毕业,已确定留所担任高克林研究员实验组助理研究员。

晚上七点,我们来到了黄垚师兄的实验室,地下一楼,有点冷。初见黄垚师兄,给我的印象是秀气、腼腆,话不多,此时的我稍有点紧张。在黄垚师兄的带领下,我们换上了鞋套,进入他的实验室,只见两台自己搭建的庞大光路仪器几乎占据了整个房间,庞大仪器的精密和复杂似乎在对黄垚师兄采访之前就告诉着我们他认真的态度和淡定从容的心态,告诉我们他这五年的艰辛和一路走来的不易。在简单介绍了我们此行的目的之后,采访开始了。我们采访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让是师兄分享科研方法,第二部分是让师兄对五年研究所研究生生活做个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

快乐科研

问:很多人都说科研是件非常难而且枯燥的事情,你怎么看呢,你认为怎么样才能做好科研,你是怎么样平衡科研与业余生活的关系的呢?

答:1.要把科研当作自己生活中一部分,在不断的小成就中增进对科研的兴趣:对我来说,一开始觉得科学研究确实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但是觉得既来之则安之,毕竟有很多未知的东西值得你去探索。当你投入其中,特别是做出一些小的阶段性成果时,便会产生小小的成就感,正是这些成就感使我越来越投入其中,把科研当作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便不觉得有太枯燥了;2.良好的心态面对科研中的困难,把业余生活当作科研的调节剂:至于科研难不难,当然难。但是不能因为难就畏惧,要有好的心态去面对,我是做实验研究的,实验就不能怕失败,失败一两次没什么大不了,一定要坚持下去,有时候事实上就是差一点运气,要相信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好结果。对于科研和生活,我觉得生活中有一些兴趣爱好是必要的,有时候科研上遇到不顺利的,放松放松心情,我们实验组在业余的时候就会“自动组团”,逛街,唱歌,爬山,徒步……一阵放松消遣过后,又有充沛的精力和无尽的动力去迎接新的挑战了,总之,快乐科研是很有必要的。

问:研究生期间都获得过什么荣誉?你是怎么看待你所获得的这些荣誉的?

答:要为自己做科研:我在博士的学习期间获得了我们所的研究生奖学金以及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对我来说,并不是很看重荣誉,觉得做科研不是为了导师做,而是为自己做,首先是要对得起自己。二十多岁的青春年华,挥霍过去也就过去了,一定不能让这些年虚度。人要踏实,要过得充实,可能每天虽然过得很平凡,但是科研就需要日积月累,一年,两年……只要肯做,就定会有好的结果。

总结过去和展望未来

问:研究生期间你认为最让你感动的事情是什么,而最遗憾的事情又是什么呢?

答:我最感动的事情还是在科研中得到的,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有些时候,遇到一个问题,可能要卡上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当和师兄师弟们一起,一直没有放弃,静下心来,努力,前进,当这个问题解决的那个瞬间,我是最高兴和感动的,我为我们团队感动,为大家的这份不放弃、不抛弃,敢于迎难而上的心态所感动。对于最遗憾的事情是我妈妈这些年一直在外地工作,而我却很少时间陪她,有时候放假也因为科研任务繁重没时间去看她,感觉这些年一直是她在关心着我,为我各种着想和操心,不知不觉,发现她头发白了很多,对于这一点,我一直挺遗憾的。我希望以后的日子能多陪陪她,能让她早点退下来,安享天年吧。

问:毕业了,而且作为优秀的毕业生代表,能有今天的成绩,你最想感谢谁呢?

答:我觉得首先应该感谢的是我导师高克林研究员,是他给了我这个平台和机会,而且读研究生期间,不管是生活还是科研,高老师对我都关怀备至,他给了我人生一个方向,给了我一片开阔的天空,让我自由翱翔,所以能飞得更高。还有和我一起在科研一线日夜奋战着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们,没要大家一起的努力,不会有我今天的成绩,成果当然也不是我个人的,是属于我们整个团队。

问:听说你已经确定留所了,在高克林老师实验组担任助理研究员,你对自己的后期科研工作有什么计划和打算呢?是否有打算出国的想法?

答:就我们这一块科研课题而言,国内跟国外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我是希望有合适的机会,能够出去,不仅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最后回到自己的国家,能真正为国家,为社会做点事情。对于目前的工作的话,我还是打算不仅把自己科研任务做好,而且会尽最大的努力把师弟师妹们带好,因为就从自己的经历来讲,对于刚进来的师弟师妹而言,有个好的开头,有个好的师兄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黃垚师兄秀气腼腆的外表下面原来是一颗热诚的心!我早已经不再感到冷了,打开了话匣子,原来他有那么多可以聊的地方。我想,轻松言语的背后会有多少艰辛的曾经,正因为真正经历了,才会有这么多深刻的感触。整个采访进行得非常顺利,我们也祝福黄垚师兄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为推动中国物理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祝福他生活开心快乐。

黃垚同学对师弟师妹的寄语:

成功有时需要遇到好的机遇,但更需要脚踏实地的进取;把科研当成生活的一部分,遇到问题从容淡定,不急不燥,冷静思考;做科研要耐得住寂寞,要学会坚持,经过那些看似平凡的每一天,终究会取得不平凡的成绩。

在学术底蕴深厚的中国科学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苦心研究、只为攀登科学的高峰,他们深入简出、只为寻觅人生意义的实现,他们博览专攻、只为中国的岩土事业做出杰出贡献。赵武胜就来自这样的一群人,他不仅与这样的集体有着同样优秀的品质,同时,他也在自我磨练中涵养出自己的特立品性。

他来自山东菏泽,2004年考入山东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2008年以专业第一名,顺利保送到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师从长江学者陈卫忠研究员,从事地下隧道理论分析及数值仿真研究。攻读博士期间,在导师的带领下,踏实勤奋,勇于担当,甘于吃苦,先后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项目,开展了室内试验、数值仿真、现场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除科研生活外,他还曾任武汉教育基地研究生会副主席、武汉岩土所研究生会主席、岩土所2008级班长,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多次组织大型文体和科技活动,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力和凝聚力,并在2009年至2011年期间分别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以及武汉教育基地“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仔细阅读赵武胜师兄的人生履历,不禁让人感叹,赵武胜博士可谓是全才。他,不仅在各项活动中崭露头角,而且还能够在枯燥乏味的科研生活中叱咤风云。我们不禁要问:一位刚满26岁的师兄,是怎么做到的?

勤奋好学  与时间赛跑

赵武胜师兄是一个忙碌的人,当记者第一次见到赵师兄的时候,他还在忙着写报告,改文章。赵武胜博士坦言,这5年来,生活过得很充实,甚至有的时候感觉“时间不够”。做研究常常是很艰苦的,有的时候为了所作的研究能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往往需要做大量繁琐的工作,但是时间不等人,为了在最短时间内高效完成相应的研究,赵师兄常常在出差期间加班加点。他告诉我们,以前大学那会儿还经常打一局CS、红警等游戏,但是现在却不玩了。“根本没时间”,这是他经常吐出来的话。是啊,看着赵武胜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还剩多少时间来允许贪玩呢?

搞科研: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源于坚持

谈到科研工作的经历,赵武胜博士很坦诚地告诉我们,他对项目研究的兴趣,也是在对课题的接触中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在接触到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时候,普遍会出现入门难、无路走的情况,使得项目的前期工作举步维艰。面对这种情况,赵武胜博士在同样经历了迷茫焦躁和动摇犹豫之后,最终选择了坚持下来。通过多读相关文献,加深对研究背景的了解,反复思考,最终确立了自己的想法和研究实验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有过很多失败的经历和做无用功的辛苦,对这些,赵武胜认为,做科研就是要脚踏实地,只有积累了失败的经验,才能到达别人没有触及过的黑暗领域。而一个好的创新点,一个新颖的研究方向,有时候比实验的具体过程还要重要得多,它往往决定了你这个项目的高度和深度,甚至这个项目的发展前景。

发表论文,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过程

在发表论文方面,赵武胜师兄的看法也让人感佩。赵师兄认为,做科研,仅追求发表多少篇文章是很低级的目标,发表文章只是展示自己科研成果的一种手段,不能作为科研的最终追求。做科研,目标应该是科研本身:如何使你的想法和思路得到实施和验证,使你的设想得到实现。你的价值,是随着科研本身的进展和成功而得到实现的。做科研,就是要认真做事,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踏实的把试验进行下去;遇到困难,遇到挫折,不要气馁,不要急着退缩,要坚持,不断的坚持。往往到最后都能得到让人满意的结果。同样,赵武胜博士提及撰写文章思路方面,建议应该多看文献,在导师已安排的大方向下,寻找具有新颖性、前瞻性的切入点。从大方向角度入手,踏实科研、刻苦专研。那个时候,我们就不会为了要写一篇文章而绞尽脑汁的想思路,而会出现大量的新颖思路等你去验证实现。

“老板”,不光发工资  更是领路人

采访过程中,赵武胜博士多次提到,陈卫忠老师的一些品格对他的科研态度、科研方法等影响很大。他谈到,陈老师是一个为人非常低调、学术严谨的人。陈老师在学术方面是非常“严苛”的。赵师兄提到每次完成的小论文,必须经过陈老师的把关。肯定会经过陈老师的多次修改,才能发表出去。赵师兄说,陈老师的严谨治学对他这5年来,甚至一生影响都是很大。

陈老师虽然在学术上很严苛,但是在生活中就像一位老朋友,经常会和学生玩在一起。五年来,陈老师不论有多忙,每个月都会抽出时间找学生探讨一下科研心得、了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出现的问题。曾有一段时间,陈老师每天都会和学生们一起吃晚饭,周末一起打个羽毛球。由于陈老师平易近人的态度,师生之间的交流自然频繁了很多,这对于增进相互了解和进行学术交叉很有好处。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于是在赵武胜的身上我们读到了什么是“勤勉”;子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于是在赵武胜身上我们又看到了“践行”的含义;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在赵武胜身上我们更领略到了“得道”的淡定与从容。

如今,赵武胜博士已经顺利留在所里,继续着他的科研梦想。我们相信,赵武胜的光辉历程才刚刚开始,愿这位阳光男孩在长风破浪中能够一往无前地直挂云帆济沧海。

5月6日上午,在共青团甘肃省委召开的“中国梦·陇原情——学子返乡”活动启动仪式暨五四表彰大会上,10名甘肃优秀青年荣获第十七届“甘肃青年五四奖章”,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源名列其中。

何源作为优秀青年代表,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并受到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等领导的亲切接见。

甘肃青年五四奖章是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青年联合会授予甘肃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旨在树立和宣传当代甘肃青年的优秀典型,展示当代甘肃青年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崭新风貌和矢志创业的进取精神。本次评选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最终选举产生了“甘肃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获得者10人、提名奖7人。

在中国物理学会日前举办的2013年秋季学术会议上,近物所徐瑚珊研究员荣获“2012-2013年度吴有训物理奖”。

徐瑚珊长期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他负责完成了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的实验装置建造及验收实验,尤为突出的是等时性质量谱仪中飞行时间测量装置的建设及验收实验。他负责研制超高真空下工作的微通道板飞行时间探测系统,建立了高取样率的数据采集系统,发展了高速数据分析系统等。在与合作者开展的非对称核物质性质实验研究方面,发展了同位旋标度率(isoscaling)及同位旋相分化(isospin fractionation)手段,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得到广泛引用,引起较大反响。同时,他负责HIRFL-CSR上短寿命原子核高精度质量测量及相关科学问题研究,利用HIRFL-CSR提供的重离子束流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测量工作,首次直接精确测量了10余个缺中子核素的质量,提高了10余个核素的质量精度(10-7),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2011年开始,他负责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未来先进核裂变能——ADS嬗变系统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吴有训物理奖是为纪念我国物理学界五位老前辈所设立五种物理奖之一,目的是奖励在原子核物理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个人或在科学技术上对我国物理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物理学家。

李佩先生是我国现代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我校外语系退休教授。她今年虽然已经九十四岁高龄,但依旧耳聪目明,精神矍铄,健康快乐。

2013年春节前夕,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亲自登门看望李佩先生,嘘寒问暖,送去新春的祝福。白春礼院长是我校首届毕业生,亲身聆听过李佩先生的外语课。即便是白春礼担任科学院领导后,他也一直尊师重道,亲力亲为,曾多次登门探望过李佩先生。

今天,我们采撷几个故事,感受一下李佩先生的高尚情怀和人格魅力。李佩先生的成长经历体现了她的爱国热忱,她的教学经历见证了我校诞生和发展历程。

参加进步活动   接受革命教育

1938年,李佩到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学习,当时学的是经济学。那时很多大师都在昆明,学生整天接触的都是一些知名教授们。在昆明她曾当过学生会副会长,当时很同情“左派”学生组织,参加并帮助过他们搞一些活动。另外,李佩还发动同学为青年女工们组织文化学习班,教她们认字、唱歌、跳舞、演戏,帮助她们解决各种困难。

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李佩到重庆的“中国劳动协会”工作,这个协会里面有地下共产党员。当时,美国劳工组织支持中国抗日战争,给协会捐献了一大笔钱,协会就利用这些捐款办了一些工人夜校、福利社、图书馆与托儿所,帮助当时中国最底层的工人和妇女们学习文化知识。在这一时期,重庆发生过许多大型群众性活动,其中最出名的是较场口事件。从这个集会之后,中国劳动协会的政治态度更加明朗了。从此,李佩开始萌发了革命理想的追求。

1945年9月,国际工联在巴黎举行成立大会,李佩当时作为中国代表朱学范的助手,也来到了巴黎,并且见到了中国共产党方面的代表邓发同志。国际工联的会议刚刚结束,西班牙共产党领导人伊巴露莉等又发起在巴黎召开世界妇女大会,李佩作为中国代表之一,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在这次大会上,李佩被选为大会执行理事。当时,由于国民党方面拒绝签发护照,中国共产党方面的代表邓颖超和蔡畅未能参加大会。回国后,李佩把大会发来的文件和电报送到八路军办事处,帮助大会和中共取得了联系。

1947年2月,李佩去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上学,学习社会学。在康奈尔,已经有西南联大的学生,有一些同学聚会,这样和郭永怀就比较熟了。有一次中国学生会请他来做一次火箭的报告,李佩也去听了,之后对科学发生了兴趣。1948年,李佩与郭永怀结为终生伴侣。1951年,康奈尔大学语言学系主任请李佩给美国学生上中文课,这些学生都是美国准备到亚洲地区做外交官的。李佩教了几个学期的中文,这也是她后来教书育人的开端。

1956年,李佩、郭永怀夫妇回到祖国,参加新中国建设。郭永怀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担负了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我国的导弹与核弹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

焕发青春活力   倾心教学研究

1978年,中国科学院在全国第一个恢复了招收研究生制度,当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八百多名研究生聚集到了研究生院。李佩被调任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负责人,带领刚分配到研究生院的三名北京大学工农兵学员毕业生,开始筹建外语教研室。当时既缺少教员,又没有教材。李佩想出多种办法找老师:一是邀请大学的教师兼职,返聘退休教师;二是到科学院物色合适人才;三是办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班,自己培养师资。

当时,研究生院还招聘了一批外籍英文教师,他们大多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有洋人也有华裔,美国人玛丽-沃特小姐(音译)是其中的一位。她带来了TOEFL试卷,李佩从中受到许多启发。TOEFL考试更注重听力和阅读,后来根据TOEFL考试的原理,李佩进行了研究生英语考试方法的改进,把TOEFL的出题方式首次应用到国内。光请老师远远满足不了当时的需要,李佩还着手培养英语教师,在中国开创了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班,从1979年开始招生,首届学生共有18个学员,后来他们都充实到了教学一线,解决了师资缺乏的长远问题。比方说,张一政、韩文盛等后来都成了研究生院外语教学的中坚力量。

1983年,全国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当时,李佩主动请缨,在中关村地区率先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京区博士研究生英语培训点。没有教学用房,就自己联系租借;教学人员紧缺,博士英语点没有编制,就尽量挤;没有行政经费支持,就用有偿代培、申请专款等办法运筹;教材几乎全部自己动手编写。就这样,经过多年努力,研究生院博士生学位英语课程教学已经形成较大规模。

在通过各种方式招老师、培养师资的同时,李佩和同事们加班加点地自编教材,这些教材后来在外文出版社出版,并被其他高校研究生采用。几年下来,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特别旺盛,年轻的同学进步更快,学生的英语水平大大长进了,口语琅琅上口。有许多学生能直接用英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言,与国际科学进展接轨,也正因为这点,当时有人把研究生院称为“第三外国语学院”。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0月Mary小姐向李佩提议,向同学们介绍美国大学招收研究生的办法,并且鼓励大家自行办理申请手续,争取美国大学研究院的奖学金。当时,李佩和Mary小姐就向研究生院副院长彭平建议。李佩回忆说,记得那天彭平先生背操着双手,踱着方步,若有所思地说:“我已经老了,也没有什么可以怕的了,你们就这么办吧!”

此后没过几个月,近百名同学从美国几十所大学获得了助学金,其中有一个同学于二十一天内,就办妥入匹兹堡大学的一切手续,速度非常快。不出一年,数百名同学飘洋过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所开启的留学潮,就此在全中国磅礴兴起。三十年多来,数十万华夏学子走向世界,无数学成者或者留居海外,或者回来报效祖国,立足科技,创业从商,涌现出一批佼佼者。80年代初期从研究生院出国的朱学渊同学感慨地说:“我们留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艰苦而奋发的生活,缅怀那些曾经启迪过我们的一代无异于民族英雄的学术大师,更感激那些作了无数善举而不事声张的光荣先辈们。”

实现入党夙愿,热衷公益事业

1979年,李佩写了入党申请书,1980年12月发展为预备党员,1981年组织上正式批准李佩加入中国共产党。年过六旬,李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夙愿。1987年李佩退休,一直到1999年才正式离开教学岗位。

退休后,李佩和桂慧君等一批女学者,发起成立了“中关村老年互助服务中心”。这是一个老年知识分子自己的互助团体,一个老年群体独立自主选择和安排晚年生活的社区。中心随时为所在社区的老人们提供必要的服务:急救信息,家政家务帮助信息,组织老人之间互相照顾,医疗保健讲座和咨询,提供义诊和配眼镜便利等。这个中心曾经组织老年人学习插花等技艺,举办各种展览会,展示老年人的艺术和科技作品。中心还组织了外语学习班、中老年电脑学习班、心理专家咨询、社区医疗咨询、老年合唱团、老年手工制作、古琴学习班等,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为了让中关村地区的离退休老人能跟上现代科学发展的步伐,了解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有个“充电”的机会,“中关村老年互助服务中心”每周举行一次知识讲座,它的内容丰富,涵盖面极广,十余年来,已经举行了三百场左右。举办的讲座分为科普、健康、时事政治、文化文艺、社会科学与法律等几个系列,邀请到的演讲人有中科院院士、研究所所长、知名人文学者等。讲座的主题,有最新的科学进展,如声学和国防现代化、纳米科学最新进展、电脑网络、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完善与发展国家创新系统;有社会问题的分析,如人权问题、社会学与经济学及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有和老年人有关的话题,如有关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的若干问题、膳食营养与慢性病、听力保健、老年心理与健康、老年社会心理学;也有老年人喜爱的文化艺术,如敦煌艺术、京剧表演艺术、古琴讲座音乐会、科学与艺术画展、古诗词欣赏等等。

这些讲座可以和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媲美,它甚至比“百家讲坛”的形式更活泼。为了举办这些讲座,李佩和其他老同志付出了许多心血。每次讲座的内容,都要提前考虑。讲座的内容既要新颖又要为老年人所欢迎。听讲座的人层次大都很高,不乏各方面的专家,因此主讲人也要有相当的学术水准。李佩先生的辛勤努力向社会证明:这里的老人是社区服务的接受者,更是社区服务的提供者;他们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社区资源的贡献者。

李佩先生耄耋之年,还一直关心学校的发展事业。她三次参加学校的新生开学典礼,以自身近一个世纪的成长和工作经历,谆谆教诲,感召青年学子钻研学业、立志成才、报效国家。2011年初冬之际,在邓勇书记的陪同下,李佩先生还亲临雁栖湖畔,参观正在建设的未来新园区。她衷心祝愿更名后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将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