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带着感恩、幸福和愉快的心情离开这个世界的。我此生只追求忠诚,上对国家,下对学生。”这是“海归”青年科学家刘廷析的临终遗言。

今年7月16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廷析因病去世,年仅44岁。他曾放弃国外舒适生活,将毕生心血奉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他用年轻生命诠释了传道授业、大爱无言的为师精神。

把学问报效给祖国

“炎夏夜梦长,忽惊晨星落;难别手足情,浊泪忍愈多。攻坚君犹在,坦荡兼执着;丹心化神奇,科学终伏魔。”刘廷析的英年早逝,令他的恩师陈竺院士十分悲痛,含泪写就一首五律诗悼念爱徒。

刘廷析生于1967年12月,贵州省贵阳市人,1990年贵阳医学院毕业,1996年在武汉同济医科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同年来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血液病专家陈竺院士。1999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刘廷析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05年他婉拒了美国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在上海组建实验室,主要使用斑马鱼这一发育——疾病模式生物体,进行分子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等方面研究。

回国6年来,刘廷析将全部身心投入祖国科学事业,孜孜不倦,取得了国内外有目共睹的科研业绩,在《自然》《血液》《细胞研究》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共发表科研论文17篇。由他率先创建的有效的、可遗传的、组织特异性的斑马鱼基因敲减技术,为解决斑马鱼基因功能研究所面临的“瓶颈”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

鱼房,对刘廷析非常重要。然而,当占地250平方米、可养殖约6万条斑马鱼的鱼房建成后,刘廷析立即将其向社会开放,慷慨地与同行共享。目前,斑马鱼资源库和技术平台已为国内多个科研单位提供了斑马鱼正常或突变品系资源、进行人员技术培训及课题合作。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家的52个实验室也相继前来索取相应实验资源。

健康所前任党总支书记洪启文至今记得6年前刘廷析举家回国的情景:“他匆匆放下简单的行李,就直奔实验室、会议室查看情况,他不到7岁的儿子在一旁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2007年,在单位的一次例行体检中,洪启文发现了刘廷析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炎,硬拽着他去就诊。而他却总是微笑着以“没关系”“我会注意的”来回答组织的关心。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陈赛娟院士认识刘廷析15年,她说:“科学是他毕生的追求。每当谈及科学,他那无力的双眸,立刻就被点亮了。病重时我们去看望他,他还在病床上用电脑看文献资料,还在发短信给学生提醒科研摄像,还在关心事业的发展,唯独不谈自己的病情。”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晓亚院士说:“刘廷析是我国年轻的‘海归’科学家中优秀代表,我们为他的成绩深感骄傲,更为他英年早逝痛心不已。”

把生命奉献给科学

20多年来,有一件事刘廷析生前始终不能释怀,每当提起,他都会泛起泪花。

刘廷析本科刚毕业在贵阳医学院当住院医生。病人中,有一个小女孩得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凝血机制变得很差,一出血就会有危险。小女孩第一次月经初潮,血流不止,紧紧地拉着刘廷析的手说:“叔叔,我好害怕,救救我!”第二天,小女孩就去世了。

自那以后,刘廷析决心全力研究血液病。他发奋读书,考上了中国最好的血液病研究机构,师从中国最权威的血液病专家。“攻克血液病,是我国一代又一代科学工作者的梦想,也是我的人生理想。”刘廷析曾说。

刘廷析的妻子邓敏是他大学同学,和他在一个实验室工作。她心痛地说:“在他的眼里,科学就是他生活的全部,学生们就是他的孩子。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在考虑科研进展、学生们的课题,以至于自己经常失眠。但是,他对自己的疾病却毫不关心,常常需要我把药喂到他嘴里才吃,否则转眼就忘记了。”

“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会和你们共处一个战壕,像一个斗士那样去战斗!”刘廷析曾经这样鼓励他的学生们。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光,他躺在病床上,仍然还是一名科学的“斗士”,经常将学生召集到病房了解课题进展,一边输液,一边与学生们展开讨论。有时趁护士不注意,他还从病床上偷偷溜回他朝思暮想的实验室。

“有一次周末,刘老师回来找我谈课题,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我清楚地看到他手背上还有淤青,明显刚输过液,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似乎还在发烧。”他的学生刘怡洁说,“老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高尚的、纯粹的、有抱负、有追求的真正科研工作者。”

“这些年,他几乎从来没有离开过实验室,离开过我们这些学生。偶尔出差,回来后第一件事也是先到实验室去。不管清晨还是半夜,他几乎都在忙着科研。他是把自己的生命,掰成了一份一份的小块,分给了我们这些学生啊!”他的学生徐鹏飞含泪说。

很多人都不理解,刘廷析的一部分实验室就在上海瑞金医院里,他自己就是研究血液肿瘤的,怎么能长时间对自己的血便置之不理呢?又怎么一拖再拖,直到病情恶化,才到他天天都去的医院看病呢?这样做值得吗?

“也许,只有在亲身经历了被病患重托而又无法托起疾病之重的时候,我才能真正明白老师不顾一切献身科学的伟大情怀。”他的学生张勇说。

把学生当做儿女

“如今,科学界一些学生将自己的导师称为‘老板’,刘廷析的学生都叫他‘老刘’。这一字之差,深深反映出刘廷析为人师表的优秀品质。”健康所所长时玉舫说。

刘廷析师承我国著名科学家王振义院士、陈竺院士。他常说:“我要把自己从老师身上继承的珍贵学术财产,再加上自己的感悟,传给自己的学生们;再让学生加上自己的优秀品质,再传给他们的学生。只有这样,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才会更加辉煌!”

回国6年来,刘廷析已培养出1名博士后、4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他的实验室现有15名博士研究生。通过言传身教,他带出了一支热忱向上、学风严谨、思维活跃、勇于创新、互助协作的科研团队。

“一个导师成功的秘诀就是和学生们‘泡’在一起。博导要像爱护儿女那样爱护学生,帮助他们首先学会生存的本领,进而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刘廷析曾说。

刘廷析的办公室永远对学生们敞开。每天早上,他总是早早就来到实验室,晚上11点之后,他办公室灯光经常还未熄灭。即使是周末或节假日,在他密密麻麻的日程本上,也记录着与学生开各种各样的课题讨论会、分析科研进展、解决各种难题等内容安排。

在学生们的眼里,刘廷析非常严厉,经常“吼”人。做实验的时候,他总是要求学生们“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果学生在汇报课题时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他总是会痛心疾首地拍着桌子“吼”道:“做科研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认真、认真、再认真,你们怎么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严厉的背后是慈爱。有的学生没有电脑,刘廷析就将自己家里的笔记本电脑带到实验室;学生们做实验缺少大型仪器设备,他就千方百计积极争取。对学生们的科研课题,他极其负责。有一次,因为指导一名学生做了半年课题无果而终,刘廷析不仅在组会上郑重向学生们检讨错误,还惩罚自己喂了一个月实验室的斑马鱼。

“不要害怕,要相互关爱、彼此忠诚。”这是刘廷析临终前对学生的嘱托。如今,刘廷析走了,他的学生们还在实验室里井然有序地做着实验、写着报告、讨论项目进展,好像他从未远离。

“刘老师的逝去就像随风飘散的蒲公英。我们要努力成为一颗颗合格的蒲公英种子,让刘老师的思想播散,让他的生命生根发芽。”深秋时节,面对漫天黄叶,学生们这样追念着。

 

 

 

 报告会后,杨佳(右四)与中山大学学生合影
 
戴红
 
11月3日,中山大学南校园。路人行色匆匆。杨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具有百年历史的“怀士堂”举行。
 
近日来,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杨佳身残志坚、以顽强意志演绎精彩人生的事迹,不胫而走,感动着中国,震撼着人心。
 
报告会的消息早已在网站上公布。“怀士堂”座位有限,为了控制人数,每个院系提前“分派了”名额。化工学院分了20人,可到场的学生超过了50人……
 
“同学们,今天,我站在100年前孙中山先生站过的地方,感悟着辛亥百年中国社会发生的沧桑巨变,心情澎湃。今天是个好日子,‘神八’和天宫一号在太空胜利会师,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瞩目成就,中山先生要是知道,也会感到欣慰吧!”
 
杨佳充满激情的开场,让大家感到亲切自然。
 
“我来自中科院研究生院。如果说我和大家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现在大家看得见我,而我却看不见大家……可我的心和大家是相通的。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活跃在联合国的舞台上,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娓娓道来的故事,一下子就抓住了在场每一位听众。随着杨佳的叙述,大家看到,一个春天百灵般感知着缤纷世界的幸福女孩渐渐失去光明的悲怆经历。过去,她是个冰雪聪明的天之骄子,现在 ,一切都要借助别人帮助……会场一片寂静。
 
杨佳谈到她的中学时代。恰巧,她当年的同桌符力也在会场。已经是广东省医科院研究生导师的符力和杨佳是在 33年前认识的,他们在10分钟前见了面。符力走上讲坛,要过麦克风,动情地说:“ 33年过去了,杨佳,你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15岁那年,你是我们班最优秀的学生,默写单词时,我默写了500多个,觉得自己还不错,而你却默写了3000多个!我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你考上大学。你过去曾是我们的骄傲,现在,我们更为你骄傲!”
 
鸦雀无声。一时间,会场上一片唏嘘,许多泪水夺眶而出,大家的目光,投向孱弱而略带憔悴的杨佳。
 
报告继续进行。杨佳讲到,她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方式坚强地站了起来,不仅重返讲台,开展科研,还成为美国哈佛大学建校300多年来第一位获得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荣获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校友成就奖,当选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
 
掌声。热烈的掌声数十次响彻礼堂,人们把心底里的崇拜和敬佩都托付在了掌声里。人们发现,这个单薄瘦弱的女子原来是那样伟岸坚强。
 
接下来的座谈会让人们收获了更多感动。
 
信息学院2008 级学生白健说:“杨老师那段话对我触动很大—— 一个人以何种方式获取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因为今天有个考试,来的时候还很犹豫,听了报告才知道我选择对了。能遇上一位启迪人生的老师真是终身受益啊!”
 
很多同学早已在网上了解了杨佳的事迹,今天能近距离地听她讲话,心情很激动。工学院热能专业2010级学生郭翔真诚地说:“我敬重、崇拜杨佳老师。我现在还在上学,很怕将来要去面对社会。杨老师的事迹给了我勇气。这样的报告我们爱听!”
 
化学院辅导员刘洁羽博士说:“这是10多年来我们听到的最精彩的报告。杨佳老师精彩扮演了老师、学生、女儿、公民这人生4个角色,她的感恩之心和坚毅品格,给了我们强烈震撼,在我们心中播下了种子。”
 
医学院2009级新生孙帆深情地说:“我和杨佳老师一样,也是S.Wonder的粉丝。今天,我更爱这首歌,也记住了杨老师永远的笑容。”
 
林平数次落泪,她坦言“这是13年中第一次”。在读社会学博士的她常常感到家庭、工作压力大,力不从心。“可与杨佳老师相比,我们的境遇比她不知要好上多少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乐观地对待工作、对待人生呢?”
 
符力一直闭着眼睛聆听报告,去体会杨佳的内心世界。“杨佳启迪我们去探求心灵。向心灵去求索,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才能获得巨大的力量。杨佳给我们点亮了心灯。”
 
同学们说,在杨佳老师面前,所有语言都是贫乏的。“她让我们感悟到生命的能力,感悟到信仰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感悟到人生的大美!”
 
 
 

11月1日下午,“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活动颁奖仪式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等出席了颁奖典礼。

    该征文活动从2011年5月4日起向全国各界人士征集文章,截至2011年8月20日,共收到投稿1381篇。作者来自社会各基层,包括著名院士,科技专家,青年学生,工人等。经过征文活动评选委员会的认真评选与网民的积极投票参与,最后一共选出60篇获奖作品。

    在颁奖仪式之前,白春礼等领导还与9位获奖作者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的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

    黄石理工学院大四学生陈翔,作为获奖作者代表,表达了对中科院的向往,以及希望中科院作为中国科技的领头羊,积极实施科技创新改革,为创造更加宽松的科技创新环境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白院长听取了他的意见,并鼓励他继续对中科院的制度情况进行思考。当得知陈翔已报考中科院研究生后,白院长殷切希望他能如愿成为中科院的一名成员。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研究员王明伟,也作为获奖代表对中科院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并讲述了自己与中科院不解的情缘。

    河南省掘队工人焦建民,也对中科院的发展表示了祝贺并表达了自己对中科院发展的期望。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教授表示,此次征文活动是中科院“民主办院”的一个环节,旨在加强社会对中科院的了解,增加双方的互动,揭开中科院神秘的面纱,促进进一步的“开放兴院,人才强院”。
白院长表示,在阅读部分文章的过程中,他全面,深刻的感受到了社会各界对中国科学院的殷切期望,以及对中科院发展的关心。征文来稿和相关活动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与意见。中科院将认真听取,虚心接受,深入研究,积极采纳,以此鞭策和鼓舞全院广大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改革创新,勇往直前,作为中科院创新跨越的新起点。

    2011年11月1日同时是中国科学院成立62周年纪念日,白春礼表示,几代科学院人62年来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发挥着科技火车头的作用,为科学技术事业以及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报告会后,杨佳(左)与中学同桌符力合影留念。      摄影:戴红
报告会后,杨佳(左)与中学同桌符力合影留念。      摄影:戴红
  高清:杨佳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中山大学举行

  人物小传:杨佳,19岁大学毕业留校任教,24岁即成为中科院研究生院最年轻的讲师,但在29岁时不幸失明。她毅然选择在困境中重生,克服种种困难,不仅重返讲台教博士生,组织科研项目,还成为哈佛大学建校300多年来第一位获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成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誉为“中国的软实力”。

  11月3日。连绵秋雨让北方大部分地区在一夜间褪尽了丹红柳绿,进入了真正意义的初冬。然而羊城广州,31摄氏度的热浪裹挟着阵阵花香,却是沁人心脾。

  中山大学南校园。路人行色匆匆。杨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将在具有百年历史的“怀士堂”举行。

  近日来,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杨佳身残志坚、以顽强意志演绎精彩人生的事迹,不胫而走,感动着中国,震撼着人心。

  报告会的消息早已在网站上公布。“怀士堂”座位有限,为了控制人数,每个院系提前“分派了”名额。化工学院分了20人,可到场的学生超过了50……

  “同学们,今天,我站在100年前孙中山先生站过的地方,感悟着辛亥百年中国社会发生的沧桑巨变,心情澎湃。今天是个好日子,神八和天宫一号在太空胜利会师,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瞩目成就,中山先生要是知道,也会感到欣慰吧!”

  充满激情的开场,让大家感到亲切自然。

  “我来自中科院研究生院。如果说我和大家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现在大家看得见我,而我却看不见大家……可我的心和大家是相通的。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活跃在联合国的舞台上,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娓娓道来的故事,一下子就抓住了在场每一位听众。随着杨佳的叙述,大家看到,一个春天百灵般感知着缤纷世界的幸福女孩到渐渐失去光明的悲怆经历。过去,她是个冰雪聪明的天之骄子,现在 ,一切都要借助别人帮助……

  会场一片寂静。

  杨佳谈到她的中学时代。恰巧,她当年的同桌符力也在会场。已经是广东省医科院研究生导师的符力和杨佳是在 33年前认识的,他们在10分钟前见了面。

  符力走上讲坛,要过麦克风,动情地说:“ 33年过去了 ,杨佳,你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15岁那年,你是我们最优秀的学生,默写单词时,我默写了500多个,觉得自己还不错,而你却默写了3000多个!我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你考上大学。你过去曾是我们的骄傲,现在,我们更为你骄傲!”

  鸦雀无声。一时间,会场上一片唏嘘,许多泪水夺眶而出,大家的目光,投向孱弱而略带憔悴的杨佳。

  报告继续进行。

  杨佳讲到,她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方式坚强地站了起来,不仅重返讲台,开展科研,还成为美国哈佛大学建校300多年来第一位获得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荣获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校友成就奖,当选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

  掌声。热辣辣的掌声数十次响彻礼堂,人们把心底里的崇拜和敬佩都托付在了掌声里。人们发现,这个单薄瘦弱的女子原来是那样伟岸坚强。

  接下来的座谈会让人们收获了更多感动。

  信息学院2008级学生白健说,杨老师那段话对我触动很大,“一个人以何种方式获取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因为今天有个考试,来的时候还很犹豫,然而听了报告才知道我选择对了。能遇上一位启迪人生的老师真是终身受益啊!”

  很多同学早在网上了解了杨佳事迹,今天能近距离地听她讲话,心情很激动。工学院热能专业2010级学生郭翔真诚地说,我敬重、崇拜杨佳老师。我现在还在上学,很怕将来要去面对社会。杨老师的事迹给了我勇气。这样的报告我们爱听!

  化学院辅导员刘洁羽博士说,这是10多年来我们听到的最精彩的报告。因为课程忙,许多同学没有通知,可留下的同学候不住了,纷纷跑来听讲。杨佳老师精彩扮演了老师、学生、女儿、公民这人生4个角色,她的感恩之心和坚毅品格,给了我们强烈震撼,在我们心中播下了种子。

  医学院2009级新生孙帆深情地说,我和杨佳老师一样,也是S.Wonder的粉丝。今天,我更爱这首歌,也记住了杨老师永远的笑容。

  林平数次落泪,她坦然“这是13年中第一次”。在读社会学博士的她常常感到家庭、工作压力大,力不从心。“可与杨佳老师相比,我们的境遇比她不知要好上多少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乐观地对待工作、对待人生呢?”

  符力老师一直闭着眼睛聆听报告,去体会杨佳的内心世界。“杨佳启迪我们去探求心灵。向心灵去求索,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才能获得巨大的力量。杨佳,给我们点亮了心灯。”

  同学们说,在杨佳老师面前,所有语言都是贫乏的。她让我们感悟到生命的能力,感悟到信仰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感悟到人生的大美!

  报告结束时,大家自发地全体起立,长时间热烈鼓掌,向杨佳老师注目。

  走出礼堂,越来越多的同学围在杨佳身边,问候、合影、索要PPT……大家久久不愿散去,一直目送着杨佳老师……
 
 
 

本报讯 (记者祝魏玮 见习记者田保伟)11月1日,中国科学院迎来成立62周年纪念日,“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活动颁奖仪式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礼堂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科院原副院长李振声,中科院学部道德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中科院党组副书记方新等出席,并为获奖者颁奖。
 
白春礼在讲话中表示,本次征文活动全面、深刻地勾画出社会各界心中的中国科学院的美丽图景,从中深切感受到闪光的智慧、殷切的期望,以及社会各界对中国科技和中国科学院发展的关心。征文来稿和相关活动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与意见,中科院将认真听取、虚心接受、深入研究、积极采纳,以此鞭策和鼓舞全院广大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改革创新、勇往直前,作为中科院创新跨越的新起点。
 
白春礼指出,当前世界已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拂晓”,中科院人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勇做第六次科技革命“领头羊”,在新科技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与全国科研人员共同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系统。
 
白春礼强调,中科院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民主办院、开放兴院、人才强院”的战略,进一步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创新理念的关系、前瞻思考与务实推进的关系、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的关系、集中投入与分散部署的关系、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关系;必须务实推进“创新2020”,在取得若干重大基础研究原始突破、取得若干战略高技术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突破、推进若干重大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培育若干在国际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的领军人才或团队、实现若干在科技界起示范引领作用的重大体制机制突破等五个方面形成重大产出;必须主动承担起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的社会责任,更好地践行科技“国家队”的崇高使命,让中科院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的科学院,让中科院广大科技工作者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的科学家。
 
征文颁奖仪式之前,还举行了获奖作者代表“与院长面对面”座谈会。
 
《科学时报》 (2011-11-02 A1 要闻)